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2022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妇儿健康发展促进高峰论坛于在武汉市召开。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湖北(武汉)院士咨询服务(活动)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承办,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妇产科在线作为媒体和技术支持。
开幕式
6月25日上午8点30分,大会正式开幕。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李小石秘书长主持开幕仪式。李小石秘书长介绍了参加本届论坛的领导和嘉宾,对线下和线上参加的众多医生表示热烈欢迎。今年是第13届论坛,论坛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医生参加。
主旨报告
邬堂春院士:疾病的病因研究与防治对策——证据、政策、指南、科普、行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邬堂春院士从公共卫生的角度高瞻远瞩地讲解了疾病的病因研究与防治对策。例如,我国大数据研究证实家庭燃料产生的污染对健康危害巨大,使用清洁能源和有效通风是有效的预防对策,为我国乃至世界加快普及清洁能源、改灶通风提供了科学证据,由此我国开始了加快预防对策制订和居民健康行动。邬堂春院士还以新冠肺炎的流行特征和预防对策为例,讲解了新发传染病研究和预防实践。流行病学研究模型揭示了新冠病毒的高隐秘性传播特征等众多研究成果,为我国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陈子江院士:辅助生殖与母婴健康——基于ART出生队列的研究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陈子江院士在讲座中指出,辅助生殖技术(ART)是解决人类生殖重大问题的重要方法,近年来ART应用广泛且逐年增加。ART出生队列是了解ART后代的唯一途径。陈子江院士详细介绍了我国ART出生队列建设的过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基于这些研究数据,分析了ART对母亲及子代的影响,包括孕产期并发症、产后健康、新生儿结局和子代远期结局等。ART出生队列研究带来了一些思考,近期目标着眼于因果关系的证实、着眼于不良暴露因素的精准定位,远期目标着眼于子代远期健康和跨代影响、着眼于如何合理应用及改善助孕技术。
黄荷凤院士:胚胎编程与发育源性糖尿病
赵铱民院士: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现状及思考
空军军医大学赵铱民院士从口腔科专家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现状及对策。我国儿童口腔疾病面临着两“高”两“低”的现状,即患龋率高、增长率高、就诊率低、口腔保健普及率低。为应对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的严峻形势,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牙病防治规划,设立中长期防治目标,强调改变理念,强化预防,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儿童牙病防治从娃娃抓起,儿童全员免费窝沟封闭,每年1~2次口腔检查。
杨晓明教授:创新引领,护佑儿童健康
罗小平教授:小于胎龄儿(SGA)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罗小平教授讲到,SGA不仅代表婴儿出生状况,更可能是一个终生烙印。SGA病因具有多样性,包括母体、产科、胎盘功能不全、胎儿遗传或表观遗传学异常。SGA的管理贯穿了整个生命周期,而且不同时期的管理重点不同。SGA婴儿早期应合理喂养,保持合理的生长曲线,实现追赶生长。RhGH治疗安全有效,可改善患儿身高和生活质量。对SGA患儿,强调生长监测、营养支持、生活方式干预和多学科团队管理。
孙锟教授:宫内儿科学,探索到实践
专题会议
主持风采
妇科肿瘤论坛
6月25日下午,妇科肿瘤论坛如期召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代表马丁院士作了简短致辞。妇科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国内外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本论坛邀请到妇科肿瘤学界的多位全国顶级专家,与线下线上的各位专家和同道一起探讨,以期启发大家的临床和科研思维,为妇科肿瘤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方案和新的解决思路。
在贝伐珠单抗在卵巢癌中应用的专场讨论中,汪辉教授担任嘉宾主持。潍坊市人民医院王文辉教授结合临床研究证据,对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作了系统阐述。之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李贵玲教授谈到,找到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卵巢癌适宜人群是关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程艳香教授谈到她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与在座专家作了充分讨论。
妇科疾病诊疗技术应用论坛
6月25日下午,妇科疾病诊疗技术应用论坛正式开始。首先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世宣教授致辞发言。王世宣教授表示,本次妇科论坛主要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来承办,同时也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妇科专家来共同地学习、交流、探讨妇科领域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期待大家通过此次讲座能够有所收获,预祝妇科疾病诊疗技术应用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学术讲座
讨论环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书红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段洁教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毛增辉教授一同对当前国情下女性生育力保护策略及实施进行了探讨。三位教授分别从卵巢保护、发生不良妊娠后的生育力保护、子宫内膜的三级保护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湘一教授作论坛总结。感谢本次会议线上线下授课的各位专家、教授,他们的精心备课给大家带来了非常好的视听盛宴。同时感谢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和现场工作人员的支持。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创新的理念和更好的妇科诊疗技术。期待明年再次相聚!
儿童健康与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论坛
罗小平教授在论坛开始首先对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同仁、授课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本论坛内容丰富实用,希望各位与会的同仁积极参会,并学以致用。
空中连线
精彩的授课后,进入“空中连线”讨论环节。本环节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何庆南教授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玉峰教授共同担任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王天有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李秋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母得志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黄松明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丁洁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周文浩教授共同参与讨论。专家团的教授各抒己见,分别对当下儿童重大慢性疾病全周期管理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热烈的讨论,不仅彰显了讨论专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还使与会学员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空中连线”讨论环节后,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江帆教授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分别从社会因素、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癫痫是一种儿童期重大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姜玉武教授围绕新诊疗模式-P4医学,以及P4医学在儿童癫痫疾病中的应用和治疗进行了讲授。随后,广州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龚四堂教授指出,肠道病变是儿科危重症最重要的起因,而肠内营养是儿科危重症治疗的关键。为此,龚四堂教授深入地讲解了“肠”问题在儿童危重疾病救治中的作用。最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舒赛男教授带来了新时期儿童重大传染性疾病早期预警研究模式和临床应用的精彩授课,内容前沿实用。
罗小平教授在论坛总结中对参与本次大会的专家、同道的支持帮助,以及大会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与会的各位学员可以增强儿童健康疾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并融会贯通,为社会和儿童健康做出更多贡献。期待明年再次相聚!
产科生殖论坛——生殖产科携手助力母儿健康
冯玲教授在论坛开始时介绍说,产科生殖论坛邀请了省外6位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此外省内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多位专家教授结合4例临床病例对产科以及生殖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陈敦金教授对妊娠期和产褥期脓毒症处理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陈敦金教授强调产科医生要有早识别、早诊断的能力,应尽快完成样本的采集,寻找感染源,祛除感染源,尽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建立诊疗流程,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扬玉教授和大家一同探讨了如何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严重产后出血的防治和管理非常重要。要制定产后出血防控计划,建立质控例会制度,以保障措施有效落地。赵扬玉教授强调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要防控关口前移,重视产科质量管理。
话题一:PGT,我们能做啥?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GPT),主要包括PGT-A(非整倍体筛查)、PGT-M(单基因病)以及PGT-SR(染色体结构重排)。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产科陈素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颖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周春教授、华中科技学同济医院殖医学中心杨殊琳教授围绕“PGT,我们能做啥?”展开热烈的讨论。
颖教授分别讲述了PGT-A、PGT-M、PGT-SR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杨殊琳教授介绍了患者羊水穿刺的过程及结果。周春教授结合一例病例针对患者是否可以直接做PGT进行详细分析讲解。最后陈素华教授总结到,要保持对FGR诊断的敏感性,PTG技术有明确的适应症,遗传性羊水异常胎儿引产前应先咨询生殖科医生,明确致病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单基因遗传病才可以进行PGT-M。羊水穿刺是产前诊断的金标准,通过PGT怀孕依然建议羊水穿刺。
话题二:妊娠并发症,我们可以规避风险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肖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产科冯玲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科李家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岳静教授、武汉大学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谢贞教授围绕“妊娠并发症,我们可以规避风险”进行深入交流。
话题三:复发性流产(RSA),是该规范诊疗了
首先岳静教授介绍了一例RSA病例,随后谢贞教授针对该患者是否有IVF指征、RSA诊断是否明确、RSA治疗是否合适进行全面分析,华中科技学同济医院中医科张明敏教授从中医方面给出了中药治疗建议,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郑洁教授对该患者是否适用黄体支持用药进行详细解释,并对该患者的下一步诊疗给出了很好的意见。
新神经重症论坛—“沃维”数字化应用
随着重症监护和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新生儿和极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周文浩教授首先逐一介绍了参与论坛的各位专家并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讲到,本次论坛聚焦了新生儿神经发育的临床转化应用等研究,向大家展示新生儿领域内新技术的崛起与成长,希望与会同道都能收获新知识。
最后,厦门市儿童医院庄德义教授分别从医源性早产宫内因素、分娩时产儿协作、NICU综合处理、出院后早产儿随访四方面分析了医源性早产儿的预后,他表示胎龄越大,医源性早产发生率越高,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是未来共同努力的方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来栓教授作闭幕发言。他表示,由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不成熟为神经重症监护的开创带来更多的挑战,新生儿重症发展十余年,在共同努力下发展也愈发强大,降低死亡率,避免后遗症是我们终身的目标,不仅要对患儿近期、远期的生存负责,更要考虑未来后遗症的发生。本次论坛内容丰富,相信大家一定有所收获,最后感谢各位讲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期待着明年的论坛继续举行,也期待神经重症未来蓬勃发展。
护理论坛——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促进妇幼护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