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2)取本品少许,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3)取本品粉末10mg,加氯仿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脱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荧光斑点。
【性味】甘,凉。
【归经】归心、肝经。
【用法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遮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压。
【出处】《本经》
完整者呈卵形,方圆形或三角形,直径0.5~3厘米。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深浅不一,细腻而稍有光泽;有时外部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表面有裂纹,亦有呈麻面而不光滑的。质轻松脆,易于破碎。断面棕黄或金黄色,深浅不等,亦显光泽,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重重相叠。气清香,味先微苦,后微甜。入口芳香清凉,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以少许粉末,和以清水,涂于指甲上能染黄色,经久不褪,习称"透甲"或"挂甲"。
②管黄
呈管状或破碎的小片,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长约3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不光滑,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也有很少的层次,内心多有空隙,色较深。
上述牛黄以表面光泽细腻,质轻松脆,断面层纹薄而齐整,无白膜,味先苦后甘,清香而凉者为佳。
主产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河南。此外,四川、西藏、青海、广西、江苏、上海等地亦产。以西北、东北的产量较大。商品产于西北者,称"西牛黄"或"西黄";产于东北者,称"东牛黄"或"东黄";产于北京、天津等地者,称"京牛黄"。进口的牛黄,产于加拿大、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智利、玻利维亚等地者,称"金山牛黄";产于印度者,称"印度牛黄"。进口牛黄的色泽、气味,均不及国产牛黄。
【炮制】研为极细粉末用。
【性味】苦甘,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③《别录》:"有小毒。"
④《药性论》:"味甘。"
⑤《日华子本草》:"凉。"
【归经】入心、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5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孕妇慎服。
③《品汇精要》:"妊妇勿服。"
【拼音名】NiúHuánɡ
【英文名】Bezoar,Cow-bezoar
【别名】犀黄、各一旺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2.BubalusbubalisLinnaeus.
上述加工方法所得牛黄为碎片状,研粉后即可制药。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直径0.6-3(-4.5)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深浅不一,较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有裂纹。体轻,质极脆,易分层剥离,断面色较浅,可见紧密的同心环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甜,有明显的清香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胆管结石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长约3cm,直径0.5-1.5cm。表面红棕或黄棕色,有的呈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
显微鉴别本品水合氯醇装片不加热,可见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含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1.1.3.对水合氯醛作用的影响:昆明种或LACA小鼠18-22g,雌雄各半,分组后分别灌胃CMC、牛黄,每天给药1次,共给药3次,于末次给药后l小时,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水合氯醛190mg/kg,并以氯丙嗪作对照,观察各组15分钟内睡眠小鼠数。说明牛黄能加强水合氯醛对小鼠的中枢抑制作用,此结果与培植牛黄的作用相似。
2.对心血管的作用:2.1.对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按斯氏法制备离体蛙心标本,描记心脏正常收缩活动曲线后、换低钙任氏液,(含钙量为正常任氏液的1/4)灌流,蛙心收缩力则减弱,此时分别滴入1%天然牛黄0.1ml,以等量的NS作对照,结果表明牛黄和培植牛黄均能增强蛙心心肌收缩力。
3.对平滑肌的作用:3.1.对乙酰胆碱引起肠兴奋的抑制作用:采用4只大白鼠离体回肠肠段常规处理后,置离体器官测定仪充满合氏液的20ml浴槽内,通气,温度控制在39℃。待肠段稳定后,先描记一段肠正常活动曲线,然后在浴槽内滴入浓度为1:20000的溴化乙酰胆碱溶液10ml,描记一段肠收缩曲线作为对照。然后排出浴槽内溶液,并进行多次冲洗。待肠收缩恢复至自主运动位置时,再依次滴入10ml溴化乙酰胆碱溶液及0.2ml2%天然牛黄水溶液。描记一段肠收缩曲线,观察天然牛黄对乙酰胆碱引起肠兴奋的抑制情况。并以同样方法观察培植牛黄的作用。结果表明,牛黄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大鼠肠平滑肌的兴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培植牛黄的作用较强。
3.2.对氯化钡引起肠兴奋的抑制作用:实验方法同前,给以氯化钡,使氯化钡在浴管内的浓度为50ug/ml。结果表明,天然牛黄对氯化钡引起的大鼠肠平滑肌兴奋,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培植牛黄作用较弱。
牛黄中所含胆酸类的作用,是使平滑肌松弛,特别是去氧胆酸解痉作用最强。牛黄水溶性成分SMC,可使胆囊平滑肌收缩,并可抑制去氧胆酸对胆囊的松弛作用,从而有助于胆囊胆汁排出。这项结果说明药理上相互拮抗的物质作用于同一部位,构成一个功能上的合作体系,共同调节胆汁排出功能。胆囊收缩物质SMC和胆汁促泌素(Cholcystokinine)一样对胆囊具有收缩作用,而去氧胆酸的作用则与其拮抗。由于牛黄既含游离胆酸,使胆管系统平滑肌松弛,又含SMC可使胆囊收缩,所以用牛黄后并不影响胆囊收缩而使括约肌松弛使胆汁排出增加的效果。
6.2.对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给麻醉小鼠两侧腋下各植入1个5mg重的灭菌棉球,从手术当天开始,每天腹腔注射牛黄混悬液1次,连续3天,第2天处死动物,打开切口,剥离肉芽肿,称重。表明牛黄对小鼠棉球内芽肿增生有显着的抑制效果(P<0.01)。培植牛黄亦有相似的作用。
6.3.对大鼠甲醛性足跖肿胀的影响:取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组,每组5只,给大鼠腹腔注射牛黄混悬剂后1小时,从大鼠右后跖腱膜下注入2·5%福尔马林0.05ml致炎,于致炎后1、3、5、7、24小时,用排水法测定踝关节以下体积。实验表明,牛黄对大鼠足跖明显的抑制作用。培植牛黄亦有相似的作用。
【鉴别】理化鉴别(1)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徐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水分不得超过9.0%。含胆红素以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35.0%。含胆酸以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7.0%
【炮制】1.净剂:将牛黄取出,除净外部薄膜。
【性味】味苦;甘;性凉
【归经】心;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脾虚便溏及孕妇慎服。
6.《日用本草》:治惊痫搐搦烦热之疾,清心化热,利痰凉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