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版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20230508.pdf

《防止医学》试题库及答案(涉及全书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整体健康具有、、的特性。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

5.防止工作可分为、、、、五个层次。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医学模式

2.防止医学

3.secondaryprevention

4.整体健康

5.健康促进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防止亦称临床前期防止。

()7.防止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度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防止及第四层次防止。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栗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栗加强一级防止。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T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

1.防止医学的对象()

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拟定的群体

E.个体和拟定的群体

2.防止医学是()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防止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A.环境一健康B.环境一人群C.环境一生物

D.环境一人群一健康E.环境一生物一健康

4.防止医学经历了()

A.个体医学一群体一防止医学的阶段

B.个体一群体一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一群体一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一大卫生一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一群体一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防止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第一级防止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防止C.第三级防止D.第

二和第三级防止E.第一和第二级防止

6.以下哪一项不是防止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防止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0.防止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涉及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重要任务是防止()

A.传染病B.急性病0.常见病D.慢性病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用第一级防止的是()

A.职业病B.心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发明支持性环境

C.强化社区行动D.发展个人技能E.调整社会消费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防止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防止和控制

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社区建设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认可人的生物属性B.认可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B.从医学整体出发

C.提醒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D.提醒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

E.防止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为()

A.物质环境因素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

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

A.防止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涉及()

A.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对的解决疑难病症

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对劫难做出应急反映,并帮助社会从劫难中恢复

五、简答题(共35分)

1.试述三级防止的应用原则。(9分)

2.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8分)

3.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8分)

4.试述防止医学的特点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10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

2.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病因宿主环境

4.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

二、名词解释

1.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结识

及概括,使人们观测、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重要方法。

2.防止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

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二级防止,是临床前期防止,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用初期发现、初期诊断、

初期治疗的“三旱〃防止措施。

4.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并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

态。

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

的过程。

三、判断题

1.V2.X3.X4.V5.V6.X7.V8.V

9.X10.X11.X12.V

四、选择题

1.D2.03.E4.05.A6.A7.A8.A9.C

10.C11,ABCD12.ABCE13.ACE14.BCDE

15.ABODE16.ABCE

五、简答题

1.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防止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防止;一级防止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

二级防止或三级防止。如对防止某些传染病,防止接种是一级防止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对拟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防止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积极地采用一级或二级防止措施,就可以鼓

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

和三级防止,特别是以二级防止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防

止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防止为主;

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防止。

2.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

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防止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

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爱好。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队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

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

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以农村重点;防止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

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防止和健康促进。(2)工

作对象涉及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

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3分)

1.大气的自净作用有-------、---------、---------、---------、----------0

2.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三大类。

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o

5.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的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o

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性有----、-------、------、------。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环境污染

2.公害病

3.温室效应

4.有效氯

5.碘缺少病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B.水C.森林D.土壤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

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

D.迟发性反映E.致敏作用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独立作用

D.协同作用E.拮抗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重要污染物是()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烟尘和二氧化碳C.苯丙竟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E.碑化物和硫化氢

5.飘尘的直径在()

A.100微米以下B.10微米以下C.5微米以下

D.1微米以下E.0.4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涉及()

A.扩散B.沉降C.转移D.氧化E.植物吸取

7.SO2的重要作用部位()

A.肺泡B.上呼吸道C.细支气管D.毛细支气管E.食道

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

A.江河B.泉水G雨雪水D.井水E.湖水

9.室内的氢重要来自()

A.房屋地基B吸烟C.人的呼出气D.燃料燃烧E家用电器

10.水俣病的发病因素是()

A.慢性珅中毒B.慢性汞中毒C.慢性铅中毒

D.慢性硒中毒E.慢性镉中毒

11.混凝沉淀的重要目的是()

A.改善水质B.除去有害物质C.改善水质混浊度

D.杀灭病原菌E.调节水的PH值

12.含氯化合的物有效氯是指吕德华和家数()

A.>-1者B.>0者C.2T者D.=-1者E.=0者

13.除那项外,均为碘缺少病()

A.地甲病B.克订病C.痛痛病D.亚克订病

E.新生儿先天甲低

14.地方性碑中毒重要表现是()

A.黑脚病B.氟骨症C.斑釉牙D.甲状腺功能低下

E.甲状腺肿大

A.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G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E.以上都是

16.地氟病的发病因素是()

A.氟缺发B.碘缺少C锌缺少D.种缺少E.氟摄入过高

17.室内最重栗的致癌危害因子是()

A.镉B.碑C.颗粒物D.挥发性亚硝酸胺E.BaP

18.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解决环节通常是()

A.消毒-沉淀-过滤B.沉淀-消毒-过滤C.过滤-沉淀-消毒

D.沉淀-消毒-过滤E.过滤-消毒-沉淀

19.酸雨的重要形成物是()

A.C02B.S02C.COD.PAHE.光化学烟雾

20.环境污染的重要防治措施是()

A.治理工业三废B.防止农药污染C.防止生活污染

D.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E.以上都是

21.酸雨是指PH值小于()

A.5.00B.5.60C.6.00D.6.56E.7.00

A.工业公司B.生活炉灶C.交通运送

D.地面尘土飞扬E.意外事故排除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3.简述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常用的消毒物。

4.简述碘缺少病的病因、重要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1.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取作用

2.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生活污染工业和交通污染农业污染

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1.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

1.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

对人类健康导致有害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环境污染。

2.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叫公害病。

3.大气中的C02和水蒸汽能吸取和反射由地球表面散发出来的热辐射,是地表温度可

以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等同于人工温室的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

4.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时,凡含氯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大于T者,陈为有效

率,具有杀菌作用。

5.由于摄碘量局限性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最明显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和克订病。

三、选择题

1.C2.A3.A4.D5.C6.C7.B8.B9.A

10.B11.C12.A13.C14.A15.E16.E17.E

18.B19B20.E21.B22.A

四、简答题

死亡。

慢性作用:由于污染物多为低剂量、长时期的排入环境中,因而对人体的影响重要

表现为慢性作用。当人体吸取环境污染物的量逐渐累积到足以导致机体操作的剂量,或

有害污染物对机体的微小损害积累(机能蓄积)至一定限度时,即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

症状和体征。

远期危害:(1)致癌作用。环境的致癌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

素。(2)致突变作用。突变重要表现在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方面。(3)致畸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致敏作用;免疫克制作用。

2.生活炉灶;人体排放;建筑材料及家具;烟草烟雾;其他,如家用电器和家庭化学

物的使用。

3.氟化消毒的原理:

氯气或其他氯化消毒剂溶于水后,在常温下即不久水解成次氯酸(H0CI):

+

CI2+H20-+H0CI+H+Cr

2Ca(0CI)+2H20T2H0Cl+Ca(OH)2+CaCI2

Ga(0CI)z+2H20T2H0Cl+Ca(OH)2

次氯酸分子小,不荷电,易于穿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

影响细菌的多种酶系统,例如,使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藐基被氧化破坏,并损伤细胞膜,

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而导致细菌死亡。次氯酸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

致死性破坏。

常用消毒物法:G)常量氯化消毒法即按常规加氯量(一般为1—3mg/L)进行

饮水消毒的方法。(2)连续氯消毒法指用放有漂白粉或漂精片(一次消毒用量的20

—30倍)容器,上面打孔,悬浮于水中,借水的振荡,容器内的消毒剂由小孔中漏出。

(3)过量氯消毒法:加入10倍于常量氯化消毒时所用的加氯量,即10—20mg/L。

4.碘缺少病

病因:地质环境缺碘是本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此外,尚有一些因素:(1)高碘。(2)

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木薯、杏仁、黄豆、核桃仁和豌豆等食物中具有C*,进入体内可形

成硫氯酸盐,可克制甲状腺对碘的浓缩能力,还可从甲状腺中驱除碘,致甲状腺素合成

障碍引起甲状腺肿大。(3)饮水因素。

重要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克汀病(简称地克病)。

防治措施:在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区,补碘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补碘

第三部分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与健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1分)

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重要涉及-------、-----------、------------O

2.符合我国国情的八字综合防尘措施是一、、、、、一、一、一o

3.高温作业类型有------------、-----------------、---------------三种。

4.中暑分为----------------、---------------------、---------------三型。

5.医院内感染有三个重要环节:-----------、-----------、-------------o

6.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o

1.occupationalhazard

2.生产性毒物

3.化学性窒息性气体

4.SiIicosis

5.PTS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

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一而致()

A.二氧化硅B.镒烟C.木尘D.二氧化硫E.锌烟

2.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铭化合物是()

A.元素辂B.三价辂C.六价辂D.七价辂E.五价辂

3.S02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

A.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咽喉炎的总称

B.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的总称

C.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咽喉炎的总称

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总称

E.慢性呼吸道疾病

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种。

A.100B.105C.110D,115E.120

5.职业病诊断应由()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

A.2B.30.5D.7E.9

6.---是诊断职业病的先决条件()

A.病史B.体格检查结果C.职业史

D.生产环境监测结果E.实验室检查结果

7.职业病诊断机构应是()

A.医疗机构B.疾病防止控制中心C.卫生监督所

D.卫生行政部门E.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

8.对脂溶性毒物接触者,重要应适当控制膳食中的()数量。

A.脂肪B.总热能6.蛋白质

D.脂肪与总热能E.脂肪与蛋白质

9.在给高温作业者以优质蛋白质膳食时,应使其占总蛋白质的()%左右。

A.30B.40C.50D.60E.70

10.环境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称为()

A.接触机会B.接触方式C.接触限度

D.接触的水平E.接触的吸取

11.下列化学物中能直接与血红蛋白发生反映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是()

A.亚硝酸钠B.苯胺C.一氧化碳D.笨册E.丙烯醛

12.刺激性气体中毒时可出现的“假愈期”,通常发生在()后。

A.刺激前期B.刺激期C.潜伏期

D.恢复前期E.恢复期

13.个体监测时,可给工人佩带个体采样器,连续采集毒物浓度,以了解()的接

触量。

14.铅中毒是最多见的铅中毒()

A.职业性B.污染性C.生活性D.药源性E.母源性

15.铅对血液系统的重要损害是()

A.点彩红细胞增多B.网织红细胞增多

C.多嗜性红细胞增多D.干扰吓咻代谢E.红细胞脆性增长

16.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医学监护涉及()

A.就业前健康检查B.健康检查档案

C.工伤发病率计算D.平均工龄计算E.定期健康检查

17.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有()

A.接触机会B.个体特性C.接触方式

A.自然疫源B.生活性污染C.生产性污染

D.医源性感染E.外源性传播

19.下列属电离辐射的有()

A.X射线B.射频辐射C.紫外线

D.红外线E.宇宙线

问题(20-21)

20.环境有害物质所致过敏性肺炎常出现胸闷、气短以及限制性()

21.职业性接触游离二氧化硅引起的呼吸道疾患最典型的表现是()

A.再生阵碍性贫血B.硫化血红蛋白血症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低色素性贫血

问题(22-24)

22.铅由于克制了血红素合成酶,从而影响了正常血红蛋白的合成,可引起()

23.三硝基甲苯能与血红蛋白发生作用,最终产生SulfHb,则导致()

24.苯影响造血系统的正常代谢,可引起()

A.使氧分压过低B.急性中毒引起的休克C.中毒性缺氧

D.中毒性肺水肿引起的呼吸性低氧血症

E,影响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

四、简答题(共37分)

1.试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止与控制。(10分)

2.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10分)

3.中暑的临床表现及防护措施是什么?(8分)

4.振动和噪声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9分)

1.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工伤

2.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3.干热环境湿热环境夏季露天作业

4.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5.感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6.振动性白指

二、选择题

1.A2.C3.D4.D5.B6.C7.E8.A

9.C10.A11.A12.D13.B14.A15.D

16.AE17.ABODE18.ABODE19.AE20.A21.D

22.E23.C24.A

三、名词解释

1.occupationaIhazard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

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2.生产性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摄入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

的化学物。

3.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指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运用氧

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全身组织缺氧的气体。

4.Silicosis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性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得以

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5.PTS噪生对内耳的损伤不断蓄积,产生机械性损伤和代谢性损伤,而导致不可逆

的听力损失称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1.试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止与控制

(1)职业卫生法规与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法与各种卫生标准的制定,卫生监督涉

及经常性卫生监督和防止性卫生监督。

(2)工程技术措施:用低毒或无毒物质替代高度物,有害物的生产在密闭条件下进

行,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远距离操作以消除或减少有害因素的危害。

(3)个人防护与卫生保健措施:呼吸防护器、面具、防护服、手套、眼镜等有目的

的选择,加强健康教育,使劳动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狼嚎卫生习惯,纠正不良生

活方式。

(4)健康监护与环境监测:健康监护涉及就业前体检、定期体检。

2.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1)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食物中毒,分为

细菌性与非细菌性。(3)过敏性疾病,生物气溶胶为重要因素。(4)癌症。

(5)畸胎。(6)其它急慢性疾病。

3.中暑的临床表现:

(1)热射病,临床表现:在高温环境中忽然发病,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

汗”,皮肤干热发红,脉搏快而无力、呼吸快而浅表,严重时出现昏迷,体温升高可达

40度。

(2)热痉挛。以四肢肌肉和腹肌痉挛为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最常见,痉挛呈对称

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3)热衰竭。起病迅速,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多汗、口渴、皮肤

湿冷,血压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

防护措施:(1)技术措施。(2)保健措施:①加强健康监护,涉及就业前体检和定

期或入署前体检;②合理供应清凉保健饮料及食品;③加强个人防护。

(3)组织措施①贯彻防暑降温工作;②开展卫生宣传教育;③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

动休息制度O

4.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1)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危害——全身振动病振动可影响手眼的配合,使注意力不

集中,工作效率减少等。全身振动常引起足部周边血管和神经的改变,以及晕车病等。

(2)局部振动病表现为白指或称雷诺氏现象,手麻、手痛,骨关节、肌肉系统症

状,和其他症状,如头昏、头痛和睡眠障碍等。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1)对听觉功能的影响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可表现为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

听阈位移(涉及对高频区的听力损失和噪声性耳聋)和爆震性耳聋。

(2)对非听觉系统的影响噪声的作用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常表现出心

率加快或减慢,外周阴力增长、血压不稳。长期作用可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第四部分营养与健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5分)

1.人体三大产热营养素是------、--------、------,产热最高的为-----------O

2.无机盐按含量分为----------------------,----------------------------o

4.医院的基本膳食有--------、-----------、-------------、------------o

5.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涉及------、---------、----------、-------o

6.谷类食品不具有维生素----------、-----------------、-----------------o

7.人体热能消耗途径为-------------、----------------、--------------o

8.我国儿童重要的营养缺少病是---------------和----------------------o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2分)

1.营养

2.营养价值

3.食物中毒

4.膳食纤维

5.膳食结构

6.BaIanceddiet

1.黄曲霉毒素在婴儿食品中的允许量是()

A.20mg/kgB.15mg/kgC.10mg/kg

D.5mg/kgE.不得检出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具有的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

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不属于营养素的是()

A.有机盐B.蛋白质C.无机盐D.脂肪E.碳水化合物

3.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是()

A.蛋白质的含量B.蛋白质的消化吸取0.蛋白质的运用

D.氨基酸模式E.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机体消化吸取运用的限度

4.目前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

A.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B.亚油酸.C亚油酸和a亚麻酸

D.a-亚麻酸E.花生四烯酸

5.mg/kg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妇女的钙摄入量为()

A.800~1000mg/dB.1000~1500mg/dC.1500~2023mg/d

D.000~2500mg/dE.25003000mg/d

6.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氨基酸是()

A.蛋氨酸B.亮氨酸C.缀氨酸D.丝氨酸E.赖氨酸

7.奶类含量低的营养素是()

A.钙B.铁C.蛋白质D.脂肪E.乳糖

8.耐盐最强的食物中毒病原是()

A.副溶血性弧菌B.沙门菌0.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E.肉毒梭菌

9.引起食物中毒不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的病原是()

A.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沙门菌

D.副溶血性弧菌E.肉毒梭菌

10.不属于合理营养基本规定的是()

A.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机体需栗B.贮存、加工、烹调方式合理

C,膳食制度合理D.不具有毒有害物质E.以上都不是

11.某男孩,2岁,查体发现方颅,枕秃,串珠胸,夜间经常啼哭,最也许的原

因是()

A.受惊吓B.锌缺少C.维生素A缺少

D.钙缺少E.铁缺少

12.某大学,同宿舍的8名同学会餐,吃了一种鱼后,出现皮肤潮红、头晕、头痛、心

悸、胸闷、血压下降,等麻疹或哮喘症状,引起中毒最也许的病原是()

A.河豚毒素B.霉菌毒素C.组胺

D.有机磷农药E.沙门菌

13.2023年5月,某单位10位同事在海鲜馆聚会,吃完海产品5h后,陆续有8人出

现腹痛、频繁腹泻、里急后重不明显,继而出现恶心、呕吐,重症者出现脱水,少

数出现休克、意识障碍,3d后中毒症状逐渐好转,发生食物中毒的最也许因素是

()

A.沙门菌B.葡萄球菌肠毒素C.肉毒毒素

D.李斯特菌E.副溶血性弧菌

14.某年7月,某小学20多名学生食用了由奶、蛋、糖制作的冰淇淋12h后,出现腹

痛、腹泻、黄绿水样便,少数病人有脓血便,体温高达39℃,重症者出现谑妄、

昏迷等,引起该次食物中毒的最也许病原是()

A.致病性大肠杆菌B.沙门菌C.葡萄球菌

D.肉毒梭菌E.副溶血性菰菌

15.某家庭5人,吃了自制的豆酱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食欲不振,随后出现视

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颈无力、头下垂,经治疗后逐渐恢复健

康,发生中毒的最也许病原是()

A.副溶血性弧菌B.李斯特菌C.沙门菌

D.肉毒毒素E.葡萄球菌肠毒素

共同题干(1617)

某患者,平时经常吃瘦肉、鸡蛋、牛奶,不吃蔬菜、水果、粗粮。

16.该患者最也许出现的重要症状是()

A.贫血B.记忆力减退C.便秘D.消瘦E.乏力

17.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

A.改变饮食习惯,多摄入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

B.改变饮食习惯,多摄入动物内脏

C.改变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脂肪的食品

D.改变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E.改变饮食习惯,多摄入粮谷类食品

A.夜盲症B.坏血病C.佝偻病D.贫血E.脚气病

问题(1820)

18.长期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是()

19.长期缺少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是()

20.长期缺少维生素D引起的疾病是()

21.长期缺少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是()

A.粮谷类B.豆类C.动物肝脏D.奶及奶制品E.蔬菜、水果

问题(2225)

26.人体缺锌的临床表现有()

A.生长停滞B.味觉功能减退C.性幼稚D.多发性神经炎E.创伤不愈合

27.为更好地发挥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应采用的措施有()

A.供应足够的能量B.运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C.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D.供应更多的蛋白质

E.供应大量的维生素

四、思考题(共36分)

1.简述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6分)

2.平衡膳食宝塔分几层?如何对的应用平衡膳食宝塔?(12分)

3.食物中毒的解决原则。(10分)

4.平衡膳食的基本规定。(8分)

1.蛋白质脂肪糖

2.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3.VB,VB2VPP

4.普食软食半流质膳食流质膳食

5.EARRNIAlUL

6.ACD

7.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8.佝偻病缺铁性贫血

1.营养是指机体摄取、消化、吸取和运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过程。

2.营养价值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限度。

3.食物中毒指正常人摄入正常数量可是状态的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的食物或

误食有毒食品引起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4.膳食纤维植物性食品中不能被人体吸取的多糖类物质。

5.膳食结构是指人群消费的食物种类及数量的相对组成。

6.BaIanceddiet是指全面达成营养规定的合理膳食。

1.E2.A3.E4.A5.B6.E7.B8.A

9.E10.E11.D12.C13.E14.C15.D16.C17.A18.A

19.B20.C21.E22.D23.B

24.E25.A26.ABODE27.BC

1.(1)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癌和肠道疾病的发省。(2)减少血胆固醇,对心血管疾

病和胆石症有良好作用。(3)减少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4)控制体重及减

肥。

2.(1)平衡膳食宝塔分五层谷类食品位于底层;蔬菜和水果类食品位于第二层;鱼、

禽、肉、蛋等动物性食品位于第三层;奶类和豆类位于第四层;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

(2)平衡膳食宝塔应用①拟定你自己的食物需要,不一定栗天天搬照摄入量进食,

重要的是要按照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②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

③要合理分派三餐食量;④因地制宜,充足运用本地资源;⑤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3.食物中毒的解决:(1)积极抢救解决病人。(2)及时解决可疑食物及现场。

(3)对饮食行业及炊事人员中带菌者或传染病、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皮肤病者,应

调查并积极治疗。(4)立即向本地卫生防疫站和有关部门报告。(5)追究当事人法律

责任,同时进行卫生宣传及指导工作,针对本次中毒提出具体改善意见和措施。

4.合理的食物调配;科学的加工烹调;良好的用膳制度;食物对人体无毒无害,保证

安全。

第五部分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4分)

1.人口素质具体涉及-------------、------------------、---------------O

2.当机体处在应激状态时,通过一系列--及------系统的变化影响机体健康。

3.情绪变化重要是通过----------影响机体的------------与-----------,进而导致

体内各个系统与脏器的变化。

4.促进健康行为可以通过五个方面来衡量即——、——、——、——、——。

5.个性心理特性重要涉及------------、-------------、----------三方面。

6.社会心理因素即平常生活事件划分为三类-----、-----------、-----------o

7.人类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即-----、-------、-------、------、------o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9分)

1.sociaIsupport

2.心身疾病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有()

A.吸烟、饮酒、饮食、运动

B.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C.病从口入、不良嗜好、品德败坏、屡教不改

D.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

E.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卫生保健服务设施差、服务低

2.家庭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在于()

A.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B影响疾病的治疗、转归

C.家庭成员健康信念互相影响

D.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健康

E,以上各条均影响家庭成员健康

3.以下对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与疾病关系对的的是():

A.社会交往越少的人,疾病发生率越高。但这种关系受该疾病其他危险因素的影

响。

B.社会交往与疾病发生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C.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能影响许多疾病或症状的发生,缺少特异性。

D.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只影响精神病的发生。

E.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不会影响疾病的恢复。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什么道理()

A.人的行为具有生物性B.个体因素对人的行为影响重大

C.人的行为具有选择性D.人的行为往往受环境的影响

E.以上都对

5.健康促进的概念为()

及经济干预的综合

B.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涉及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

D.防止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E.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运用这些服务

6.健康促进的5个重要活动领域为()

A.控烟、控酒、控高血压、控爱滋病、控性病

B.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

C.制定公共政策、发明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

务方向

D.以农村为重点、面向工农兵、防止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

运动相结合

E.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健康服务、防止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

7.健康促进的核心是()

A.教育B.行为改变C.增权D.环境改变E.社会干预

8.以下不属于促进健康的行为是()

A.适量运动B.饭前便后洗手0.戒烟

D.合理运用卫生服务E.求神拜佛

9.可指导和组织健康促进干预实行的理论是()

A.健康信念模式B.创新扩散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D.“知-信一行”理论E.格林模式

10.以下属于危害健康的行为是()

A.适量运动B.饭前便后洗手C.戒烟

D.开车系安全带E.C型行为

11.行为的五个要素是指()

A.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动机、行为手段、行为结果

B.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

C.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动机、行为模仿、行为结果

D.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模仿

E.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动机、行为结果

12.以下属人的本能行为的是()

A.摄食行为B.饭前便后洗手C.不洁性行为

D.多吃蔬菜、水果E.抽烟

13.以下哪点体现了人类行为的社会性()

A.儿子仿效父亲抽烟B.看见老虎赶紧奔逃

C.性行为D.寻找食物充饥E.喜甜食

共同题干(14-15)

某学生寝室,共住两名女生,甲女活泼好动,每周有3-4天与同学一起打乒乓球。

乙女整日课后都呆在寝室看书,又喜吃零食,体重达100公斤。

THE END
1.降与降能力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单选题】凉拌福寿螺导致几十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事件发生于() A、2005年5月 B、2006年5月 C、2005年6月 D、2006年6月2、【单选题】食源性寄生虫病不包括() A、水生动物源性寄生虫病 B、植物源性寄生虫病 C、肉源性寄生虫病 D、细菌性寄生虫病3、【判断题】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生吃或半生吃被寄...http://zunyi.ehqc.cn/ask/61_81.html
2.佛山市降素养知识答题抽奖送1活动期间参与佛山市健康素养知识答题抽奖送红包活动,通过成功关注【佛山健康教育】官方微信号并点击菜单栏【健康体检】-【健康素养知识竞赛】进入活动页面参与答题(以下有小编整理的所有答案),全部答对后再进行抽奖,均可有机会抽取到一份1-10元微信红包奖励,抽到红包的话是秒推的,红包非必中,也可多关注下放水消息。活...https://www.dir28.com/53534.html
3.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考点巩固(最新版)A.水边感染性钉螺的密度 B.水体中尾蚴的密度 C.人体接触疫水的体表面积 D.人体接触疫水的部位 点击查看答案 42、单项选择题 我国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的地区是(). A.黄河流域及其以北 B.黄河流域及其以南 C.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D.长江流域及其以北 点击查看答案 43、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寄生虫病是人兽共患...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8/1078477.html
1.别让虫子在体内安家快用XX牌驱虫药寄生虫感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因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程度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危害: 1. 营养吸收障碍:寄生虫会夺取宿主的营养,导致宿主营养不良、贫血等。 2. 器官损伤:寄生虫在体内寄生和繁殖过程中,可能会对宿主的器官造成损伤,如肝脏、肺脏、肠道等。 http://zkgzedu.vip/zkzggl/3784.html
2.畜间人畜共患病100问如由细菌引起的鼠疫、布氏杆菌病、鼻疽、炭疽、猪丹毒、结核病等;由衣原体引起的如鹦鹉热等;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如恙虫病、Q热等;由真菌引起的如念珠菌病等;由寄生虫引起的如弓形体病、旋毛虫病、绦虫病等;由病毒引起的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在这些病中,有一些病的感染率、死亡率较高,直接危及人体生命...http://yjb.enshi.gov.cn/2016/0105/187967.shtml
3.注意这几种常见的宠物寄生虫病,人类也易感染市疾控中心说,如果宠物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状况,有可能是患上了寄生虫病。作为宠物常见的疾病,绦虫病、蛔虫病等寄生虫病不但会危害到宠物自身的健康,而且有可能传染给人类,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宠物及主人都应尽快去专业的医院就诊。详见↓ 绦虫病 【感染病原】主要由犬绦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内引起,人不注意卫生或...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33255
4.寄生虫有哪些?其如何引起人类患病?又如何治疗和预防呢?寄生虫有哪些?其如何引起人类患病?又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核心提示:寄生虫是一种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中的生物,有三种主要类别的寄生虫会引发人类疾病,包括原生动物、蠕虫和体外寄生虫,原生动物和蠕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肠道,而外寄生虫包括虱子和螨虫,其可以附着或钻入皮肤,并在皮肤上停留很长一段时间。https://news.39.net/qwqs/191203/7657750.html
5.日常生活知识竞赛问答题3.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 4.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5.做完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要注意运送途中不可碰撞受伤部位。避免人为加重伤情。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03261.html
6.警惕传染病高发季节今日焦点新闻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它可在人群中传播并造成流行。病原微生物主要为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等,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 2、引起传染病的病因有哪些? 有病毒、细菌、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 https://www.cdgcyy.com/page/news/jd/654.html
7.讨论奇特的病例:是什么寄生虫感染?(注意:论坛内的话题交流仅供参考...SARAHNAN30 护士 伊维菌素 阿苯达唑 这两个药怎样?08-23IP湖北湖北 收藏回复点赞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28106580
8.寄生虫感染的症状体内有寄生虫怎么治疗→MAIGOO知识⑥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等,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寄生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1、皮肤瘙痒发炎:像螨虫,虱子,跳蚤等寄生虫,都会导致皮肤瘙痒,如果不及时杀灭,还会引起皮炎,过敏性皮疹,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病,影响到了外形美观。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9016.html
9.每日热点0603一方面,消除疟疾本地传播,并不代表没有疟疾病例,我省每年仍有不少输入性疟疾病例;另一方面,虽然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在我省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地区间分布不均衡,我省仍然有不少农村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在5%以上,此外,少部分农村地区学校的班级蛲虫感染率高达10%。全省各地要持续巩固疟疾和土源性寄生虫病等重点寄生...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3777
10.人体寄生虫有哪些种类?寄生虫对人体的十大危害2、寄生虫导致很多疾病。人类最致命的寄生虫是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生物。最著名的致命性寄生原生动物是疟原虫,它导致疟疾。在美国,微小的单细胞原生动物约占所有寄生虫感染的90%。在显微镜发明之前,早期的医生不知道微小的寄生虫是导致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 https://mip.tanmizhi.com/html/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