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的症状五大信号预示湿气重

现在的人经常会发现自己的舌苔很厚腻或者是大便不成形,有的时候还会食欲不佳、精神状态差,但是就是找不出什么原因,这让人们非常的烦恼。那您知道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吗您知道如何去除体内湿气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祛湿的食物,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湿气重的症状

经常会听见人们这样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其实这句话是形容人体内的湿气过重,让人的精神无法提起来,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湿邪如不去除,可使病情迁延难愈,如何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可从以下五大信号判断。

信号一舌苔厚腻

假如您哪一天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舌苔非常的厚或者发现自己的舌体胖大,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的话,那就证明您体内的湿气太重来了,应该及时的调理过来。

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这些信号说明体内的湿气较重。

信号二大便不成形

信号三食欲差

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较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且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夏季。

信号四小腿肚发酸

假如您在早上起床后会突然感觉自己的小腿肚非常的酸痛,并且感觉很沉重的话,还有的人会发现最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的话,那证明您出现虚胖的现象,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信号五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脑涨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其实这一点不难解释,古人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说明脾气虚到一定程度,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的表现。

体内湿气重的原因

环境因素导致体内湿气重

外湿致病,多因患者伤于雾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业,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湿之处而得。

发病有由表入里的转变规律,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症状各异。浅则伤人皮肉筋脉或流注于关节,深则可入脏腑。

如湿郁肌表,可见恶寒无汗,发热体酸,头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湿阻经络,则见肢体重着酸痛,或经脉拘急或痉挛等症状;湿着筋骨成为湿痹,又可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等症状。

内湿可因外湿侵入人体,影响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称为湿困脾土。也可因饮食不当、劳倦思虑等原因损伤脾脏,或因肾阳衰弱引致脾阳不振而形成。

内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闷痞满,呕吐痰涎,便溏泄泻,或尿少浮肿,或妇女白带量多等症状。

内湿在人体内还可进一步演变发展。如上入胸膈,则可形成湿蔽清阳,严重者可产生神识如蒙的症状;或胸络痹阻,发生胸痹胸痛。如壅结于大肠,又可见大便下血、血色不鲜,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状。其病证性质又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饮食习惯导致体内湿气重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水分全部从小肠吸收,小肠壁密密麻麻排着无数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连通人体各个脏腑、部位,脏腑和人体所需的营养、水分都通过毛细血管吸收;

同时也将多余的营养物质和水分通过毛细血管排到小肠,而脏腑和其他部位的细胞在吸收自己所需的水分以后,常常在体内形成了多余的水分;

如果得不到脾脏的有效运化,这些水分偏不能有效地排出体外,形成人体的湿气,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饮食不当伤了脾脏,导致体内的水湿气得不到有效的运化,所以也越来越多的人身上湿气过重。

如何去除体内湿气

第1招: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

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第3招:避开湿气的环境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祛湿的食物

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燕麦

3、薏仁

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4、小米

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

5、红豆

6、胡萝卜

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7、山药

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沈积,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将去皮白山药和菠萝切小块,一起打成汁饮用,有健胃整肠的功能。

8、牛蒡

牛蒡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并有调整肠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保有水分、软化粪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可作成牛蒡茶随时饮用,长期服用。

9、洋葱

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10、水芹

如何判断体内有没有湿气

现代人普遍“湿气重”,尤其是七八月份,湿气当令,湿邪不去,可能引起身体沉重、疼痛,尤其是关节伸缩不顺,会引发关节痛。同时,内湿则表现为脾胃不佳,容易发生腹泻、功能性胃肠炎发作等情况。

如何判断体内有没有湿气呢

1.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体内有湿了。

2.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黏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还可以从大便的颜色、形状等进行判断,是否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3.洗漱时看舌苔

体内湿气大啥表现

“湿气重!”这是广东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特别在炎炎的酷暑天气。岭南地区的特殊气候,造成了广东地区夏季“暑湿”的典型面貌。除了要避开炎炎夏日,注意解暑之外,日常养生还要注重祛湿。

怎么样算是湿气重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崇廉表示,人体从上到下可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湿气重的人常感觉到头困重、精神不爽。有时会出现眼睛浮肿,这是痰湿者的常见的表现。舌苔厚腻是中医判断湿气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果舌苔厚而黄,可能是典型的“湿热”;舌苔厚而白,应该是“寒湿”。

除湿气,先化湿

“湿气的产生与内外环境有关。”冯崇廉说,在中医的理念中,湿其实就是水,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湿。但湿不一定是有损人体健康。当体内太干燥,需要湿的滋润;体内湿气太过,则有损健康。外界环境的潮湿也会侵犯人体。夏天岭南地区潮湿的环境容易带来外部的湿气,干扰人体健康。因此,夏季要除湿气,首先要考虑化湿,祛除体内多余的湿气。中医常用一些芳香药物,达到祛湿的作用。例如上中焦有湿,需要化湿,可以用佩兰、藿香、石菖蒲、白豆蔻等煮凉茶;下焦有湿,可以用绵茵陈、苡米、茯苓等利湿药物。

养脾胃,才是祛湿治本之道

由于湿气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的蕴化功能不足。因此,祛除了多余的湿气之后,还得养脾胃。在祛除湿气之后,可以用“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煲汤,有健脾养胃的功能。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的方式,达到健脾祛湿的功效。如用淮山、茯苓、苡米煲汤,是夏季常用的健脾祛湿汤方。

另外,平常可以多食用豆类,如扁豆、赤小豆等,均有祛湿作用。少吃黏而多汁的食物,例如肥猪肉、榴莲、芒果等,湿气太重的人群也不适合多吃水分很多的瓜类,如节瓜等。

自我检查体内有湿气的5大症状

一、如何检查身体湿气

1、排便粘稠

2、刷牙见恶心

3、起床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4、肚子发酸

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顺便说一个祛湿的妙法,就是点揉承山穴。

5、舌苔赤红无苔

二、祛湿食材:

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扁豆: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祛湿粥

绿豆百合米仁粥

制法:

1、将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钟;百合洗净切小;

2、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着花;插手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功效:夏令健脾通便祛湿的典范食疗粥方。

秋来“夏”未走,身体要祛湿

身体湿气重的6个表现:

1、头部

2、关节

如果体内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THE END
1.消化系统的科普——《肠子的小心思》读书笔记要确定口臭是否真的来自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指或棉签在自己的扁桃体上擦拭一下,如果取出来闻着有臭味的话。 (2)嗓子痛、发炎 扁桃体的结构其实不是“丘”而是“壑”:扁桃体的黏膜上皮向扁桃体内部陷入形成隐窝,就像是形成了一道道沟壑一样。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扩大表皮面积,便于部署最多的部队。但缺点...https://www.jianshu.com/p/b3de3421be4f
2.『名医验方』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养生"这个词比较早是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过,一篇文章是我们中学时候读过的庄子的《庖丁解牛》,文中提到庖丁在跟梁惠王的对话过程中,告诉他是如何宰牛的,在把整个过程跟他介绍完了以后,最后梁惠王和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05/09/8525870_859224153.shtml
3.大便能不能检查出有寄生虫消化内科指导意见:如果是肠道寄生虫,检查大便是可以检查出来的,比如,绦虫、钩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到医院可以挂内科的号,然后让内科医生给开一张肠道寄生虫检验单,拿着检验单到检验室,就可以检查了,如果有了局部发热的情况,自我感觉,要多注意腹部的具体位置的不同,一般肠道寄生虫是有多个位置疼痛的情况,躲在肚脐...https://m.bohe.cn/iask/mip/yfthw8nb7k49rsc.html
1.大便就是脾胃最好的反馈!出现这4种大便,多是脾胃不好了肠胃便秘...羊粪便,也就是大便拉出来后总是一粒一粒的,看上去跟羊粪差不多,这往往提示肠胃津液亏损不足了,因为阴津不足,所以产生虚热,大便就会一粒一粒,同时伴随着口干口渴,身心烦躁,手脚心发热,饿但是不想吃饭,便秘等情况,舌象红舌苔少,此时可以参考方剂增液汤,滋补一些津液。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4TFN0Q0553TDUQ.html
2.随大便排出的长长的虫子,你知道是什么吗?小时候卫生条件不好的时候,经常有同学拉大便的时候,会拉出一些大长虫子。那些虫子有时候会蠕动,看起来还是恐怖。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可能是感染了绦虫。 1.什么是绦虫? 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该纲成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大多分节,长如带状; ...https://www.jd.com/pccontent/281712
3.自己如何判断肠道是否是有寄生虫?真实医生回答问题描述:自己如何判断肠道是否是有寄生虫?是否需要打虫?(男,19岁) 分析及建议: 通常如果肠道有寄生虫的话,大便会有虫卵的,但是虫卵,通常肉眼,不能准确辨认。而成虫也不是一定会出现,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大便常规,不建议在没有确定有寄生虫的情况下,乱吃,指甲有白斑,这个不是确诊就有寄生虫,可能是缺乏微量元...https://m.chunyuyisheng.com/qa/uwrNQ0hKHLIIVfb9PuY6QQ/
4.读完这本书一个月,困扰我多年的胀气好了...硬度:(参照1997年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7大类) 第7类:水状,完全是液体,没有固体的成分。 判断: -如果消化系统运转正常,理想的便便形状不是第3就是第4类。理论上,其他类型不应该出现或者很少出现,如果频繁见到,最好去看下医生。 -如果是第1类,你可能需要100个小时左右来消化食物(就是便秘啦)第7类是食物在体内...https://www.douban.com/note/768642891/
5.如何识别拉拉如何辨别Les?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les 不妨来测测看,你有没有双的潜质吧。 1、现在有没有对婚姻产生很抗拒的念头? 有——转2题 没有——转3题 2、走过一片橱窗,你会很刻意地看看橱窗镜子中的自己吗? 是的——转3题 不会刻意——转4题 3、你支持同性恋结婚为合法婚姻吗? http://m.boqii.com/article/113988.html
6.有蛔虫拉的屎是什么样有蛔虫拉的屎是什么样 有蛔虫的粪便和正常人的粪便没有明显区别,从大便的情况无法确认体内是否有蛔虫。因此,仅凭外观无法判断大便中是否存在蛔虫。除非蛔虫跟随粪便被排出体外,才能肯定判断有蛔虫拉出来的屎。 体内有蛔虫的原因主要是进食了被污染的食物,尤其是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者是水,会导致肠道内感染这种寄生虫...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70d871646dbb447eb2d201b0df96c727.html
7.缺铁性贫血是什么缺铁性贫血症状及治疗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缺铁性贫血,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你们知道缺铁性贫血是什么吗?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呢,生活中该怎么才能发现自己是否贫血呢?缺铁性贫血又应该怎么治疗呢,还不知道的朋友们赶紧来看看下文详细的介绍吧! 目录 1、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2、缺铁性贫血的检查有哪些 ...https://www.xywy.com/nk/32b1757938.html
8.高度警惕!夏季腹泻高发!消化内科腹泻的病因有哪些? 引起腹泻的病因很多,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食物中毒、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服用一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二甲双胍等;一些疾病也可引起腹泻,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甲亢、糖尿病等。 下面,我们着重讲讲急性感染性腹泻,因为这是夏季腹泻的最主要病因,也就是我们常...https://www.bjsjth.cn/Html/Mobile/Articles/2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