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资料自制

1.7种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利什曼病,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

2.新中国成立初期,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丝虫病,钩虫病。

3.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指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

4.土源性蠕虫: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蠕虫中的蛔虫和钩虫,它们的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可直接发育至感染期而感染人体,在流行病学上将此类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

5.生物源性蠕虫: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的蠕虫在流行病学上又将其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6.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7.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有两个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有第一和第二之分。如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分别为某些淡水螺和淡水鱼类。

8.保虫宿主:亦称储存宿主(reservoirhost),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

9.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其有机会侵入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此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0.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1)掠夺营养(2)机械性损伤(3)毒性与免疫损伤

11.幼虫移行病:有些寄生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

12.人体寄生虫病常见的传播途径:(1)经水传播(2)经食物传播(3)经土壤传播(4)经空气(飞沫)传播(5)经节肢动物传播(6)经人体直接传播

13.寄生虫侵入人体的方式及感染途径有:(1)经口感染(2)经皮肤感染(3)经媒介昆虫感染(4)

14.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1)地方性(2)季节性(3)自然疫源性

15.根据医学原虫的传播方式,其生活史分为三种类型:(1)人际传播型(2)循环传播型(3)虫媒传播型

16.溶组织内阿米巴典型病理损害是: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17.溶组织内阿米巴临床表现:阿米巴病的潜伏期2天至26天不等,以2周多见。起病突然或隐匿,呈暴发性或迁延性,可分为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

18.肠阿米巴病: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袭肠壁引起肠阿米巴病。

19.阿米巴性肝脓肿:肠粘膜下层或肌层的滋养体进入静脉、经血行播散至其他器官引起肠外阿米巴病病,以阿米巴性肝脓肿最常见。

20.耐格里属阿米巴中致病的主要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往往引起儿童或未成年人的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炎。

21.棘阿米巴病中的治病虫种主要是卡氏棘阿米巴,会引起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阿米巴性皮肤损害和阿米巴角膜炎。

22.引起严重贫血的虫子

23.及其机制

24.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易在旅行者中引起感染并造成腹泻,也称旅行者腹泻。

25.疟原虫的生活史:4种人疟原虫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人和按蚊两个宿主。疟原虫的发育因此要经历蚊期和人体内的发育,人体内又分为肝细胞内和红细胞内的寄生。肝细胞的寄生又称为红细胞外期简称为红外期。

26.疟原虫的致病:疟疾的典型发作机制:与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周期有关。红细胞破裂释放的裂殖子、疟原虫代谢产物、变性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碎片,剌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27.疟疾发作:冷(寒战),热(发热),汗(出汗退热)

28.疟疾的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疟疾发作,成为疟疾复燃。

疟疾的复发:是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复发。

29.疟疾贫血:疟原虫破坏受染红细胞,自身免疫因素和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引起的。

30.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对再感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主要表现为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31.带虫免疫:是指人体感染某种寄生虫后,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体内虫体未被完全清除,维持较低水平,但对同种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称为带虫免疫。

32.我国主要的传疟按蚊是: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33.疟疾的防治:(1)原则:控制传染源:治疗病人。

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和阻断传播疫苗。

保护易感人群:疟疾疫苗的研制。

(2)药物:氯嗟:可杀灭红内期裂殖体(控制症状)。

伯氨喳:杀红外期和红内期配子体(抗复发)。

青蒿素:用于对氯唾有抗性的虫株。

34.刚地弓形虫生活史特点:弓形虫的生活史可以简单地分为终宿主猫体内的发育和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个阶段。猫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宿主;人、小鼠、牛、羊和猪等都是中间宿主。

(1)寄生部位:除了红细胞外的所有有核细胞内。

(2)感染阶段:猫粪便中的卵囊;动物肌肉内包囊和假包囊。

(3)感染途径:经口感染为主;其他感染方式:垂直传播、移植和输血。

35.华支睾吸虫的虫卵最小

36.华支睾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后尾蚴等阶段。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狗、猫等),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1)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终宿主)的肝胆管内,虫多时可移居至大的胆管、胆总管或胆囊内,也偶见于胰腺管内。

(2)感染阶段:囊蚴。

(3)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37.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及后尾蚴等阶段。中间宿主是扁卷螺,终宿主是人及猪(或野猪)。以菱角、華葬、菱白、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为传播媒介。

(1)寄生部位:成虫寄生在人(终宿主)小肠上段。

38.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包括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童虫和成虫阶段。终宿主为人和多种肉食类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的黑贝科和蜷科中某些属的螺,第二中间宿主为甲壳纲的淡水蟹或蝸姑。

(1)寄生部位:成虫主要寄生于人和多种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肺内,有异位寄生现象,童虫主要见于皮下、脑、眼等部位。,

(3)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39.卫氏并殖吸虫慢性期临床上按器官损害主要可分为:胸肺型、腹肝型、皮下型、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其他类型。其中胸肺型最常见,以咳嗽、胸痛、咳出果酱样或铁锈色血痰等为主要症状。

40.寄生人体的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

41.血吸虫的生活史:6种人体血吸虫的生活史大致相同。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和成虫等阶段。日本血吸虫的终宿主为人或其他多种哺乳动物,中间宿主为钉螺。

(1)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在肠黏膜下层静脉末梢内产卵。一部分虫卵沉积于肠壁小静脉中,有些虫卵可循门静脉系统流至肝门静脉并沉积在肝组织内。

(2)感染阶段:尾蚴

(3)感染途径:经皮肤感染

42.血吸虫的致病:致病机制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释放抗原诱发宿主出现一系列免疫病理变化并对宿主造成损害。血吸虫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1)尾蚴所致损害:尾蚴性皮炎发生机制中既有速发型(I型)超敏反应,也有迟发型(IV型)超敏反应。

(2)童虫所致的损害:与其机械性损害和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超敏反应有关。

(3)成虫所致的损害:吸盘的吸附引起静脉内膜炎。代谢产物,分泌、排泄物和更新脱落的表膜,在宿主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免疫复合物型(Ⅲ型)超敏反应。

(4)虫卵所致的损害: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虫卵沉积在宿主的肝脏及肠壁等组织,虫卵发育成熟后,卵内毛蚴释放的可溶性虫卵抗原经卵壳上的微孔渗到宿主组织中,引起N型超敏反应,形成虫卵肉芽肿。沉积在宿主肝、肠组织中的虫卵引起的肉芽肿又可不断破坏肝、肠组织结构,出现干线型肝纤维化,引起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

(5)病理组织学改变:虫卵肉芽肿内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集聚于虫卵周围。

43.血吸虫的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和异位血吸虫病的症状。

44.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部位在肺和脑。

45.血吸虫的流行区类型:(1)水网型(2)湖沼型(3)山丘型

46.血吸虫的防治:

(1)控制传染源:人畜同步化疗

(2)切断传播途径:灭螺、粪便管理、安全供水

(3)保护易感者:加强健康教育,引导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产、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疫水。治疗药物

47.尾蚴性皮炎(cercarialdermatitis):是由禽类或兽类血吸虫尾蚴钻入人体皮肤引起的局部超敏反应。

48.中绦期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幼虫称为中绦期绦虫。

49.绦虫生活史:有两种类型,圆叶目绦虫仅需1个中间宿主,有的甚至无需中间宿主;假叶目绦虫生活史需2个中间宿主,虫卵必须到水中方能发育。

50.曼氏迭宫绦虫生活史:需34个宿主,虫卵必须到水中才能发育。终宿主是猫、犬等,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是蛙,蛇、鸟及猪等可作其转续宿主。人可作为其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终宿主。

51.曼氏裂头蚴病分为以下5种类型:(1)眼裂头蚴病(2)皮下裂头蚴病(3)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4)脑裂头蚴病(5)内脏裂头幼病

52.人体感染曼氏裂头蚴的途径:裂头或蚴原尾蚴经皮肤或黏膜侵入,或误食裂头蚴或原尾蚴。具体感染方式:(1)局部敷贴生蛙肉;(2)吞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蛇、鸡或猪肉;(3)误食感染的剑水蚤。

53.脑囊尾蚴病的临床分型:(1)癫痫型(2)高颅压型(3)脑炎脑膜炎型(4)精神障碍型(5)神经衰弱型(6)混合型(7)亚临床型

54.人感染囊尾蚴病的方式:(1)自体内感染(2)自体外感染(3)异体感染

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形态的区别·

区别点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虫体长

2~4m

4~8m

节片

700~1000节,较薄,略透明

1000~2000节,较厚,不透明

头节

球形,直径约1mm,具有顶突和2圈小钩,小钩约20~50个

略呈方形,直径1.5~2.0cm,无顶突

55.棘球蚴砂:棘球蚴中的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或囊砂。

56.由于棘球蚴的不断生长,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组织细胞萎缩、坏死,因此,临床表现及其复杂,常见症状有:(1)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2)毒性和过敏反应(3)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57.土源性线虫:

生物源性线虫:

58.有血肺移行的线虫:

59.胆道蛔虫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只有一个空就填并发症)

60.造成蛔虫蛔虫感染普遍的主要原因为:(1)蛔虫生活史简单(2)雌虫产卵量大(3)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大便的习惯(4)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5)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

61.

感染期

经口感染

肛周发育

63.两种钩虫成虫的主要形态鉴别:

鉴别要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mm)公

(10~13)×0.6

(9~11)×0.4

大小(mm)母

(8~11)×(0.4~0.5)

(7~9)×0.3

体形

头端与尾端均向背面弯曲,虫体呈“C”形

头端向背面弯曲,尾端向腹面弯曲,虫体呈“S“形

口囊

腹侧前缘有两对钩齿

腹侧前缘有一对板齿

背辐肋

远端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

基部分2支,每支再分2小支

交合刺

两刺呈长鬃状,末端分开

合并成一刺,末端呈倒钩状,被包裹于另一刺的凹槽内

尾刺

64.钩虫造成贫血的机制:

65.饱和盐水浮聚法,操作简单,是诊断钩虫感染最常用的方法。

66.细胞内寄生虫:旋毛形线虫(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的骨骼肌细胞内)

67.旋毛虫完成生活史不需要在外界发育,但必须转换宿主才能继续下一代的生长发育,被旋毛虫寄生的宿主既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

68.旋毛虫致病过程可分三个阶段:(1)侵入期(肠道期)(2)幼虫移行期(肠外期)(3)囊包形成期(恢复期)

69.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班氏吴策丝虫(班氏丝虫),马来布鲁丝虫(马来丝虫),帝纹布鲁线虫(帝纹丝虫),旋盘尾丝虫(尾丝丝虫),罗阿罗阿丝虫(罗阿丝虫),链尾唇棘线虫(链尾丝虫),常现唇棘线虫(常现丝虫),欧氏曼森线虫(欧氏丝虫)

70.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要点

鉴另4点

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

体态

柔和、弯曲较大

硬直、大弯上有小弯

头间隙(长!宽)

较短(1:1或1:2)

较长(2:1)

体核

圆形或椭圆形,各核分开,排

列整齐,清晰可数

椭圆形,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互相重叠.不易分清

尾核

有2个,前后排列,尾核处角皮略膨大

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其发育包括幼虫在中间宿主蚊体内发育和成虫在终宿主人体内发育与繁殖的二个过程。基本发育过程为:微丝蚴一腊肠期幼虫一感染期幼虫一成虫。成虫和微丝蚴阶段寄生在人体;腊肠期幼虫和感染期幼虫阶段寄生在媒介按蚊体内。人是丝虫的终末宿主,蚊虫是中间宿主。

(1)寄生部位微丝蚴寄生于淋巴管及血管;成虫则寄生于淋巴系统中。两种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的部位不同。马来丝虫寄生于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以下肢为多见;班氏丝虫除寄生浅部淋巴系统外,更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中,常见于下肢、阴囊等处。此外,两种丝虫均可有异位寄生,以班氏丝虫较多见。

(2)感染阶段丝状蚴。

(3)感染途径按蚊叮咬经皮肤感染。

72.微丝蚴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血管内,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中。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为微丝蚴夜现周期性。

73.丝虫的致病(丝虫病的临床类型及表现,建议看书P181):

(1)微丝蚴血症患者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发热和淋巴管炎表现,如不治疗,此微丝蚴血症可持续10年以上。

(2)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丝虫幼虫和成虫的分泌物、排泄物、死亡虫体裂解产物等物质刺激机体产生全身超敏反应和局部淋巴系统炎症反应。表现为:①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②精索炎;③丝虫热。

(3)慢性期阻塞性病变由于急性炎症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大量死亡成虫和微丝蚴形成肉芽肿以及活成虫的某些分泌代谢产物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组织增生性病理改变使淋巴循环发生阻塞,导致局部淋巴回流受阻。由于病变的部位和病程不同,病人临床表现亦有所不同:①淋巴水肿和象皮肿(elephantiasis):②鞘膜积液(hydroceletestis);③乳糜尿(chyluria);④隐性丝虫病。

74.隐性丝虫病:

75.我国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淡色库蚊与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76.总结什么可引起脑部/肺部损伤?

寄生虫什么时期造成的?

经口/粪便检查到?

77.医学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1)躯干分节,左右对称,具分节的附肢

(2)体表骨骼化,由甲壳质及酶单宁蛋白组成

(3)循环系统开放式,整个循环系统的主体称为血腔,内含血淋巴

(4)发育史大多经历蜕皮和变态

78.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1)直接危害包括骚扰、吸血、螯刺、毒害、超敏反应和寄生。

(2)间接危害:a.机械性传播:

b.生物性传播:发育式、繁殖式、发育繁殖式和经卵传递式

79.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1)生物学证据

(2)流行病学证据

(3)实验室证据

(4)自然感染证据

80.医学节肢动物综合防制:是从医学节肢动物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整体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制的方法,降低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群数量或缩短其寿命,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不足以传播疾病的密度。

81.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方法: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遗传防制及法规防制等六方面

82.变态:昆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的整个过程中,其形态、生理和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如蚊蝇的生活史发育过程。

完全变态: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各期的形态、生理及习性截然不同,如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若虫体小,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很相似,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或未发育成熟,如虱、臭虫等。

83.蚊滋生地的五种类型:(1)田塘型(2)缓流型(3)丛林型(4)污水型(5)容器型

84.生殖营养周期:蚊每次从吸血到产卵的周期。

85.蚊可传播哪些疾病?按蚊属的优势种为中华按蚊,是平原地区的主要传疟蚊种,也是传播马来丝虫的主要媒介。库蚊属的优势种有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是我国班氏丝虫传播媒介,也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伊蚊属中的优势种为白蚊伊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

86.蝇滋生物类型:根据滋生物性质分为人粪类、畜禽粪类、腐败的动物质类、腐败的植物质类和垃圾类。

87.蝇蛆病::是蝇的幼虫寄生在人体的组织器官(如皮肤、伤口、腔道外口、消化道、尿道)所致的疾病。如羊狂蝇所致眼蝇蛆病,纹皮蝇所致的皮肤蝇蛆病,舐吸式蝇所致的伤口、腔道蝇蛆病。

88.医学节肢动物那些虫子传播哪些疾病?

属于哪些变态?

89.蜱瘫痪:是指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由于其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注入人体而导致运动神经纤维传导障碍,引起肌肉麻痹的一种现象,甚至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蜱传播疾病:(1)森林脑炎(2)克里木-刚果出血热(3)莱姆病(4)北亚蝉传斑疹伤寒(5)Q热(6)其他:土拉伦菌病及巴贝虫病

90.森林脑炎和莱姆病都由全沟硬蜱传播。

91.恙螨只有幼虫吸血,其他时期不吸血。

92.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地里纤恙螨,小盾纤恙螨,微红纤恙螨,高湖纤恙螨,海岛纤恙螨,吉首纤恙螨。

THE END
1.降与降能力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单选题】凉拌福寿螺导致几十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事件发生于() A、2005年5月 B、2006年5月 C、2005年6月 D、2006年6月2、【单选题】食源性寄生虫病不包括() A、水生动物源性寄生虫病 B、植物源性寄生虫病 C、肉源性寄生虫病 D、细菌性寄生虫病3、【判断题】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生吃或半生吃被寄...http://zunyi.ehqc.cn/ask/61_81.html
2.佛山市降素养知识答题抽奖送1活动期间参与佛山市健康素养知识答题抽奖送红包活动,通过成功关注【佛山健康教育】官方微信号并点击菜单栏【健康体检】-【健康素养知识竞赛】进入活动页面参与答题(以下有小编整理的所有答案),全部答对后再进行抽奖,均可有机会抽取到一份1-10元微信红包奖励,抽到红包的话是秒推的,红包非必中,也可多关注下放水消息。活...https://www.dir28.com/53534.html
3.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考点巩固(最新版)A.水边感染性钉螺的密度 B.水体中尾蚴的密度 C.人体接触疫水的体表面积 D.人体接触疫水的部位 点击查看答案 42、单项选择题 我国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的地区是(). A.黄河流域及其以北 B.黄河流域及其以南 C.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D.长江流域及其以北 点击查看答案 43、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寄生虫病是人兽共患...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8/1078477.html
1.别让虫子在体内安家快用XX牌驱虫药寄生虫感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因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程度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危害: 1. 营养吸收障碍:寄生虫会夺取宿主的营养,导致宿主营养不良、贫血等。 2. 器官损伤:寄生虫在体内寄生和繁殖过程中,可能会对宿主的器官造成损伤,如肝脏、肺脏、肠道等。 http://zkgzedu.vip/zkzggl/3784.html
2.畜间人畜共患病100问如由细菌引起的鼠疫、布氏杆菌病、鼻疽、炭疽、猪丹毒、结核病等;由衣原体引起的如鹦鹉热等;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如恙虫病、Q热等;由真菌引起的如念珠菌病等;由寄生虫引起的如弓形体病、旋毛虫病、绦虫病等;由病毒引起的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在这些病中,有一些病的感染率、死亡率较高,直接危及人体生命...http://yjb.enshi.gov.cn/2016/0105/187967.shtml
3.注意这几种常见的宠物寄生虫病,人类也易感染市疾控中心说,如果宠物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状况,有可能是患上了寄生虫病。作为宠物常见的疾病,绦虫病、蛔虫病等寄生虫病不但会危害到宠物自身的健康,而且有可能传染给人类,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宠物及主人都应尽快去专业的医院就诊。详见↓ 绦虫病 【感染病原】主要由犬绦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内引起,人不注意卫生或...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33255
4.寄生虫有哪些?其如何引起人类患病?又如何治疗和预防呢?寄生虫有哪些?其如何引起人类患病?又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核心提示:寄生虫是一种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中的生物,有三种主要类别的寄生虫会引发人类疾病,包括原生动物、蠕虫和体外寄生虫,原生动物和蠕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肠道,而外寄生虫包括虱子和螨虫,其可以附着或钻入皮肤,并在皮肤上停留很长一段时间。https://news.39.net/qwqs/191203/7657750.html
5.日常生活知识竞赛问答题3.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 4.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5.做完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要注意运送途中不可碰撞受伤部位。避免人为加重伤情。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03261.html
6.警惕传染病高发季节今日焦点新闻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它可在人群中传播并造成流行。病原微生物主要为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等,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 2、引起传染病的病因有哪些? 有病毒、细菌、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 https://www.cdgcyy.com/page/news/jd/654.html
7.讨论奇特的病例:是什么寄生虫感染?(注意:论坛内的话题交流仅供参考...SARAHNAN30 护士 伊维菌素 阿苯达唑 这两个药怎样?08-23IP湖北湖北 收藏回复点赞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28106580
8.寄生虫感染的症状体内有寄生虫怎么治疗→MAIGOO知识⑥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等,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寄生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1、皮肤瘙痒发炎:像螨虫,虱子,跳蚤等寄生虫,都会导致皮肤瘙痒,如果不及时杀灭,还会引起皮炎,过敏性皮疹,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病,影响到了外形美观。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9016.html
9.每日热点0603一方面,消除疟疾本地传播,并不代表没有疟疾病例,我省每年仍有不少输入性疟疾病例;另一方面,虽然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在我省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地区间分布不均衡,我省仍然有不少农村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在5%以上,此外,少部分农村地区学校的班级蛲虫感染率高达10%。全省各地要持续巩固疟疾和土源性寄生虫病等重点寄生...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3777
10.人体寄生虫有哪些种类?寄生虫对人体的十大危害2、寄生虫导致很多疾病。人类最致命的寄生虫是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生物。最著名的致命性寄生原生动物是疟原虫,它导致疟疾。在美国,微小的单细胞原生动物约占所有寄生虫感染的90%。在显微镜发明之前,早期的医生不知道微小的寄生虫是导致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 https://mip.tanmizhi.com/html/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