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脸上白斑指甲白点,均不是体内有虫的症状
肠道线虫病目前已少见,定期给孩子服药无必要
担心孩子得蛔虫病,一些家长会给孩子吃打虫药,有的甚至定期服用。不过,针对这种行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医生近日呼吁,随着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变化,蛔虫早已没有以前那样猖狂,贸然使用打虫药,虫没打着,反而还可能导致变态反应性脑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周红雨教授告诉记者,医院每年都会接到五六例因为误食打虫药引发脑炎的病人。除此之外,误食打虫药,还有可能造成肝功能、肾功能受损,以及恶心腹泻等问题。
定期服用打虫药
有必要?
家长:有人定期给孩子吃
昨日下午,在成都市的一家幼儿园门口,站满了准备接走各自家中孩子的家长。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家长,其中有两位年龄稍大的家长表示,会定期给家里孩子备好打虫药吃。“娃娃面色发黄,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一位家长表示,药店里两块多钱就能买到一粒。
随后,记者来到一家药店询问打虫药,药店工作人员拿出一种名为史克肠虫清的打虫药介绍说,一般都是买这种,不过要两岁以上的才能服用。药店通常都是单卖,每片需要2.5元。
医生:肠道线虫病已少见
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肠道线虫引发疾病的几率已经大不如前。“以前卫生条件差,小孩子也喜欢吃一些生冷的东西,田地里化学肥料使用都很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周红雨教授说,这些外部环境,为寄生虫虫卵提供了“温床”,因为很多蛔虫都是通过食物入侵人体。
然而,现在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生活都更加讲究了,卫生习惯也和之前相比有了长足进步。“如果还将打虫药作为预防性用药,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周红雨告诉记者,现在肠道线虫病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少有的寄生虫病,已经没有必要定期给孩子喂打虫药了。
科学防治蛔虫病
看这里
症状
间歇性肚脐周围痛要小心
记者了解到,蛔虫病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症状。
1、营养不良:蛔虫在小肠头不仅要掠取营养,而且因为损伤了肠黏膜导致消化和吸收障碍,还会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A、B2、C的吸收,甚至造成发育障碍。2、损伤肠黏膜:因为肠黏膜损伤和肠壁炎症影响肠的正常蠕动,常有间歇性肚脐周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3、引起超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及结膜炎等,反应强烈时还可能出现休克症状。4、常见的并发症:因为蛔虫会到处钻,在受到刺激比如吃辣了、发烧等情况下,就可能进入与肠腔相连接的管道,或进入其他器官,如胆道、胰管、阑尾等处引起蛔虫并发症,出现胆道蛔虫病、肠梗阻,甚至穿通肠壁引起肠穿孔导致腹膜炎等等。
查虫
应该先做粪便检查
“如果孩子消化吸收出现了问题,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还是应该先做一个粪便检查。”周红雨说,如果查到有虫卵,证明确实有蛔虫病。而针对一些人们口口相传的蛔虫症状,周红雨也表示,都不科学。
“诸如磨牙、脸上白斑、手指甲上有白点等,都不是体内有虫的症状。”她表示,就拿磨牙来说,长牙、牙齿疾病、中耳炎等都会引发这种症状。
用药
乱吃可能导致肝肾损伤
周红雨表示,如确实查到有蛔虫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吃什么药、吃多少药,都不能自作主张。“只要是药就不能乱吃。”周红雨透露,医院每年都会接诊五到六例因为服用打虫药引发变态性脑炎的病例,在神经内科,主要以成年人为主,不过,这种情况还没有出现上升趋势。
大量临床数据和研究表明,服用驱虫药可能导致变态性脑炎及肝肾损伤。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早在2009年就发出提示,左旋咪唑等咪唑类驱虫药可以导致脑炎综合征;国内多家医院也曾有过服用驱虫药导致脑炎的案例分析。
据国内一项关于驱虫药性脑炎的研究发现,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意识障碍、反应迟钝、肢体瘫痪、失语、皮层性尿失禁等,而且这些症状可能导致终生残疾。一些孩子还可能出现口干、乏力、嗜睡等症状。
成都商报记者宦小淮实习生陈薪屿
原标题:吃了打虫药,蛔虫跑不脱?如果胡乱吃,小心得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