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武汉建筑业协会、武汉勘察设计协会、武汉市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主办,中建三局三公司冠名承办的2022年“雷霆三实杯”武汉建筑业BIM+数字化应用成果大赛决赛在汉圆满落幕。
武汉市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石绪国、副主席韩冰,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法定代表人)刘庆、秘书长李红青、副秘书长陈钢、安维红,中建三局三公司总工程师丁伟祥、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劲,以及业内9位专家评委出席。
大赛回顾
今年的“数字建造+BlM”创新应用大赛,意在鼓励企业探索数字建造、夯实信息化应用水平。“BIM+数字化”提倡的是以“数字化”为核心,以应用落地为导向,以项目类型全覆盖为准则,全面支撑施工现场多要素、多业务目标管理,为工程管理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辅助决策,为项目提供生产提效、成本节约、风险可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工会领导致辞
武汉市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石绪国表示,近年来,武汉市通过举办BIM+数字化应用成果大赛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劳模、骨干,为武汉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人才基础。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的职责之一便是激励行业职工学习技能、学习先进、创新发展、争当技术能手的决心和斗志,希望通过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能够团结引领广大建筑职工积极投身到武汉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战场,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冠名单位领导致辞
中建三局三公司总工程师丁伟祥代表本次大赛冠名单位致辞,他表示,自2017年BIM大赛平台搭建以来,赛事规格、影响力逐年稳步提升,为推动武汉市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向着绿色、节能、环保、集成、高效的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本次入围决赛阶段比赛的团队能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达到积极推广BIM技术,形成学习BIM技术、应用BIM技术、发展BIM技术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培养和挖掘更多专业的BIM技术人才,为武汉市建筑业信息化转型升级与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比赛规则
精彩决赛
本次大赛决赛采取了模型+(成果PPT+动画)的方式展现,15部参赛作品不仅项目类型覆盖面广,并可以支撑施工现场多要素、多业务目标管理,为项目提供生产提效、成本节约、风险可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参赛团队完成作品展示后,评委会有针对性提出若干问题,由参赛团队现场进行答辩。
受疫情影响,部分团队无法现场参赛,大赛特设线上参赛平台,通过直播方式让参赛团队远程与专家组面对面展示BIM成果。
风险题环节,除了台上选手紧张答题外,台下观众也会默默答题,这些题目大多是BIM理论知识,较好的引起了台上台下的双向互动。
专家点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运营管理和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熊峰代表本次决赛评委组对本次大赛做点评。他表示,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制约释放更大潜能的反过来却是我们劳动关系和组织模式,BIM技术的深化应用需要跳出数字化技术本身去审视其在企业的组织架构,项目组织模式中的地位,我们需要谨慎的对数字化过程中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效率诉求、标准化数据格式与差异化项目建设诉求之间的矛盾进行权衡和取舍。未来建筑业数字化创新必定与商业模式的创新高度融合,建筑业商业生态必定与数字化生态高度重叠。
通过本次大赛,我们欣喜地看到,武汉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打造自己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现在没有哪一家企业选择回避数字化浪潮,大家都越来越注重数字化投入。希望通过本次大赛,能让更多的企业看到系统性的数字化投入的必然性和价值所在,不断推动建筑企业从建筑供应链生态中去寻找数字化转型的规律和逻辑。
领导讲话
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法定代表人)刘庆对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表示感谢,对进入决赛的15个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祝贺。他表示,6年来,BIM大赛赛事规模变大、规格变高,规则更严谨、影响更深远,希望通过大赛,能带动更多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深入、普及和升级BIM技术,提升BIM+数字化成果交付与应用水平,助力更多企业转型升级。
对于加快推进BIM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刘庆提出三点倡议:
一是要提升思想认识,加强政策研究。国家有关部委多次发文强调加快推进BIM技术在建设全领域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维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管理。企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加强政策研究,做好数据分析,提高数据共享效率,利用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
二是要聚焦核心要素,推动技术升级。通过强化领导和优化保障双向发力,协同发展BIM技术。组织引领、制度保障、考核推进,是企业BIM技术实现突破发展的三个关键要素。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改革管理方式,推动企业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BIM+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新引擎。
三是要坚持三字要求,塑造行业标杆。坚持“跨、培、推”的三字要求,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推广融合,同时多渠道、多层次丰富人才队伍,加强专业素养,尤其要注重BIM专家型、领军型和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