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9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杨蔚然)9月4日,“河南商丘一男孩被邻居家的狗咬后未打狂犬疫苗死亡”的视频上热搜。这场悲剧的背后,是关于狂犬病。狂犬病哪些知识点要牢记?记者采访了长沙市传染病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南院)动物致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李金强。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传染狂犬病病毒
资料显示,我国人间狂犬病主要以犬致伤感染为主,目前猫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两者占比超过98%。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成为狂犬病宿主而传染狂犬病病毒,犬、猫、狐、豺、獾、蝙蝠风险较高,而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近年来由于各地《养犬管理办法》的颁布施行,犬致伤人数有下降趋势,猫致伤人数却明显升高,而猫的免疫率低于犬,因此应严加防范猫致伤。中秋国庆假期将至,大家在家时也要防止被其抓咬伤。
李金强介绍,狂犬病暴露可分Ⅰ级、Ⅱ级、Ⅲ级暴露,不同级别的暴露处理方法不同。Ⅰ级暴露是指接触或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不需要处理;Ⅱ级暴露是指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血的轻微抓伤、擦伤,需立刻处理伤口并打狂犬疫苗;Ⅲ级暴露是指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被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或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应立即到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尽早进行预防破伤风处理,并进行后续外科清创缝合及抗感染治疗等全方位治疗。
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小伤口可能潜伏大隐患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中,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野生或家养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黏膜(口腔、肛门等)后,就有感染的可能。即便是被犬猫等的牙齿或爪子刮出一道红色印痕,哪怕没有出血,也要做好伤后处置。狂犬病暴露后如不及时处置,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李金强提醒,一旦被犬猫等动物抓咬伤,需及时就医,预防处置需掌握三个步骤。
及时冲洗伤口。可直接使用流动的清洁水、干净的饮用水对伤口进行冲洗,彻底冲洗15分钟以上,用干净的布或毛巾覆盖住伤口后尽快就诊。
根据伤口暴露情况,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对于危险程度较高的Ⅲ级暴露,伤者应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可在疫苗起效前,就近“俘获”残留在伤口周围的狂犬病病毒,减少侵入人体内部的病毒数量,发挥第一线抵抗病毒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患上狂犬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