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溪边等阴湿的石壁上或树上。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南各地。
①王安卿《采药志》:"治痰火毒行上部。"
③《纲目拾遗》:"治臌胀,瘰疬,火毒症。"
④《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煎酒冲白糖服。"
⑥《浙江中药手册):"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选方】①治咳嗽吐血,瘰疬:鱼鳖金星三钱。水煎服。(《江西中医药》(4):48,1957)
③治疔疮、痈肿:抱石莲三、四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乳岩:鱼鳖金星三钱。用酒煎服。(《江西中医药》(4):48,1957)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YúBiēJīnXīnɡ
【英文名】LepidogrammitisHerb,Drymoglossum-likeLepidogrammitis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ogrammitisdrymoglossoides(Bak.)Ching[Polypidiumdrymoglossoides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清除泥沙,洗净,晒干,亦可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200-1700m的山坡阴湿林中树干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地。
【性味】苦;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王安卿《采药志》:治痰火毒行上部。
2.汪连仕《采药书》:消痞块痰核,痄腮。
3.《纲目拾遗》:治臌胀,瘰疬,火毒症。
4.《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煎酒冲白糖服。
5.《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消炎,驱风。蒸甜酒治产后寒。外用治跌打损伤,消伤肿。
6.《浙江中药手册》;治咽喉肿痛。
7.《江西民间草药》:治乳痈未溃,咳嗽吐血,疔疮痈肿。
8.《四川中药志》:补益精气,利水,除湿,治虚痨咳嗽,五淋白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