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一共有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这个奖,还有另外一位科学家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了青蒿素,这位科学家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她就是来自中国的屠呦呦。
在全球两项消灭疾病的运动中,主要靠的就是伊维菌素这个药物。这两个病是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也曾是世界上最具毁容性和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曾经影响着热带地区数十亿的穷人。这个病也叫河盲症(RiverBlindness),通过蚋(黑蝇)传播,盘尾丝虫在蚋叮咬后进入人体,主要定居在淋巴系统当中,患者会有皮肤瘙痒、溃烂的症状。而盘尾丝虫最严重的影响在于它进入眼球会引起炎症,最终导致患者失明。
鉴于有效性、安全性、低成本和当前死亡率的证据,伊维菌素可能会对许多国家大流行的健康和经济结果产生影响。伊维菌素很可能是针对COVID-19的公平、可接受和可行的全球干预措施。卫生专业人员应强烈考虑在治疗和预防中使用它。
我们检索了截至2021年4月25日的书目数据库。两位综述作者筛选研究、提取数据并评估偏倚风险。进行了荟萃分析,并使用GRADE方法评估了证据的确定性,另外在试验顺序分析中对死亡率进行了评估。涉及3406名参与者的24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审查纳入标准。
对15项试验的荟萃分析发现,
与不服用伊维菌素相比,伊维菌素可降低死亡风险
(平均风险比0.38,95%置信区间0.19–0.73;n=2438;I2=49%;中等质量证据)。这一结果在使用支持未调整分析的相同DerSimonian-Laird方法的试验序贯分析中得到证实。这对于使用Biggerstaff-Tweedie方法的试验序贯分析也是稳健的。低确定性证据发现,伊维菌素预防治疗可将COVID-19感染平均降低86%(95%置信区间为79%–91%)。次要结果提供的证据不太确定。低确定性证据表明,伊维菌素对“需要机械通气”可能没有益处,而对“改善”和“恶化”的效果估计显然有利于伊维菌素的使用。严重不良事件在治疗试验中很少见,没有差异的证据被评估为低确定性。其他次要结局的证据确定性非常低。
中等质量的证据发现,使用伊维菌素可以大幅减少COVID-19的死亡人数。在临床过程的早期使用伊维菌素可以减少进展为严重疾病的人数。明显的安全性和低成本表明伊维菌素可能对全球SARS-CoV-2大流行产生重大影响。
疫情严峻的印度,尽管当地发布的指南不建议应用伊维菌素治疗新冠,还是有州政府大批量向民众发放伊维菌素。毕竟这个药实在是太便宜了,而且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证实,它也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药物。
此次女王用到此药物,可得知伊维菌素可作为新冠治疗用药。
苏拉明钠原是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的抗寄生虫感染药品,于1916年研发,1920年上市,商品名Germanin,主要用于治疗由冈比亚锥虫或罗得西亚锥虫引起的锥虫病(非洲睡眠病),或由盘尾丝虫引起的盘尾丝虫病(河盲症)。因其临床适应症的地域性,本品在南非注册上市。又因该类锥虫病及盘尾丝虫病儿童多见,本品已有多年在儿童使用的临床经验及治疗需要,因此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别收录进《基本药物目录》和《12岁以下儿童基本药物目录》。
2021年3月,公司收到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通知函,决定恢复公司阿卡波糖、伊维菌素、普伐他汀钠、辛伐他汀四个原料药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证书(简称“CE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