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1:中兽医学:是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简称,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和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4: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的意思,“疠”指天地之间的

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的气称为气,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6:血:是一种循环于脉中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

7:津液: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而希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

8: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9:病因:即致病因素,也就是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10:病机: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

1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2: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对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诊疗体系的概括。辨证:即分析、辨认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13: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18: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19: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0: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21: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5、水飞法:是药物炮制方法的一种,利用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其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而分离获取细粉的方法。

9: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或相互关系,可以从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1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1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器官,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1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

14: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15: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15: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

16:血的生理功能:营养和滋润全身的功能,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7:津液的生理功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18: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以载气。

19: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20: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

21:经脉:主要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构成。

22:头为:“诸阳之会”,胸为“诸阴之会”。

23:任脉行于腹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称为“阴脉之海”。督脉行于背正中线,总督一身之阳脉,有“阳脉之海”之称。

24:六淫是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反常气候。

25:疾病的分类:邪正消长,升降失常,阴阳失调。

26:辨证论治过程: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体系的核心。四诊(搜集)症体,状征(认识)疾病(综合、分析、判断)症候(确定)治则(拟出治法)方药。

27:四诊:望、闻、问、切,闻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切包括切脉和触诊两部分。

28:临床常见的气病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临床上常见的有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

29:津液病变,常表现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个方面。

30:卫、气、营、血是对温热病四类证候的概括,同时又代表着温热病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的四个阶段。

31: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2:治病法则包括:扶正与祛邪、治病求本、同治与异治,三因制宜和治疗与护养等方面的内容33: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

34: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法。

35:外治法临床常见有贴敷、掺药、点眼、吹鼻、熏、洗、口噙、针灸等方法。

36:中药的贮藏:药材的防霉,药材的防虫,药材的其他变质情况。

37:四气也称四性:指药物具有的寒、凉、温、热四种不同药性。

38:五味:中药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药味,代表药物的不同功效和应用。

39:配伍关系: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恶,相反,单行。

1:五行的相互关系:1五行相生2五行相克3五行制化4五行相乘5五行相侮6母子相及

2:五脏的功能:1,心:心主血脉,心藏神,心开窍于舌,心在液为汗。2,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在液主涕。3,脾: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脾在液主涎。4,肝: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主泪。5,肾: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内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司二阴,开窍于耳,在液主唾。1,风邪: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

4:温热病(卫,气,营,血)的过程:温热病邪首先犯卫,邪在卫分不解,则内传于气分;气分病邪不解,则入营分,邪在营分不解,则入血分。如此病邪步步深入,病情逐渐加重。就温热病四个阶段病变的部位来说,卫分主表,病在肺与皮毛;气分主里,病在肺、肠、胃等脏腑;营分是邪热入于心营,病在心与心包;血分是邪热已深入肝、肾,重在动血、耗血。温热病的一般治法是,病在卫分宜辛凉解表,病在气分宜清热生津,病在营分宜清营透热,病在血分宜清热凉血。5:中药炮制的目的:1.清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保证药物的纯净清洁,2.减少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3.增强药物的疗效或转变药物的性能和作用,4.便于制剂、服用和贮藏,5.改变药物作用趋向,引药入经,6.矫味、矫臭

6:中药炮制的方法:一,修治: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二,水制:1.淋法2.洗法3.泡法4.润法5.漂法6.浸法7.水飞法。三,火制法:炙、炒、烘、焙、炮、煨、煅等。四,水火共制:1.蒸法2.煮法3.燀(抄)法(水烫法)4.炖法5.淬法。五,其它制法:发芽、发酵、制霜及法制等加工炮制方法。

麻黄辛温解表药贝母止咳化痰平喘药黄连清热药益母草理血药或活血祛瘀药神曲消导药人参补气药或补虚药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类药。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血分实热证,出血;热病伤津,口渴贪饮,津亏便秘。熟地黄为补血类药。功效:补血滋阴。主治:用于血虚诸证,肝肾阴虚所致的出汗、滑精。

1: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

2:白虎汤:石膏(打碎先煎),知母,甘草,粳米。功效:清热生津。主治:阳明经证或气分热

THE END
1.开窍药的功效和主治病情分析:开窍药通常是指中药,其功效是能够疏通经络、开启脉络、清除湿热、通达气血,并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主治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头痛眩晕:开窍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血压,缓解头痛和眩晕等症状。 2、口眼歪斜:开窍药可以帮助舒展经络,疏通气血,改善面瘫或半身不遂等病症。 3、鼻塞流涕:开窍药有些可以清热解毒...https://mip.pingguolv.com/ask/abhhdbgeh.html
2.开窍药的功效和主治问答频道存在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重点功效的药物,称为开窍药。本类药辛香行散,性善走窜,主入心经...https://www.bohe.cn/ask/view/104601537.html
3.龙虎人丹能长时间吃吗龙虎人丹有什么功效中暑龙虎人丹能长时间吃吗 龙虎人丹有什么功效 可能有不少人都听说过龙虎人丹,这种药物能够有效的开窍醒神,夏天天气炎热,不少人都没有精气神,这个时候使用一些龙虎人丹就能够有效的提神。另外龙虎人丹也能够有效的改善腹泻问题。正因为不少人知道龙虎人丹的功效非常强大,所以,特别想知道这种药物究竟能不能长时间服用?https://tag.120ask.com/jibing/zhongshu/1335154.html
4.麝香有什么功效语音科普麝香有什么功效 发布时间: 2020-09-16 音频时长: 01分01秒 Play 00:00 … 241 语音文字 麝香归于开窍药,以开窍醒神为主要的功效,也非常善于各种神昏之症,是醒神的良药。 除此之外,麝香还有通络、活血、催生、消肿、解酒毒、消食等多方面的作用。麝香辛且温,根据前人的总结以及药性理论可知,辛味药有行散气血...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udio/77298755.html
5.6种常见的开窍药专家库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6~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备注:外伤重症急救药 冰片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3~0.1克。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https://m.fh21.com.cn/iask/doctor/article/196795-280818.html
1.与开窍药"温通开窍"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是()B. 抗酸药中和胃酸治疗溃疡病,主要是影响生理物质的转运过程 C. 新斯的明竞争性抑制胆碱脂酶,是药物对酶的影响作用所致 D. 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填空题】物体产生运动状态改变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力的作用,但是当物体惊醒转动运动时,除了有力的作用存在以外,还需要有()的存...https://www.shuashuati.com/ti/0cdc742d26e44d43a884b6ebdbf72cca.html
2.开窍药的功效开窍药的功效: 开窍药善于走窜,功能通窍开闭,苏醒神识,主要适用于热病神昏,以及惊风、癫痫、中风等病出现卒然昏厥的症候。临床常用以作为急救之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开窍药一般用于神昏内闭的症候。但闭症有寒闭、热闭之分,寒闭者多见面青身冷、苔白脉迟;热闭者多见面赤身热、苔黄脉数。治寒闭宜温开宣...https://www.med66.com/zhongyaoxuezhuanyezhishi/yl1609192030.shtml
3.得了痴呆,中医治疗有什么招数人参。具有益气养阳、健脾开胃的功效,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黄芪。有补益气血、增强脾胃功能,对于调理体质、改善疲乏等有一定效果。 党参。具有补气、益胃、健脾的作用,有助于增强体力和改善疲劳。 (二)祛痰开窍药物 天麻。被用于清热解毒、平肝降压,对于头晕眩晕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https://i.ifeng.com/c/8WAdda3kpWo
4.2014年中医药专业卫生职称考试初级师试题:开窍药A.开窍药的功效主要是开窍醒神 B.开窍药主要用于神识昏迷证’ C.开窍药的作用有凉开与温开 之别 D.开窍药为急救治标之品 E.开窍药多制成丸散成药服用 4.患者突然昏倒,口噤不开,面青 身凉,苔白,脉迟有力,首选的药物是 A.冰片 的是 B.牛黄 ...http://m.edu24ol.com/news/2013-7/201307310302066726.html
5.开窍药:苏合香丸的介绍,功效与作用功效与作用在现代社会的高压生活节奏下,许多人面临着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作为一种中药,苏合香丸在开窍药中具有独特的功效与作用。本文将介绍苏合香丸的来源、成分、药理作用、常见功效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帮助大家了解它的疗效与使用方法。 一、苏合香丸的来源与成分: ...https://m.zhongyao365.com/index.php?doc-view-33436
6.药师真题完整版:2019年执业中药师中药知识二解析:第十六章 开窍药。 石菖蒲【功效】开窍宁神,化湿和胃。【主治】(1)痰湿蒙蔽心窍之神昏,癫痫,耳聋,耳鸣。(2)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恍惚。(3)湿浊中阻之脘腹痞胀,噤口痢。 31.地榆槐角丸既能疏风、润燥,又能 A.凉血,泻热 B.凉血,息风 C.凉血,祛湿 D.凉血,活血 E.凉血,排脓 答案:A 解析...https://www.wangxiao.cn/zyzys/2777585.html
7.中药学(综合练习)题库110.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功效的药物是() A.石膏 B.知母 C.芦根 D.黄连 E.天花粉 11.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功效,治疗湿热黄疸的药组是() A.栀子、大黄 B.黄芩、夏枯草 C.金银花、连翘 D.紫草、水牛角 E.黄连、苦参 12.具有清热燥湿、退虚热除蒸、解毒疗疮功效的药物是()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661439
8.醒脑开窍的中成药有哪些醒脑开窍的中成药有哪些 醒脑开窍的中成药如下: 1、安脑丸:由人工牛黄、猪胆粉、朱砂、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珍珠、黄芩、黄连、栀子、雄黄、郁金、石膏、煅赭石、珍珠母、薄荷脑组成。该药具有清热解毒,醒脑开窍,安神,化痰,镇惊熄风的功效。适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惊厥,中风窍闭,头痛眩晕等症状。对于过敏...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86bc69c479ee59ed0e920a99a3bddc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