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在业务的眼里是后台部门,是机关。财务工作一般不能直接为公司创造价值,财务工作的价值需要通过业务来体现。因此,财务人员要具备服务意识,主动把业务当作自己的客户。财务工作要做到为经营服务,为一线服务,为作战服务。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要由被动转为主动,预先谋划、特事特办、事后规范。
2.财务部门的强势与弱势
3.财务服务要实现高铁化
任正非提出财务服务要实现高铁化,让客户感受到的永远是简便、快捷。财务服务要方便业务,把复杂的程序和工作留给自己,然后通过自身努力把复杂工作人工智能化,进一步解放自己。通俗地讲,财务服务应该是“润物细无声”,时刻都在为业务服务,都在为业务拓展保驾护航,却又让业务感受不到服务的存在。
4.财务人员要有原则和底线
古人云“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后半句说的是财务人员要有原则性。以前有句话形容财务人员的尴尬,“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能百分之百坚持原则很难,外圆内方、适当变通必不可少,但不能没了底线。原则既是约束,也是保护。没有主见、随波逐流,不敢坚持原则的财务人员可能误人误己。
7.如何评判财务是否懂业务
8.怎样让财务与业务相结合
怎样让财务与业务相结合呢?华为的做法值得借鉴。华为从各业务部门抽调干部到财经管理部任职,加强财经组织的业务建设,改变财经组织一直以来简单、固执,只会苦干不会巧干的做法。用任正非的话说,在财经组织里加入一些沙子,是为了形成混凝土,而非取代财务人员,当然换岗的业务干部要先通过会计考试。
9.财务人员融入业务的三个方向
财务如果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这是任正非对华为财务人员的谆谆告诫。财务人员如何才能快速地融入业务,任总指出了三个方向:
第二,参与经营分析,了解企业经营的长短板;
10.依托项目,让会计快速成长
11.会计工作的阻力
12.会计工作需加强沟通建立共识
13.责任心爆棚的财务招人烦
14.不因监督而削弱服务
15.诠释财务的工作价值
16.财务的创新性工作
财务人员的工作可以分为两类:日常性工作和创新性工作。日常性工作做得好不好,体现财务人员的岗位适应性;创新性工作做得好不好,能反映财务人员的可塑性。什么是创新性工作呢?可分为五种:①从无到有的工作;②对基础薄弱的工作进行改进;③制定制度流程;④工作经验总结输出;⑤帮助业务改进管理。
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差别在哪里?最大的差别在于,考试时最难的知识点从来不是工作时的难题。从这个角度看,会计理论把简单的工作逻辑搞复杂了。绝大多数会计事项会重复发生,例外事项与新生事项并不多见,会计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把简单重复的故事讲好。找到重复当中的规律,使之制度化、流程化、模板化。
19.数据是财务的尊严
数据是财务的尊严,会计人真理解它吗?这句话至少有三层含义:
第一,不做假账,报出的每一个数字都能经受检验,让自己充满正气;
第二,把数据装进脑子里,随时能记起,张口能说出,这是让人尊重的职业素养;
第三,把财务数据当成企业的机密,未公开的不乱说,不该说的绝不说,注意维护自己的职业道德。
20.会计人要刻意培养自己的数字敏感
21.会计人对数字的敏感源于对业务的熟知
会计人对数字敏感更多是基于对业务的理解。数字本身是枯燥的,大多数会计人面对数字并没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够记住数字,不是指会计人记性好,而是要清楚数字背后的业务。记住数字是困难的,记住数字背后的故事相对容易。从这点看,会计人对数字敏感实际是对业务敏感。对业务敏感需要会计人跳出财务看业务,视角前移。
22.财务人员应着意追求CEO的境界
(1)财务如果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
(2)财务必须要有渴望进步、渴望成长的自我动力;
(3)没有项目经营管理经验的财务人员,是不可能成长为CFO的;
(4)称职的CFO应随时可以接任CEO。
总结成一句话,财务人员应着意追求CEO的境界。
任正非提出,要有序开展财经和业务干部互换及通融工作,财务要懂业务,业务也要懂财务。我们知道,做财务不一定非得学会计,会计工作之难不在技能上,更多地在沟通协调方面,所以业务干部转做财务的不少,但财务干部转做业务的却不多见。华为的这一干部轮换模式等于拓宽了财务人员的发展路径,让人耳目一新。
24.财经老员工的重要性
华为实行末位淘汰,如果员工资格老,但能力低,可能就会被淘汰掉。但华为的CFO孟晚舟明确反对这么做,财经体系与别的体系不同,财务数据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全换成了新员工,就没有人能说清楚历史了。孟总提出,只要财经的老员工满意现在的岗位,而且待遇降一点都愿意,就没有必要非得把他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