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职教信息网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首批启动试点的证书之一,对土建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双高”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对接行业前沿,大力推动BIM技术应用发展,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进行了高等职业院校BIM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目前,学院BIM技术应用已覆盖建筑全专业教学,已建成了国内首家基于云平台下的全专业正向一体化BIM技术应用体系,覆盖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运营维护等建筑全过程。

一、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创新思路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职业院校与社会评价组织需要深度校企融合,协力探索对接和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职业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在社会评价组织的指导下,依据技能等级标准,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三教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依托社会评价组织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把企业和用人需求引入院校。校企共同重新梳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构建“1”和“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根据1+X证书制度试点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要求,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学历证书课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互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模块化分解,以整个实际工程BIM模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以一个BIM实际工程为载体,贯穿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借助BIM技术实现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改革,在既有课程中植入BIM模块,并基于职业标准开发独立的BIM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层次的生源入口,进行专业课程和BIM课程的模块化组装,搭建分层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不同生源,探索不同生源背景下通过学习与培训考取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校企共同开发活页式、模块化教学资源,满足教学、培训以及认证考试需求。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实现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更为合理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复合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能力,探索一条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BIM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二、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一)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1.搭建“院—系—专业—课程”联动体系

学院层面统筹资源,成立院级BIM技术应用平台,开展BIM技术全过程应用研究与实践;专业系部根据自身特点,联合企业成立系级BIM中心,开展教学与实践应用研究;2016年开设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应用方向)等专业方向;2018年土建类专业BIM课程开设全覆盖。通过联动体系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学校BIM技术应用工作,贯穿了人才培养全过程。

2.探索“1+1+N”的新型校企双元育人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引进校企合作企业专家、产业导师兼职授课,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BIM课程教学与实训,形成“1+1+N”的校企双元育人体系,即“一个企业导师+一个校内教师+若干学生”的新型校企双元育人教学模式,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体系。企业导师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学校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学生可以得到理论和实践项目的双重学习,有助于BIM技术能力的快速提高。

3.构建“以训为主、战训结合、真题实战”对标1+X证书制度试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建筑类院校,2018年学校BIM课程开设已覆盖土建类全专业。学校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掌握基础建模的能力。通过多年实践,基本形成了“以训为主、战训结合、真题实战”教学模式,基本契合1+X证书制度BIM等级考试要求。“以训为主”是指覆盖全体土建类专业学生,以BIM课程实训为主要内容,通过训练,学生基本能够达到BIM基础建模的水平,可以实现考取BIM职业技能等级初级证书;“战训结合”是指利用学校实际在建项目分专业科目为实训内容,培养学生参与项目实践能力,可以实现考取BIM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真题实战是指利用校企合作单位真实工程项目,甄选优秀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工作锻炼考取BIM职业技能等级高级证书。

(二)校企深度融合BIM应用技术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1.结合生源及技能等级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模块化重构

以建筑工程技术为例,专业课程进行“1+BIM课程重构魔方”的模块化重构,根据不同生源需求,智能定制出符合不同生源入口的课程体系,以完成人才分层次培养。形成了包含“德育模块”“基础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能力课程模块”和“BIM证书课程模块”的1+X专业课程体系。BIM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针对技能等级要求,“BIM证书课程模块”由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组成,编写出版《BIM技术应用——Revit土建教程》《BIM技术应用——Revit机电教程等专业教材》,开发BIM课程资源库。针对BIM应用技术专业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既有课程中植入BIM模块,并基于职业标准开发独立的BIM课程。

2.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更新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

将BIM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融入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提高学生解决BIM实际工程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BIM课程内容由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划分成BIM软件操作能力模块、BIM模型生产能力模块、BIM模型应用能力模块、BIM项目管理能力模块、BIM应用环境建立能力模块、BIM业务集成能力模块共六大模块。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目前开设成熟的BIM独立课程,共444个课时,建有校企共编立体化教材和课程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1+X制度,进行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相应调整,使原BIM课程基本可继续再应用。

3.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主线的线上线下BIM课程资源

以学校二期教学楼和学生宿舍BIM+装配式工程等实际工程案例BIM模型为应用基础,在利用BIM技术进行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既有专业能力课程的同时,将BIM技术能力植入专业能力课程内容中,通过一模多用、相互融通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主线,打造专业能力课程资源。师生深度参与该项目建设全过程,运用慕课、微课、VR、AR、移动教学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BIM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发完成了以实际装配式建筑为背景基于真实项目的线上线下BIM课程教学资源。搭建了院级BIM教学资源库平台,师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教学互动和交流。实现BIM技术与专业教学的高度融合、虚拟项目与真实项目的高度融合、学校与企业的高度融合。

(三)对接1+X证书师资需求,强化BIM教师能力建设

组建“双师型”BIM教师队伍,制订国际化水平的团队建设方案和管理制度。通过专项培训、讲座、短期培训、技术研发创新、出国进修访学、工作坊、沙龙访谈等多种形式培养骨干教师及创业导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充实团队力量,与建筑行业建筑信息模型制作与应用领域知名企业进行实质性的联系合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BIM师资团队。开展团队教师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专项培训,教师团队培训突显“跨界属性”,拓宽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通道,培训内容突显“需求诊断”,立足学校与教师需求,实施个性化培训。通过BIM项目推进、BIM活动沙龙、企业轮岗实践、与产业导师一对一等方式,多维度多方式地进行校企师资培养,把专项培训融入到校企“双元”育人的多个环节中。

(四)加强校企深度融合下的实训基地建设

1.整合资源、校企融合建设实训基地,适应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

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根据试点工作要求,开展校企深度融合下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改革,同时整合现有资源并加大投入,适应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完成培训考试认证工作。建成了国内首家基于云平台下的全过程正向一体化BIM技术应用体系,现有云桌面近400个点,覆盖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运营维护等建筑全过程。通过超融合技术将计算资源集中整合,利用云管理平台进行服务器、云桌面、云应用的管理、调度、分配,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管理难度和成本。先后与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学校成立了“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和“BIM技术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校级校企合作实体平台,开展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科研合作等研究与实践,共同编写教材5部,申报立项厅级课题4项。与中国电信广西公司共建5G智慧校园,打造5G背景下BIM技术应用体系。

2.依托实训基地,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

依托自身实训基地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学校与广西BIM发展联盟共同举办全国BIM应用技能等级考评及培训工作,与廊坊市中科建筑产业化创新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全国示范基地,在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方面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实践。此外,专业教师参与培训企业职工BIM技术应用,年培训超过2000人次,教师参编10余部BIM行业和地方标准。成功承办了1+X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第二次工作说明会。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BIM竞赛,共获得区级以上奖项100多项。

三、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展望

(一)开展“教—训—培—考”一体化基地建设

加强与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交流沟通,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持续加大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建设集“教学、实训、培训、考试”于一体的现代化人才培养基地,解决高职院校校内外人员对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需求。

(二)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三)开展5G环境下的“BIM+”研究

在5G时代,作为能够改变时代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AI)与5G网络的融合为BIM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利用5G高速带宽优势,积极开展“BIM+VR/AR”“BIM+装配式”“BIM+3D打印”等领域研究与实践,打通高职院校以BIM为核心的建筑领域新技术应用体系。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自身教学模式和学生培养模式的需求和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业企业转型的用工需要融合后的创新与实践。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根据试点工作要求,开展校企深度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整合现有资源并加大投入,适应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完成培训考试认证工作,将是一条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可行之路。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27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育部|北京教委|上海教委

重庆教委|山东教育厅|浙江教育厅

河南教育厅|湖北教育厅|河北教育厅

福建教育厅|江西教育厅|广西教育厅

云南教育厅|辽宁教育厅|黑龙江教育厅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主办单位:甘肃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THE END
1.BIM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12个应用现场管理人员发现质量、安全等问题后,将问题通过手机应用上传到云端和PC端,BIM系统将质量、安全问题的位置、时间、整改情况等信息域BIM5D模型相关联,可以实时查询任意节点或施工段及构件的施工安全、质量情况,并可自动生成工程质量安全统计分析报表。 5、地下室管线综合设计 ...http://www.venture-info.com/nd.jsp?id=307
2.推广案例丨“BIM+智慧工地”系统在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项目中的...市行政服务中心项目从建设伊始就积极搭建BIM应用和智慧工地,BIM应用和智慧工地贯穿项目全过程,将现场人员、材料、设备等重要资源高效配置,同时把人员监控、工作考勤、进度管理、建筑起重机械监控、扬尘监控、钢结构安装、模型浏览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以质量安全为核心、进度为主线、项目为主体的多方协同、多级联动、管理预控...http://jsj.zhangzhou.gov.cn/cms/html/zzszfhcxjsj/2022-08-05/1562440673.html
3.创新“CIM+BIM+工改”技术应用,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新津区探索推进“CIM+BIM+工改”工程建设项目数字化技术应用,以CIM+“策规建管运”一体化应用体系建设为重要切口,提升“策划、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统筹协调、深度融合、归于一体的能力,推动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http://sc.china.com.cn/2023/yingshanghuanjing2023_zhanbo_1010/511327.html
4.BIM+轻量化应用BIM技术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建设工程数字化方法,达到工程集成管理要求。 全过程业务处理 利用平台主数据库中的工程、企业、人员信息,完成对工程全过程业务处理,以及对相关过程文档集约管理。 BIM+项目建设技术管理 BIM技术为建设项目监管载体,运用数据三维轻量化处理,实现项目全过程集中展示,有效推动BIM+项目建设数据...http://www.thsoft.cc/index.php/list/69.html
5.《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详细解读.pptx《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详细解读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模型5深化设计6施工模拟7预制加工8进度管理目录9预算与成本管理10质量与安全管理11施工监理12竣工验收附录A深化设计模型和施工过程模型的细度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编制说明目录011总则1.1概述01本标准旨在规范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施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20/6001020223010120.shtm
6.《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详细解读目录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模型5深化设计6施工模拟7预制加工8进度管理目录9预算与成本管理10质量与安全管理11施工监理12竣工验收附录A深化设计模型和施工过程模型的细度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编制说明011总则01021.1概述BIM技术应在施工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4891223.html
7.助力智慧航道建设整治建筑物实现“BIM+GIS”全生命...2024年以来,长江航道局全力推进长江智慧航道建设,作为“智慧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治建筑物智慧养护于近期取得新进展,“BIM技术的整治建筑物养护示范应用四年行动方案”第三年(2024年)工作顺利启动,进一步深化了BIM技术在整治建筑物养护方面的应用推广。 3月下旬,“基于BIM技术的整治建筑物维护(宜宾合江门至南京新生圩...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681443
1.BIM技术BIM在项目中都有哪些应用?BIM的十大应用介绍一、BIM支持投标应用包括技术标书精细化,提高技术标书表现形式,工程量计算及报价,投标答辩和技术汇报,投标演示视频制作。 二、基于BIM的深化设计包括碰撞分析、管线综合,巨型及异形构件钢筋复杂节点深化设计,钢结构连接处钢筋节点深化设计研究,机电管线穿越结构预留洞口深化设计,砌体工程深化设计,样板展示楼层装饰装修深化设计...https://m.tuituisoft.com/bim/187867.html
2.看中建六局在重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BIM施工管理是如何落地应用的?2019年7月,中建桥梁重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项目在桥梁杂志社《BIM视界》期刊发表题为《与传统相融的BIM模式——BIM施工项目管理在重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中的应用》的文章。文中深入探究了传统建筑思路与BIM技术的交融与碰撞,并以中建桥梁嘉陵江大桥项目BIM建设成果为例,提出了与传统相融打造BIM+IoT+智慧工地的现场施工管...https://www.bimcc.cn/zhognjianliuju/
3.动画+建模图+BIM技术!长沙地铁3号线地下连续墙施工应用实例在建立好的东塘站地下连续墙及支撑BIM模型基础上,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的三维立体规划,包括生活区、办公区、钢筋加工区、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场地、现场道路、泥浆池、大型机械设备就位等的布置,可以直观的反映施工现场情况,减少施工用地、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保障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场地空旷、方便施工人员的管理,有...http://www.lcbim.com/cn/h-nd-2917.html
4.利用BIMFace和Cesium实现BIM+GIS利用BIMFace和Cesium实现BIM+GIS 简单描述: BIMFACE是一款BIM轻量化引擎,Cesium是地图引擎,Cesium支持3D,2D,2.5D形式的地图展示,BIM与GIS集成应用,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应用领域。智慧城市一直是地理信息行业发展中的热点,其建设过程中很多路桥建设和管道迁移,既要地理信息应用也要模型创建,这就需要二者共同作用。除此之外...https://www.ghibms.com/index.php?act=content&cid=198
5.(优选)BIM技术应用【摘要】建筑工程行业因为BIM技术的出现产生了巨大变革,在管理信息的收集与传输方面一改传统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BIM技术的涉及面非常广,利于应用与推广。论文从论述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特点入手,系统研究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更多项目管理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https://www.unjs.com/w/414283.html
6.四川省BIM+应用及智能可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攀枝花学院“BIM+”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获得认...02-28 自律奋进,实干争春!攀枝花市BIM工程技术研...03-01 向关心和帮助过BIM中心的朋友们致敬!01-03 石维富带队赴攀枝花城建交通集团开展校企合作11-28 考察项目BIM技术应用 提高城交领域数字化水...10-23 ...https://bim.pzhu.cn/
7....最新资讯培训报名为响应国家自助可控智慧建造的号召,推动以BIM/CIM及数字孪生技术为主的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协同发展,研讨、推广建筑业企业BIM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的典型案例及学术交流,我中心决定举办“2023全国BIM/CIM技术应用创新交流会”。 http://www.zjypxzx.com/c/2023-06-16/505091.shtml
8.北京中昌BIM2.0应用培训中昌拥有北京中昌软件、北京广迅通网络、华规软件(上海)、广州琪智数据科技等四家信息技术公司作为BIM应用技术支持,具有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管理体制优势。自2013年以来中昌公司一直专注BIM技术研发,与同济大学、华东院等知名院所的BIM技术合作, 并与国内众多知名企业积极展开BIM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成为BIM时代的...http://www.beijingzc.com/training/index.html
9.“BIM”技术的应用12篇(全文)而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技术, 能够有效地将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整合到一起, 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整体控制、合理规划、从而能够大大降低项目的成本, 节约资源。 2 BIM技术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2.1 BIM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已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在项目设计阶段, BIM软件系统作为一个开放...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ue8e7p8.html
10.《空间数字建模与应用》刘一哥GIS的博客在ArcGIS Pro中,打开Revit的rvt格式数据,默认是没有坐标系,且位置会放置在原点位置(0,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rvt数据进行地理配准,包括平移、旋转等操作将bim数据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原创2023-04-12 22:17:53 ·966 阅读 ·0 评论 【BIM+GIS】BIM+GIS融合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https://blog.csdn.net/lucky51222/category_10412502.html
11.BIM技术的十大应用利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构件净空和尺寸测量等操作,可以掌握项目实际BIM应用navisworks软件综合操作的方法,拓展思路。 九、revit与算量模型的互导应用 结合revit结构、建筑模型,利用revit模型导出GFC文件操作,再新建土建算量文件,把GFC文件导入进去,利用软件调整每层混泥土强度等级处理、各层构件清单和定额子目的套用,最后进行工...https://www.jinghanedu.com/h-nd-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