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肝炎病毒有五种主要类型,分别称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虽然它们都会引发肝病,但它们在传播方式、疾病严重程度、地理分布和预防方法上各有不同。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导致数亿人患有慢性病,并且是肝硬化、癌症和病毒性肝炎引发死亡的最常见致因。据估计,全球有3.25亿人患有乙型或丙型肝炎。
那如何才能填上这个“窟窿”呢?
筛查和接种疫苗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
哪些人需要定期进行乙肝筛查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其病毒可在环境表面保持传染性至少7天。其中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如未获得抗体保护,很容易中招。所有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是需要进行定期筛查的。
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
1、经常接触乙肝患者或HBsAg阳性者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护工;
2、经常接触他人血液或血制品人员,如:检验人员;
3、自身有伤口并接触过他人血液,如:如警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双方均有伤口的打架斗殴者等;
4、家人(尤其是配偶、父母)有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5、在不规范的诊所进行过注射、手术、口腔诊疗等;
6、使用过未经严格消毒器械或在不规范场所进行修足、纹身、扎耳孔等;
7、与他人共用过剃须刀和牙具等;
8、有静脉注射吸毒史者;
9、有男性同性行为者;
10、与未知感染状况者发生性关系、或有多个性伴侣者;
11、使用过未经严格筛查和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者。
具体筛查建议:
1、成人(特别是2002年前出生的人群)应尽早进行HBV感染筛查,一生至少筛查1次。
2、育龄期女性无论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和曾筛查过HBV感染,每次妊娠时,均应尽早检测HBV标志物。
3、所有高危人群不管年龄如何,均应检测HBV标志物。
4、对持续暴露高危因素的易感人群,应定期检测HBV标志物。
5、对所有愿意筛查者,可进行HBV感染筛查。
6、对医疗机构就诊或社区筛查发现的乙肝患者,应督促其家人进行HBV标志物检测。
二、
怎么看懂筛查结果
检查乙肝“两对半”一共五项结果,分别是:
1、HBsAg:表面抗原
2、HBsAb:表面抗体
3、HBeAg:e抗原
4、HBeAb:e抗体
5、HBcAb:核心抗体
结果解读:
1、全阴性-:表明过去和现在都未感染乙肝病毒,但也无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2、1.3.5三者为阳性+(俗称"乙肝大三阳"):是乙肝病毒现症感染的表现,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传染性较强。
3、1.4.5三者为阳性+(俗称"乙肝小三阳")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趋向恢复或慢性乙肝病毒现症感染,但病毒复制可能比较低,传染性比较低。
4、1.5二者为阳性+:常为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e抗原血清转换窗口期、或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此期病毒复制力较低,传染性性也比较低。
5、仅2为阳性,即表面抗体阳性+:大多是注射过乙肝疫苗产生免疫力的表现;或是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病毒已被清除,并对乙肝病毒感染已经有了免疫力,不会再感染乙肝。
6、2.4.5三者为阳性+,或者2.5两个抗体为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现在病毒已经清除,一般不是乙肝病毒的现症感染状态,而且对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有抵抗力。
7、4.5两项阳性+或者仅5一项阳性+:此种状态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既可能是乙肝病毒现症感染表现,也可能是感染后处于恢复的状态,需3-6个月复查一次。
一般人的检测指标建议为这三项:
HBsAg:表面抗原、HBsAb:表面抗体和HBcAb:核心抗体。
其中,重点讲一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如果这项呈阴性状态,也就是说,你的乙肝疫苗保护力“过期”了,需要接种乙肝疫苗。目前以全程接种后1个月的外周血抗-HBs水平作为评价指标,抗-HBs小于10mIU/mL认为是疫苗无(低)应答,抗-HBs:10~99mIU/mL认为是弱阳性,抗-HBs大于100mIU/mL认为是疫苗高应答。
建议:10mIU/mL~99mIU/mL高风险人群可视情况加强一剂次乙肝疫苗,小于10mIU/mL则需重新全程接种或加大接种剂量。
三、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我国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2005年实现了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
在国家众多政策支持下,我国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方面成绩斐然,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5.6%,3剂全程接种率为99.6%。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HBsAg阳性率低于0.5%。
可以说,我们已经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了。
四、
除了儿童,成人的乙肝疫苗接种尤为迫切
目前,成人特别是青壮年已成为中国急性乙肝发病的主要人群。
2005~2016年中国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的年龄分布见图
据统计,我国92%乙肝感染者大于30岁,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其中50~54岁年龄组人群报告发病率最高,为94.77/10万,其次为45~49岁和55~59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91.04/10万和91.42/10万。
2020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HBV易感率高
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
根据2022年的数据,我国12月龄内儿童的乙肝疫苗3针全程接种率多年均保持在96%以上。而2014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29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仅为38.2%。
五、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建议
1、接种前是否需要筛查
对已知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者,无需再接种。对乙肝疫苗接种史和HBV感染史不详者,可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前采血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同时接种首剂疫苗,如HBSAg或抗-HBS阳性者,可不再接种第2和第3剂乙肝疫苗;如果检检测结果均阴性,按计划完成第2和第3剂接种。
2、哪些人需要接种后筛查
一般人群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可不检测抗-HBs。但对高危人群,应在接种最后1剂后1~2月检测抗-HBs,如抗-HBs<10mIU/mL,应再接种3剂20μg乙肝疫苗,并于完成第2次接种程序后1~2月检测血清抗-HBs。
3、成人疫苗免疫程序
一般免疫程序:
所有18~59岁无乙肝疫苗接种史和HBV感染史者应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为0,1,6月,接种3针。
加强接种:
一般成人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无需加强免疫。但对于持续暴露高危因素(如血液透析)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应每年检测抗-HBs,如抗-HBs降至10mIU/mL以下,可加强免疫。
序贯接种:
对于未按程序完成全程免疫者,应尽快补齐未接种剂次,无需重新开始接种。第2剂与首剂接种至少间隔4周,第3剂与第2剂至少间隔8周,与首剂至少间隔16周;成人接种乙肝疫苗最好用同品种疫苗,如首剂接种的乙肝疫苗种类不详或同品种疫苗短缺,则第2或第3剂可用其他疫苗。
4、特殊人群接种
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HBV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的肿瘤患者、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病患者、HIV感染者、吸毒人群、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并增加接种次数或剂量,注射剂次分别为0,1,2,6月,每剂20μg。
意外暴露HBV者如接种过乙肝疫苗并有应答者(抗-HBs>10mIU/mL),可不再接种HBIG或乙肝疫苗。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疫苗接种史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剂20μg乙肝疫苗,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剂和第3剂20μg乙肝疫苗。
对计划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如器官移植手术者等,建议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由临床专业人员确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六、
去哪儿接种、筛查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可在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成人疫苗接种单位,或设立成人接种门诊的儿童预防接种单位就近接种;成人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可就近选择有检测能力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可咨询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保健单位的医生,或各级医疗机构中从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
如果慢性乙肝患者不检测、不治疗,15%-25%将过早死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感染乙肝的风险,但不同年龄段感染乙肝风险不同。如新生儿时期,母婴乙肝传播的风险高,感染后90%以上将发展为慢性乙肝感染;成人感染后5%-10%发展成慢性乙肝感染。儿童的乙肝防控我们已经做到很好了,目前更重要的是保持。而成人加强筛查和接种乙肝疫苗也会成为未来我国“消除肝炎”的助力。
参考文献
[2]ThePolarisObservatoryCollaborators.Globalprevalence,cascadeofcare,andprophylaxiscoverageofhepatitisBin2022:amodellingstudy.LancetGastroenterolHepatol,2023,8(10):879-907
[3]HuangDQ,TerraultNA,TackeF,GluudLL,ArreseM,BugianesiE,etal.Globalepidemiologyofcirrhosis-aetiology,trendsandpredictions.NatRevGastroenterolHepatol,2023,20(6):388-398.
[4]Datafrom4NationalEpidemiologicalSurveysconductedin1992,2006.2014and2020.
[5]张国民,缪宁,郑徽,等.中国2005-2016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的年龄和地区特征.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24(2):121-126.
[6]ShyuYC,HuangTS,ChienCH,etal.Diabetesposesahigherrisk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mortality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Apopulation-basedcohortstudy.JViralHepat,2019,26(6):718-726.
[7]中华预防医学会.成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检测及管理专家建议.中国病毒病杂志,2024.14(4):301-309.
[8]ConnersEE,PanagiotakopoulosL,HofmeisterMG,etal.ScreeningandtestingforhepatitisBvirusinfection:CDCrecommendations-UnitedStates,2023,MMWRRecommRep,2023,72(1):1-25.
[9]尤红,王福生,李太生,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03):457-478.
[10]崔富强,林炳亮,刘志华,等.中国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进展[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3,13(05):327-336.DOI:10.16505/j.2095-0136.2023.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