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中药怎么用?一文讲清妊娠期中药使用禁忌及原则

【编者按】妊娠期是一个特殊时期,母体与胎儿系同一环境中两个紧密联系的独立个体,其生理反应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而且大部分药物都是可以通过胎盘的,如果孕期用药不当,很可能会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如致死、畸形或导致胎儿器官受损和身体机能异常。因此,孕期如何做到安全用药是医生和孕妇所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中,河北中医药大学杜惠兰教授从妊娠期用药的现状、影响、原则、禁忌等方面阐述了孕期应如何安全用药。

1、妊娠期用药现状

美国约有44%~99%的妇女在妊娠期间使用处方药,97.1%的妇女至少应用1种药物,30.5%的妇女至少应用了5种药物。排除维生素、营养补充剂和疫苗,73.4%的妇女在孕期用过药。近45%的妊娠期患者使用过植物药。

国内孕期用药占比96.65%,早、中、晚期分别为55.19%、99.42%和57.98%,涉及137种药品,中成药扶正、养血、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类应用较普遍。

2、我国出生缺陷现状

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人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症状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婴儿大约有25万例。每年新增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超过13万例,神经管缺陷约1.8万例,唇裂和腭裂约2.3万例,唐氏综合征2.3~2.5万例,先天性听力障碍约3.5万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7000多例,苯丙酮尿症1200多例。

因此妊娠期临床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一)妊娠期

1、着床前期(受精后2周内)

着床前期是细胞和组织分化前期,药物对胚胎的影响特点:“全”或“无”。也就是说如果药物已经作用于胚胎,则可导致流产;如果胚胎继续存活,则表明药物对胚胎无影响。该时期胚胎对药物的致畸性不敏感,称为“早期不易感期”,但抑制RNA合成药物可能致畸。

2、胚胎器官形成期(受精后第3-8周)

胚胎器官形成期是细胞和组织分化期,称为“致畸高度易感期”。按器官系统分化顺序,受致畸药物影响时期不同会出现不同类型畸形。

3、早孕以后(胎儿期,受精后第9~38周)

多数器官分化已基本完成,对致畸药物抵抗力强。药物主要作用是使细胞变小,数量减少。少数器官仍继续发育(外生殖器、耳等)。此时胎儿生长和发育迅速,有害药物可导致生理功能缺陷、发育迟缓、出生低体重或生后行为发育异常等,且某些障碍至青春期方可表现。

(二)胎盘和母体情况

影响胎盘药物转运和转化因素:如当母亲患肝肾疾病,药物排泄减少而使药物在母体内蓄积,母胎之间血药浓度差加大,胎儿体内药物浓度过高而中毒。

(三)药物方面

(一)妊娠早期用药要慎重

药物致畸敏感期主要发生在孕早期,而高危期是在胚胎器官高度分化阶段(受精后3~9周)。为安全起见,在整个致畸敏感期都禁用致畸药物。

(二)选择对孕妇及胎儿安全的药物

选用已证明对胚胎与胎儿无害或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孕期要尽量避免应用新药。

2、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在紧急抢救时,病情有需要时药物用量较大,一旦缓解,应及时调整为最小的安全治疗剂量。

3、监测治疗药物的浓度:静脉给药、肺吸入、肌内和皮下注射都比口服用药时血中浓度高,且胎儿血中药物浓度高。

4、慎用子宫收缩药。

5、不可滥用抗菌药物:可致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甚至二重感染。妊娠降低了孕妇的防护功能,对抗菌药物反应与常人有所不同,用药不当后果严重。

6、给药途径:以口服为宜,可局部用药避免全身用药。

(一)妊娠禁忌中药的特点及分类

1、特点

药性方面:①大热之品,如附子、肉性、干姜等;②大寒之品,如重楼、漏芦、牛黄、射干、牡丹皮等;③有毒之品,如砒石、雄黄、水银、乌头、天南星等。

功能方面:①祛瘀破血药,如水蛭、斑蝥、地胆、虻虫、三棱、干漆、桃仁、牛膝、红花、穿山甲、姜黄、乳香、没药、土鳖虫、血竭等。②攻下药,易伤中气,气不载胎/胎气下陷。如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③峻下逐水药,易夺阴伤血,耗气损胎,牵牛子、甘遂,大戟、芫花、巴豆。④通利除湿药,易伤损阴液,影响血分而损及胎元,或使气机下陷,胎元不举。如滑石、木通、通草、瞿麦、虎杖、冬葵子、雷公藤、伸筋草等。⑤破气通窍药,如枳实、麝香、冰片等。

2、分类

古代分为禁用、忌用,极少提慎用;近代分为禁用、忌用、慎用三类,亦有不宜用。

(1)禁用:程度最重,可以理解为“不允许”。

剧毒药或大毒药:马钱子、轻粉、斑蝥;

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巴豆、甘遂、芫花;

逐瘀破血药:三棱、莪术、水蚯;

堕胎作用较强的药物:川牛膝、麝香。

(2)忌用:即畏惧、忌讳,程度次于禁用。

一般毒性药:川乌、草乌、关木通;

祛瘀通经药:桃仁、红花、王不留行;

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

(3)慎用:谨慎、慎重,程度最轻。

辛温香窜药:蝉蜕、伸筋草、槟榔、枳实;

活血药:大血藤、三七、丹参、刘寄奴;

泻下药:郁李仁;

利尿药:瞿麦、通草。

(4)不宜用:除先兆流产、跌扑闪挫伤胎外,一般不是绝对禁忌。辨证应用;不宜过量,应中病即止。

(二)妊娠禁忌中药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1、对胎儿影响

(1)堕胎

堕胎是妊娠禁忌药对妊娠产生不良后果中最常见的现象。以下药物均可导致堕胎。

破血逐瘀药:牛膝、水蛭、三棱等。

辛香开窍药:麝香、冰片等(善行气血,耗气阴,兴奋子宫)。

峻泻药:大黄、大戟等(强烈泻下致盆腔充血,活血通经)。

催生作用的药物:如白芷、蒺藜子、皂荚、柞木皮、黄麻根、乳香、柑桔瓢、胡麻、代赭石、禹余粮、赤石脂、石蟹等。

滑胎作用的药物:如牵牛子、黄蜀葵、蜀黍根、赤小豆、酸浆子、木通、通草、预知子、水松、海带、滑石、蓖麻仁等也应慎用。

(2)损害胎儿,终止妊娠

某些药物对母体虽无严重的毒副作用,但对胎儿常能产生损害作用,甚至胎死。如《本草害利》指出,半夏“孕妇服之,能损胎”;《别录》云:巴豆“烂胎”;《产宝》:“热毒之气,侵损胞胎,遂有堕胎漏血”。

现代研究认为,水银、虻虫、蜈蚣、麝香、肉桂、京大戟、巴豆、瞿麦、木通、地胆、硇砂、蟹爪、槐角、阿魏、生大黄等药具有胚胎毒性作用,常引起胚胎死亡、功能不全或晚期死胎。即古代医籍中所谓的“堕胎”或“烂胎”作用。

药理研究证明,莪术、水蛭、槐角、麝香、温郁金、穿心莲、甘遂等分别有抗早孕、终止妊娠及引产的作用。

(3)影响胎儿的发育

有些妊娠禁忌药仅是兴奋子宫或致盆腔充血,或引起胎儿体重下降,此属一般毒性。应用较多的依次为:枳壳、没药、蒲黄、五灵脂、大黄、牡丹皮、益母草等。

具有兴奋子宫作用或含有兴奋子宫成分的中药:枳实、远志、五味子、地龙、羊角柚、红毛七、麦角、龟板、海龙、续断、断血流、薯莨、小蓟、常山、瞿麦、臭草、雪莲、薄荷、辛夷、扶桑花、巴拉圭菊、白花丹、白鲜皮、吴茱萸、枸骨叶、乌梅等。

(4)致畸作用

已报道有致畸作用的药物:蒲黄、水蛭、半夏、甘遂、猪苓、茵陈、石菖蒲、水菖蒲、青蒿、土荆芥、桂皮、花椒、八角、细辛、天花粉蛋白、安宫牛黄丸。

有潜在致畸作用:百合、苦参、杏仁、桃仁、郁李仁、芥菜、防己、酒等。

(5)致突变作用

目前报道有致突变作用的药物:红花、昆明山海棠、狼毒、大戟、茵陈、山慈菇、羌活、内蒙古黄芪、社仲、当归、熟地黄、雷公藤、半夏、大黄、石菖蒲、洋金花、板蓝根、马兜铃酸与马兜铃酸A、喜树、槐花、桂皮、桂枝、羌活、花椒等。

有些药物具有多种作用,如水蛭既可引起死胎、堕胎,又有致畸作用。

2、对母体的影响

(1)影响母体健康

①肝损害:包括引起肝功能损害、药物性黄疸或中毒性肝炎、肝肿瘤等。如斑蝥、雷公藤、朱砂、黄药子、苍耳子、菊三七、金果榄、苦楝(子及根皮)、四季青、石蒜、野百合、黑面叶、草乌、山慈菇、农吉利、关木通、泽泻、艾叶、贯众、蛇莓、蓖麻子、天花粉、大黄、麻黄、何首乌、密陀僧等。

②肾损害:包括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如关木通、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巴豆、马兜铃、苍耳子、砒霜、雄黄、朱砂、蜈蚣、全蝎、蜂毒、斑蝥、鱼脂、防己、厚朴、棉酚、土贝母、土荆芥、苦楝皮、牵牛子、天花粉、鸦胆子、白头翁、芦荟、使君子、蓖麻子、山慈菇、野百合、钻地风、白花风、土牛藤、大风子、金樱根、寻骨风、海马、细辛、桂皮、益母草、生黄芪等。

③心律失常:如乌头、附子、夹竹桃、冰凉花、马桑、博落回、紫金龙、甘草、柴胡及人参注射液等。中成药有六神丸、小活络丹、大活络丹等。

(2)导致绝育

如《山海经·西山经》明确指出:“蓇蓉……食之使人无子”。寇宗奭曰:“(水银)妇人多服绝娠”。

(3)孕妇中毒或死亡

常见于用妊娠禁忌药终止妊娠,因过量而致。如:斑蝥、麝香、夹竹桃、乌头类(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等。

3、对产程影响

可引起滞产、难产。如《本草害利》云:“砂仁多食耗气,必致难产”。又如《雷公炮制药性解》云:“冬葵子性最滑利……空涸其水,反限其产”。

(三)妊娠禁忌中药临床应用原则

1、强调治病与安胎并举

孕妇患病,尤其是危急重症,邪气肆虐,不予荡除,则伤母损胎。此时,即便药性较烈,只要辨证正确,使用得当,可以达到“病去胎安”的目的。如果因畏惧用药而失治或误治,则邪气日盛,正气必衰,“母将羸弱,子安能保”。

孕妇患病应用禁忌药是不得已为之,应顾护胎元,与安胎药兼用。

2、强调辨证论治

妊娠期应用妊娠禁忌药,能否达到“有故无殒”之目的,关键在于辨证是否正确。若辨证准确,紧扣病机,用药得当,虽“毒”虽“忌”亦可使病去胎安。

临床报道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先兆流产,可起到安胎的作用。但必须有明显瘀血征象,切不可妄投化瘀之品,临床应用时可配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测手段,可进一步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3、强调配伍应用

药物之间经过配伍,可起到增效、减毒或拮抗、增毒的作用。妊娠禁忌药用于妊娠期必须与其他药物适当配伍,才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减少对母体及胚胎的损害,确保母胎安全。有医家认为,某些妊娠禁忌药通过配伍则可不忌。田新村统计98%的妊娠期病人在应用妊娠期禁忌药的同时,配伍了白术、黄芩、芍药等安胎药。

4、注意用量及炮制、品种、产地、制剂等

药物用量:《内经》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哀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警示后人妊娠禁忌药应用时,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药味宜少,中病即止,切勿过剂,否则会成“诛伐无过,则胎当之”,而致堕胎、小产。

炮制:有些禁忌药经过炮制可不忌。如郭佩兰说:(肉桂)“善堕胎腔,炒过便不损胎”。《万病回春》:“半夏,姜汤泡,香油炒过,不伤胎气”。

品种、产地:某些药物品种复杂,产地各异,所含成分有所不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有较大差别。如怀牛膝的活血作用强于川牛膝。

制剂:是降低毒性的另一措施。许多禁忌中药经制成汤剂后,毒性降低,如川乌、附子、细辛等。许多禁忌药口服影响不大,注射剂有明显堕胎作用,如甘遂、芫花、天花粉等。生半夏无论加生姜与否,煎足1小时有毒成分的可被破坏,而止呕作用不减。

5、注意胎龄问题

禁忌与否与胎龄有关。早期应用妊娠禁忌药流产的发生率较高。药理研究证明,妊娠禁忌药多有抗早孕作用。从期刊报道来看,以妊娠6~7个月或妊娠晚期使用娠禁忌药为多。

6、注意了解药理知识

目前对妊娠禁忌药的妊娠毒理作用等报道逐渐增多,包括抗生育作用、兴奋子宫平滑肌、致流产、致死胎作用、致畸作用等。应当指出,动物实验中有一定毒性作用的中药,临床应用时应引起注意,但并非这些药绝对不能用。

中药的临床应用以复方为主体,经过配伍,一些中药的作用尤其是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可被减轻或消除。中草药的毒性作用还与应用剂量和疗程有关。

此外,实验研究的对象为动物,临床用药是以人为主体,若遵从辨证施治,毒药也能治病;若不因证施治,参芪也可伤人。

总之,如果病情需要仍可应用,如不急需应慎重为宜。

7、遵循中药配伍规律

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即:干草反甘遂、大几、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载“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统称为“不宜同用”。

8、妊娠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注意事项

(1)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如石膏、牡蛎、石决明等与四环素族、红霉素、制霉菌素、诺氟沙星、黄连素等联合可形成鞣酸盐沉淀物及金属离子络合物不被吸收。

(2)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如硼砂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同时应用使后者排泄减少疗效增加,但增加脑组织药物浓度,产生前庭紊乱、耳聋及行动蹒跚。

(3)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如麻黄及其制剂与优降宁、异烟肼等合用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呼吸困难、运动失调、高血压危象和脑血管意外。

(4)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含有机酸中药如山茱萸、五味子等可酸化尿液。与碱性西药碳酸氢钠、碳酸钙、胃舒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用,因酸碱中和失去疗效。

(5)其他

配伍不当可减低药效,如牛黄消炎丸、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含雄黄)与亚铁盐、亚硝酸盐类同用可降低药效;

产生毒副作用:石膏、龙骨及牛黄解毒片等与强心苷类合用,可因钙离子增加强心苷类药对心脏毒性而致中毒。

(6)总结

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时,应以中西医双重理论为指导,动态实施辨证论治;医生应详细了解中西药物各自特性,扬长避短,掌握中西药物的药学知识,注意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品种宜精简而不宜繁多,避免盲目地堆砌;用药前仔细询问病史及用药史等;在孕期因病情需要联合运用中西药物时,首先要确定中药、西药单用是否对母体及胎儿不利,同时还应注意合用后是否会危及母胎,以谨慎为宜。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河北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第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河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生殖疾病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肝肾病证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热点推荐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1)第00101号

本平台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药品信息与您实际购买信息不同,请以实际购买信息为准

THE END
1.开窍药的使用注意问答频道2.应进行对症用药。由于各种原因,必须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气郁症发作时必须配合气虚药一起使用。https://www.bohe.cn/ask/view/104601550.html
2.开窍药的功效和主治病情分析:开窍药通常是指中药,其功效是能够疏通经络、开启脉络、清除湿热、通达气血,并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主治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头痛眩晕:开窍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血压,缓解头痛和眩晕等症状。 2、口眼歪斜:开窍药可以帮助舒展经络,疏通气血,改善面瘫或半身不遂等病症。 3、鼻塞流涕:开窍药有些可以清热解毒...https://mip.pingguolv.com/ask/abhhdbgeh.html
3.试述开窍药的主要功效适用范围使用注意试述开窍药的主要功效、适用范围、使用注意 参考答案:①主要功效:开窍醒神。②适用范围:闭证。见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固握有力,或谵语等。若伴见面青、身冷、苔白、...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8a491d99fcfc40ad91a3a981fc6ecf12
4.从安宫牛黄丸说起:醒脑开窍药在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应用4.醒脑开窍治疗脑血管病的注意事项 芳香开窍药,辛香走窜,本为无形之邪蒙蔽心窍而设,而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意识障碍,如上述病因分析,多因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闭阻清窍,因此并不十分恰当。且这类药物性多温燥,投之不当,必加重痰火并下气耗散。走窜太过,开窍不足的龙脑、麝香更应慎用, ...https://www.guahao.com/article/detail/HQlzP167751971611148290
5.平抑肝阳药讲义3.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开窍药味辛、芳香,善于走窜,皆入心经,通关开窍、启闭回苏,主要用治热病,热陷心包、痰浊蒙蔽清窍之神昏谵语,及惊风、癫痫、中风等卒然昏厥、痉挛抽搐等。 寒闭者当温开,宜配伍祛寒行气药。热闭者当凉开,宜配伍清热解毒药。 https://www.exam8.com/wangxiao/shiting/w_jiangyi.asp?jiangyiID=1304
6.6种常见的开窍药专家库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6~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备注:外伤重症急救药 冰片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3~0.1克。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https://m.fh21.com.cn/iask/doctor/article/196795-280818.html
1.关于膏方的这些常见问题,你知道多少?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膏方作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冬季滋补方式,广受欢迎,但在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偏差或误解。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上海徐浦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服用膏方前,大家都要喝“开路方”吗?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 在尝试膏方进补前,有几点需要注意。由于膏方包含多种药材,成分较为复杂,初次服用时,部分患者可能会产生一些不适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97293
2.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0年传统医学师承考试中药学考点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0年传统医学师承考试中药学考点分享给大家,医学教育网为了帮助大家顺利备考,开设网络辅导课程,点击下方图片可以查看课程详细介绍。 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开窍药辛香走窜,为救急、治标之品,且能耗伤正气,故只宜暂服,不可久用。 https://www.med66.com/zhongyiyishi/shicheng/fudao/su2012248267.shtml
3.中药学16冰片对催产的作用26.开窍药的注意事项有 A.只能暂用 B.不用于神昏脱证 C.多入丸散 D.多入煎剂 E.妊娠多用 27.下列为气血双补的药物是 A.大枣 B.蜂蜜 C.甘草 D.白术 E.山药 28.人参研粉入丸散时,用法用量为 A.一次1~3g,一日1次 B.一次3g,一日1次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425048
4.开窍药:苏合香丸的介绍,功效与作用功效与作用在现代社会的高压生活节奏下,许多人面临着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作为一种中药,苏合香丸在开窍药中具有独特的功效与作用。本文将介绍苏合香丸的来源、成分、药理作用、常见功效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帮助大家了解它的疗效与使用方法。 一、苏合香丸的来源与成分: ...https://m.zhongyao365.com/index.php?doc-view-33436
5.苏合香的功效与作用苏合香,在临床上是一种常用的开窍药,其药性辛、温,归于心、脾经,具有开窍醒神、避秽止痛的功效。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寒闭神昏,还可以用来治疗胸腹冷痛、满闷等多种疾病。 临床应用,使用注意: 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以下疾病:。 1、此药可以用来治疗寒闭神昏。此药开窍醒神,辟秽祛寒,是治疗寒闭神昏的...https://www.yaofangwang.com/yongyao/2184372.shtml
6.下列方中麻黄用量最大的是[多选题]开窍药的使用注意是 A. 不可久服 B. 多入丸散 C. 主治神昏窍闭证 D. 神昏的脱证不可用 E. 窍闭神昏,用开窍药亦须进行药物配伍 正确答案 :ABDE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djrnz2.html 下一篇: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病提纲 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质鲜绛,脉细数或弦数,...http://m.51kaos.com/show/djrnz2.html
7.2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二》考试大纲:开窍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的第十六单元聚焦开窍药,包括性能主治、分类、配伍与使用注意,以及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等常用品种的详细解析。该部分强调了中药的临床实践价值,对提升执业中药师的专业素养和在实际工作中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学习开窍药不仅有助于理解中药独特https://www.youlu.com/article-info/yaoshi/yaoshi/CA20240713010000000023
8.药师真题完整版:2019年执业中药师中药知识二D.由闭证转为脱证者应立即停药 E.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答案:A 解析:第一章 第九节 开窍剂 考点一、凉开剂。 安宫牛黄丸【主治】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寒闭神昏者不宜使用。因其含有毒的朱砂、雄黄,...https://www.wangxiao.cn/zyzys/2777585.html
9.开窍药应用注意事项中药学首页/书籍/中药学/ 开窍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开窍药主要用于中医急救治疗神志昏迷的药物。由于神志昏迷病因不一,症状各异,必须掌握各药主治范围、用量、用法与禁忌等。 二、开窍药乃治标之品,对于各种病因,须选配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如高热神昏配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品,痰湿蒙蔽心窍,须配化痰化湿之品,气郁暴脱须...https://www.fane8.com/book/116/70274.html
10.得了痴呆,中医治疗有什么招数药食同源。一些常见中药食材,如山药、枸杞、黄芪等,可以作为食物常备在膳食中使用。 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个体体质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 邱敏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人民医院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https://i.ifeng.com/c/8WAdda3kp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