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寄生虫每年给美国养猪造成的损失超过2.5亿美元。而我国养猪业在养殖环境、设备设施、管理水平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寄生虫的严重程度及危害性更加要重视!
一、猪寄生虫病的经济学意义
寄生虫对猪场生产巨大的经济效益影响,所以寄生虫病受到养猪生产者的逐步重视。尤其是在当下猪价行情低迷的情况下,猪场老板开始计算猪场被寄生虫吃掉了多少效益。在国外,猪体内寄生虫病每年给美国养猪业造成超过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且综合寄生虫病给美国的养猪业造成超过8%的行业损失。
在我国虽然没有相应的数据统计,但我国在养猪环境、设备设施、养殖理念与水平等方面与西方养殖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寄生虫病的严重程度及危害性更加值得重视。此外,中国养猪行业在寄生虫病防控支出方面的占比远远低于西方主要养猪国家,可见我国对寄生虫防控需要加大重视程度与投入,因为寄生虫病的控制是猪群健康管理项目中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项。
二、过往驱虫的得与失
目前多数养猪场都在驱虫,那么他们的驱虫效果如何呢?现实中,许多猪场仍然存在严重的体内外寄生虫,那么猪寄生虫病的控制为什么这么难呢?
1、为什么寄生虫病的控制效果难以达标
猪寄生虫病控制难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寄生虫虫卵对外环境的抵抗力特别强,导致环境中的虫卵无法通过现有措施彻底杀灭,从而导致猪只从环境中的再次感染,使驱虫方案的有效期缩短。2)目前驱虫药市场产品良莠不齐或提供的方案不够全面立体,不能全面、同时、彻底杀灭体内、体表、环境中的寄生虫或虫卵。3)猪场在生产管理方面或饲养模式方面存在不利于寄生虫病控制的因素,如密闭猪舍、卫生水平差等因素导致寄生虫不能很好控制。4)寄生虫病控制措施的正确评估方式缺失,仅通过感觉来评判寄生虫感染的严重性甚至没有评估的行为。
2、寄生虫病控制中的误区
1)首先是安全问题,由于芬苯达唑、阿苯达唑类驱虫药对胚胎具有毒副作用,导致母猪胚胎死亡、早期流产和公猪精液质量下降的问题;
2)驱虫模式,很多农场采取的是春秋二季投药或者无规律投药的模式,驱虫的频率不够,没有根据体内外寄生虫的生活史及药物效果来进行驱杀,导致永远在驱虫,但越驱越严重的结果;
3)效果问题,长期单一使用伊维菌素加阿苯达唑,使寄生虫产生耐药性,驱虫效果大打折扣;
5)环境控制,许多寄生虫的幼虫和虫卵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当使用了驱虫药物之后,大量虫卵及成虫随粪便排出,以及在猪只蹭痒过程中,疥螨的成虫及虫卵同样能附着在栏杆舍壁上,如不及时进行粪便清理及使用环境杀虫剂,则存在重复感染的情况。
三科学驱虫方案的建立
四、科学的寄生虫评估标准
驱虫后需要科学的驱虫效果评估,对于体内寄生虫使用虫卵检测的方法,对体表寄生虫使用猪只蹭痒指数的方法。蹭痒指数是检测体表寄生虫感染严重程度的金标准,即观察15分钟观察25头母猪的蹭痒次数,用次数除以25即为蹭痒指数(RI),RI小于0.1为轻度感染,RI在0.1-0.4之间为中度感染,RI大于0.4为重度感染,下面我们看一组今年近期在某养殖公司所进行的产品对比验证试验。
进行虫卵检测,并未检测出虫卵,说明目前猪群的主要寄生虫问题在于体表寄生虫,我们进行了猪只蹭痒指数的观测,结果如下:
在使用21天后,猪群的蹭痒指数均有下降,但是由于2/3/4组没有进行环境驱虫,在试验后80-90天,猪群出现了蹭痒指数升高情况,到现场观测后,使用莫昔克丁浇泼剂的4组的蹭痒指数仍旧在0.1以下,说明了海达宁的长效性以及环境驱虫的重要性。5组蹭痒指数最高,主要是芬苯哒唑对体表寄生虫无效。而双甲脒是短效体表杀虫农药,效果不理想,而且遇碱后毒性大大加强。
五、总结
1)简言之,寄生虫病的控制需要在饲养管理方面,尤其是在环境卫生方面需要更高的要求。
2)在驱虫方案方面,需要选择立体、全面、一刀切的驱虫方案,从而将猪只体内、体表及环境中寄生虫同时清除,减少较差感染。
3)在药物选择方面,选择长效驱虫药物更具有现实意义,可以降低驱虫频率(一年3次驱虫足以解决);同时,产品安全性对种猪的生产性能有较高保证;再者,方便使用与精准用药可以保证方案的落地与效果一致性;最后,内外同驱的产品可以减少操作,使得内外驱虫效果一致同步。
4)关于驱虫频率方面,短效驱虫药物需要达到6次/年的频率,而长效驱虫药物仅需3次/年的频率就能较为完全地覆盖驱虫空白期。力争做到体表无蹭痒,驱虫不见成虫的状态,表明驱虫是成功的。而你,离驱虫成功还有多远呢?
(审核编辑:猪猪侠)
2024年11月17日河北省唐山市滦南
2024年11月17日河北省邯郸市永年
2024年11月17日吉林省辽源市东辽
手机软件
搜猪论坛
预警系统
2024搜猪会员线下见
逛展图集|第13届李曼养猪大会
搜猪网&金猪商城亮相2024第13届李曼养猪大会(现场直击)
2024第39届山东畜牧业博览会
【现场直击】2024年生猪价格形势内部研讨会暨搜猪网西部地区会员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