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bb56f231d44337abb90bdf1e8025fa469856832023-09-2915:26:12/a/20230929/fcbb56f231d44337abb90bdf1e8025fa.shtml
江苏疾控官微图片
最新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明确指出: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属于狂犬病暴露。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I级暴露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Ⅲ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
另外,新版规范中也明确提到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任何一次暴露,都要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置。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不知如何区别暴露级别的话,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尽早做好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几乎可100%预防狂犬病。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并不是单纯打疫苗。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包括及时的伤口处置,合理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以及接种狂犬病疫苗。有人认为,狂犬病疫苗必须在伤后24小时内接种才有效,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正确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是越早越好!
近年来,儿童患狂犬病的案例各地时有发生。儿童好奇心强,风险意识弱,容易招惹动物,若被动物致伤,伤情常常更严重,头面部或多处受伤的比例高。儿童受伤后还可能因害怕被责骂,不及时告知家长,造成处置延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