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色诊(即面诊)你就是神医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2.10.01

学会色诊你就是神医

望闻切问是中医诊断的方法。色诊是望诊的一部分。察颜观色不但医生能用,我们也可用于自查病。

掌握好色诊,能够为我们自己的健康摄取第一道的屏障。中国人以红黄为主色。各人都有其常色,五脏有其正色,四时有其时色,各部位有其位色。病色是在明亮的间接日光下观察到的非常、非正、非时、非位,太过不及之色。观色要在远距离第一眼印象的基础上,由形到色,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一竖三横转一圈的顺序诊断。(见下图示)病色以有神、明亮、润滑、光泽为轻,暗滞、干枯、污浊为重。病色有虚实、表里、寒热、阴阳之分。白为虚、红为热。心肝脾肺肾,各有其色,白为肺、红为心、黄为脾、青为肝、黑为肾。望诊要多种诊断综合考察。面色只是其一。面部还有眼、唇、舌、耳,也要仔细观察。本博只讲面,眼、唇。望诊基础:脏腑在面部的分部(下面两图互相参考,灵活应用)开始分述:脸部发黄

血脂偏高,会使脸色偏黄、偏暗,有一些污浊,好像洗脸的时候有没有洗干净的感觉,中医叫做黄而暗浊。(如下图)

我们脸上的气色应当是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的,如果只剩一种红色了,而且特别明显,那这个红就是病色。

如果满脸苍白,而在颧颊的部位上出现了一道,或几道娇艳的红色,那是真寒假热。两颧嫩红说明有虚热。(如下图)

如果鼻尖发红说明脾胃火大。(如下图)

天生的白皮肤里面有红色,是红白隐隐。天生的白是明亮的白,润泽的白,含蓄的白。得了病之后的白色,不是明亮的而是昏暗的,不是润泽的,而是干燥的,甚至于是干枯的。

黑色如果是明亮而润泽的,这是允许的。不明亮而昏暗,不润泽而干枯,不含蓄而暴露的黑色,都属于病类的范围。满面黑色,或局部出现了黑色,首先是肾病的征象。

一些老人,由于(褐脂值)代谢障碍,脸上就会出现老年斑。老年斑是血脂代谢的失常。一是少餐;二是提倡素食,尽量不吃高脂肪的食物,尽量的少吃肉食,特别注意绝对不可以吃动物的内脏,因为它的胆固醇含量太高;第三,要加大运动量。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脂的含量,有助于脸色的斑逐渐变暗,而且新生的会逐渐减少。

"耳褶心征"是冠心病的重要征兆正常人的耳垂一般平洁光滑。仔细观察某些冠心病患者的耳垂,可以发现一条斜线或者皱痕。它是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向外伸展到耳垂边缘的一条斜线或皱痕,有的深而长,有的浅而短。耳褶心征的出现,有一定诊断价值,也被称为"冠心病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等。可能得了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等疾病。冠心病病人出现耳褶心征的可能性为73.9%~97.7%,而正常人一般在24%以下。

藕粉、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保养脾胃。已出现脾虚,就要调养或者治疗了。对于脾虚的人来说,吃一些藕粉是比较适合的,老年人更应该常备。还可以把面粉炒熟了,炒得微黄,然后再冲着喝。治疗气虚的四君子汤,也能健脾益气。用党参或者人参10克或15克,炒白术10克,因为白术用土炒之后燥性会减弱,茯苓30克,3~5克的甘草,这四种药都是中正平和的药,用它们来逐渐补充脾胃,效果很好。

中医色诊学——肾脏健康看两颊心脏色部正常的气色是红黄隐隐,就像用透明的白色丝绸包裹的朱砂一样,明亮、润泽的微红色。这是身体平顺健康的象征。

心的色部"王宫"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又主神明,是全身血液循环的中心和精神活动的中心。心的色部在两个眼睛内眼角之间的区域,相当于鼻梁骨的最低处,心脏色部所在的位置就相当于山根。中医把心称为"君主之官",所以心的色部又叫"王宫"。心脏的疾病一般可以在心脏色部显现出来。心脏色部和其他色部的颜色略微有些不同。正常情况下,心脏色部的颜色比其他部位的颜色都要偏红一些,也就是说,两眼之间的部位比周围部位更红一些。这大概跟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太忙碌,而且大家操心的事情太多有关系。就像我们每个人伸出舌头来,你会发现每个人的舌尖都稍微有一点儿红,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火类似。用色诊学的术语说,心脏色部正常的气色是红黄隐隐,就像用透明的白色丝绸包裹的朱砂一样,呈现出明亮润泽的微红色。这是身体平顺健康的象征。用红外热成像的方法研究色部的时候,发现人的心脏色部和心脏色部两侧是人脸上温度最高的部位。心脏色部和心脏色部两侧有两条高温带,这就是平常看心脏色部颜色略微发红的基本原因。通过测温度的方法也可以证实这一点。也就是说,心脏色部要比其他色部的颜色稍微偏红一些,是正常的现象。

心色部气色异常的三大提示

心色部发红是心火太盛是指心脏色部过度的红,这时就反映心脏出现了一些变化。最有可能是心火过旺。这种过度的红是一种正红色、大红色,像鸡冠的颜色一样,红得比较深而又比较润泽。心主神明,主持全身各项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当人心脏色部发红,或者是面色发红的时候,也就是心火比较盛,这时往往人会心烦,性情急躁,思考问题也就不顾后果,而且晚上易失眠,反反复复睡不着,一旦睡着之后,梦又特别多,好像光是做梦就醒了,这一宿像没休息一样,整天被人追着赶着的。如果再严重的话,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心神失常,会说胡话。用中医的术语来说是"谵语"。甚至还会出现幻视、幻听,就是看到一些不存在的事物,听到一些不存在的声音。中医遇到这种情况,就采用清心泻火的方药。只要把心火清泻,心神也就安定下来了。

心色部污浊应当去痰心色部颜色污浊发暗、发乌。这实际上和人体内部的痰有关系,和浊有关系。这种病叫痰浊蒙蔽心窍。"心窍"就是心眼。比如说一个人心眼多,是聪明机警;心眼少,是不够聪明机警。中医形象地比喻说,痰把心眼堵塞了,于是心神就不好出入了,人就由聪明变傻了。所以当有痰湿蒙蔽心窍的时候,人就会犯糊涂,严重的时候就会犯傻,甚至会神志失常。如果病人有痰的话,伸出舌头,舌苔又厚又黏,证实病人有痰。所以中医治疗糊涂一般采用化痰、豁痰、滚痰、化湿的方药。把黏黏糊糊的堵在心眼上的痰去掉。

心色部青紫是血瘀要是心脏的色部出现了青紫的颜色,这是瘀血的标志。在中医里主要指全身的血液运行不通畅,或是局部的血液瘀滞。凡是人体内部血液运行不通畅了,都叫瘀血。血液里面血脂过高,血液的黏滞度过高,血液运行不通畅了,在中医看来也属于血瘀的范围。凡是有瘀血阻滞,在心脏的色部就会出现青紫色,青紫色一旦出现,标志着供应心脏的血脉受到了堵塞。供应心脏营养的血脉,叫做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把主动脉中大约10%的血液供应给心脏。如果冠状动脉变得狭窄了,心脏就供血不足了,这意味我们得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当它堵塞了3/4左右,缺血就非常严重了,就会出现典型的心绞痛。很多人等到出现疼痛才发现这个病,才去做支架。实际上在这之前,有很多征象能告诉我们,比如心脏的色部出现了青紫色、嘴唇的颜色开始发暗等。

看舌头知心病心病除了看心脏色部,也可以通过观察舌头来看。特别是舌尖,出现了一个个青紫色的小点,或者一块块青紫色的斑块,甚至于整个舌头的颜色都暗了,出现青紫,这时就应当注意了。舌头实际上等于一个暴露的内脏,因为它只有薄薄的一层黏膜,底下就是肌肉和血脉,所以舌头颜色的变化和形状的变化都能够非常及时地反映内脏的功能状况。中医说"舌为心之苗",舌是心脏显现于外的苗窍,通过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心脏的状况。如果有血瘀证,舌头上会有一些青黑的斑块。心火盛,舌尖就会变红,严重的时候整个舌头都会变红,甚至于舌头还会长疮、溃烂,这就是心火盛的舌象。再比如有痰了,痰盛,舌苔就变得又白又厚、又脏又黏。瘀血阻滞了心脉,心脏供血不足,舌色首先发暗,然后舌尖和舌边就会出现一个个青紫色的小点,或者出现一块一块青紫色的斑块,严重的时候会舌边发青,甚至于满舌青紫。

肾脏健康看两颊肾脏储藏的肾精和肾气是人体最宝贝的物质和最宝贵的能量,因此中医把肾称做"先天之本"。鼻子下端叫鼻基,沿鼻基画一条横线,沿太阳穴竖着画条竖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肾脏的色部中心。肾脏色部的病色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方向是从颊部斜着向内上方向颧部发展,会出现灰色、灰褐色,甚至黑褐色,严重的时候会有色素沉着,反映肾脏出现了问题。第二个方向是病色从颊部向内下方发展。从颊部向内下方发展到口角,在嘴唇两边出现淡淡的灰色、灰褐色,甚至黑褐色,有一些轻重不等的色素沉着,这都是肾脏有病的征象。

从五官看肾病肾开窍于耳,耳色发黑是肾病的一个征兆。耳色淡黑是肾病虚证,耳色发黑而且干燥是肾惫。耳色纯黑代表着肾气将绝。耳廓焦黑萎缩则意味着即将死亡。肾藏精生髓养骨,所以肾主骨,而牙齿是"骨之余"。肾病色诊应该望齿,牙齿洁白如玉,明润而有光泽,坚固而不松动,是肾精充足的表现,即使有病也是还没伤到肾精。老年人如果牙齿白就更好了,是高寿的象征。牙齿色泽明亮,是肾脏健康,精气未竭,牙齿突然变黄,大多是肾虚。从眼睑也能看肾脏健康状况。眼睑晦暗,很可能是肾虚。如果一个人的黑睛少、白睛多,也是肾虚的症状。鼻色发青,可能是肾亏。鼻色发黑而枯燥,大多为房事过劳导致肾虚。肾虚的人不仅肾色部黑暗,严重的人会在鼻子下端、鼻子中隔与人中交接处泛红或青暗,形成"色部交荣"的现象。

咽津护肾咽津护肾法,长久坚持才能起到功效。轻轻地合上眼睛,然后用舌尖舔着上颚,轻轻地舔着上颚不要用力。这时会觉得,舌下似乎有两个开口张开了,在不断地往外分泌唾液。唾液里面含有唾液素,唾液素可以补充肾精,既能够美容,又能够养生。可惜的是,唾液素只是在食道里面吸收的,它到了胃里面之后,被胃液消化就破坏掉了。古代的气功家都会舌舔上颚,每天早晨或者晚上扣齿百遍。轻轻地扣齿,通过扣齿或者通过舌头在口腔上下左右来回地搅动,促进唾液的分泌。等到唾液分泌得比较多的时候,要一口分三咽,慢慢地一点一点把唾液咽下去。因为一口咽下去之后,都到了胃里面,就被消化失去效果了,如果慢慢地下咽,在食道里面慢慢地吸收,就可以起到补充肾精、美容养生的作用。

子宫、膀胱、精室色部——生殖健康观"人中"人中沟的气色与面部其他部位一样,应当是红黄隐隐,明亮、润泽、含蓄,说明这个人脾肾健旺,先天和后天都很充盛。凡是人中的气色形态正常的人,标志着其本人的子宫、外阴等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女性的月经、排卵、生殖正常,膀胱功能也正常;男性生殖功能和膀胱生理功能基本正常。

孕期人中的变化妇女在妊娠前后,人中也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这些变化能告诉我们妊娠和生产的情况,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人中格外光明润泽可能是早孕的征象,而且标志着孕妇的气血旺盛,母子安康。人中色泽晦暗,色泽暗滞而枯夭,或有色素沉着,大多是肾虚不孕患者。怀孕以后,如果人中沟比怀孕之前变长,而且气色红黄活润,常提示胎儿为男性。如果孕妇人中短于中指同身寸,多标志该人先天肾气不足,提示可能有流产、早产的倾向。如果人中原先正常,怀孕后某一时期突然缩短,而且伴有腰酸疼痛、带下绵绵,提示可能将要发生流产,这种迹象经常在流产前一两周就已经显露出来。孕妇人中气色枯黄、形状浅平,而且人中沟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或倒梨型,提示胎儿发育停止,甚至胎死腹中。孕妇人中颜色偏红、自觉灼热,甚至生出红疹的人,多数提示胎毒甚重,生出的新生儿也容易生疮长疖。

从人中的气色看病情人中白色人中这个部位变白了,很可能就是虚证,比如气虚、血虚,一般病情较重。因为我们知道白色多主虚证、寒证。白色也是有分别的,其中一种是淡白,颜色就是淡淡的白色,这一般代表着血虚,人中上段接近鼻际的地方呈现出淡白色,皮薄干枯,可能是女性气虚崩漏、血枯闭经的征象。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有月经量少、月经色淡类似的症状,看看她的人中这个部位是不是出现了一点淡白色,如果是,说明是血虚。男性人中颜色变淡,同时人中沟变浅,常有阳痿、遗精、滑精等生殖功能减退的症状。人中色白严重者,多数病危难治。

人中青紫色人中色青是寒证,颜色青紫是气滞血瘀。如果是寒证的话,男性可能会有睾丸疼痛,女性则会寒性痛经。人中颜色暗绿,可见于严重的胆囊炎、胆绞痛、胆结石患者;人中的颜色时青时黑,很可能是肝肾有病;人中色青赤,就是说青色中透着红色,并且人中的长度短于中指同身寸,符合这两个条件的话,很可能是肝经炽热;人中下段接近唇际的地方颜色淡紫,甚至人中沟短缩,这大多是实热胃痛,有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人中呈上下宽而中间狭窄的形状,而且颜色晦滞,这很可能是隐性冠心病患者的症状还不显著的时候;人中暗紫无光泽,多见于心绞痛发作,这时候不但人中紫晦,甚至可能会短缩;人中有青紫色的瘀斑,可能是子宫内膜结核、附睾结核、精索静脉曲张等;人中色滞有瘀斑,常提示有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的可能。

至关重要的消化道四色部胃肠色部是整个消化道的色部,它包括胃色部、十二指肠色部、小肠色部、大肠色部四个色部。

健康从肠胃开始:消化道的保健四大穴位保"胃肠"《黄帝内经》里面有这样两句话:"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丁"。这两句话简单而意义深刻。很多疾病的产生不正是因为饮食失调所致吗?饮食不节制、无规律,往往影响脾胃功能,聚湿、生痰、化热,甚至导致肿瘤。许多食道癌病人平素都喜欢吃烫食或刺激性食品,平时吃饭的速度也很快,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成为他们发病的诱因。所以保养肠胃的第一步就是饮食有规律有节制,定时定量,不宜过饱过饥。无论男女,都应该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这些是养胃护胃的基本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胃病的发生。下面的四个穴位能够对胃起到养护治疗作用:

2.中脘穴中脘穴的位置在身体的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的地方,也就是肚脐和胸骨剑突尖连线的中点。这个穴位主治胃痛、腹胀、呕逆、吞酸、泄泻、黄疸等胃病。我们平时可以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按揉时会有疼痛的感觉,这是因为胃里有食积和气滞血瘀。这个穴位除了治疗胃炎、胃溃疡、胃下垂、食物中毒,还可以治疗癫痫、精神病、神经衰弱等疾病。

3.胃痛穴胃痛穴在脊背正中督脉第7椎下的至阳穴和第8椎下的灵台穴附近,按压它的时候有明显的痛感。当发生急性胃痉挛、胃痛时,按压胃痛穴有特效,一般可以在几分钟内止痛。如果配合内关穴,止痛效果更好。

4.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正当犊鼻穴下三寸。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这个穴位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痢疾、便秘、水肿、脚气,是一个很重要的保健穴位,也是临床常用的保健强壮穴,有很强的健运脾胃的功能。经常灸这个穴位可以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气血源源不断化生,全身得以滋养,从而起到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近年来,这个穴位也广泛应用于癌症的综合治疗,对于防治化疗恶心、呕吐有较好的效果。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按摩足三里穴,要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周至少3次,每次5~10分钟,可以随时随地操作,非常方便。如果是用灸疗的话,以艾条悬灸最好。将艾条点燃后,放在足三里穴的上方,要产生明显热感才行,以穴位处皮肤发红为度,可以固定不移,可以一高一低,也可以沿着足三里穴一上一下移动灸。每次5~10分钟,每周至少1~2次。长久坚持,对一些胃肠疾病,比如胃痛、腹痛、呕吐、腹泻、便秘等,以及下肢疼痛、麻痹、瘫痪都有不错的疗效。

常揉小肠有利健康小肠是我们人体内最细最长的器官,食物的消化过程大部分在小肠中进行,在每晚临睡前按摩神阙穴以后,可以继续向两侧稍稍移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揉按小肠,这样按揉有利于小肠的传导,可以有利于身体内的代谢废物、毒物的消化和排除。一旦发生了小肠病,可以选择下巨虚穴、阑尾穴进行调理。

1.下巨虚穴下巨虚穴是小肠的下合穴,在上巨虚穴下面3寸的地方,主治腹泻、痢疾、小腹痛等小肠病证。直刺这个穴位1~1.5寸或按压,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下肢瘫痪等病。

2.阑尾穴阑尾穴位于小腿上部外侧,足三里穴正下方2寸的地方。针灸直刺这个穴位1~2寸或者按压,可以治急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病证。

每天给耳朵做做操小小的耳朵关联着这么多内脏,所以我们平常一定要好好地爱护它,多给它一些营养。我们不可能把自己的内脏掏出来去按摩,但是我们可以按摩自己的耳朵。耳朵有整体的按揉法,也有局部的按揉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我们用各种方法刺激耳朵、促进耳朵运动,也就促进了相应脏腑的运动。

提拉耳垂法。把我们的手指放在自己的耳垂上,然后不断地去按揉,你觉得怎么舒服你就怎么按揉,按揉到觉得耳朵发热,这时候你会觉得耳朵特别舒服,不但耳朵舒服,你会觉得头脑也越来越清醒,眼睛也越来越明亮,因为按揉耳垂相当于按揉头部。这样按揉还有聪脑明目的作用,还可以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比吃药效果要好得多,而且我们随时可以进行,非常简便实用。一边看电视一边揉自己的耳垂,在办公室,工作累了,眼睛酸了,就可以自己按摩,每次3~5分钟。

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这一带发热发红,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还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按揉三腔法。用双手中指依次按揉三角窝、耳甲腔、耳甲艇,以三个耳腔都感觉发热为适度。这种按摩相当于按摩我们盆腔、腹腔、胸腔的所有脏腑,等于在给全身的脏腑做按摩,会有一种全身放松的感觉。

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以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耳背面,反复按摩15~20次。此法可以疏通经络,对肾脏以及全身脏腑组织器官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鸣天鼓法。鸣天鼓的意思就是像天上打雷一样非常响亮。我们也可以自己制造这种声音。先把自己的手掌搓热,搓热之后把它轻轻地放在自己的耳朵上,放严实,然后把手猛然抬开,这时候会听到响声,就像鸣天鼓一样。反复15~30次。这样做一方面按揉了自己的耳朵,按揉了自己的脏腑,另一方面是促进鼓膜的运动,我们外耳道的顶端就是鼓膜,鼓膜的振动使我们能听到各种声音,但是中老年人的听力一天比一天减退,慢慢就耳背了,甚至于有的人会出现耳朵没有原因地嗡嗡叫,这就是耳鸣,这是中老年人经常见到的一个症状,如果到医院去检查,往往查不出什么原因来,医生会说你是"神经性耳鸣"。神经性的耳鸣,医院也没有什么办法。但是通过鸣天鼓的方法,能使鼓膜产生一个被动的运动,会减轻耳鸣的症状,使听力得以保持甚至于恢复。这是一个不用花一分钱的好方法。如果愿意吃药的话,也可以去郊区找一些叫做扫帚苗的植物。扫帚苗的样子就像过去的扫帚,等到树叶落了之后,就是一把小扫帚,拿过来就可以扫。在它嫩的时候,把它的嫩枝和嫩叶采下来之后熬成水,也可以治疗耳鸣,效果好又不用花一分钱。郊区的路边上一般都有,一长就是一片一片的,很容易采到,采回来直接拿水煎就可以。

热浴洗耳法。每天早晚用偏热的温水反复洗耳朵,用热毛巾反复洗浴摩擦全耳,重点按摩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当耳朵里里外外又红又热的时候,用热毛巾敷全耳,反复进行几次,直到全耳血流通畅,此时全身也会温暖舒畅。

这些方法简便易行,可以保健养生,有效防治疾病、缓解或者消除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些症状。每天按摩耳朵,就是每天都在养生,防病长寿。而这种按摩不要花费特殊的力气,不要花费特殊的金钱。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变化有几个:第一个就是我们的耳朵越来越软,这是显而易见的,经常按揉它它就会软;第二个是我们的耳朵会越来越厚,因为它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了;第三个是它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润泽,越来越红润。最重要的是,耳朵会越来越大越长,大而长的耳朵就是长寿的标志!

潘德孚:一个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的见解“现在的医学,可以叫做市场医学。医学是要命不要钱的,市场是要钱不要命的。癌症致死是因为手术(包括化、放疗)治疗引来的死亡,医学却把这个责任推给所患的疾病——癌症。没有人揭穿把手术称为除根术的错误。手术只能切除癌病灶,而不能切除患癌的原因。既然原因未除就能够复发,而且复发时的身体条件更差,经过了手术的摧残,抗病能力已大大减弱。癌症患者因手术治疗而加速死亡的现象,更进一步引起人们的恐癌心理。现在大多数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心理恐惧。每年我国有220万人生癌症,一年中被治死的达160万人。

(三)生癌就像体表上生了肿毒,只是有一些生在体内而已由于医疗实践,发现绝大多数癌症病人切除后都会复发,导致扩散。其实,生癌就像生瘰儿。生在体表称为瘰儿;生在体内的就叫做癌。“瘰儿”,是中医的外科病的总称,包括疔、疮、痈、疽、瘰、疬、疱疹等。病发于体表,称为疔、疮、痈、疽、瘰、疬;发于体内,有一些则被称为癌。这些外科病都可内治,患癌当然也是更可治的,并非不做手术不可,更非必死。中医称之为癥痂积聚,虽然不完全都是,至少有一些是癌。历代中医,治这些病的验方极多。中医对于这些外科病的外科处理极其慎重,例如疔和疽,都是严禁用刀的。对于痈,在未成熟(即完全化脓)前,也严禁开刀引流的。现在,有很多的癌症病人被中医或草药治愈,正说明,中医能够治癌。最近发现,很多癌症病人,即使是属于晚期,甚至被治疗得只剩下一口气了的病人,医生已经完全放弃了希望,相反地不治而愈了;反过来说,这些人如果再治疗下去,真的就必死无疑。

(四)人体上到处都会生癌的道理人体各个器官在生产新细胞的过程里,由于各种不可知的原因,也会生产出一些不合格、不成熟的新细胞,易导致癌变。如果让这些不合格的新细胞登上它的“工作岗位”,就成了癌细胞的“候选人”。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不成熟的细胞在上“岗位”之前,生命的控癌能力就会将它们淘汰出局,不会变成癌肿瘤。即使有一些“次品”被混作“正品”,也会时时刻刻遭受清除。如我们的思想感到环境的压迫而不舒畅,导致气血运行阻滞;吃的食物中有致癌物质,改变了细胞的性能;使用某些引起癌变的医疗器械(X射线照射、激光照射、短波、微波照射),导致基因变异;吸进了一些有毒的空气,改变了细胞的内容物等等。所以,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有很多种。而且,这些致癌细胞能够附着,散发出不让人马上发觉它存在的“迷惑素”,并发展它的“组织”,“占山称王”(占位性病变),导致生命的信息运行瘫痪。现代医学把这种情况,称为免疫缺陷。如前所说,免疫缺陷实际就是人的自组织能力部分失序。对个人来说,到这个时候,就是死亡的来临。

(七)忘记自己的癌症——治癌的关键患癌不是必死,却被错认为必死后,一个最可怕的“副作用”是意识体系的自卫系统被摧毁。人们一听到说自己得了癌症,便日夜不安。生命的自组织能力没有办法再从事抗癌,相反地帮助了癌肿块的发展,所以,医学家才会说,80%的癌症患者死于恐惧。患癌本来就像疔、疮、痈、疽一样,并不会致人死命的,我们却把它宣传得十分凶恶,结果使患癌的病人,活活给吓死了。“忘记癌病,适当劳动可抗癌。”要治癌,首先是不怕癌。

(九)癌治疗经验教训患了癌症该怎么办?需要理智,急不择医是很危险的。决策的错误将导致生命的永逝。做手术、放疗、化疗都不应该是首选方案。现在西方为什么要倡导“与癌共存”呢?选择“共存”比选择治疗,生存的希望要大。作者为此采访了很多的患癌后的痊愈者,得出如下结论:(一)原来认为癌症是病毒感染的病因学说错了,所以,在这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判断和治疗方法,都是错误的。(二)“癌症必死论”是错误的。实践证明:晚期癌肿必死、转移必死、腐烂必死,都是错误的。因此,癌肿的分期学说对癌症死亡的判断也是错误的。(三)治癌无专家。因为,他们的判断经常出错。(四)治愈癌症最重要的方法不是切除或化疗,而是改变环境,改变心境。(五)悲观失望和害怕,是治癌的最大敌人。(六)手术、化疗、放疗都是与癌拼命之举,不是好方法。

THE END
1.消化系统的科普——《肠子的小心思》读书笔记要确定口臭是否真的来自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指或棉签在自己的扁桃体上擦拭一下,如果取出来闻着有臭味的话。 (2)嗓子痛、发炎 扁桃体的结构其实不是“丘”而是“壑”:扁桃体的黏膜上皮向扁桃体内部陷入形成隐窝,就像是形成了一道道沟壑一样。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扩大表皮面积,便于部署最多的部队。但缺点...https://www.jianshu.com/p/b3de3421be4f
2.『名医验方』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养生"这个词比较早是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过,一篇文章是我们中学时候读过的庄子的《庖丁解牛》,文中提到庖丁在跟梁惠王的对话过程中,告诉他是如何宰牛的,在把整个过程跟他介绍完了以后,最后梁惠王和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05/09/8525870_859224153.shtml
3.大便能不能检查出有寄生虫消化内科指导意见:如果是肠道寄生虫,检查大便是可以检查出来的,比如,绦虫、钩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到医院可以挂内科的号,然后让内科医生给开一张肠道寄生虫检验单,拿着检验单到检验室,就可以检查了,如果有了局部发热的情况,自我感觉,要多注意腹部的具体位置的不同,一般肠道寄生虫是有多个位置疼痛的情况,躲在肚脐...https://m.bohe.cn/iask/mip/yfthw8nb7k49rsc.html
1.大便就是脾胃最好的反馈!出现这4种大便,多是脾胃不好了肠胃便秘...羊粪便,也就是大便拉出来后总是一粒一粒的,看上去跟羊粪差不多,这往往提示肠胃津液亏损不足了,因为阴津不足,所以产生虚热,大便就会一粒一粒,同时伴随着口干口渴,身心烦躁,手脚心发热,饿但是不想吃饭,便秘等情况,舌象红舌苔少,此时可以参考方剂增液汤,滋补一些津液。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4TFN0Q0553TDUQ.html
2.随大便排出的长长的虫子,你知道是什么吗?小时候卫生条件不好的时候,经常有同学拉大便的时候,会拉出一些大长虫子。那些虫子有时候会蠕动,看起来还是恐怖。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可能是感染了绦虫。 1.什么是绦虫? 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该纲成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大多分节,长如带状; ...https://www.jd.com/pccontent/281712
3.自己如何判断肠道是否是有寄生虫?真实医生回答问题描述:自己如何判断肠道是否是有寄生虫?是否需要打虫?(男,19岁) 分析及建议: 通常如果肠道有寄生虫的话,大便会有虫卵的,但是虫卵,通常肉眼,不能准确辨认。而成虫也不是一定会出现,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大便常规,不建议在没有确定有寄生虫的情况下,乱吃,指甲有白斑,这个不是确诊就有寄生虫,可能是缺乏微量元...https://m.chunyuyisheng.com/qa/uwrNQ0hKHLIIVfb9PuY6QQ/
4.读完这本书一个月,困扰我多年的胀气好了...硬度:(参照1997年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7大类) 第7类:水状,完全是液体,没有固体的成分。 判断: -如果消化系统运转正常,理想的便便形状不是第3就是第4类。理论上,其他类型不应该出现或者很少出现,如果频繁见到,最好去看下医生。 -如果是第1类,你可能需要100个小时左右来消化食物(就是便秘啦)第7类是食物在体内...https://www.douban.com/note/768642891/
5.如何识别拉拉如何辨别Les?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les 不妨来测测看,你有没有双的潜质吧。 1、现在有没有对婚姻产生很抗拒的念头? 有——转2题 没有——转3题 2、走过一片橱窗,你会很刻意地看看橱窗镜子中的自己吗? 是的——转3题 不会刻意——转4题 3、你支持同性恋结婚为合法婚姻吗? http://m.boqii.com/article/113988.html
6.有蛔虫拉的屎是什么样有蛔虫拉的屎是什么样 有蛔虫的粪便和正常人的粪便没有明显区别,从大便的情况无法确认体内是否有蛔虫。因此,仅凭外观无法判断大便中是否存在蛔虫。除非蛔虫跟随粪便被排出体外,才能肯定判断有蛔虫拉出来的屎。 体内有蛔虫的原因主要是进食了被污染的食物,尤其是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者是水,会导致肠道内感染这种寄生虫...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70d871646dbb447eb2d201b0df96c727.html
7.缺铁性贫血是什么缺铁性贫血症状及治疗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缺铁性贫血,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你们知道缺铁性贫血是什么吗?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呢,生活中该怎么才能发现自己是否贫血呢?缺铁性贫血又应该怎么治疗呢,还不知道的朋友们赶紧来看看下文详细的介绍吧! 目录 1、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2、缺铁性贫血的检查有哪些 ...https://www.xywy.com/nk/32b1757938.html
8.高度警惕!夏季腹泻高发!消化内科腹泻的病因有哪些? 引起腹泻的病因很多,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食物中毒、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服用一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二甲双胍等;一些疾病也可引起腹泻,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甲亢、糖尿病等。 下面,我们着重讲讲急性感染性腹泻,因为这是夏季腹泻的最主要病因,也就是我们常...https://www.bjsjth.cn/Html/Mobile/Articles/2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