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穴位=一味中药全集!(附对照中药表

穴位就是药—人体经络是个大药库。我整理了一部分,总的思路是经常按摩穴位。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其实吃药就是通过药的各种性能,通过胃的消化,肝肾的解毒,肠的吸收,提供脏腑特别缺少的各种营养物质元素,使人体阴阳平衡

附中药主治对照表(按上表序号)

第一章解表

一、合谷配复溜-麻黄

二、大椎-桂枝

三、太渊-紫苏叶

四、风门(灸)-羌活

五、风府-防风

六、天柱-藁本

七、风池(泻)-薄荷

八、少商(点刺出血)-牛蒡子

第二章涌吐类

一、手四穴(针出血)-食盐

二、內关(补)-藜芦

第三章泻下类

一、阳陵泉(泻)配足三里(泻)-大黄

二、丰隆(泻)-火麻仁

三、中脘-巴豆

第四章清热类

清热泻火类

一、曲泽(针出血)-石膏

二、神门(泻)-栀子

三、上脘(泻)-淡竹叶

四、睛明(泻)-决明子

清热凉血类

一、神门(泻)配太冲(泻)-犀角(用代用品)

二、十二井穴(针出血)-牛黄

三、大陵(泻)配曲泉(泻)-鲜地黄

四、金津、玉液(俱针出血)-玄参

五、间使(泻)-牡丹皮

六、行间(泻)配中极-赤芍

七、鱼际(泻)配太溪(补)-地骨皮

清热燥湿类

一、合谷(泻)-黄芩

二、神门(泻)配曲池(泻)-黄连

三、委中(针出血)-黄柏

四、行间(泻)-龙胆

五、上廉(泻)-苦参

清热解毒类

一、足临泣(泻)-连翘

二、少冲(针出血)-山豆根

第五章化湿类

一、胃俞(灸)-藿香

二、足三里(泻)配三阴交(补)-苍术

三、足三里(泻)-厚朴

四、膻中(灸)-白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五、三阴交(泻)配隐白(补)-砂仁

六、阴陵泉(补)-草豆蔻

第六章利水渗湿类

一、內关(泻)配三阴交-茯苓

二、水分(灸)-猪苓

三、涌泉(泻)-泽泻

四、大敦(灸)-车前子

五、胆俞(泻)-茵陈

六、膀胱俞(泻)配委中(泻)-滑石

七、脾俞(灸)-薏苡仁

八、太溪(泻)配风市-防己

九、少泽(泻)-木通

十、小肠俞(泻)-瞿麦

第七章祛风湿类

一、风府(泻)配风市(泻)-独活

二、大敦配阳陵泉-五加皮

三、阳陵泉(泻)配三阴交(补)-木瓜

四、足三里(灸)配环跳-秦艽

五、环跳(泻)-海桐皮

六、大杼-虎骨(用代用品)

第八章温里类

一、神阙(灸)-附子

二、隐白(补)-干姜

三、关元(灸)-肉桂

四、阴陵泉(灸)配三阴交(灸)-吴茱萸

五、中脘(灸)-高良姜

六、曲泉(灸)-小茴香

第九章开窍类

一、十宣(针出血)配四关-麝香

二、水沟-石菖蒲

第十章安神类

一、大陵(泻)-朱砂

二、心俞(泻)-琥珀

三、复溜(补)配颈百劳-牡蛎

四、涌泉(补)-柏子仁

第十一章平肝息风类

一、肝俞(泻)-石决明

二、百会(泻)配太冲(泻)-天麻

三、足临泣(泻)-白蒺藜

第十二章理气类

一、中脘(补)配胃俞(灸)-橘皮

二、脾俞-大腹皮

三、天枢(泻)-枳实

四、章门(不补不泻)-香附

五、天枢(灸)-木香

六、俞府(灸)-沉香

第十三章理血类

一、隐白(泻)-三七

二、阴陵泉(泻)-白茅根

三、气海(灸)配三阴交(灸)-艾叶

四、曲池(泻)配三阴交(泻)-川芎

五、内关(泻)配阳陵泉-乳香

六、支沟(泻)-红花

七、血海(泻)-延胡索

八、太冲-五灵脂

九、肩井(泻)-牛膝

十、大肠俞(泻)-桃仁

第十四章补益类

补气类

一、神阙(灸)配气海-人参

二、膻中(灸)配隐白(补)-黄芪

三.公孙(补)配三阴交(补)-山药

四、三阴交(补)-白术

五、足三里(补)配三阴交(补)-甘草

补阳类

一、命门(灸)-鹿茸

二、肾俞(灸)-肉苁蓉

三、腰阳关(补)-锁阳

四、肾俞(补后灸)配阳陵泉-杜仲

五、悬钟(补)配中极(补)-菟丝子

补血类

一、中极(灸)-熟地黄

二、太冲配肝俞-白芍

三、肝俞(灸)配脾俞(灸)-当归

四、肺俞(灸)-阿胶

五、肝俞(灸)配肾俞(灸)-拘杞子

补阴类

一、鱼际(泻)配足三里(补)-沙参

二、膏盲(灸)-麦冬

三、大杼-桑寄生

第十五章消导类

一、中脘(补)配足三里(泻)-莱菔子

二、三焦俞(泻)-山楂

三、申庭-麦芽

四、痞根(灸)-阿魏

第十六章化痰止咳类

温化寒痰类

一、中脘(灸)配足三里(灸)-半夏

二、丰隆(泻)配中脘-天南星

三、中府(泻)-桔梗

四、尺泽(泻)-白前

清化热痰类

一、经渠配风门(泻)-前胡

二、支沟(泻)-瓜蒌

三、云门(泻)配水分(灸)-葶苈子

四、哑门-竹沥

止咳平喘类

一、肺俞(泻)配气海-杏仁

二、痰喘(灸)-紫苏子

三、中府(泻)配肺俞-紫菀

第十七章收涩类

一、肾俞(灸)配申极(灸)-山茱萸

二、尺泽(泻)配太溪(补)-五味子

对照中药药性表

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辛夷:为治疗鼻渊的要药。

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

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柴胡: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石膏: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龙

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连翘:为“疮家圣药”。

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芒硝:为治疗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威灵仙: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

徐长卿:为治风痹或痹症痛重之要药。

木瓜:为治疗风湿痹证酸重拘急麻木及吐泻转筋常用药。(为治疗风湿痹痛、经脉拘急之要药。)

桑寄生: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苍术: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厚朴: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砂仁:为治疗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滑石: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为治暑湿诸证之佳品;为治湿疮湿疹及痱毒之要药。

木通:为治湿热淋痛及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之要药;为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要药。

金钱草:为治砂淋、石淋之要药;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

茵陈: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为治疗黄疸要药。)

附子: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干姜:温中散寒之要药。(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肉桂:为治疗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为治脾肾阳衰之佳品。(为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

牡丹皮:为治疗无汗骨蒸之要药。

独活: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主药。

藿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

茯苓:为利水消肿之要药。

陈皮:为治痰之要药。

木香:为行气止痛之要药;也为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香附: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薤白:为治疗胸痹之要药。

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吴茱萸:为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要药。(为治疗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为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

鸡内金:为消食运脾之要药。

使君子:为治蛔虫病之佳品;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大蓟:为治血热妄行之要药。

小蓟:为治血热妄行及疮痈肿毒之要药。

地榆:为治血热出血特别是下焦出血之佳品;为治疗水火烫伤之要药。

三七:为治出血、瘀血诸证之要药。(为伤科要药。)

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治疗血瘀气滞之要药;能“上行头目”也为治疗头疼要药。

郁金: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

虎杖:为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

茜草: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白及:为收敛止血之要药。

艾叶: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之要药;也为安胎要药。

丹参:为妇科调经常用药。

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活血化瘀止痛之良药。

红花: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要药;也是妇产血瘀病症的常用药;并为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

牛膝:为治疗经产病之要药。

益母草:为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

桃仁:为治疗肠燥便秘、肠痈、肺痈之佳品。(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症的常用药。)

半夏: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

旋覆花:为治肺胃气逆之要药。

瓜蒌:为治热痰之胸痹之要药。百部:为治疗新久咳嗽之要药。

川贝母:为治疗热痰及燥痰咳嗽之常用药。

浙贝母:为治疗肺热咳嗽之常用药。

杏仁:为治疗咳喘的要药。

代赭石:为重镇降逆要药。

石决明:为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

羚羊角:为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钩藤:为清肝息风止痉之要药。(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

天麻:为治肝阳眩晕之要药。(为治疗眩晕、头痛之要药。)

麝香:为开窍醒神之良药。(为醒神回苏之要药。)

冰片:开窍回苏之要药。

牛黄:为清热解毒良药。

黄芪:为补中益气要药。

白术:为补气健脾要药(“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鹿茸: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的要药。

人参:大补元气,为救脱要药(为拯危救脱的要药;为补肺的要药;为补脾的要药)。

山药:为平补气阴之佳品。

杜仲: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为治肝肾亏虚胎漏胎动之佳品。

益智仁:为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

蛤蚧:为治肺虚喘咳,肾虚作喘之要药;为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

当归:妇科调经之要药;内科补血之佳品(为补血之圣药,妇科补血调经的要药)。

乌贼骨:为妇科之良药。

熟地黄:为养血补虚之要药;为补肾阴之要药。

阿胶:为补血要药;为止血要药。何首乌:不寒、不燥、不腻,为滋补良药。

五味子: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

山茱萸:为平补阴阳之要药;为固精止遗的要药;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

THE END
1.性温,气味芳香走窜之力强,誉为“开窍醒神第一品”的药物是A羚羊角...性温,气味芳香走窜之力强,誉为“开窍醒神第一品”的药物是 A、羚羊角 B、麝香 C、牛黄 D、冰片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262f20c8aa884547aa8278cfddd8bf62
2.从安宫牛黄丸说起:醒脑开窍药在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应用从中医角度讲,开窍药就是药性辛香走窜,具有引药上行、开窍醒神作用的一类药物。单味药物有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薄荷脑,复方有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紫雪丹、至宝丸,注射剂有源于“安宫牛黄丸”的复方麝香注射液(主要成分:麝香、郁金、石菖蒲、藿香、冰片、薄荷脑)、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现代药理...https://www.guahao.com/article/detail/HQlzP167751971611148290
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018网校名师(2018年)基础学习班麝香具有开窍醒神之功,按归经理论应归 A.心经 B.肝经 C.脾经 D.肾经 E.肺经 针对本讲义提问 根据归经理论,甘味药归 A.心经 B.肝经 C.脾经 D.肾经 E.肺经 针对本讲义提问 六、有毒与无毒 (一)含义 有毒与无毒,从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从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http://elearning.med66.com/xcware/lecture/lectureDetail.shtm?smallListID=54846&cwareID=710441&_t=1529802367448
4.第十六章开窍药第一节开窍药第十六章 开窍药 - 第一节 开窍药 题目总数:16 总分数:19 时间:不限时 第1 题单选题 能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药物是 A. 冰片 B. 远志 C. 麝香 D. 苏合香 E. 石菖蒲 第2 题单选题 冰片不具有的功效是 A. 开窍醒神 B. 消肿生肌http://tiku.tiefu66.com/paper/view/eh1yvyhu2lask6zs
5.第六十六讲开窍药概述使用注意,这个对于开窍药来讲,比较重要一点,那么往天讲的那个原则也是基本上可以用,但是在我们要求的第一个方面,主要就是中病即止。因为开窍药是治标的,一旦患者从昏厥的状态苏醒以后,就不宜继续使用,因为要耗伤正气,不可过用,过用了要耗气的,所以要中病即止,这个就是我们第一个要求的方面。至于说因证选药...https://www.360doc.cn/article/56368020_1110340918.html
6.[百家讲坛]传奇古方1开窍醒神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的经典医案[百家讲坛]吴鞠通不仅追寻和学习前人的脚步 更要将中医的知识传承和发扬 05:11 [百家讲坛]安宫牛黄丸是中医“凉开三宝”中的首要之药 10:39 [百家讲坛]传奇古方 1 开窍醒神安宫牛黄丸 吴鞠通发明安宫牛黄丸 09:34 [百家讲坛]传奇古方 1 开窍醒神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的经典医案 09:52 [百家讲坛]传奇古方 1...https://tv.cctv.cn/v/v1/VIDEiw6KYwVuvMmz6ZhojkBW220714.html
1.性温,气味芳香走窜之力强,誉为“开窍醒神第一品”的药物是【判断题】麝香为开窍醒神第一要药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辛香走窜之性甚烈,为醒神回苏要药的是 A. 麝香 B. 石菖蒲 C. 冰片 D. 苏合香 E. 牛黄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醒神回苏的要药为 A. 苏合香 B. 丁香 C. 麝香 D. 冰片 E. 犀角...https://www.shuashuati.com/ti/d3e8f0846b384ab7a413c3291f60c9dd.html
2.夏天感冒了怎么办及如何预防感冒如果发烧不到37.4℃,通过沐浴轻微的感冒便可不药而愈。发烧超过37.5℃,身体极端不适时,必须慎防肺炎之类的并发症,最好不要洗澡,主要还是得靠安静、充足的睡眠来治疗。 不过,以下这些情况就非得去医院不可了:一是发烧超过39℃。发烧一旦超过39℃,可能会引起胎儿残疾,造成流产。此外,有些时候类似感冒的症状,却可能...https://m.unjs.com/w/101442.html
3.开窍醒脑第一要药全文阅读开窍醒脑第一要药(弃道)开窍醒脑第一要药是由作者:弃道所著,630看书网免费提供开窍醒脑第一要药全文在线阅读。三秒记住本站:630看书网 网址:www.630kan.cc 开窍醒神的中药 开窍和没开窍的区别 开窍于舌的脏腑是什么 开窍是什么感觉 弃道 手机访问加入书架章节目录立即阅读 https://www.630book.cc/kan/2598307.html
4.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D.开窍醒神 E.利水通淋 正确答案:E 4.下列各药均有清热利咽作用,其中何药兼能祛痰,治喉中痰鸣 A.山豆根 B.板蓝根 C.胖大海 D.射干 E.马勃 正确答案:D 5.下列何药外散肌表风寒,内行脾胃气滞,具表里双解之功 A.麻黄 B.紫苏 C.桂枝 D.生姜 ...https://www.oh100.com/kaoshi/yishi/tiku/257434.html
5.龙子湖脑财科室介绍临床医疗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国家中https://www.hnzhy.com/m/office-96.html
6.学习经方之路(七)4.半夏是治疗咽喉病的要药。 5.若红肿疼痛等炎症明显是可加山栀、连翘、黄芩、桔梗以增强消炎作用。小儿咽痛也可以用这个方子。 6.半夏厚朴汤对自我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疾病运用机会也很多。这种自我感觉异常是多部位、多系统,临床上绝不能只局限于咽喉上。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307414.html
7.致死率第一的可怕疾病!中风应如何预防?安宫牛黄丸为中药经典名方,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最早记载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一书。安宫牛黄丸组方复杂,现代配方包括牛黄、水牛角粉、麝香、珍珠、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药材,以“君、臣、佐、使”的中药原则组方。 处方中牛黄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水牛角粉清心、凉血解毒,麝香开窍醒神,三药共为...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48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