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

1.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A.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作用强度

2.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

A.黄连B.黄芩C.金银花D.麻黄E.人参

二、多项选择题

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有()

A.植物药研究B.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C.有效成分研究D.作用机理研究E.化学成分的合成工艺

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有()

A.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B.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C.促进中西医结合D.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

E.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

三、填空题

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中药药理学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1.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

A.AchB.5-HTC.NAD.GABAE.以上均非

2.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

A.附子、干姜B.黄连、黄柏C.茯苓、白术D.石膏、知母E.以上均非

3.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

A.痛阈值降低B.惊厥阈值升高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心率加快

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4.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

A.痛阈值降低B.惊厥阈值升高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心率加慢

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

A.痛阈值降低B.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心率减慢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E.体温降低

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

A.痛阈值降低B.体温降低C.心率加快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E.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

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E.具有抗感染作用

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9.辛味药主要含的成分是()

A.氨基酸B.有机酸C.挥发油D.生物碱E.皂苷

10.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

A.促进消化功能B.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C.抗心绞痛D.扩张冠状动脉E.抗感染

1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糖类

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镇静B.镇咳、祛痰C.利尿消肿D.止泻、止血E.降低血压

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氨基酸和糖类

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

A.辛B.酸C.甘D.苦E.咸

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A.挥发油B.蛋白质C.有机酸D.生物碱E.鞣质

16.有毒中药在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是()

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

A.挥发油B.无机盐C.有机酸D.生物碱E.鞣质

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

A.清热药B.温里药C.祛风湿药D.理气药E.温肾壮阳药

19.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强心B.平喘C.升高血压D.抗肿瘤E.抗休克

20.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

A.消化系统B.心血管系统C.泌尿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E.呼吸系统

1.可引起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的药物有()

A.附子B.雪上一枝蒿C.马钱子D.苦杏仁E.鸦胆子

2.对心血管有毒性反应的药物有()

A.草乌B.生天南星C.蟾酥D.黄花夹竹桃E.罗布麻叶

3.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A.苍耳子B.生附子C.黄药子D.川楝子E.雷公藤

4.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A.斑蝥B.马钱子C.关木通D.马兜铃E.雪上一枝蒿

1.中药的归经理论主要______与_______有密切关系。

2.抗惊厥作用的药物(如钩藤、天麻等)主要归______经。

3.长期服用中药所致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生率最高。

4.寒凉药具有中枢_____作用,温热药具有中枢_____作用。

5._____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低下,_______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亢进。

6.寒凉药抑制交感神经_______、________系统功能的亢进,温热药抑制副交感神经______、__________系统功能的亢进。

四、问答题

1.论述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2.举例说明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1.制剂工艺不同可产生的影响是()

A.加强或突出某一药理作用B.降低药物毒性C.改变药物生物利用度D.避免配伍禁忌不良反应

E.以上均非

2.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药药效影响主要是指()

A.肠道内温度B.肠道内酸碱度C.肠道内食物品种D.肠道内菌群E.肠道内渗透压

3.下列药物久煎有利于增强药效的药物是()

A.薄荷B.紫苏C.大黄D.牡蛎E.以上均非

4.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人参B.当归C.附子D.枳壳E.白术

5.非妊娠禁忌的药物是()

A.吴茱萸B.冰片C.半夏D.水蛭E.芫花

6.与连翘同用能增强抗菌作用的药物是()

A.石膏B.黄连C.常山D.人参E.附子

7.能拮抗知母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

8.炮制后能使贮存期间有效成分损失减少的药物是()

A.乌头B.延胡索C.苦杏仁D.马钱子E.炉甘石

9.炮制后能使有效成分生成增加的药物是()

1.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

A.体质B.年龄C.性别D.情绪E.遗传

2.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包括()

A.消除药物毒性B.降低药物毒性C.加强某一药理作用D.增强药物疗效E.延长作用半衰期

3.下列属妊娠禁忌的药物有()

A.麝香B.莪术C.当归D.丹参E.芍药

1.何首乌经炮制,__作用最强。

2.口服剂型中吸收最快的剂型是__。

3.甘草和芫花合用,芫花的__减小。

4.经醋炮制后,延胡索的__作用增强。

5.非正品大黄较正品大黄致泻作用的__明显增加。

6.肝肾功能低下者,应注意__用药剂量。

7.乌头经炮制后__分解,毒性减少。

8.刺五加所含__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贮藏损失极快。

四、判断题

1.药典收载的同一中药,即使品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相同。()

2.同一品种的中药,药理作用可能不同。()

3.所有根类药材生长年限越长,其药理作用也越强。()

4.中药低温、避光、干燥贮藏可减少药效下降。()

5.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疗效会有变化。()

6.中药配伍使用疗效均会增强。()

五、问答题

1.详述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2.简述对十八反、十九畏的看法

第四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A.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B.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C.治标与治本D.有毒与无毒

E.培本与祛邪

2.下列哪项不属于引起中药药理作用差异性的原因()

A.不同种属的动物B.不同个体C.整体(在体)与离体试验D.不同年龄

E.不同用药日期

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常呈现()

A.量效关系明显B.量效关系很难表现C.决大多数呈量效关系变化D.无量效关系存在

4.中药作用双向性产生的原因是()

A.不同化学成分B.不同给药途径C.不同病人D.不同季节采收E.以上均非

5.在对中药作用时效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中药有效成分时效关系,可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B.中药的时效关系就是时量关系

E.中药的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给药后发生作用的潜伏期测定

6.在对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B.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之间还存在差异

C.中药药理学(药理作用研究)可补充中药的功效理论

D.绝大多数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不符合E.以上均非

1.中药双向调节作用产生的原因有()

A.不同剂量B.不同病理状态C.不同动物种属D.不同化学成分E.以上均非

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有()

A.生物种属不同B.正常与病态动物C.不同给药途径D.不同个体E.不同体质

3.中药复方的特点有()

A.多种有效成分B.多种理论C.作用多靶点D.作用多环节(机理)E.以上均非

4.在中药药理作用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A.中药作用的差异性表现在(生物)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B.中药作用存在量效关系

C.同一中药可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D.中药药理学(药理作用研究)可以完成中药的功效理论

E.中药无不良反应

5.下列哪些属于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思路()

C.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研究D.进行中药毒性研究E.进行中药作用机理研究

三、问答题

1.简述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2.简述中药药理的研究思路

第五章解表药

1.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

A.解热B.抗炎C.促进免疫功能D.利胆E.抗心律失常

2.下列哪项不是麻黄平喘作用的机理()

A.促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B.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а受体

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D.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E.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в受体

3.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

A.兴奋中枢B.升高血压C.抗炎D.抗过敏E.镇痛

4.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

A.麻黄B.桂枝C.细辛D.柴胡E.葛根

5.桂枝解热镇痛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A.桂皮醛B.桂皮酸C.乙酸桂皮酯D.反式桂皮酸E.香豆素

6.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A.平喘B.解热C.发汗D.抗炎E.镇静

7.下列哪项不是桂枝的作用()

A.扩张体表血管B.解热C.降血脂D.抗炎E.抗过敏

8.能改善高血压病症状的药物是()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9.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是()

10.下列何药不具有抗炎作用()

A.麻黄B.桂枝C.葛根D.细辛E.柴胡

11.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

A.麻黄碱B.D-伪麻黄碱C.甲基麻黄碱D.麻黄次碱E.去甲基麻黄碱

12.下列哪项不是葛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A.增强心肌收缩力B.抗心肌缺血C.抗心律失常D.扩张血管E.降低血压

13.以下有促进记忆功能的药物是()

14.下列哪项不是葛根抗心律的作用机理()

A.降低心肌兴奋性B.减慢心肌传导性C.抑制心肌自律性D.阻断心肌в受体

E.阻断心肌а受体

15.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药理作用()

A.解热B.抗病原微生物C.发汗D.抗炎E.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药理作用()

A.保肝B.利胆C.镇静D.降血压E.镇痛

17.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的药物是()

A.柴胡B.葛根C.桂枝D.麻黄E.细辛

18.下列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药物是()

19.可用于治疗肾炎的药物是()

20.柴胡注射液可治疗()

A.高血压B.高脂血症C.神经衰弱D.缺血性脑病E.突发性耳聋

21.在柴胡解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是()

A.对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之热有确切疗效B.柴胡注射液、柴胡挥发油和柴胡皂苷均具有解热作用C.对实验性动物发热具有解热作用D.可使正常动物体温降低E.以上均非

22.下列哪项不是葛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理作用()

A.葛根素是一种心肌в受体阻断剂B.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C.改善心电图缺血反应

D.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E.以上均非

23.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作用的成分是()

A.桂皮醛B.桂皮酸C.柴胡皂苷D.柴胡挥发油E.葛根素

24.不具有解热作用的成分是()

A.葛根素B.桂皮酸C.柴胡挥发油D.麻黄挥发油E.柴胡多糖

25.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成分是()

1.柴胡具有哪些药理作用()

A.解热B.祛痰C.镇咳D.镇静E.保肝

2.桂枝具有哪些药理作用()

A.镇静B.解热C.升血压D.发汗E.抗炎

3.柴胡的临床用途有()

A.发热B.病毒性肝炎C.高血压D.流行性腮腺炎E.流行性脑炎

4.葛根的药理作用有()

A.镇静B.抗炎C.解热D.降血脂、降血糖E.抗心肌缺血

5.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

A.抗炎B.镇痛C.抗病原微生物D.保肝E.镇咳

1.柴胡解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柴胡促进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3.麻黄解热、抗炎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

4.桂枝扩张血管促发汗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5.葛根具有阻断в受体效应,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_。

6.麻黄利尿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

1.柴胡能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2.麻黄能促进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3.柴胡的利胆成分是挥发油。()

4.麻黄碱易于透过血脑屏障。()

5.葛根可含有降压和升压的不同物质,故降压作用不强。()

6.麻黄水溶性提取物无发汗作用。()

1.详述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详述麻黄平喘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

3.简述葛根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4.简述麻黄解热的特点及有效成分

第六章清热药

1.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A.发汗B.抗菌C.抗炎D.抗毒素E.解热

2.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

A.清热泻火药与清热燥湿药B.清热燥湿药与清热凉血药

C.清热凉血药与清热解毒药D.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

E.清热燥湿药与清热解毒药

3.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A.解热B.抗病原微生物C.抗毒素D.抗炎E.抗惊厥

4.抗皮肤癣菌作用较为显著的清热药是()

A.石膏B.苦参C.知母D.板蓝根E.青蒿

5.下列哪种清热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A.金银花B.穿心莲C.板蓝根D.鱼腥草E.黄连

6.可抑制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药物是()

A.黄芩B.黄连C.金银花D.板蓝根E.以上均非

7.黄连抗病原体的范围不包括()

A.痢疾杆菌B.白色念珠菌C.肿瘤细胞D.流感病毒E.阿米巴原虫

8.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A.提高机体免疫功能B.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C.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生D.抑制细胞因子的转录E.以上均非

9.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生物碱B.黄酮C.有机酸D.挥发油E.氨基酸

10.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

A.小檗碱B.黄连碱C.药根碱D.木兰花碱E.甲基黄连碱

11.下列各项不属于黄连抗菌机理的是()

A.破坏细菌结构B.抑制细菌DNA合成C.抑制细菌糖代谢D.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A.抗炎B.解热C.中枢兴奋D.抗细菌毒素E.抗溃疡

13.小檗碱对心脏的作用是()

A.正性肌力作用B.加快心率C.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D.促进心肌细胞Na+内流E.以上均非

14.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特点是()

A.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B.对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无明显影响C.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降低血糖作用D.促进胰岛素的释放E.增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量

15.黄连常用于治疗()

A.细菌性痢疾B.病毒性肝炎C.滴虫性阴道炎D.心力衰竭E.高热惊厥

16.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清热药是()

A.黄芩B.黄连C.苦参D.金银花E.牡丹皮

17.易透过血脑屏障而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是()

A.小檗碱B.黄连碱C.四氢黄连碱D.药根碱E.甲基黄连碱

18.小檗碱降压作用机理可能是()

A.阻断血管运动中枢B.竞争性阻断血管壁a1受体C.直接扩张外周血管D.竞争性阻断心肌в受体E.抑制心肌收缩力

1.黄连抗溃疡作用环节包括()

A.抑制胃酸分泌B.对抗盐酸-乙醇损伤胃黏膜C.增加胃黏膜血流量D.抑制幽门螺杆菌

E.增加胃黏液分泌

2.黄连抗菌作用特点是()

A.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黄连不易产生耐药性C.对阿米巴原虫无明显抑制作用D.小檗碱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E.小檗碱对耐药菌株的耐药质粒有消除作用

3.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抗病原体B.解热C.抗炎D.抑制免疫E.抗溃疡

4.研究药物解热作用应做的实验有()

A.干酵母引起大鼠发热的实验B.2,4-二硝基酚引起大鼠发热的实验C.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的实验D.对正常家兔体温影响的实验E.以上均非

5.哪些属于清热药具有抗菌作用和抗病毒作用的表现()

A.体外多种细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B.抑制病毒对鸡胚胎的感染C.降低感染细菌小鼠的死亡率

D.降低感染病毒小鼠的死亡率E.减轻细菌内毒素对细胞膜结构的损伤

1.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

1.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清热药与抗生素抗菌作用强度相似。()

2.黄连抗菌作用弱,只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

3.小檗碱对细菌及细菌毒素引起的腹泻有对抗作用,但对非感染性腹泻无效。()

五、思考题

1.那两类清热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较强?

2.清热药抗毒素的方式有哪几种?

3.内毒素、外毒素的概念。

4.清热药降低细菌毒力的方式主要有那两种?

5.清热压解热的机制是什么?与解表药有何区别?

6.黄连对哪几种细菌作用较强?其抗菌作用与何有关?

7.黄连抗菌的机制是什么?

8.小檗碱降血糖的机理是什么?

第七章泻下药

1.芒硝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氯化钠B.硫酸钠C.硫酸钙D.硫酸镁E.氯化钙

2.泻下药中具有改善肾功能作用的药物是()

A.芒硝B.番泻叶C.火麻仁D.大黄E.郁李仁

3.哪种药物的致泻作用不是因含有强烈刺激肠黏膜的成分所致()

A.芫花B.巴豆油C.牵牛子D.商陆E.火麻仁

4.因含脂肪油润滑肠道而致泻的药物是()

A.番泻叶B.巴豆C.火麻仁D.芫花E.芒硝

5.芒硝泻下作用的部位在()

A.大肠B.空肠C.回肠D.全肠管E.直肠

6.除哪项作用外,均为大黄的主要药理作用()

A.泻下作用B.抗感染作用C.镇痛作用D.利胆作用E.止血作用

7.下列哪项不是大黄止血作用的机理()

A.促进血小板聚集B.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C.使受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

D.补充维生素KE.降低抗凝血酶Ⅲ活性

8.大黄提高血浆渗透压,降低血黏度的机理是()

A.抑制细胞膜Na+,K+-ATP酶B.抑制血小板聚集C.增加血中蛋白质合成

D.扩张血管E.保肝、利胆

9.大黄抗炎作用机理是()

A.收缩血管B.降低PGE、白三烯B4等活性物质的合成C.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

D.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E.抑制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能力

10.大黄抗炎作用机理主要是()

A.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B.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C.本身具有ACTH样作用

D.本身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E.以上均非

11.下列哪项不是大黄的临床应用()

A.便秘B.急性胰腺炎C.肠梗阻D.关节炎E.急性胆囊炎

12.大黄保护胃黏膜作用机理是()

A.直接中和胃酸B.抑制细胞坏死因子的产生C.促进胃黏膜PGE生成

D.抑制抗体生成E.抑制胃黏膜PGE生成

13.大黄利尿作用机理是()

A.增加肾小球滤过率B.抑制肾髓质Na+,K+-ATP酶,使Na+重吸收减少,排出增加

C.对抗醛固酮作用D.加强心肌收缩力E.抑制集合管对H2O的重吸收

14.芒硝泻下作用速度与哪一因素有关()

A.进食量B.饮水量C.性别D.体重E.机体机能状态

15.番泻叶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A.番泻苷A、BB.大黄酸C.大黄酚D.芦荟大黄素E.芦荟苦素

16.大黄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作用可用于()

A.利尿消肿B.抗肿瘤C.降血脂D.治疗氮质血症E.抗炎

17.大黄抑制肾髓质Na+,K+-ATP酶,可()

18.大黄产生泻下作用的机理是()

A.含结合型蒽苷,使肠道蠕动增加B.口服不吸收,因高渗透压使肠容积增大

C.含脂肪油,使肠道润滑D.强烈刺激肠黏膜,产生剧烈泻下作用E.以上均无关

19.芒硝产生泻下作用的机理()

20.大黄泻下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大肠B.小肠C.全肠管D.回肠E.直肠

1.大黄泻下作用的机理是()

A.结合型蒽苷还原物刺激肠黏膜

B.抑制Na+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腔内渗透压升高,使肠蠕动亢进

C.含脂肪油可润滑肠道D.在肠内不吸收而产生容积性腹泻

E.刺激肠壁而使肠液分泌增多

2.大黄止血作用的机理()

A.收缩局部损伤血管B.降低血管通透性C.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

D.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E.抑制凝血酶活性

3.因含大量脂肪油而产生较弱的泻下作用的药物有()

A.大黄B.芒硝C.火麻仁D.牵牛子E.郁李仁

4.大黄抗菌作用较强的主要成分是()

A.皂苷B.芦荟大黄素C.大黄素D.大黄酸E.糅质

5.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理学依据()

A.抑制胰酶活性B.抑制幽门螺旋杆菌C.促进急性胰腺炎病理损伤恢复D.抑制胰腺分泌

E.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6.大黄治疗氮质血症的作用机理()

A.使肠内氨基酸吸收减少B.抑制体蛋白分解C.抑制尿素和肌酐排泄D.血中必须氨基酸利用增加E.促进肾代偿性肥大

7.大黄的现代应用有()

A.急性胰腺炎B.急慢、性肾功能衰竭C.冠心病心绞痛D.菌痢、肠炎E.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8.下列哪些药理作用与大黄“活血逐瘀”功效有关()

1.大黄抗菌作用成分是__、__和__。

2.大黄止血成分是__和__。

1.番泻叶泻下作用机理与大黄相同()

2.生大黄泻下作用比制大黄强()

1.大黄泻下作用的特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是什么?

2.试述大黄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和作用机理。

3.试述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1.芳香化湿药的健胃祛风功效与下列哪项药理作用有关()

A.抑制胃液分泌B.刺激或调整胃肠运动功能C.抗菌D.降血压E.镇痛

2.厚朴促进消化液分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挥发油B.异厚朴酚C.和厚朴酚D.厚朴酚E.四氢厚朴酚

3.厚朴对胃肠运动的影响与剂量有关,表现在()

A.小剂量、大剂量均兴奋B.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C.小剂量、大剂量均抑制D.小剂量抑制、大剂量兴奋E.以上均非

4.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多与所含挥发油有关,因此入药需()

A.久煎B.先煎C.不宜久煎D.后下E.不宜混煎

5.具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的成分是()

A.厚朴酚B.?-桉叶醇C.木兰箭毒碱(厚朴碱)D.苍术酮E.丁香油酚

1.芳香化湿药抗溃疡作用机理()

A.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B.直接中和胃酸C.抑制胃酸分泌过多

D.阻断胃壁细胞H2受体E.局部收敛作用

2.厚朴中具有肌松作用的成分是()A.?-桉叶醇B.厚朴酚C.和厚朴酚D.异厚朴酚E.四氢厚朴酚

2.厚朴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是__和__。

1.下列哪种药物成分的利尿作用与其抗醛固酮活性有关()

A.半边莲B.泽泻C.木通D.茯苓E.猪苓

2.茵陈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茵陈烯酮B.в-蒎烯C.6,7-二甲氧基香豆素D.茵陈炔酮E.胆碱

3.泽泻利尿作用的机理是()

A.增加心钠素(ANF)的含量B.具有去氧皮质酮作用C.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

D.增加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E.以上均非

4.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

A.钾盐B.茯苓多糖C.卵磷脂D.茯苓酸E.组氨酸

5.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茵陈炔酮B.β-蒎烯C.6,7-二甲氧基香豆D.茵陈色原酮E.蓟黄素

6.茵陈保肝作用的机理主要是()

A.生物膜保护作用B.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C.水解生成葡萄糖醛酸D.降血脂和防止脂肪肝形成E.抑制葡萄糖醛酸酶,减少葡萄糖醛酸分解,加强肝脏解毒能力

7.茯苓所含茯苓素的利尿作用机理主要是()

A.促进肾小球的滤过B.醛固酮受体拮抗作用C.抑制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D.抑制髓袢升支对钠离子的重吸收E.以上均非

8.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药理作用()

A.抗休克B.增强机体免疫功能C.抗肝硬化D.抗肿瘤E.抗衰老

9.下列哪项不是茵陈保肝作用的环节中()

A.诱导肝药酶B.增强肝脏解毒功能C.保护肝细胞的完整D.促进肝细胞再生

E.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10.下列哪个成分不是茵陈利胆的有效成分()

A.6,7-二甲氧基香豆B.茵陈色原酮C.茵陈黄酮D.茵陈二炔酮E.β-蒎烯

11.茵陈可用于治疗()

A.美尼尔氏病B.高胆固醇血症C.精神分裂症D.冠心病心绞痛E.支气管哮喘

12.茯苓现代用于治疗()

A.支气管哮喘B.感染性休克C.高脂血症D.冠心病心绞痛E.精神分裂症

13.茯苓利尿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茯苓素B.6,7-二甲氧基香豆素C.天门冬酰胺D.茵陈炔酮E.В-茯苓聚糖

14.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15.茯苓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是()

A.抑制机体免疫功能B.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C.直接杀灭癌细胞

D.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E.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1.茯苓利尿作用的特点是()

2.茯苓多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表现在()

A.使胸腺、淋巴结重量明显增加B.拮抗强的松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

C.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D.使玫瑰花环形成率增加

E.使小鼠脾脏抗体分泌细胞减少

3.茵陈保肝作用表现在()

A.肝蛋白含量减少B.血清ALT水平下降C.减轻肝细胞肿胀

D.肝细胞中DNA、RNA合成减少E.减轻肝脂肪病变

4.茵陈的现代应用有()

A.胆道蛔虫症B.高胆固醇血症C.胆石症D.痤疮E.佝偻病

1.简述茵陈保肝作用和作用机理。

1.与温里药“助阳气”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是()

A.镇痛B.抗心律失常C.平喘D.抗炎E.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2.与温里药主治里寒症“水谷不化,脘腹胀痛”无关的药理作用是()

A.对胃肠功能无影响B.增强胃肠功能C.增加胃酸分泌D.抗溃疡

E.增高消化酶活性

3.附子的药理作用是()

A.抗菌B.解热C.利尿D.通便E.抗炎

4.附子的药理作用是()

A.利胆B.平喘C.镇吐D.增强免疫功能E.祛痰

5.附子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

A.氢氰酸B.乌头碱C.乌药碱D.去甲乌药碱E.N-甲基酪胺

6.附子毒性作用的成分()

A.去甲乌药碱B.乌头碱C.消旋去甲乌药碱D.氯化甲基多巴胺E.挥发油

7.与肉桂“补火助阳”功效无关的药理作用()

A.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B.改善性功能C.抗寒冷D.增加血流量E.以上均非

8.附子中毒的主要症状()

A.溶血B.高热C.口舌发麻D.血尿E.便血

9.下列哪项实验与附子“回阳救逆”的功效有关()

A.抗休克实验B.抗炎实验C.耐缺氧实验D.对胃肠道影响的实验

E.对血液流变血影响的实验

10.下列哪项不是附子的毒副反应()

A.恶心呕吐B.手足抽搐C.高热D.全身发麻E.心电图异常

11.与附子“回阳救逆”的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

A.镇痛B.抗寒冷C.增强免疫D.抗休克E.以上均非

12.与附子“逐风寒湿邪”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

A.强心B.抗休克C.抗心律失常D.镇痛E.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3.下列哪项不是附子的不良反应()

A.口舌发麻B.呕吐腹痛C.血压下降D.心脏毒性E.肝脏毒性

14.下列哪项不是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A.抗休克B.增强胃肠运动C.兴奋交感神经D.兴奋子宫E.镇痛

15.附子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挥发油B.乌头碱C.去甲乌药碱D.中乌头碱E.次乌头碱

16.附子的临床应用是()

A.心肌炎B.快速心律失常C.腰痛D.急性胃肠炎E.月经不调

17.与附子“回阳救逆”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是()

A.平喘B.降血压C.抗休克D.抗腹泻E.降血压

1.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强心B.扩张血管,改善循环C.健胃祛风D.止咳平喘E.抑制胃肠运动

2.能反应温里药“回阳救逆”功效的药理作用是()

A.强心B.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C.抗休克D.兴奋交感神经,使产热增加

E.兴奋胃肠运动

3.附子中毒的症状有()

A.高热B.口舌及全身麻木C.恶心呕吐D.呼吸困难E.心电图异常

4.研究温里药“回阳救逆”功效,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A.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B.强心作用实验C.抗休克实验D.影响血流动力学实验E.影响消化系统的实验

5.附子改善阳虚症(动物模型)作用的表现是()

A.减少M受体数量B.降低cGMP系统的反应性C.升高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含量D.升高脑组织多巴胺(DA)的含量E.升高脑组织5-羟色胺(5-HT)的含量

6.下列哪些是附子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A.增强心肌收缩力B.抗休克C.抗心律失常D.抗心肌缺血E.抑制寒冷引起的体温下降

1.温里药对胃肠运动的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附子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对心脏有毒性。

3.从附子中提取的__________是附子强心成分之一。

4.附子不良反应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___。

5.附子抗炎作用机理主要是兴奋_____________所致。

6.附子用于______________。

1.附子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故可使心率减慢。()

2.附子的抗炎作用是通过多途径实现的。()

五、简答题

1.简述附子回阳救逆的药理依据。

2.简述附子的不良反应。

5.详述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6.详述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

1.枳壳通过哪种途径给药具有升压作用()

A.肌注B.皮下C.口服D.静脉E.黏膜

2.枳实用于治疗胃肠无力性消化不良的药理基础()

A.对胃肠有抑制作用B.对胃肠有兴奋作用C.对胃肠有双向调节作用D.对胃肠有先兴奋后抑制作用E.对胃肠大剂量兴奋小剂量抑制作用

3.枳实的临床应用()

A.子宫脱垂B.早孕反应C.流产D.功能性子宫出血E.以上均非

4.枳实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消旋去甲乌药碱B.甲硫氨酸C.葫芦巴碱D.N-甲基酪胺E.柠檬烯

5.理气药抑制胃肠作用的表现()

A.使胃肠平滑肌痉挛B.使胃肠平滑肌松弛C.对抗阿托品的作用D.与氯化钡有协同作用

E.使胃肠蠕动加速

6.哪项不是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A.对胃肠平滑肌的双向调节B.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双向调节C.对子宫平滑肌的双向调节D.对消化液分泌呈双向调节E.利胆作用

7.哪项不是平滑肌的激动剂()

A.乙酰胆碱B.氯化钡C.新斯的明D.磷酸组胺E.肾上腺素

8.哪项不是枳壳的临床应用()

A.休克B.胃下垂C.子宫脱垂D.脱肛E.痢疾

9.哪种理气药无升血压作用()

A.枳实B.枳壳C.陈皮D.青皮E.香附

10.枳壳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对羟福林B.消旋去甲乌药碱C.黄酮苷D.氢氰酸E.氯化甲基多巴胺

11.枳壳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兴奋胃肠平滑肌B.抑制胃肠平滑肌C.既兴奋又抑制胃肠平滑肌

D.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E.先兴奋后抑制

12.枳实临床应用适应症是()

A.脱肛B.急性咽炎C.痛经D.支气管哮喘E.急性乳腺炎

13.引起动物肠道平滑肌痉挛的实验用()

A.酚红B.氨水C.肾上腺素D.氯化钡E.枸橼酸

14.引起动物肠道平滑肌松弛的实验用()

1.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

A.调节胃肠运动B.调节胃肠消化液的分泌C.利胆D.利尿E.泻下

2.静脉给药具有升压作用的理气药是()

A.枳壳B.枳实C.陈皮D.香附E.青皮

3.研究理气药对消化道运动功能影响的实验方法是()

A.离体胃肠道平滑肌实验法B.在体胃肠道平滑肌实验法C.小肠推进运动法实验

D.肠管囊内压测定法实验E.肠管悬吊法实验

4.枳实抗休克作用机理是()

A.改善心脏泵血功能B.降低心肌耗氧量C.强心,增加心输出量

D.收缩血管,升高血压E.扩张血管,增加血流

1.理气药对胃肠运动具有_______作用.

2.理气药对支气管平滑肌有________作用.

3.枳实_______给药(途径)才具升压作用.

4.枳壳用于子宫下垂,主要是对子宫平滑肌有_______作用.

5.枳壳升压的有效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

6.枳壳治疗胃下垂的药理学基础是_______胃肠平滑肌作用.

7.药理实验时,常用两种引起离体肠肌兴奋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

8.枳壳能治脱肛,主要是其具有_________的作用.

1.理气药对心血管系统作用不明显.()

2.枳实治疗胃下垂的药理学依据是抑制胃肠运动.()

3.枳实对子宫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

1、简述理气药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2、简述理气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详述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1.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的药物是()

A.神曲B.山楂C.麦芽D.谷芽E.莱菔子

2.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和胃酸分泌作用的药物是()

A.麦芽B.谷芽C.神曲D.莱菔子E.鸡内金

3.含有脂肪酶的药物是()

A.山楂B.麦芽C.谷芽D.鸡内金E.莱菔子

4.含有淀粉酶的药物是()

A.莱菔子B.山楂C.神曲D.谷芽、麦芽E.鸡内金

5.具有增强胃运动、促进胃排空作用的药物是()

A.麦芽B.山楂C.鸡内金D.谷芽E.神曲

6.关于山楂调节脂质代谢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显著抑制血清TC的升高B.降低LDL-C及ApoB浓度C.显著升高HDL-C及ApoA1浓度

D.显著降低TGE.抑制HNG-CoA还原酶

7.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的药物是()

A.鸡内金B.麦芽C.山楂D.神曲E.莱菔子

8.具有一定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是()

1.属于山楂的药理作用有()

A.缩小心肌梗死面积B.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C.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D.抑制心肌Na+,K+-ATP酶E.抗动脉粥样硬化

1.山楂对肝细胞微粒体及小肠黏膜的_________________有抑制作用。

1.山楂具有强心作用.山楂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肌Na+,K+-ATP酶无抑制作用,但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

2.焦山楂长于消食止泻,山楂炭偏于止泻、止血.()

1、简述山楂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2、简述山楂调节血脂的作用。

3、简述消食药助消化作用环节。

1.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的药物是()

A.槐花B.大蓟C.小蓟D.三七E.白茅根

2.促进凝血酶原生成的药物是()

A.艾叶B.茜草C.白茅根D.大蓟E.小蓟

3.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止血药是()

A.大蓟B.三七C.蒲黄D.白及E.仙鹤草

4.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性的药物是()

A.茜草B.艾叶C.大蓟D.槐花E.蒲黄

5.具有增强血小板因子Ⅲ活性的药物是()

A.白及B.蒲黄C.紫珠D.仙鹤草E.槐花

6.三七止血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三七黄酮BB.三七黄酮AC.三七氨酸D.绞股蓝苷XE.人参炔三醇

7.能使左心室内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显著降低的药物()

A.蒲黄B.白及C.附子D.枳实E.三七

8.同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压作用的药物是()

A.苦参B.钩藤C.三七D.地龙E.天麻

9.不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及B.紫珠C.三七D.小蓟E.艾叶

1.通过抗纤维蛋白溶解而止血的药物有()

A.白及B.三七C.艾叶D.紫珠E.小蓟

2.三七的现代应用主要包括()

A.上消化道出血B.眼前房出血C.脑血栓D.冠心病E.糖尿病

1.三七能提高血小板内_____的含量,减少_____的合成,抑制______、______的释放,发挥血小板聚集作用。

2.三七能激活________,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3.三七止血作用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

1.三七具有抗凝血酶诱发的大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作用.()

2.三七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3.三七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1.三七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有何影响?

2.三七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止血药的止血作用环节(机理)。

1.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现代认识()

A.血流动力学异常B.微循环障碍C.血小板聚集障碍D.血液流变学异常

2.下列哪项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成分()

A.丹参素B.丹参酮C.异丹参酮D.异阿魏酸

3.下列哪项不是川芎抗脑缺血作用的机理()

A.增加脑组织TXA2的生成B.提高脑线粒体膜的流动性C.降低细胞内Ca2+的超载

D.对脑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有保护作用

4.丹参所没有的药理作用是()

A.抗心肌缺血B.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C.改善微循环D.抗急性肝损伤E.抗血栓形成

5.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

A.藁本内酯B.川芎哚C.川芎挥发油D.阿魏酸E.川芎嗪

6.下列哪项不是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作用的表现()

A.改善微血流B.改善微血管形态C.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D.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E.以上均非

7.川芎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A.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B.抗心肌缺血C.镇静、镇痛D.抗射线损伤E.抗肿瘤

8.下列哪项不是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药理基础()

A.抗肿瘤B.兴奋子宫C.抗凝血、抗血栓形成D.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E.抗心肌缺血

9.丹参抗心肌缺血作用环节不包括()

A.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氧供应B.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C.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D.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肌E.以上均非

10.丹参抗性急缺血作用是由于()

A.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B.促进钙内流C.开放钙通道D.开放钠通道E.以上均非

11.丹参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是由于()

A.抑制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B.抑制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C.激活纤溶酶的作用

D.改善血液流变学E.以上均非

12.延胡索中哪种有效成分的镇痛作用最强()

A.延胡索甲素B.延胡索乙素C.延胡索丑素D.去氢延胡索甲素E.延胡索丙素

13.活血化瘀药中,能延缓慢性肾损害的药物是()

A.丹参B.赤芍C.川芎D.乳香E.莪术

14.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A.穿山甲B.水蛭C.三棱D.莪术E.延胡索

15.具有使聚集血小板重新解聚作用的药物是()

A.丹参B.益母草C.川芎D.延胡索E.莪术

16.延胡索镇痛作用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B.镇痛作用强于复方阿司匹林C.镇痛作用高峰均在半小时内出现,维持约2小时D.对钝痛作用优于锐痛E.镇痛机理是阻断脑内胆碱受体,使纹状体谷氨酸脑啡肽含量增加

17.丹参酮的体内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18.丹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

A.干扰脂类吸收B.降低氧化脂蛋白对细胞的毒性C.增加粪便胆固醇的排除

D.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无影响E.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19.川芎嗪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TXA2合成酶,降低TXA2/PGI2的比值

B.抑制PGI2的合成,降低TXA2/PGI2

C.升高血小板内cGMP的含量

D.升高TXA2/PGI2的比值

E.提高血小板cGMP/cAMP水平

20.丹参可用于治疗()

A.早期肝硬化B.病态窦房结综合征C.宫颈癌D.帕金森氏病E.高血压

21.川芎嗪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是()

A.增强腺苷酸环化酶活性B.磷酸二酯酶抑制剂C.多巴胺受体阻断剂D.TXA2合成酶抑制剂E.环氧化酶抑制剂

22.水蛭抗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是()

23.丹参抗血栓形成的机理是()

1.川芎嗪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说法是正确的有()

A.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B.抑制TXA2合成酶,使TXA2合成减少

C.降低血小板内cAMP含量D.促进TXA2合成酶E.抑制红细胞聚集

2.活血化瘀药按其功效特点可分为()

A.活血止痛药B.活血调经药C.活血行气药D.活血疗伤药E.破血消癥药

3.中医血瘀症的现代医学表现是()

A.血流动力学的异常B.微循环障碍C.血小板聚集增强D.血液流变学异常E.红细胞聚集性降低

4.活血化瘀药的现代药理作用有()

A.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B.改善微循环C.改善血流动力学D.镇痛E.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5.活血化瘀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理是()

A.抑制血小板聚集B.提高TXA2/PGI2的比值C.增加纤溶酶活性D.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E.降低TXA2/PGI2的比值

6.丹参注射液抗心肌缺血作用有()

A.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氧供应B.抗自由基损伤,保护心肌C.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

D.降低心肌耗氧量E.减轻心脏负荷

7.活血化瘀药具有的作用是()

A.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减少血小板的黏着和聚集B.促进血液凝固因子的生成,促进凝血过程

C.增加纤维酶,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D.改善血液流动学

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微血管周围渗血,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

1.血瘀症是一个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__、__、__等.

2.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表现为__、__、__.

3.丹参提高血小板内cAMP浓度是由于抑制了__所致.

4.许多活血化瘀药都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是通过__和__来实现的.

5.丹参虽然使脑血流量减少,但能使脑组织__改善,因此对缺血性脑病有治疗作用.

1.丹参、丹参ⅡA磺酸钠及丹参素可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而不增加心室作功及心肌耗氧量.()

2.有些活血化瘀药可以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酶溶解而发挥止血作用。()

3.丹参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是抑制了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活性,从而使cAMP含量增加,并抑制TXA2的合成和释放所致。()

4.延胡索甲素镇痛作用最强,丑素次之,乙素较弱。()

5.丹参可抗脑缺血性损伤,对缺血性脑病有治疗作用。()

1.“血瘀症”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活血化瘀药是如何改善其“血瘀症”的?

2.详述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的药理作用。

3.详述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1.化痰药(如桔梗、前胡等)祛痰作用的方式()

A.减少呼吸道分泌液B.刺激胃黏膜或咽喉黏膜,增加支气管黏膜的分泌

C.能使呼吸道分泌物中酸性黏多糖纤维断裂,痰黏度下降易于咳出D.抑制气管黏膜-纤毛运动

2.杜鹃素的祛痰作用方式是()

A.含有皂苷成分,增加呼吸道的分泌量,稀释痰液B.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促进气管黏液-纤毛运动C.作用于咳嗽反射弧的中枢部位,促进痰液咳出D.抑制气管黏膜-纤毛运动E.以上均非

3.下列哪项不是杜鹃素的祛痰作用的机理()

A.促进气管黏膜-纤毛运动B.能使呼吸道分泌物中酸性多糖纤维断裂,并降低唾液酸含量

C.含有皂苷成分,增加呼吸道的分泌量,稀释痰液D.增加呼吸道清除异物的功能E.以上均非

1.桔梗的药理作用有()

A.祛痰、镇咳B.平喘C.抗炎D.抗菌E.降血糖和降血脂

1.桔梗祛痰作用的机理是__.

2.杜鹃素祛痰作用的机理是__.

第十七章安神药

1.下列何药为养心安神药()

A.酸枣仁B.磁石C.龙骨D.朱砂E.琥珀

2.灵芝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是()

A.直接杀灭肿瘤细胞B.抑制瘤细胞核酸合成C.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D.诱导肿瘤细胞分化E.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3.酸枣仁无下列何种药理作用()

A.镇静催眠B.抗惊厥C.降压D.降血脂E.镇吐

4.远志祛痰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A.远志皂苷元AB.远志皂苷元BC.远志皂苷元3DD.远志素E.远志皂苷元H

5.酸枣仁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A.失眠B.冠心病C.肝癌D.白细胞减少症E.贫血

6.酸枣仁降血压作用的环节是()

A.直接扩张血管B.中枢降压作用C.神经节阻断作用D.阻断血管壁a受体E.钙通道阻滞作用

1.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分有()

A.酸枣仁总黄酮B.酸枣仁皂苷C.酸枣仁油D.当药素E.阿魏酸

1.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特点主要是影响__.

2.酸枣仁水提取物抗戊四氮所致惊厥作用表现在__.

3.灵芝醇水提取物对脑组织的药理作用是__.

1.酸枣仁降低血压作用机理与阻断血管壁a受体有关.()

2.灵芝抗肿瘤作用机理在于拮抗肿瘤免疫抑制作用.()

3.灵芝抗炎作用特点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似.()

第十八章平肝息风药

1.天麻改善记忆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天麻素B.香草醇C.琥珀酸D.天麻多糖E.香草醛

2.天麻含量最高的有效成分()

A.天麻素B.天麻苷元C.香草醇D.香草醛E.琥珀酸

3.下列哪项不是天麻的临床应用()

A.神经衰弱B.高血压C.神经性头痛D.传染病高热E.老年性痴呆

4.天麻的镇静作用的机理是()

A.增加多巴胺含量B.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C.抗心肌缺血D.兴奋苯二氮卓受体

E.阻滞心脏в受体

A.镇静B.抗惊厥C.降低血压D.抗炎E.抗眩晕

2.天麻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有()

A.对抗谷氨酸作用B.抑制LPO生成C.兴奋苯二氮卓受体D.降低单胺类递质含量

E.改善微循环

三、判断题

1.天麻抗炎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2.天麻改善记忆、延缓衰老作用与其清楚自由基作用有关.()

第十九章开窍药

1.下列哪项不是开窍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A.调节中枢神经功能B.抗心肌缺血C.抗炎D.调节机体免疫功能E.以上均非

2.麝香降血压作用环节()

A.抑制血管运动中枢B.阻断神经节C.阻断血管a受体D.扩张外周血管E.阻断心肌в受体

3.冰片抗炎作用机理是()

A.降低血管通透性B.改善微循环C.抑制炎性介质释放D.对抗组胺作用E.阻滞H1受体

1.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A.可对抗中枢抑制药的作用B.可降低中枢兴奋药的毒性C.提高中枢耐缺氧能力

D.促进神经功能恢复E.清除自由基

2.麝香抗炎作用机理是()

A.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B.抑制环氧化酶C.抑制脂氧化酶D.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释放

E.抑制溶酶体释放

3.麝香临床可用于治疗()

A.冠心病B.高热神昏、惊厥C.癫痫D.咽喉肿痛E.骨质增生

1.麝香抗炎作用机理与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

2.麝香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连续应用可使药效作用减弱.()

第二十章补虚药

1.下列哪项不是人参的现代应用()

A.感染性休克B.冠心病C.感冒D.高脂血症E.白细胞减少症

2.下列哪项不是人参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A.促进核酸合成B.促进蛋白质合成C.降低血脂D.抗动脉粥样硬化E.对血糖无影响

3.人参皂苷的苷元类型有()

A.人参三醇类B.人参四醇类C.人参五醇类D.人参六醇类E.以上均非

4.对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最好的药物是()

A.人参B.党参C.黄芪D.白术E.甘草

5.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的药物是()

A.白术B.人参C.黄芪D.甘草E.当归

6.人参延缓衰老作用是()

A.提高脑内单胺氧化酶B活性B.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C.增高体内氧自由基含量

D.增高神经细胞膜流动性E.以上均非

1.人参强心作用表现在()

A.增强心肌收缩力B.增加心排出量C.增加冠脉流量D.轻度抑制心肌细胞膜钠泵活性

E.明显加快心率

2.人参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

A.强心B.扩张血管,调节血压C.抗休克D.抗心肌缺血E.改善血液流变学

3.人参益智作用机理是()

A.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合成B.阻断脑内多巴胺神经的作用C.促进脑神经细胞发育

D.保护脑神经细胞E.增加脑血液供给

4.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包括()

A.改善应激动物肾上腺病理变化B.提高耐缺氧能力C.降低小鼠在低温条件下的死亡率

D.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E.对抗噪音刺激引起的体温升高

1.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仅有兴奋作用.()

2.人参含有齐墩果酸类人参皂苷而具有保肝作用.()

3.甘草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引起水肿.()

1.详述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详述人参益智作用的机理。

第二十一章收涩药、驱虫药、外用药

一、多项选择题

1.收涩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抗惊厥B.止泻C.止汗D.解痉E.止血

1.驱虫药驱虫或杀灭寄生虫的作用环节有()

A.麻痹虫体B.兴奋虫体C.杀死虫体D.抑制虫体细胞代谢E.泻下虫体

1.外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抗病原微生物B.杀虫C.局部刺激作用D.保护及润滑皮肤E.收敛、止血

THE END
1.第六十六讲开窍药概述使用注意,这个对于开窍药来讲,比较重要一点,那么往天讲的那个原则也是基本上可以用,但是在我们要求的第一个方面,主要就是中病即止。因为开窍药是治标的,一旦患者从昏厥的状态苏醒以后,就不宜继续使用,因为要耗伤正气,不可过用,过用了要耗气的,所以要中病即止,这个就是我们第一个要求的方面。至于说因证选药...https://www.360doc.cn/article/56368020_1110340918.html
2.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脑系病证考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E.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点击查看答案 97、单项选择题 刘某,男,67岁,生气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撤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微欲绝,此时治宜() A.清肝熄风,辛凉开窍 B.益气回阳,救阴固脱 C...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8/1078734.html
3.中医危重病学最新章节陈伟著此外,《备急千金要方》所拟“仓公散”由矾石、皂荚、雄黄、藜芦组成,“取药如豆大,纳竹管中,吹鼻得嚏,则气通便活”,这是中医特有的简便有效的急救方法之一。它是应用芳香开窍的药物制成粉末吹入鼻孔,使鼻腔黏膜受到药物的刺激而引起喷嚏,从而达到使昏厥患者苏醒的目的。 6.《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曾...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76969/11.html
4.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A.促进消化功能B.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C.抗心绞痛D.扩张冠状动脉E.抗感染F.Fhttps://www.xilvlaw.com/souti/zhiye/mfqvp59n.html
5.中药第23章开窍药资源下载第二十三章开窍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开窍药的含义,作用,适应范围,配伍方法,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等,2,明确清心开窍,温宣开窍的概念,二,课程内容1,掌握,冰片2,熟悉,麝香3,了解,石菖蒲苏合香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本章掌https://www.jinchutou.com/d-94419197.html
6.中医知识中医药中医药的专业平台,提供中药、中药材、中药图谱、药材认识、药材鉴别、中医推拿、中医知识、中医文化和中医古籍等方面的信息!https://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zyzs/index82.html
1.2025年执业药师中药知识点概述:石决明本品咸寒清泄,质重镇潜,专入肝经,略兼滋阴。善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为治肝阳上亢及肝热目疾之要药。 功效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主治病症 (1)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 (2)肝火目赤翳障,肝虚目昏。 生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功力较强,善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头目眩晕;煅石决明,减寒凉之性,加强收涩之...https://www.hqwx.com/zyys-kaoshi/news/17314674313165.html
2.中药的临床选用第十五讲开窍药的选用中药的临床选用 第十五讲 开窍药的选用,开窍药, 开窍药是指具有通关开窍、苏醒神志作用的一类药物。这一类药物的药性走窜,在临床上治疗的病症主要是热病过程中的神昏、中风,以及...https://wap.cnki.net/qikan-ZLYS199009003.html
3.临床药剂学基本知识答案(精选8篇)(错) 2、开窍药能通关开窍、回苏醒神,只要神志昏迷均可使用。(错) 3、升麻与柴胡均能散邪解表、升阳举陷。升麻兼能疏肝、柴胡兼能解毒。(错) 4、使用甘遂、在戟、芫花时,宜与大枣同用,以增强疗效。 (错) 5、木香煨后增强实肠止泻作用,煨诃子增强涩止泻作用。 (对)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2y8ftu4.html
4.什么是芳香开窍药?全国凡因高热、风痰壅塞或气滞郁结引起的神昏口噤等,必须先用芳香开窍药以开窍急救,待神志苏醒后,再随证...https://www.1633.com/ask/244143.html
5.《伤寒论》与急危重症——基于CCU重症病例及中西医结合诠释经典...笔者一直在思考, 中医药的优势难道仅仅体现在“锦上添花”式的调理慢性疾病, 甚至是在“上工”层次的“治未病”吗?中医药有没有可能在“雪中送炭”式的“中工”, 甚至是“下工”层次的急危重症治疗上有所贡献?有没有可能真正做到将中医理论和临床优势落地生根, 接受急危重症的检验与洗礼?如果连“已病”都...https://m.douban.com/note/845085200/
6.开窍药的药理作用.pptx-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抗心肌缺血作用2抗炎作用3(1)调节中枢兴奋-抑制的平衡开窍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因药物及成分的不同,以及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动物种属和机体机能状态不同,而表现出对中枢的兴奋或抑制作用。开窍药可使神志不清的病人苏醒,如樟脑有一定的中枢兴奋作用。多数开窍药如石菖蒲...https://m.renrendoc.com/paper/265285752.html
7.昏迷的中西医诊治特色项目重症医学科内科系统科室导航依据病情开展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昏迷病人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般应先做常规检查,如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等,必要时再依病情开展相关的特殊检查,如脑脊液(CSF)、动脉血气分析、CT、核磁共振(MRI)、碳氧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内分泌功能及有毒物质血药浓度测定等。 https://www.gszyy.com/ksdh/nkxt/zzyxk/tsxm46/content_12796
8.《中药知识》息风止痉药之牛黄中医养生药膳馆加盟本类药物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的不同,故应区别使用。若脾虚慢惊者,不宜寒凉之品;阴虚血亏者,当忌温燥之药。由于介类、矿石类药材质地坚硬,故入汤剂应打碎先煎。个别有毒性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根据平肝息风药的功效及主治的差异,可分为平抑肝阳药及息风止痉药二类。 https://m.huashandao.com/h-nd-2426.html
9.促醒(昏迷植物人)意识修复手术:中西医综合治疗最全方案11.基本的医药治疗主要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中枢神经细胞代谢,活化神经细胞类药物。在应用时,这三类药同时应用比单一用有效。 12.活化神经细胞催醒药物:美多巴、溴隐亭、苯丙胺、金刚烷胺、胞二磷胆碱、左旋多巴、氯酯醒、克脑迷、利太林。 13.促进中枢神经细胞代谢改善认识功能药物:脑复康、脑复新、脑活素、爱维治...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707618899.html
10....同时给患者服用雷允上苏合香丸,它是化痰开窍的药物,能促进苏醒...当中风找上门时,家属首先要立即拨打120,同时给患者服用雷允上苏合香丸,它是化痰开窍的药物,能促进苏醒、保护神经、治疗中枢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等症状。而且它不仅是“三高”人群预防中风的药物,也是中风患者用于急救的药物,日常可以备一些在家里。除了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和用药抢救外...https://www.toutiao.com/w/1815145197305866/
11.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药理学》知识巩固题9、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 A 氨基酸 B 有机酸 C 挥发油 D 生物碱 E 皂苷 10、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E ) A 促进消化功能 B 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 C 抗心绞痛 D 扩张冠状动脉 E 抗感染 1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 ...https://www.oh100.com/kaoshi/yaoshi/tiku/33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