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72年,赤峰平原上空乌云密布,一场大雨过后,泥土松软。
谁能想到,就在这块寻常的土地下,
竟然埋藏着一位尊贵的公主,她的一生,是康熙盛世下璀璨的传奇。
这座神秘墓穴,又隐藏了怎样的秘密?
康熙六年,1667年的一个秋日,紫禁城歇山顶上一片肃穆。
康熙后宫的荣妃,产下了一个白胖的女婴,哇哇啼哭声响彻宫廷。
彼时年仅13岁的康熙帝,欣喜若狂,他对这个妹妹宠爱有加,赐名为"荣宪"。
谁能想到,这个出身并不显赫的小公主,日后会成为康熙最得宠的掌上明珠呢?
荣妃不是皇后,按理说她所出的公主,品级不会太高。
康熙帝偏偏就独宠这个女儿,先是册封为和硕公主,后又晋升为固伦公主。
要知道,"固伦"一词,在满语里就是"国家"的意思。
这份殊荣,康熙的嫡出公主都未曾拥有过。
康熙爱屋及乌,对荣妃也是百般呵护,对这个女儿更是疼爱有加。
荣宪自幼聪慧伶俐,康熙爱不释手,常常抱在怀中逗弄。
后宫佳丽三千,嫔妃们难免会嫉妒荣妃母女,然而在康熙的庇护下,谁也不敢明着来。
小荣宪像是皇宫里一株娇嫩的花朵,在层层呵护下,肆意地绽放着她的美丽。
公主再金贵,终究逃不过政治联姻的命运。
康熙四十年,18岁的荣宪公主,被指婚给了蒙古王公之后乌尔衮。
乌尔衮是皇太极的曾孙,满洲皇族的后裔。
他曾随康熙北征漠南蒙古,屡立战功。
这门亲事,康熙帝是好生斟酌过的,乌尔衮不仅出身尊贵,
而且忠勇善战,是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材。
抛却政治因素不谈,康熙更是对这个女婿赞赏有加。
据史料记载,乌尔衮不仅武艺超群,而且英俊潇洒,性情温润。
康熙是何等疼爱荣宪,又怎会把她嫁给一个粗鄙之人?
和亲之日,荣宪公主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美艳不可方物。
康熙御驾亲临,目送爱女远行。
一路上鼓乐齐鸣,锣鼓喧天。
这场声势浩大的婚礼,一直从京城排到蒙古王府。
百姓们争相观望,都想一睹公主和驸马的风采。
初来乍到的日子里,荣宪难免有些水土不服。
丈夫乌尔衮却是无微不至,让她渐渐放下了思乡的愁绪。
婚后不久,荣宪便怀上了第一个孩子。
乌尔衮喜上眉梢,亲自下厨,为妻子煨汤熬粥。
那一碗碗香甜的参汤,饱含了他们夫妻间深深的情意。
乌尔衮不仅对妻子呵护备至,对康熙帝更是忠心耿耿。
他先后征讨准噶尔、策马扼守漠北,为康熙的疆土开拓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康熙的诏书里,对这个女婿赞不绝口。
夫妻恩爱,其乐融融,这对金童玉女似乎会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命运却又和他们开了个大玩笑。
雍正六年,1728年,远在蒙古的荣宪突发急疾,
还未等康熙的御医从京城赶来,便撒手人寰,年仅34岁。
噩耗传来,康雍二帝悲不自胜。
小女儿的骤然离世,几乎击垮了年迈的康熙帝。
雍正更是痛惜不已,不仅为皇姐举行了国丧,还破天荒地允许乌尔衮陪葬在公主墓中。
要知道,公主身份尊崇,历来都是单独安葬。
雍正此举,足见对皇姐的疼爱。
丧礼过后,荣宪公主的灵柩被护送到蒙古的土默特部。
千里迢迢,跋涉数月,终于在巴林右旗的山坡上找到了最后的安息之地。
乌尔衮也随军护送,亲眼看着爱妻长眠于地下深宫。
他还在墓前放了两只陶罐,里面装着自己和儿子将来的骨灰。
他疼爱荣宪一生,死后也要永不分离。
时光荏苒,转眼就是两百年。
在1972年那个多事之秋,一个不起眼的发现,揭开了荣宪公主尘封已久的秘密。
一个农夫在地里劳作,忽听一声闷响,回头看时,竟发现一个黝黑的洞口。
他战战兢兢地走近,只见里面风声阵阵,不时飘出一股阴森的寒气,吓得他魂飞魄散。
村民们闻讯赶来,眼见洞口阴森,谁也不敢贸然进去。
后来警察叫来考古队,大家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挖了进去。
考古队一路深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地宫。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座墓竟被洗劫一空,就连棺木都失踪了。
学者们纷纷扼腕叹息,然而真正的秘密,还在后面。
通过堆积如山的碎石,考古队发现,这座墓原本有两层。
二层怪石嶙峋,工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通了一条狭窄的通道。
当他们漫步其中时,一间密室映入眼帘。
众人屏住呼吸,战战兢兢地打开了门。
通道尽头,一具雕龙华丽的棺木,安详地躺在众人面前。
棺盖轻启,里面竟是一具女尸,美丽如初!
200多年过去了,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密室里,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竟完好地保存下来。
她容颜绝美、娇艳如初,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
死亡,也无法夺走她的美丽,
学者们惊叹不已,抢先上前察看。
只见女尸身着黄缎衣裳,绣满富贵祥云,竟是一件名贵的吉服。
她的头发乌黑油亮,盘绕在头顶;耳朵上还戴着沉甸甸的珠坠。
真正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她身上的那件龙袍。
上等缎料上,金线绣出八条龙,每一条都栩栩如生。
这样的华服,皇宫中也不多见。
从这座墓的规格看,墓主人的身份一定非同一般。
众人议论纷纷,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有考古队员惊呼一声,指着墓室一角。
只见蒙尘满布中,静静地立着两口陶罐。
上书"驸马乌尔衮""世子骨灰"字样。
一名学者灵光一闪,按照葬俗,按照辈分,驸马和世子的骨灰,通常是不能和主人合葬的。
墓主人一定是他们的妻子和母亲,身份至高无上。
这时代又恰好是康熙年间,这位墓主人,会是谁呢?
有人看出端倪,脱口而出:"会不会是荣宪公主?"
众人愕然,如梦方醒。
康熙最宠爱的女儿,下嫁蒙古,恰好死于雍正六年,
夫君名叫乌尔衮,公主身份尊崇,下葬规格自不一般。
种种线索,都和眼前的考古发现,完美契合。
烟雨迷蒙,洞开时光隧道,教人追忆起公主一生的际遇。
她是康熙帝掌上明珠,是乌尔衮心尖上的宝。
人生如戏,她一生荣宠,然而英年早逝,也教人扼腕唏嘘。
尘封在地下200年,她依旧娇艳如初。
岁月和死亡,似乎无法在她身上留下痕迹。
只是有谁能想到,堂堂满洲格格,竟葬身荒蛮之地,与夫君阴阳两隔?
如果当年嫁得并非真心挚爱,死后又怎会允许夫君合葬?
乌尔衮也是个痴情种子。
史书上说,荣宪公主薨逝时,他悲不自胜,昏厥数日。
妻儿的骨灰,他生前就备好,发誓阴阳相随,永不分离。
这份跨越生死的真挚爱情,恐怕也只有皇家贵胄,才敢如此任性妄为吧?
爱情,从来不问出身,只认真心。
平民百姓尚且尽享天伦,何况是身居高位的王孙贵胄?
有人说,荣宪公主之所以容颜不改,是因为身后事做得好,棺椁装置考究,又有防腐秘方。
我却认为,真正让她不朽的,是那个男人深深的爱啊!
康熙一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年代。
时过境迁,盛世如梦,又有谁能想到,曾经叱咤风云的格格,最后也不过是一捧黄土?
当年的金童玉女,至死都抱着不渝的情意。
阴阳相隔,却誓言不离不弃。
走出古墓,回到尘世喧嚣。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的幸福。
我们无法预知来生,却可以用心经营眼前。
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
趁年华正茂,去爱你应该爱的人;趁生命璀璨,去创造无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