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意味着万物生发,意味着播种希望,但是要想秋天谷满仓廪,除了勤劳,还要随时提防害虫对庄稼的影响。
惊蛰又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从中医角度讲,惊蛰时节,由于刚刚从冬天过渡到春天,此时的天气还比较干燥,气温也不太稳定,加上大地阳气上升,影响到人体,容易形成“内热”,人们此时会感觉到口干舌燥,容易外感咳嗽。而梨则有益脾润肺、降燥去火的功效,惊蛰这天吃梨可以防止人口干舌燥,还能够治疗咳嗽,抵御疾病的入侵,通过食疗的方法帮助人体适应惊蛰的节气。
惊蛰也同时意味着昆虫开始出来活动了。古人认为虫类身上携带着病菌,容易引发传染病,有些昆虫还会对庄稼造成危害。因此人们将对农耕有害的昆虫称为害虫,也总结出许多办法来应对虫害。
用火减少虫害的方法在《诗经·小雅·大田》已有记载——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火可以烧死部分出来活动的昆虫,也会烧死部分虫卵,在一些地区,每年春耕前,农民都会将田中的杂草柴火等聚在一起,用火烧掉,然后将草木灰撒在农田里。
盐水选种的方法在传统农耕里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大约15%—20%的氯化钠溶液),利用浮力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不饱满(胚胎发育不完整)的种子会浮起来,便于区分。
现代农业则更多采用化学和基因等方法,将病虫害彻底消灭,以确保农作物免受昆虫的伤害,从而获得稳定的产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