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等作用,常用以治疗神昏窍闭证的成药。称为开窍中成药。
窍闭证是指邪气壅盛,蒙蔽心窍所致神昏。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双拳握固有力、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然窍闭证又有寒、热之分。热闭治宜凉开,寒闭治宜温开。故本类中成药常分为凉开和温开两类。
应用开窍中成药首先应辨别闭证和脱证。汗出肢冷,呼吸气微,手撤肢遗,目合口开,脉象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的脱证神昏不宜使用。其次应辨清窍闭证之属热属寒,正确选用凉开或温开。再次本类成药大多为芳香药物,善于辛散走窜,只宜暂用,不宜久服,久服则易伤正气,故临床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且孕妇慎用。为保证开窍醒神之药效,临床以散剂、丸剂、注射剂为开窍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丸、散剂在使用时宜温开水化服或鼻饲,不宜加热煎煮,以免影响疗效。
现代研究表明,开窍中成药具有强心、抗休克、兴奋中枢、镇静、解热、抗惊厥、抗心绞痛等作用。西医学的脑血管病、脑炎、中毒性脑病、流行性脑脊髓炎、冠心病、中毒性菌痢、尿毒症、颅脑外伤综合征等,临床上可辨证选用不同类型的开窍中成药治疗。
第一节
凉开类
凉开类中成药主要具有清热开窍作用,适用于温热毒邪内陷心包或痰热蒙蔽心窍所致的热闭证。症见高热烦躁、面红、神昏谵语、甚或惊厥、苔黄脉数等。其处方组成以麝香、冰片、牛黄、郁金香、苏合香、石菖蒲等芳香开窍药为主,配伍水牛角、黄连、黄芩、石膏等清热药组成。代表成药有安宫牛黄丸、紫雪散、局方至宝散、清开灵注射液等。
安宫牛黄丸
AngongNiuhuangWan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处方】牛黄100g水牛角浓缩粉200g麝香或人工麝香25g珍珠50g朱砂100g雄黄100g黄连100g黄芩100g栀子100g郁金100g冰片25g
【方义简释】方中牛黄清心解毒,息风定惊,豁痰开窍;麝香开窍醒神,两药相配,清心开窍,为君药。水牛角清心凉血解毒;黄连,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毒,且助牛黄清心包之热;冰片,郁金芳香辟邪,通窍开闭,六药合用,可助君药清热解毒、开窍醒神,共为臣药。上述君臣药的结合应用,正如《温病条辩》所说“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朱砂,珍珠清热、镇心安神,定惊止搐;雄黄燥湿豁痰、解毒辟秽,共为佐药。蜂蜜和胃调中,为使药。诸药合用,苦寒清泄与芳香开窍并用,共奏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之功,善治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或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功效】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应用】热邪入心包所致神昏、中风、惊风。
1.神昏风温、春温、暑温疫毒,燔灼营血,内陷心包,风动痰生,上蒙清窍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喉间痰鸣,惊厥抽搐,斑疹吐衄,舌绛苔焦,脉细数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2.中风痰火内盛,肝阳化风,风阳夹痰,上扰神明所致突然昏迷,不省人事,两拳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口舌歪斜,喉间痰鸣漉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者。脑梗死、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3.惊风小儿外感热病,热极生风,兼痰热内盛,闭塞神明所致的高热烦躁,头痛咳嗽,喉间痰鸣,神昏谵妄,惊厥抽搐,苔焦黄,脉弦数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本品有用于颅脑损伤、重型肝炎、肺性脑病等引起的高热、神昏的报道。
【制法】以上十一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粉碎成细粉;将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或人工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600丸或1200丸,或包金衣,即得黄橙色至红褐色的大蜜丸,除去金衣后显黄橙色至红褐色;气芳香浓郁,味微苦。
【剂型规格】大蜜丸,每丸重1.5g或3g。
【用法用量】口服。1次2丸(每丸重1.5g)或1次1丸(每丸重3g),1日1次;小儿3岁以内1次1/2丸(每丸重1.5g),或1次1/4丸(每丸重3g);4~6岁1次1丸(每丸重1.5g),或1次1/2丸(每丸重3g),1日1次;或遵医嘱。
【其他剂型】本品还有片剂、散剂、栓剂等剂型。
【注意事项】寒闭神昏者不宜使用。本品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窍闭证变为脱证时应立即停药。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口服本品困难者,当鼻饲给药。孕妇禁用。
【不良反应】不当使用安宫牛黄丸可致体温过低,亦有使用安宫牛黄丸引起汞毒性肾病或过敏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有保护脑组织、镇静、解热、抗炎等作用。《中国药典》规定本品每丸含牛黄以胆红素(C33H36N4O6)计,不得少于9.3mg(规格1),不得少于18.5mg(规格2)。每丸含黄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