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家总用小白鼠做实验,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动物果蝇遗传学生物学

小鼠是灵长总目中繁殖力强,生长速度最快的动物。

由于与人类亲缘关系不近不远(80%的基因同源,高度相似的生理结构和机制),既能通过它们广泛且高效率地研究人体内机制、疾病信息、药物反馈,又没有过大的伦理压力。

小鼠属于模式生物[1](用于揭示某种普遍生命规律的生物)。

不过在小鼠中使用最多的是“小黑鼠”(C57BL/6),而不是小白鼠。

人们产生「科学家总喜欢用小白鼠做实验」的印象,主要源于基础教育、媒体宣传,从而让「小白鼠」成了动物实验的代名词。每当提到动物实验,人们总是会想起小白鼠。

模式生物基本上都有大量的实验研究。

主要的模式生物有:

微生物:

噬菌体[2](DNA研究、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进化模型)盘基网柄菌(真核生物细胞发育、运动、信号传导模型)大肠杆菌[3](细菌遗传学、新陈代谢、基因突变研究、分子克隆受体)酿酒酵母(细胞分裂、细胞器研究)

酿酒酵母

莱茵衣藻(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嗜热四膜虫(真核生物基因功能)

植物:

小立碗藓(植物进化、发育学、生理学)拟南芥[4](植物遗传学、植物分子生物学)豌豆(遗传学)

孟德尔与豌豆杂交

无脊椎动物:

秀丽隐杆线虫(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

秀丽隐杆线虫的透明胚胎

黑腹果蝇(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人脑退化性疾病模型平-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基因插入果蝇中进行表达[5])

脊椎动物:

斑马鱼[6](透明胚胎、胚胎发育、转基因研究)

nikonsmallworld(DanielKnop)

鳉鱼-底鳉[7](耐寒耐高温耐低氧耐环境污染、胚胎学、生理学、毒物学、激素对行为的影响)、弗氏假鳃鳉(脊椎动物最快性成熟-14天,衰老、疾病、进化研究)斑胸草雀(鸟类模式生物)小鼠[8][9](人类遗传学模型、表型模型、生理模型、疾病模型)爪蟾[10](全年产卵,胚胎发育模型)狗(生理学)猴(猕猴、食蟹猴等,人类疾病模型、大脑模型,无法用小鼠研究的人类传染病等等[11]。近年来试验猴价格暴涨,正是因为人类面临大型传染疾病-新冠)

在人类大脑研究表面,猴类比起小鼠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比起黑猩猩,伦理接受度又更高

可以说,整个现代生物学体系,就是通过研究模式生物发展起来的。模式生物往往在同门/同纲/同目,具有繁殖快、易于研究、易于观察等特点。它们作为同类动物的代表,只需要把它们研究清楚,便可以了解整个目、纲、门……甚至所有生命的共同规律。

现代动物实验起源于17、18世纪,早期的实验动物五花八门,主要是什么熟悉就拿什么研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实验小鼠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而且其诞生还有一定的偶然性。

19世纪中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发现了遗传学规律却被埋没,1900年植物遗传学被重新发现,进入20世纪后,动物遗传学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哺乳动物方面,虽然当时什么动物都研究,但主要还是豚鼠,其次才是老鼠、兔子等等。

当时一位叫做AbbieE.C.Lathrop[12]的小学女性教师,十分酷爱是饲养小动物,尤其是老鼠。

Lathrop与她的老鼠

她的农场最多繁殖了多达11000只的老鼠,以擅长繁殖奇特的老鼠而著称。

Lathrop的这些老鼠引起了遗传学家WilliamE.Castle的注意。

遗传学家Castle

Castle是最早开始研究动物遗传的科学家,甚至研究果蝇比摩尔根还要早。1902年,Castle从Lathrop的农场购买了一批小鼠,打算进行动物遗传规律的研究。经过Lathrop的培育,这些小鼠已经有了一定稳定遗传的基础。

1907年,Castle带着学生ClarenceC.Little进行小鼠毛色的遗传研究。经过20代,培育出了第一个纯系(近交品系)小鼠。

遗传学家Little

实验病理学家LeoLoeb

小鼠动物实验正是拉开了序幕。

随后其它研究者也进行了纯系小鼠的培育(这里也体现出了实验惯性,有人开了一个头,就会有人继续去做,最终把实验小鼠做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掌握了详细的生理、基因数据,自然无需再花费更多人力物力去开发全新的物种),我们熟知的白色的纯系小鼠鼻祖(BALB/c),诞生于1913年,一开始主要用于行为学实验。

BALB/c小白鼠

进入20年代,Little在冷泉港实验室创造出了两种新的纯系小鼠,其中黑色系小鼠(C57BL)运用最广。

C57BL小黑鼠

纯系小鼠能成为模式动物,主要在于以下特征:

繁殖快,成熟早,体型小,易于管理,性情温顺,对外来刺激敏感,遗传单一,生理特性敏感(方便人类各种折腾),数据积累多,实验数据稳定可靠。

进入20世纪下半页,虽然无需再用模式生物去发现基础知识,但两大原因依旧让模式生物成为主要的实验动物。

2、医学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后,进入了人类医学发展的黄金时代。模式生物成了很好的研究对象。所有生物都有一定程度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相似性,按照系统分类来研究模式动物,可以掌握更多人体内机制和疾病的信息,同时也是现代医药研究的必经途径。

例如,我开发出了某种分子生物学药物,这个药物作用的受体,在细菌中就存在。那么我首先就可以拿大肠杆菌做实验,随后再到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这一系列的过程不仅可以验证药效,也能验证药物的毒理作用。如果对应的受体只有哺乳动物中才存在,可能我首先选用的会是小鼠。

200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71%的病例中,动物模型与人类毒性一致[13],其中血液、胃肠、心血管方面的一致性最高。

除了药物试验外,其它的诸如基因改造、调除,传染病、疫苗的研发,都适合用模式动物进行实验。

在繁殖周期快的动物中,实验小鼠是与人类具有最近亲缘关系的模式动物(完全同源的基因表达达到80%,完全不同源的不到1%[14]),从而能在药物研究,肿瘤研究,生理研究、遗传研究、胚胎研究、免疫研究、转基因研究、表观遗传研究等等方面,都具有十分优秀的表现。

多年来,全世界每年的脊椎实验动物多达1亿多只[15][16]。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是美国医学的黄金时代,也具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实验动物。仅仅2001年美国便使用了8000万只小鼠[17],日本和欧盟的实验动物数量,则仅次于美国之后。

近年来中国实验动物数量逐渐上升,达到了2000多万只。随着美国实验动物数量缩减到1000多万只,加之欧美也在缩减,中国反而成了世界第一,日本则成了世界第二[18]。

但其实,从实验动物的历史规模来看,中国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实验量,距离美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欧美因动保正确而缩减动物实验,对于中国来说是拉低差距的很好机会。

不过在某些领域美国并没有缩减的趋势,例如实验猴。

虽然中国是实验猴的主要产地之一,但实验规模最大的依旧是美国:

世界范围内,用于实验的犬类,每年和猴子相当,十余万只(欧盟的一份报告中,狗与猴的实验的伦理争议也是相提并论的,而猫的使用大约是犬类的1/3):

一份关于欧盟实验动物的统计,可以看出它们脊椎动物的实验比例[19]:

小鼠:60.96%大鼠:13.96%冷血动物:12.47%鸟类:5.88%兔子:3.12%有蹄类:1.28%豚鼠:1.49%其它啮齿类动物:0.47%食肉目:0.25%(犬类为主)

可以看出超过70%的实验动物都是啮齿类。如果加上兔形目,其它灵长类实验动物(全球范围内),所有的脊椎动物中,整个灵长总目就占了80%。实验动物越来越集中在灵长总目身上,人类实验研究的重心从基础生命科学转移到前沿医疗上来。

灵长总目的所有动物,也的确只有小鼠具有最大的繁殖和生长优势。虽然小鼠成为模式动物具有偶然性,但其实从物种特性的角度来看,也是同时具有必然性的。

THE END
1.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野外实习报告范文(精选10篇)5月20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江口梵净山和施秉云台山,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1)5月21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7点半出发,晚上7点半左右抵达目的地——...https://www.unjs.com/fanwenku/247701.html
2.关于环保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1574737.html
3.畜牧兽医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统计部门应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统计技能、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一方面通过培训,不断更新其统计知识,全面掌握统计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做好畜牧生产数据统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他们更好地从事畜牧生产统计工作,编制出高水平的统计分析报告,当好领导参谋提供必要条件。https://www.yjbys.com/xuexi/xinde/3205417.html
4.七年级生物教案(通用16篇)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调动其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另外,再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课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1217163022_2144972.html
5.生物学综合实验(精选十篇)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参与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生物技术理论进行验证,从而为提高生命科学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创造条件[2]。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出掌握生...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vp8ocn.html
6.尽量减少动物的使用量,尽量改善动物实验环境,尽量减少动物痛苦...【判断题】只有女生才要注意性保护问题,男生没有这个必要。( )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的生物危害不包括存在于动物粪便和尿液中的病原体。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https://www.shuashuati.com/ti/cabe01e1635a4d5a889aa65f5dd69b23.html
7....的专家学者来评定某特定学术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的一种评估方法。B 引用应以论证自己观点的必要性为限。 C 引注观点应无需追溯到相关论说的原创者。 D 引用未发表作品应征得作者同意并保障作者权益。 正确答案为 C 9.下列哪一项违反了学术引用规则 。 A 引注观点应尽可能追溯到相关论说的原创者。 C 引用应以论证自己观点的必要性为限。 https://blog.csdn.net/u013012544/article/details/52431174
8.心理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通用18篇)为了使同学们能加深对实习的认识,我就尽可能地与学生就实习工作进行了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对于实习的想法,还针对学生和实验室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具体要求,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实习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第一,个性强调要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后面从事专业业务奠定了坚实...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604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