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美国工人阶级的性别矛盾

摘要:19世纪初,美国工人阶级政治带有明显性别化色彩。在工人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工人,以道德眼光批判妇女从事工资劳动的弊端,谴责资本主义工厂制,以男性气概和家庭地位为依据向资本家提出工资诉求,以对理想性别秩序的期待为标准选择是否与女工合作。他们把女工视为“他者”而非阶级盟友,对“工人阶级”持一种狭隘认识。而在工人运动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女工群体,为争取支持,不得不迎合男工的性别政治,用“家内主义”和道德话语来伸张自身权益。性别矛盾扰乱了工人对资本主义劳资冲突本质的认识,妨碍了工人阶级的团结,体现了美国早期工人运动的不成熟。

关键词:美国工业化;工人阶级;女工;性别政治;资本主义

一、工资劳动与妇女美德

在19世纪初美国工人对资本主义的讨伐浪潮中,谴责工资劳动制度的声音不绝于耳。工人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男工,不仅担忧自己在该制度中的前途命运,对相同处境下的女工也倾注大量心力,热烈讨论妇女从事工资劳动的影响。

在美国率先开启工业化的地区,妇女从事工资劳动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分包制(putting-outsystem),即工厂主或商人把生产资料分配给个人,让其在家里完成部分工序,按件计酬,再收集产品出售。在工业化刚起步、工厂制尚未确立的阶段,分包制广泛存在于纺织、服装等行业,主要劳动者是妇女,最初主要由同行业男工的女性家庭成员组成,后来范围不断扩展,不少离家自立谋生的年轻未婚女性和独立养活儿女的寡妇也加入其中。第二种是工厂制(factorysystem)。工厂最早出现在棉纺织业,1815年一群波士顿商人引入英国动力织布机,在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Waltham)建立工厂,第一次实现纺线、漂白、染色、织布等工序一体化,是为棉纺织业建立工厂制的标志。很快,随着棉纺织业中心转移到水力资源更丰富的洛厄尔(Lowell),工厂制在新英格兰地区乃至整个美国东北部广泛确立。在19世纪20—30年代棉纺织厂中,除少数监工、重体力劳动者和技术工人为男性外,90%以上的劳动力系附近地区农妇。即便30年代末40年代初经济萧条时不少女工离厂返乡,到40年代末,该地区棉纺织女工比例仍高达69%。离开家庭庇护的女工,以及领取计件工资的分包制女工,成为当时各阶层热烈讨论的对象。

在男工看来,女工问题首先是道德问题。男工对女工的认知大体没有超出“两分领域”、“共和母性”等当时美国主流性别观范畴。他们强调妇女的女性气质、道德优势和家庭责任,以及在培育共和公民、维系共和政体方面的作用,并警告无论哪种形式的工资劳动,都将摧毁妇女的天性和品质,威胁美国共和政体。

在不计其数的工匠报刊、演说、小册子和会议决议中,男工绘声绘色地描述工厂生活对女工健康和道德的损害,措辞强烈地谴责工厂劳动繁重、环境恶劣、疾病横行和教育缺失,对共和国的未来充满担忧。东北部各行业男工的联合组织全国行业工会联盟(NationalTrades’Union),连续三次把女工问题列入年会议程。在1834年第一次年会上,波士顿工会联盟代表痛心疾首地指出:“在洛厄尔一地就有4000名女工处于悲惨境地。看到这些备尝艰辛的妇女走出工厂,脸色苍白,面露悲伤,实在令人心痛。……这些体弱多病、年老色衰的女工结婚以后,能繁育出什么样的下一代?!”这番话立即得到宾夕法尼亚皮革工代表、纽约制衣工和木工代表等多人响应,他们一致认为纺织女工的悲惨处境已成为严峻社会问题,“每一位自由共和国的公民都有责任站出来,遏止罪恶蔓延”。在1836年该联盟第三次年会上,调查女工问题的特别委员会得出结论:工厂制“对年轻妇女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剥夺了女工对养育健康子女来说至关重要的品质”。

男工口中所谓“妇女的天性与品质”,不仅体现在“共和母性”层面,更表现为一种家庭责任和道德纯洁。在他们眼中,工资劳动在损害“母性”的同时,也一并摧毁了妇女的家庭责任感和道德感。1844年,发行量最大的劳工刊物《工人倡导者报》(Workingman’sAdvocate)刊登一篇女工“访谈”:

W小姐在工厂工作17年,积蓄不少。有人问她:“工厂是否让妇女丧失做家务的能力?”她回答说:“我对家务一无所知,甚至不懂如何照顾病人。”接着她讲起有一次去姐姐家做蛋糕失败的糟糕经历。

B小姐是一名熟练织布工,20岁不到就在工厂做工。在被问到工厂生活如何时,她说:“越来越差。绝大多数监工口中满是污言秽语,让我非常害怕。……我们每时每刻都害怕遭到虐待。”

有人问一位女工的母亲:“工厂生活是否让妇女无法适应家庭生活?”她回答说:“是的,很多女工根本不知家庭生活为何物。我们隔壁的姑娘每天衣着靓丽,但她连如何洗自己的手帕都不知道。”

在长达十余年里,各大劳工报刊但凡哀叹女工困苦,总会援引凯里的统计数据,然后强调,女工“是这个国家的母亲和女儿,对共和国的道德、繁荣、命运和福祉有最难以估量的影响。妇女被迫劳动,所得报酬却很难满足生活所需,除乞讨和挨饿外没有任何前景。这种情况的可怕结果想必人人都很清楚”。在谈到分包制下的女工时,美国第一份劳工日报《每日哨兵报》(DailySentinel)充满同情地说:“女工的遭遇多么可悲啊!……她们中不少人对追求舒适生活彻底失去希望,最终沦落到用最低贱的方式谋生,把自己变成妓女。”另一份长期致力于推进劳工权益的报纸《波士顿调查者报》则把对女工的同情化为对雇主的控诉:“一件衬衫8美分,这就是女工的报酬。这么多妇女被迫成为妓女,有什么奇怪吗?这些可怜的人选择唯一能满足生计所需的谋生方式,有什么奇怪吗?罪过在谁呢?……她们是被迫声名狼藉的,有罪的是压迫她们的人。”

二、“家庭工资”与男性气概

在19世纪初投身政治运动的工人眼中,捍卫工资水平无疑是头等大事。各地此起彼伏的劳工请愿、罢工、游行等,大多是由于雇主试图削减或拒绝增加工资而引发的。虽然雇主往往用供需关系法则为自己辩解,但工人并不认同雇主的说法,坚称劳动力价格不应以市场法则为依据,而应与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匹配。正如劳工史家爱丽斯·凯斯勒-哈里斯指出的,在大众观念中,工资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经济现象,而是一系列复杂社会关系的建构物,隐含了社会对于正义、公正的理解,界定了不同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寄托着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期许。具体来说,当时男性工人中活跃着两种工资诉求:一种可概括为“生产者工资”(producerswage),即要求工资与劳动量成正比,体现自己作为“财富创造者”的社会地位;另一种是“家庭工资”(familywage),要求工资能负担起家庭主要开支,彰显男性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

在男工抗议声中,“家庭工资”的说法屡见不鲜。与雇主谈判时,他们常常以一家之长自居,以“养活家庭”为依据,要求增加工资。1835年5月,纽约市鞋匠工会决定发起罢工,理由是“最近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持续增加,目前工资不足以养活家庭”。同年,纽瓦克鞋匠工会在罢工中要求工资提高12美分,理由也是“为了能够养活家庭”。费城鞋匠工会精心计算后指出,以目前该行业熟练工每周5.64美元的工资看,扣除房租、医疗、工具损耗费等,要维系一个小家庭的全部开支十分困难。在工资标准问题上,波士顿行业工会联盟宣称,男工“有权依据自己的健康、道德以及养活家庭的需要,来决定出售自己劳动力的数量和价格”。费城行业工会联盟给出的工资标准更为翔实——每位工匠的工资要让他有能力“给家庭提供舒适生活;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使之成为社会中有用和受尊敬的人;抵御淡季和疾病的不利影响,并积蓄一笔钱,以备年老体衰不能劳动时之用”。

可以说,“家庭工资”是19世纪初美国男工的一种“道德经济”。在他们看来,劳动报酬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它关乎个人温饱和经济独立,也关乎自己的男性气概和家庭地位,很大程度上承载着自己对理想社会和家庭秩序的期望。然而,工业化进程让他们感到实现理想的机会似乎越来越渺茫,机器的发明正削弱男性工匠在某些行业的技术优势,不仅阻断他们自立门户的机会,而且不断拉低工资,让他们与没有技术的女工一样,沦为随时可被替代的廉价劳动力。

仅在新英格兰各州,女工制度的危害就已充分显现——印刷业、制刷业、裁缝业、制鞭业以及很多其他行业,已在某种程度上为女工所垄断;有理由相信,这一制度一定会拓展到全国。有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对男性工匠构成竞争的女工数量超过140000人。……从费城一地来说,有58个劳工团体,其中24个受到女工严重影响,工人家庭陷入贫困,除雇主外,没人从中获益。……有理由相信,各种不同的操作工部门总有一天会被女工替代,把男性工匠完全排除出去。

来自女工的经济竞争,威胁到长久以来男工以技术为基础建立的工资优势。男工纷纷哀叹应该怎么办,“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少年时光,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热切期盼长大成人后凭借技能享受丰裕生活。然而,女工的引入,让他们的希望化为泡影”。“那些从小就在某个行业做学徒学习技术的人,如今发现自己突然失去赖以生存的手段”。有人愤怒控诉:“这合理吗?最好的工人失业在家,而妇女仅仅工作几个月,就因工资低廉而受到雇主青睐和支持。”对于男工来说,失业意味着“家庭工资”理想的破灭,意味着丧失作为一家之长的男性气概和家庭地位。“毁了男人”是全国行业工会联盟痛诉女工问题时的关键词:

女工制度对男性劳动力构成毁灭性竞争。……因为当雇主发现女工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就会解雇男工,或者把男工工资降低到和女工一样的水平。这样一来,父亲、丈夫或兄长便无力养活自己和整个家庭,而以前在没有家中女性成员帮助的情况下,他们仅凭自己的劳动便足以给家人提供舒适得体的生活,妻子和女性家庭成员只需待在家里做家务。

对从事工资劳动的妇女,该联盟警告,“养活自己和家庭”永远只能是一种男性特权:

妇女的生理特征、天然责任和道德感确凿无疑地证明,她们的劳动只应限定在家庭内部。……妇女必须明白如下事实:她们的劳动无法养活自己;她们劳动力价格逐年降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男性工匠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她们试图养活自己和家庭,实际结果却是给她们的天然保护者——男人套上锁链;她们越想帮助男人就越是毁了男人。这就是妇女劳动一旦超出家庭需要之后所带来的真实、自然的结果。

“家庭工资”的说法在19世纪初美国男工中十分流行。当男工以男性气概和家庭地位为由向资本家提出工资诉求时,实际上是把女工视为“他者”甚至威胁。“工人阶级”被他们狭隘理解为仅由男性技术工人构成的排他性群体,从来就不包括女工。男工把自己的困境归咎于女工带来的经济竞争,是找错了斗争对象,忘却了劳资斗争的实质,真相是资本家以“自由劳动”为名断然拒绝工人的工资诉求,以“利益和谐”为借口否认阶级差异的存在,还费尽心机用各种手段瓦解工人的斗争力量。资本家的一些惯用手段包括否认工会的合法性、起诉工会“破坏”市场秩序、威胁解雇参加工会的男工、利诱拉拢未参加工会的男工,以及刻意制造男女工之间的经济竞争,以便转移阶级矛盾。

三、性别政治与阶级合作

男工视女工为“他者”而非真正的阶级盟友,不仅表现为他们批判资本主义时持双重标准,以及重视男性气概和家庭地位,而且更直白地表现为在组织上排斥、在行动上不支持女工。

19世纪初期美国男工组织的主要类型是行业工会(tradeunion),在原工匠互助团体基础上演变而来。后者早在殖民地时期就存在,并且一开始就是只接纳男技术工匠的排他性组织,其宗旨一是帮助生活困难的同行业工匠;二是为维持工资水平同工厂主抗争。18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商业资本家出现和市场竞争加剧,一些行业的工厂主开始尝试细化劳动分工,用廉价女工、童工、学徒取代男技术工匠。于是,更名为“行业工会”的男工组织,首要目标便是阻止工厂主雇用妇女、儿童、学徒等所有非技术劳动者,维持男性技术工人在本行业的垄断地位。1819年,纽约裁缝工会罢工,抗议工厂主雇用女工,声称即便是水平一般的男裁缝做出的马甲和马裤,都比女工做的更牢固,“因此我们断定,女工(的技术)是不完备的,她们应该放弃裁缝这个职业的所有权利和称谓”。

被行业工会排斥在外的女工只能自己建立组织,展开斗争。19世纪30年代,多个北部城市出现女工请愿和罢工。纽约、费城两地的缝衣女工分别于1831年、1835年成立自己的组织,投身工资斗争,但她们的行动都没有得到同行业男工支持。时任《每日哨兵报》和《工人倡导者报》两份劳工报主编的乔治·亨利·伊文斯很同情女工,在自己报纸上多次撰文,呼吁纽约工会成员集体抵制拒绝女工诉求的雇主,以配合她们抗争,但始终没得到回应。纽约缝衣女工孤立无援之下,只能放弃斗争。在1835年费城缝衣女工组织成立大会上,不少慈善人士和社会改革家都派代表列席,唯独男工团体没有派任何代表。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男工虽然与女工有合作,但很难说男工认清了阶级利益,具备成熟阶级觉悟。首先,愿意与女工合作的男工主要来自制鞋业、印刷业、纺织业,而在19世纪初,前两个行业中的性别分工危机尚未到来,男工的优势地位仍然牢固。在60年代中叶戈登·麦凯(GordonMcKay)改革缝纫技术前,把鞋面、鞋跟、内鞋底和外鞋底固定在一起的关键工序一直由男工垄断。男工在地位暂无大患的前提下才愿意与女工合作。印刷业情况类似,在1885年莱诺铸排机(linotypemachine)发明之前,城市印刷业中男工的技术优势和特权地位基本无虞。纽约、费城一些报纸印刷厂主尝试雇用妇女排字,以取代桀骜不驯的男工,但都不太成功。正因为如此,这些男工不仅在30年代愿意与女工合作,而且直至60年代还主动把男女同工同酬作为斗争目标。

男工从来没有放弃“家庭工资”的理想,期待的从来不是为女工争取经济权益,而是让女工失去经济竞争力回归家庭,从而确保自己的高工资以及在家庭和劳动力市场的支配地位。1835年,费城行业协会(PhiladelphiaTrades’Assembly)鼓励该市女工成立工会组织,以争取更高工资和更短工时,并进而畅想道:

与此同时,该协会还向所有男工倡议:“必须争取足够劳动报酬,以便让我们的妻子、女儿和姐妹待在家里。”1846年,投身10小时工时运动的男工由衷表示:“已婚妇女最好在家做家务,而不是跟随机器永不疲倦地运动。我们希望这一天不太远:丈夫能养活妻子和家庭,不需要让前者忍受棉纺织厂劳动之苦。”

再次,很多男工以居高临下的保护者身份声援女工。1835年12月,《波士顿调查者报》发文支持费城女裁缝的工资诉求,强调女性是“较弱的性别”,“她们的虚弱是自然使然,本应得到男人保护”,“男人能凭借男性气概和品格寻求自我保护,能调控工资、申诉权利,但虚弱、孤立无援、习惯依附的妇女该怎么办?她们能向谁寻求帮助或保护?”1836年3月,费城鞋匠在全力支持女缝鞋工罢工时“庄严”表示:“虽然雇主忘记他们有母亲,但我们决定把妇女置于保护之下,与她们共沉浮!”为动员更多男性加入声援行列,《全国劳动者报》也不出预料地使用男性气概话语,呼吁“工会成员像男人一样自告奋勇站出来提供援助”。

显然,19世纪初美国男工对于什么是阶级利益、谁是阶级盟友、什么是合适的斗争方式等并无清醒认识。他们醉心于性别政治,极为看重自己在性别优势基础上建立的技术垄断,以及在家庭、劳动力市场和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不仅据此在组织上坚决排斥女工,而且以此为标准决定是否与同样投身劳资斗争的女工合作。当女工不能动摇男工的主导地位时,后者往往倾向于合作;反之,便持冷漠甚至反对态度。正因为如此,19世纪初的男女工始终没能建立起稳固的阶级团结。

四、女工斗争与阶级政治

在男工占绝对主导且敌视和排斥女工的情况下,缺乏组织经验且力量分散的女工在劳资斗争中面临极大困难。从现实角度考虑,一些女工选择的策略是迎合男工对“工人阶级”的狭隘认知,把自己放在“他者”的位置,用“家内主义”和道德话语伸张自身权益,以便尽力争取男工同情和合作。

13小时的辛苦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还有多少精力能用于培育美德和提升道德?女工被禁锢在狭小拥挤的厂房,不会比机器更有活力。让我们再想得长远一些。这些女工在社会里还有另外的责任——妻子和母亲!关于这些神圣的名字,她们一无所知。……母亲能成就一个人,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新英格兰的下一代会拥有什么样的精神和智力?

在强调女工母亲身份上,她们与前文谴责工厂制的男工并无二致,与当时主流的性别规范高度契合。

1833年底,约1000名林恩地区的缝鞋女工集会,抗议计件工资削减。她们以妻子或女儿的身份,提出工资诉求,主张已婚女工的工资应当以牺牲家庭责任的多少衡量,“雇一个妇女料理家务每天付1.25美元,雇一个妇女做针线活每天付50美分,雇一个妇女洗衣每天付75美分或1美元,雇一个妇女护理病患每周付2—3美元。因此,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那些为鞋厂工作而牺牲家庭责任的工匠妻子,她们的工资至少应当能够支付以上开销”。她们认为,未婚女工的工资也应当提高到足以支付她在家庭的所有花销,以便不给其父增加经济负担,“工匠给女儿付住宿费每周花1美元……此外,他还要给女儿添置衣物,这样一来,工匠的收入持续减少。……只要合理地提高女工工资,让她们能够支付住宿费和花销,所有这些问题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在从“家内”角度衡量女工的劳动价值,把女工工资视为对丈夫或父亲的补充上,她们与前文把“家庭工资”挂在嘴边的男工桴鼓相应。

还有一些投身劳资斗争的女工不甘心做“他者”,不愿从家庭或道德角度伸张自身价值。她们试图摒弃性别政治,通过竭力淡化女性身份,强调与男工共有的阶级属性,挑战男工对于“工人阶级”的狭隘认识。

在这些女工的政治话语中,最常被援引的共性要素便是美国革命传统。在1834年首次大规模罢工游行中,洛厄尔女工把自己视作1776年精神的继承者,把工厂主视作当年意图实施暴政的托利派,认为罢工游行与美国革命性质一致,都是为了捍卫自由与独立,以及反抗奴役。她们在决议中宣称:“试图降低我们工资的行为,是不同制造行业的业主妄图将雇佣女工降至依附地位总计划的一部分,他们现在隐秘地羞辱我们,以后便能公开称我们为‘奴隶’了。”1836年,洛厄尔女工再次组织大规模罢工游行,抗议资本家削减工资,1500名女工走上街头,庄严宣称:“正如我们的先辈抵抗英国政府的贪婪一样,我们作为他们的女儿,也绝不会背负枷锁。”

除共同继承美国革命精神外,女工证明自己与男工志同道合的另一重要依据是:她们与后者一样,通过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却被剥夺大部分劳动成果。她们熟练运用当时深入人心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者”话语,谴责财富和权利的不平等分配。

这些女工以“生产者”名义向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发出控诉,“我们能允许暴政和残酷压迫把身心奴役的锁链钉在我国千百万人民身上吗?他们才是一切进步和财富的真正创造者”,“男工女工们,你们是否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和尊严?……作为社会中最有用、创造最多财富的人,你们是否获得应有地位?”她们自称是“劳工改革和人权进步事业中的姐妹”,说自己的伟大目标是“推进所有劳工阶级的共同利益”,呼吁“所有辛勤劳动者和纺织工人”携起手来,结束“把大多数人贬低为旧世界奴隶同等地位的社会状态”,“为共和国开启一个新的更光明的时代,给予所有人平等权利和真正自由”。

妇女和男人平等劳动,她们的生命不比男人长,痛苦不比男人少,需求和男人一样,而且她们还比男人更有美德、更勤奋。……男人与妇女工资不成比例的重要原因是,有人声称男人要养活家庭。难道妇女、寡妇不需要养活家庭吗?她把一天24小时中的2/3用于劳动,难道还没资格获得足以养活自己和孩子的工资吗?

1831年,纽约市缝衣女工要求提高工资,遭雇主拒绝,而雇主压制女工诉求的依据正是男工用来维护自身利益和权势的“家庭工资”话语——“要求女工工资与男工一样高是荒谬的,因为男人需养家糊口而妇女不需要”。对此,缝衣女工义正辞严地指出,自己与男工一样,也是家庭经济支柱,也需获得经济独立:“有很多女工都需养家糊口,而很多单身男工却不需要,他们像孩子一般把工资挥霍一空,而辛劳的、有年幼子女需要养育的母亲却发现劳动报酬远不能自给自足!”

与“共和母性”、“家庭工资”等相比,摒弃性别政治的文字虽然零星少见,却十分醒目,表达出女工希望与男工并肩站立,全心投身阶级政治的意愿。然而,她们过于势单力薄,发出的呼声没有引起广泛回响,注定无法成为改变现实的力量。

结语

19世纪初美国的工人运动为何带有明显性别政治的特征?汤普森考察工业化早期英国的平民反抗时,特别强调生存伦理、互惠观念、家长制式社会控制、闲散劳动节奏等传统“习惯”的塑造作用。赫伯特·古德曼研究美国工人运动时,强调工人利用前工业时代的文化价值来应对工业化时代的意识形态和劳动纪律。可以说,性别观念和性别想象在美国是一种根植于前工业时代的传统“习惯”。当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开始之后,妇女走出家门,用自己的劳动赚取工资,并对男工长期以来的技术优势、工资待遇、家庭地位乃至社会地位构成威胁时,传统“习惯”便展现出强大反冲力,扰乱工人斗争视线,妨碍阶级团结。而彼时以新英格兰为代表的美国东北部仍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虽然整体呈现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趋势,但各行业发展步调并不一致,不同行业的工人在理解社会变迁、衡量个人得失时往往存在差异,难以凝聚起牢固共同利益,再加上缺乏先进政党指导,无论对自身还是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都不成熟,没有能力排除性别矛盾干扰。

THE END
1.某试验性生产线每年一月份进行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人数统计,然后将某试验性生产线每年一月份进行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人数统计,然后将熟练工支援其他生产部门,其缺额由招收新https://www.netkao.com/shiti/380267/300026012079.html
2.熟练工人的解释和发音「西语助手」西汉参阅Dani Rodrik,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2002;允许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在发达国家就业(限额定为发达国家劳动力的3%),3-5年以后替换回国。 声明:以上例句、词性分类均由互联网资源自动生成,部分未经过人工审核,其表达内容亦不代表本软件的观点;若发现问题,欢迎向我们指正。显示所有包含 ...http://www.esdict.cn/mdicts/es/%E7%86%9F%E7%BB%83%E5%B7%A5%E4%BA%BA
3.某试验性生产线每年一月份进行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人数统计,然后将熟练工支援其他生产部门,其缺额由招收新的非熟练工补齐.新、老非熟练工经过培训及实践至年终考核有成为熟练工.设第n年一月份统计的熟练工和非熟练工所占百分比分别为xn和yn,记成向量的关系式,并写成矩阵形式:参考答案:[解] 按题意,xn表示第n年一月份熟练工的人数比例,xn+1为第n+1年一... 点击查看完整...http://www.ppkao.com/shiti/5060394/
4.简介与绪论但是,「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做的工,和你们为祂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来6:10)谢谢神,祂对我们真是有说不尽的怜悯和恩典。 最后,对《希伯来书》的作者,有一些分享,我生也愚钝,不解希腊文、希伯来文、亚兰文,我也没办法没能力就一些数据来考证此封「致希伯来人书」的作者是...http://www.zgaxr.com/book/008/058/869.htm
5.「海盐缝纫工招人信息」附近缝纫工招聘信息鱼泡嘉兴缝纫工招聘网为你提供大量缝纫工最新招聘信息,帮助求职者挑选嘉兴附近工作,海盐缝纫工招人信息哪里找工作,缝纫工工资及薪资待遇怎么样等,急招嘉兴缝纫工人才就上鱼泡人才招聘网!https://www.yupao.com/s/yp36653099/
1.火花机师傅和火花机技工有什么区别2.能熟练操作牧野镜面机,对应加工要求可以加工出VDI各型号的标准纹;懂得合理安排机台,确保机台较高的稼动率;3.品质意识强,有预防和自检意识。 火花机技工 来自东莞市金胜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更新于 2024-11-05 查看更多岗位职责 工资待遇区别 岗位名称 平均工资 较上年 火花机师傅 ¥8.7K +5% 火花机...https://www.jobui.com/gangwei/pk/huohuajishifu-huohuajijigong/
2.熟练工与非熟练工报酬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分析1周禄松;方旭存;熟练工与非熟练工报酬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14年06期 2张定胜;汤颖男;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工资不平等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年04期 3陈勇;柏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劳动者集聚效应与地区工资差距扩大[J];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09期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AHG201406018.htm
3.非熟练工人非熟练工人英文怎么写非熟练劳动 unskilled 非熟练工 diluted 非熟练工人 dilutee 非熟练工人 非熟练工人 unskilled 早熟非贮藏类型 early 熟 familiar 熟的 ripe 非 wrong 或非 与非 NAND 最新单词 经典振荡器英文怎么写 classical 经典性条件反射英语怎么说 classical 经典形式英文怎么写 classical 经典天文学用英语怎...https://www.hujiang.com/ciku/1121768_-1383201088/
4.重症监护室医师工作职责11篇(全文)认为护士的工作是熟练工, 只能扎针、输液、喂奶、换尿布, 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由于是无陪病房, 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繁杂辛苦、技术性强、责任重、风险大不了解。而护士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 得到患儿家属的肯定, 护士的付出未被患儿家属理解, 得不到患儿家属的肯定与尊重, 使护士感到地位低下, 心里不平衡产生压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f7ij8v5.html
5.熟练的反义词摘要:本文首先基于贸易政策改革对工资差距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其次指出了工资差距扩大的内在动因: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导致了熟练工和非熟练工之间薪酬差距的扩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篇4:熟练的无能 这则故事只是个比喻,说的是“熟练的无能”(skilled incompetence)这个在组织行为理论中,很有分量的专有名词。其真正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1qe9cn1.html
6.普通员工工作总结集合15篇同事比我优秀,不是比我来得时间长而是比我更能吃苦,知道工作的同时动脑思考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只知道埋头工作,想要做好工作简单,但是想要进步就靠自己的坚持努力和主动,公司从不限制我们学习,所以在工作中我除了工作就最喜欢向别的同事请教工作的问题,提升是很快的,我的'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比以前更加熟练。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3190217.html
7.饮食安全的案例范文我国现阶段的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多数为没有知识文化的农民工,这些人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普遍程度不高,同时还缺乏专业的施工知识和安全意识,在进行施工时没有接受特定的专业技能培训,这样对于水利施工工程带去极为不好的影响。此外,在施工现场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整个施工现场杂乱不堪,材料随意丢在...https://www.gwyoo.com/haowen/210424.html
8.个人进入公司工作总结(通用18篇)通过不断的学习相信自己能够在短期内成为一名优秀的储蓄柜员,全面的掌握储蓄柜台知识,技能上也要更熟练,不断加快自己办业务的速度,使自己的.业务量不断提升;加强自己在理财、金融、个贷、对公等方面理论的学习,为自己的进一步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和同事之间建立更默契的配合,把和平支行的发展作为大家共同的目标。相...https://mip.oh100.com/a/202111/3910691.html
9.工资发放管理制度一般来讲,实行计件制工资标准,计件单价标准应当在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关于计件工作时间,因为有可能存在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问题,则可以以同等劳动条件下平均单件生产时间为标准进行衡量。现实中,一些地区企业确定的劳动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70%以上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时间内能够完成。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40323075734_8079257.html
10.员工工资发放管理制度(精选12篇)一般来讲,实行计件制工资标准,计件单价标准应当在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关于计件工作时间,因为有可能存在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问题,则可以以同等劳动条件下平均单件生产时间为标准进行衡量。现实中,一些地区企业确定的`劳动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70%以上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时间内能够完成。https://www.ruiwen.com/zhidu/6375737.html
11.公司员工工资的管理制度一般来讲,实行计件制工资标准,计件单价标准应当在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关于计件工作时间,因为有可能存在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问题,则可以以同等劳动条件下平均单件生产时间为标准进行衡量。现实中,一些地区企业确定的劳动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70%以上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时间内能够完成。https://www.yjbys.com/hr/yuangongguanli/3462934.html
12.LSAT关于美国工会的角色背景材料日记而当时城市里的工人和英国一样,分为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熟练工有自己的行会。那时候新大陆熟练工人稀缺,所以他们的工资和工作都能受到一定的保障。行业罢工是行会与雇主讨价还价最极端的手段。纽约和费城的印刷工和鞋匠行会曾经组织过几次很有影响的罢工,给城市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不方便。波士顿的木匠还曾经在1825年...https://m.douban.com/note/60833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