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用语中的“狗”类词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网友们常借助流浪狗的可怜形象表示自己狼狈的状态,如“累成狗、虐成狗”,也有用来自嘲的“考研狗、单身狗”等,在“奶狗、狼狗、舔狗”等网络新词中,“狗”字则又有了新的含义。从这些新词中,不难看出人们使用了隐喻方式,让“狗”类词汇具有中性和褒义倾向。本文以网络新词中的“狗”类词汇为例,探究背后蕴含的隐喻机制,进一步对隐喻有深入认知,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和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2.“狗”类词汇的隐喻现象
“狗X”类词汇多以称谓词出现,在旧时代的农村,小孩子乳名多为“狗蛋”“狗子”“狗娃”等,之所以起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农村有句俗话“贱名好养活”,从前不比现在的医疗水平,一个孩子能平安长大实属不易。人们潜意识中认为给孩子起的名字越随意,孩子才能越好养活。因此,取名时“狗”字出现的频率很高,一方面父母想借“狗”让孩子平平安安,另一方面旧时名字中的“狗”字也体现了穷苦百姓低下的身份等级。现代家庭中仍有不少父母喜欢用“狗”来称呼自己的孩子,如“大狗、二狗、狗仔、狗蛋”等。此外,在地域方言中“狗”字的使用也很常见,如在东北方言中有着“狗枣子”(指水果猕猴桃)“狗人”(指没有诚信道义的人,与“狗东西”语境契合)等词语。除了用作称谓之外,“狗X”类词汇还体现着中国骂架文化,狗身上的各个部位都可以拿骂人,如“狗头”“狗眼”“狗腿”等。
2002年《现汉汉语词典》中,“狗”词条下收录的17个词中有15个都是贬义词,其中四个明确注明为“骂人的话”。在西方语境中“狗”类词汇的使用大部分是褒义,比如“hotdog”除了代指食物热狗之外,还用来指代最佳运动员;“luckydog”表示幸运儿。在探究狗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指代意义时,“狗”字在西方语境中也存在着贬义现象,比如“viledog”表示无耻之徒。
语音系统中,词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变化也最快最显著。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许多新的词语在网络空间开始延伸和出现。网络新词是指通过互联网创造的反映某种新的社会现象,并具有新形态、新意义的词语,利用互联网广泛的传播范围、高使用效的传播速度被大众广泛接受并运用。网络新词中“X狗”类词汇中以“单身狗”“累成狗”“小狼狗”“舔狗”“奶狗”为代表,“狗”字又有了新的含义。
3.“狗”族词汇的隐喻解读
3.1.物理相似性
从人类穴居并从事狩猎和采集时起,狗就开始和人类朝夕相处。人类是通过感官来认知世界的。一般情况下,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五种感受而形成对信息的感知。在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五大感官之中,视觉是人们认知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作为人类好朋友的狗,人们首先从外形对它产生认识,再经过共处,发现狗的生物属性和生活环境等特征,由表及里渐渐完善对狗的认知,建立人与狗之间的联系,形成各种各样的隐喻。
狗隐喻凶猛和敏捷。狗最初的含义指的是“熊虎的幼崽”。远古时期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难,狗作为一种猛兽,随时都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将感知迁移到动植物之中,认为人与自然是存在着互动作用。向对方示好或者结成姻亲可以形成保护关系。古人类尝试向猛兽示好以此达成互助关系,因而古人类一边与之斗争并向它们祭祀以期受到庇佑和宽恕,另一方面人类抚养猛兽的幼崽并逐渐驯化它们。狗的隐喻来自猛兽凶猛和敏捷的品质。
3.2.心理相似性
4.“狗”族词汇在网络语言的延伸
互联网的出现,让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发生的事情,只要使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就可以浏览到相当多的信息,国内国外的交流变得密切。在语言方面上这一点更甚。网络新词在不断诞生,不仅是出现新的词汇,也催生了旧词新义。“狗”字在网络语言中频频出现,也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的隐喻对象。比如以“考研狗”“科研狗”“高三狗”来自称,带有调侃和娱乐的意味,在严肃环境下具有调节压力的作用。“小狼狗”“舔狗”“细狗”则是把狗的行为和特征及外形与人结合起来,喻指“年下粘人占有欲强的男友类型”“卑微求爱而不得的备胎”、“身材瘦小没有力气的男生”。这些色彩义的变化也折射出中西方文化在不断交融,西方的文化对人们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在逐渐改变着对狗的看法,接受着西方文化中“狗”类词语的褒义色彩。
随着人们交流的深入,语言势必要进行创新才能满足需求,在这样的刺激之下,隐喻作为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在网络语言中发挥的淋漓尽致,人们常常通过隐喻的手法,推此及彼,以物喻人,用“狗”的隐喻结构来表达、联想、理解“人”的特征。
5.结语
网络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人类社会因互联网的出现而再结构化。语言既是人类相互交流与传播信息的最基本手段,也承载着社会的变化发展。网络新词的出现是时代在不断发展的象征之一,解析以“狗”类词汇为代表的新生词汇,能够对网络语言中的隐喻有进一步的了解,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使用网络新词,推动语言的发展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