明朝十六帝,个个有怪癖,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自由的枫叶草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纵观中国封建史,很多人认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专制的朝代之一。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宦官干政。太监去忙国家大事,那皇帝都干什么去了?要说咱们明朝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最有个性的一拨,他们的座右铭就是:我是传奇。
至于都有什么传奇人物,咱们先粗略地概括一下,他们当中有爱做手工的,有好养宠物的,有喜欢美女的,有喜欢帅哥的,反正各有所好,但共同的一点就是不上班。
这要是放在普通人身上,无非就叫做玩物丧志,是小毛病,然而他们可是一国之君,全国最高领导人,这就不能算是小毛病了,至于有多严重,咱们一个一个分析。
德胜门,如今是八达岭高速的起点,早在几百年前的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武宗朱厚照也曾经骑马驰骋在这条路上直奔居庸关。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明孝宗的独子,两岁为储,十五岁登基。正值青春期的明武宗朱厚照性格顽劣,贪玩好动,他厌烦宫内枯燥的生活,一心喜欢舞刀弄棒,尤其热衷于跃马沙场的快感。为了体现自己的英雄本色,他住进了北京西苑太液池西南岸的豹房。豹房这个地方就在今天的北海公园西面,本来是贵族拳养虎豹等猛兽的动物园,朱厚照把它建设成了集纵情享乐和处理政务于一体的二皇宫。为了锻炼胆量,他买来很多猛兽进行人兽肉搏大战,结果发现,万兽之中豹子最凶猛,因此又买了好几批豹子。
只在京城里练胆量没意思,朱厚照总想出去试试身手,驰骋疆场实践一番,于是他决定要御驾亲征。朱厚照沿着今天的八达岭高速公路策马闯关,俨然一个追梦少年,一步步地接近他的亲征梦,心情之激动,可想而知。结果刚到居庸关,朱厚照就被巡关御史给堵住了,正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大臣们也追了上来,跪了一地,恳求皇帝回京。无奈之下,朱厚照只好乖乖地回家了。
然而,这小小的困难并没有使皇帝放弃出征的念头,在回京半个月后,趁着巡关御史出关巡视的空当,朱厚照又故伎重演了。只不过这次他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偷偷摸摸地出了居庸关,谁也没有惊动。
后来还有一次,江南传来了宁王朱宸濠叛乱的消息,朱厚照顿时来了精神,马上抓住这个机会下令亲征。可是当他率领着大军刚走到涿州,江西就传来叛乱平息的捷报。
对于二十八岁的朱厚照来说,对战场的好奇、对军功的向往以及将军称号的荣耀要比皇帝的尊贵有吸引力多了。他压根儿就没把“皇帝”这个头衔当回事,所以朱厚照把自己的名也改了,你们不是拦着我御驾亲征吗?那我不当皇帝了,叫“威武大将军朱寿”。
历史上对明武宗正德皇帝写下了放荡不羁、荒淫暴戾的一笔,其实朱厚照没错,各种盖棺定论也没错,错就错在命运让他生在了帝王家,注定他的一生只能是明武宗朱厚照,而不能是威武大将军朱寿。今天的景山北坡上有棵树叫“虬龙柏”,树下有一个坟,这坟里埋的不是什么皇子、公主,而是一只猫。
这座“猫坟”是嘉靖皇帝朱厚熄给自己的爱猫选择的万年吉地。当年该猫死后,朱厚熄如丧考址,伤心欲绝,下旨立碑厚葬,并亲题“虬龙墓”三个字。
嘉靖皇帝爱猫成癖,据说当年紫禁城里最受宠的动物,非猫莫属。
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内宫外苑处处设有“猫房”,成千上万只猫整天乱蹿,这情境,一恍惚还以为自己进了动画片。
嘉靖皇帝不但把猫当人看,还把它们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他给每只猫都起了名儿,男的叫“小厮”,女的叫“丫头”,做了绝育手术的叫“老爹”;受宠的猫还能混个一官半职,叫“猫管事”。
“猫主子”们的日常起居由宫里的太监们负责,而生活费则由全国百姓共同来负担。据记载,为了供养明嘉靖年间乾明门内的12只猫,全国各州百姓每年就得上贡猪肉八百多公斤。
上面提到的景山“虬龙墓”里埋的那只猫是嘉靖皇帝的首宠,可谓是一人之下、万猫之上。该猫毛色微青,唯独眉毛发白,所以朱厚熄给它取名叫“霜眉”。
相传这“霜眉”仿佛《聊斋志异》中的狐媚仙女,把嘉靖皇帝弄得五迷三道,它不但非常熟悉嘉靖皇帝的生活习惯,而且能够预知主人的意图,就连嘉靖皇帝每晚就寝时它也不离左右。
嘉靖皇帝朱厚熄虽然不是正德皇帝的亲生儿子,却是他的继承人。
他不但继承了朱家的大明江山,也继承了上一辈的荒唐作风。他恋猫成癖,玩物丧志,在历史上留下了“玩主皇帝”的名声。
鲁班师傅是木匠里的开山鼻祖,而朱由校是皇帝里最有名的木匠。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做木匠活儿的水平,足以在今天承包一家古建公司的装修工程,他集设计、工头、木匠、监理于一身,大到宫殿建筑,小到木器制作,无所不精,无所不能。
明熹宗虽然出身于帝王之家,但从小备受冷落,甚至没受过什么教育,自从朱师傅爱上木工这项事业后,他仿佛找到了自己心灵的依托,整天和木匠们在一起,互相切磁技艺,并亲自示范教学。朱师傅在寝宫里堆满了各种木料和凿、锯、创等工具,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沉浸在木屑飞舞的快乐中。
朱师傅的作品以精见长,在雕刻上尤其见功夫,包括家具、漆器、模型、梳匣等高级“奢侈品”,做好后还认真地施以五彩,令人爱不释手。朱师傅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件作品做好,必会左右仔细端详,如果觉得不满意,直接拆了重建、建好又拆,直到满意为止。为了证明自己的手艺,朱由校经常叫小太监把自己的作品拿到集市上去卖,还别说,他的手艺确实不错,在工艺品市场上很受欢迎。
原本朱由校可以像南唐后主李煜那样,双栖发展,横跨政界和建筑界,但木匠活儿远没有诗词歌赋那样符合皇帝的身份,朱师傅总是给世人留下不务正业的印象,并没留下什么美好的回忆。像朱厚照迷恋打仗一样,朱由校全身心地沉迷于土木建筑事业,一个想成为朱将军,一个想成为朱师傅,就是对当皇帝一点兴趣都没有。
天启皇帝死后,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有一天,他看到先帝留下的一座亲手制作的沉香假山。假山鬼斧神工,雕工精美,上面的池台林馆,灯屏香几,样样精美绝伦。睹物思人,崇祯皇帝不由得叹息道:“这也是一时的精神寄托啊!”这句话道尽了朱由校这个木匠皇帝二十三年的辛酸。
从夏启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我国共有过67个王朝﹑446位帝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农民起义政权未计)。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稷的前途、民族的命运。
皇帝与普通臣民不同,臣民可以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皇帝的唯一职责就是使国家繁荣昌盛,使人民安居乐业。皇帝若置国事而不理,而像臣民一样放纵个人的爱好,那就是“不务正业”的“怪癖”皇帝。以下就是我国历史上最典型的十大怪癖皇帝。
同性恋皇帝
同性恋是一个时尚的词语,但它不合中国国情。可是在中国的存在非常古老,汉哀帝刘欣就是其中的一个。
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汉书董贤传》载,这时董贤“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巨万,贵震朝廷。”两人形影不离,同床共枕。有一次哀帝醒来,衣袖被董贤压住,他怕拉动袖子惊醒“爱人”,于是用刀子将其割断,可见其爱恋之深。哀帝还为董贤建造了一栋与皇宫类似的宫殿,并将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给董贤,自己则用次品。他为了与恋人生生世世在一起,还为董贤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了一座冢茔。
《汉书董贤传》载,哀帝还曾开玩笑地对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吓得大臣们目瞪口呆。这种要“爱情”不要江山的恋情在历史上实为罕见。如此忠贞于爱情﹐国事当然糟得很,哀帝死后不到10年,王莽就篡位建立了新朝。
菩萨皇帝
历史上有过“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宗﹑北周武帝、唐代武宗﹑五代周世宗)灭佛,但也有过梁武帝、武则天﹑唐中宗那样忠实的佛教信徒。其中以“皇帝菩萨”(大臣们在奏章中这样称呼)梁武帝萧衍最为突出。
武帝大力倡导佛教,耗费巨资修建庙宇,当时全国有大小寺庙2846所,其中以大爱敬寺﹑智度寺、解脱寺﹑同泰寺规模最大。唐朝诗人杜牧曾感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还写了大量的佛教著作,“虽万机多务,犹卷不掇手,燃烛侧立,常至戊夜。”且部头极大,其中《制旨大涅经讲疏》有10l卷。
武帝还曾三次舍身寺庙:大通元年(527年),他突然跑到同泰寺当奴隶,与众僧一起生活,后来被大臣“赎回”;两年后,又跑到佛庙里去了;太清元年(547年),84岁的他第三次舍身寺院,且坚持呆了一个多月。三次“赎回”武帝花钱四亿。
佛祖没有保佑这位忠实的信徒,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发动政变,攻克建康,菩萨皇帝被俘,后来被活活饿死。
蹴鞠皇帝
唐僖宗李儇嗜好骑马﹑斗鸡和蹴鞠。他曾得意地说:“朕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他有时一玩就是二三个时辰﹐连饭都忘了吃﹐急得身边的太监侍女们团团转。他还多次勒令地方官员举荐球技高超的青年入宫陪他击球﹐有不少人因善蹴鞠而被封为封疆大吏。宦官田令孜的哥哥陈敬赢了球﹐被封为西川节度使。当然﹐也有许多人因踢球失误而丢了性命。
玩物必丧志,干符元年(874年),王仙芝在长恒起义,随后黄巢响应。起义好不容易平息后,田令孜又专权,蹴鞠皇帝常常和亲信们谈起朝政而泪流满面。光启元年(885年),李克用进兵长安,僖宗四处逃命,文德元年(888年)忧愤而死。
词学皇帝
南唐在中主李景时已经向宋称臣。李景善于诗词,至今传有《摊破浣溪沙》等名篇。其子李煜史称南唐后主,不思进取,却继承了先父好词之癖。
李煜施政无能,在词学方面却有着较高的地位。他的前期作品多以宫中的声色娱乐为题材,风格柔靡,技巧高超,如《玉楼春》、《一斛珠》等等;后期多写亡国之痛,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如《破阵子》《虞美人》《浪淘沙令》《乌夜啼秋闺》等等。
李煜苟且偷安,生活奢华,常常在宫中营造销金红罗幕壁﹐镶以白金和玳瑁﹐并插上奇花异草,题曰“锦洞天”,与皇后周宪于其中作词嬉戏:每到七月初七,就命人用红罗绢装扮成月宫天河的情景,为作词创造灵感。然而,现实并不像诗词中的世界那么美好,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词学皇帝被俘。“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生活已经成为泡影,他不禁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可惜为时已晚,还是被宋太祖毒死。
诗人郭麟也为之叹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渔隐丛话前集西清诗话》中宋太祖也说:“李煜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
将军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代最荒唐的皇帝。他重用宦官奸臣(刘瑾﹑江彬),沉迷于后宫,爱好游玩射猎,最可笑的是作为一国之君,竟然想当将军,曾自封为威武大将军。
武宗统治时期,社会动荡,大权旁落,农民起义不断。他无所作为﹐常常出游玩乐﹐大臣们请都请不回。有一次﹐他想偷偷出关游玩﹐巡关御史张钦闭关拒命﹐这才悻悻回宫。正德五年(1510年)﹐他自号大庆法王﹐并命令有关部门铸造法王官印。
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数万骑兵进攻明朝,明朝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击退敌兵。武宗闻信后﹐还恬不知耻地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他一度还想做将军总兵。正德十四年(1519年),他以威武大将军的名义讨伐江西宁王朱宸濠,其实是带着10多万人游玩作乐。
皇帝作为神圣的一国之君,竞自封为将军,这是大损帝王威严的事情。无怪《明史》评曰:“然耽于嬉游,暖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书画皇帝
宋徽宗赵佶醉心于书法和绘画,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将国事丢在一边,使得蔡京、朱劬﹑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时称“六贼”)专权和方腊﹑宋江起义,最终步词学皇帝李煜的后尘﹐丧身丧国。
宋徽宗曾跟黄庭坚学习书法,后又糅合蔡稷、褚遂良的风格而创立了流传至今的“瘦金体”。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更大,擅长花鸟画,其中《腊梅山禽图》《杏花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等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人物画《听琴图》、《文会图》以及山水画《雪江归棹图》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宋徽宗凭个人的爱好而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年年选拔画家,比科举考试还重视,这在书画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家的传世之作。据说,他还将自己的作品编成《宣和睿览册》,每15幅一册﹐累有“千册”,单是他的《梦游化城图》“凡天地间所有物,色色俱备”,要几个月才能画成。
宠猫皇帝
武则天对猫是深恶痛绝﹐因为被她害死的肖淑妃曾骂过:“阿武妖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虎,生生扼其喉。”而明世宗朱厚熄对猫却情有独钟。
世宗迷信道教,道士邵元节和方士陶仲文受宠,先后授予礼部尚书。户部主事海瑞因上书谏止,几乎丧命。阿谀逢迎的官吏竞相进贡白鹿﹑白雁﹑白鹤﹑白猫等宠物,以求封赏。
世宗最喜爱的宠物是两只漂亮的猫,名曰雪眉和狮猫。他经常与猫儿一起逗玩,竟然二十多年不上朝(从1539年陶仲文拜为神仙高士﹑兼领三孤﹑任礼部尚书到1566年病死)。可笑的是他曾以帝王身份举行仪式,庄重地封雪眉为“虬龙”。后来,虬龙死了,世宗几天不吃不喝,将它葬于万岁山,并立碑刻文,题名“虬龙墓”。狮猫死后,世宗命人用黄金铸造一棺材,将它敛人其中,并举行隆重的葬礼,还请当朝大臣为它作祭文。
侍读学士袁神的祭文中有一句“化狮为虎”的颂词大得世宗的欢心,不久,他被提升为少宰,时称“青词宰相”。明朝功臣名臣众多,却没有哪人受到过这两只猫儿般隆重的礼遇。
世宗玩物丧志,不理朝政,武英殿大学士严嵩乘机专擅朝政。同时,俺答也不断进攻明朝,发生了“庚戌之变”。
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不听先贤教诲──“祖法尧舜,宪章文武”,却去学鲁班,学喻皓,学李诫,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
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山东徐鸿儒起义和陕西王二之起义。熹宗却不务正业,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熹宗“尝于庭院中盖小宫殿,高四尺许,玲珑巧妙”。由于经常沉迷其中,技巧娴熟。
据《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熹宗的贪玩使得宦官专政,奸佞弄权,正如《酌中志余》所述:“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干辈曰:‘我都知道了,你们用心行去。’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魏忠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扩充势力,步步夺权的。
《明史卷二十二熹宗》中评说:“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熹宗专心致志地盖着他的“宫殿”,奸佞们却在悄悄地挖着他的墙脚﹐熹宗死后仅十多年,明朝就灭亡了。
市侩皇帝
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是赫赫有名的昏君,捕老鼠﹑睡懒觉﹑驱百姓﹑出游玩乐……各种怪行为都有,但他最有名的怪癖要算开店铺。
《南齐书卷七东昏侯》载,东昏侯“又于苑中立市,太官每日进酒肉杂肴,使宫人屠酤,潘妃为市令,帝为市魁,执罚,争者就潘妃决判。”陪他玩耍的人就有好几千,半个京城的百姓都吓得东奔西躲。
《南史齐本纪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又开渠立埭,躬自引船,埭上设店,坐而屠肉。”东昏侯与潘妃的怪癖行为在当时流传很广,有着这样一首民歌:“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东昏侯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却做着如此的市侩勾当,可见他的昏庸。他即位后仅两年,萧衍就起兵围困建康(今南京),一代市侩皇帝被部将杀死,年仅19岁。
象棋皇帝
“闷来时,取过象棋来下,要学作做士与象,得力当家。小卒儿向前行,休说回头话。须学车行直,莫似马行斜。若有他人阻隔了我恩情也,我就炮儿般一会子打。”(《桂枝儿咏部八卷》)唐肃宗李亨热衷于象棋,却不学士象,不学卒车,偏偏学马行斜。
上朝积祸加天宝之乱(也称安史之乱)。肃宗与爱妃张良娣拥兵西逃。逃命途中,他还念念不忘象棋,置堆积如山的军情战报而不理,与张氏整天下棋作乐。丞相李泌进言劝说:若不悬崖勒马,有重蹈“马嵬坡事件”(士兵哗变,杀杨国忠等人)的危险。
肃宗仍毫无收敛,为了掩人耳目,命令太监将“金铜成形”的棋子换成“干树鸡”雕成的木质棋子,这样,旁人就听不到他们下棋掷子时发出的声音了。人们称这种棋子为“宝应象棋”。
文学作品中,东晋谢安﹑三国孔明、元末刘伯温都能“帷幄之中下棋,千里之外决胜”,肃宗好像也不示弱。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作为汉人在中国古代最后的荣耀,明朝统治下的二百七十六年里封建皇权达到了最顶峰,火器研制技术领先全球。然而,明朝也是一个“奇葩”屡出的年代,经过笔者糙糙分析,明朝的十六位皇帝竟然半数都不务正业。
“名字决定命运”——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出身布衣,但家境和刘邦还差几个档次。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时逢天灾人祸,农民地里都是颗粒无收。朱元璋的爹娘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不会偷奸耍滑鸡鸣狗盗。所以,朱元璋的爹娘和哥哥,竟然在22天内接连饿死。
然而,名字决定命运,老朱幼名重八。一道小学生都会算的数学题,二八一十六,明朝也只历经16个皇帝便灭亡。深深地向朱元璋父亲鞠了一躬,千古神算第一人。
“革自己的命”——朱允炆
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明惠宗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杀。
想闹革命的朱允炆,最后被下边这位给革了,成了“朱氏孤儿”。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从朱棣之后,明朝皇帝开启了“不正常模式”。
“越胖越美丽”——朱高炽
他肥胖到什么地步呢据说他态肥胖到不能正常行走,必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就算如此走的也并不平稳,总是跌跌撞撞的。坊间有传闻称,明成祖甚至因为他的肥胖一度对朱高炽不喜,甚至想过传位给皇二子朱高煦。虽然这个并不能得到证实,但可见朱高炽有多么肥胖。
于是乎,朱高炽走向了另一条道路——美食。然而仅十个月,朱高炽便因为过于肥胖而猝死。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蟋蟀”——朱瞻基
父亲当了皇太子,他也被立为皇太孙。宠爱的另一面是重视,还是禁锢和束缚。朱棣常常把孙子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可是朱瞻基绝不是那种循规蹈矩,唯唯诺诺的孩子。
他爱玩,爱闹,踢足球、打马球、斗蟋蟀、斗鸡,流行什么他就玩什么。
这位皇帝被誉为“太平天子,促织皇帝”,而促织,便是斗蟋蟀,不惜微服出行于市井,跟草民斗蟋蟀。不过,他还真的没输过。
“我的一生都是逆袭”——朱祁镇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是明朝衰落的开始,英宗朱祁镇这货本来想学先祖带着全家去蒙古打劫,没想到最后反而被蒙古人绑票。同时在明朝内部,弟弟(朱祁钰)上位。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捡漏达人”——朱祁钰
就如同上边所说,朱祁镇被蒙古人绑票。于是朝中大臣三五成群在一块合计:朱祁镇的儿子太小,一个小屁孩当皇帝不像话,算了,朱祁镇的弟弟接盘吧!
朱祁钰就这样捡漏成功了,而等交了赎金,朱祁镇回来后就有些不厚道了,直接把哥哥关进小黑屋。也是因为这个,朱祁钰在死后,都没资格进入皇陵。
“恋母癖”——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位比较特殊的皇帝,他为人软弱,没有主见,而且口吃,是一位治国和治家都一塌糊涂的男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还对一个大他19岁的保姆钟爱一生,这位保姆就是明代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万贵妃。
“专情”——朱佑樘
明朝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就只取了一个老婆张皇后。古今中外,他算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个把裤裆扎紧,最早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可惜的是,朱佑樘只活了三十多岁就去世了。
失去庇佑的张皇后,结局非常悲惨。她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死后因为没有子嗣,迎立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为帝,史称明世宗。世宗对张太后的态度淡薄,他尊封自己生母祖母,对张太后并不十分礼遇,如有臣子上奏还降罪,又改称圣母为伯母。张太后弟弟犯罪,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一病不起。
“动物园园长”——朱厚照
朱厚照从小就很聪明,聪明的孩子往往都比较顽皮。再加上他是独苗,是孝宗皇帝朱祐樘唯一的一个儿子,自然是疼爱有加。至于怎么疼爱的,请各位看官想想如何放纵自己的儿女就知道了。孝宗从小对他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他肯天天背着书包上学堂,好好学习就行了,至少放学后去干什么,随你的便。
当上皇帝的朱厚照一心钻研如何玩,他甚至建立了动物园豹房,整日与嫔妃嬉笑于园中。最终没有留下子嗣,皇位不得不落得旁支。
“炼丹长寿”——朱厚熜
在他执政的前二十年中颇有作为,以不因循守旧的革新精神开创了中兴局面,他顺应历史潮流、敢于打破传统、体恤士农工商、有利社会发展的一面,还应当看到,他的时代的许多建筑,如北京的天地日月四坛,钟祥的明显陵、元佑宫等,至今仍显现着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风采,为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但在嘉靖二十一年之后日益腐化,朝政日坏,大礼议杖笞群臣、崇奉道教并祸及自身、寻兴大狱、误用佞臣、刚愎自用、局势动荡不堪。嘉靖帝是个极其聪明并且自信的皇帝,而且有些自大狂妄,但却十分小气,又喜欢乱花钱,也很要面子,能与之打交道的,也只有徐阶、严嵩这类的官场老手。
朱厚熜最大的爱好便是炼制丹药,整日进行化学实验,不仅自己吃,还经常赏给有功之臣。然而算是奇迹的是朱厚熜吃这种丹药竟然没有副作用,一直活了60岁。
“奋斗在龙床上”——朱载垕
朱载垕一上台就把老爹嘉靖帝身边的炼丹方士全都给灭了,同时违背朱元璋祖训,开始开放沿海贸易。
唯一一个缺点就是太好色,可能由于盛年即位,正是生命旺盛的年龄。生理需要,但也不能这样亢奋吧?然而,他却沉迷媚药,亢奋不能自制,昼夜临幸美女宣泄,缺陷的异常激动和兴奋,无法视朝理事。怪不得的皇帝寿命短暂异常,实在不节制啊!
大臣们操碎了心,别瞧朱载垕懒于朝政,但对后宫女色可说是非常的勤奋,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一点不过分。当了六年的皇帝却把身体给掏空了,依然还勤勤恳恳的奋斗在龙床上,到死也没放弃这伟大的造人计划。
“专注罢工三十年”——朱翊钧
万历皇帝朱翊钧创造一项纪录,三十年不上朝而不亡国。也或许是张居正过于强势了,这位皇帝懒得跟他喘气,直接天天后屋睡觉了。
万历皇帝朱翊钧对朝政的懈怠,所以导致了明朝朝政荒废,皇帝终日在后宫吃喝玩乐,使得明朝逐渐的走向衰亡,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明朝从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始就已经开始走向了衰亡,明朝之亡始于万历。
“短命真君”——朱常洛
朱常洛登基后,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从此以后他就是国家的掌舵人,没有人能威胁到他的生命和地位,但事情会朝朱常洛想的方向发展吗?他从此以后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事实证明,朱常洛还是太天真,这位天真的天子,继位不到一个月便死于非命,他的死亡牵扯出一大批人,他的死因却依旧都成谜。
“赛鲁班”——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这哥们对做皇帝不感兴趣,却对木匠活却情有独钟,且天赋极高,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能干的木匠皇帝。一天,这哥们做出了一艘小船,在湖中游玩,划到湖中心,突然小船就翻了,他差一点就被淹死了。虽然死里逃生,但就此落下了病根,卧床不起,不久之后就气绝身亡,这当真是不作不死呀!
“崇祯皇帝”——朱由检
崇祯算是恪尽职守的皇帝了,虽然在决策时也有大脑短路的行为。然江山已经被前边数位前辈毁成这样,最后明朝被推翻自然是天数。如果换做其他时代,朱由检虽称不上明君,至少也不算昏君。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精品原创,全网20亿次阅读的优质文史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