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用量】树皮1~3钱,果实3~5分,可制成酒剂服;外用适量,果实捣烂敷患处。
【出处】《本经》
落叶小乔木或开张的大灌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而稍有光泽,顶端有大形芽。叶对生于长枝上,或丛生于短枝上;有长柄;长圆状卵形或阔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圆细锯齿,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侧脉通常4~5对。花2~5束生于叶腋,黄绿色,雌雄异株,径4~5毫米;萼4裂,萼片狭卵形,锐头;花冠漏斗状钟形,4裂;雄花,雄蕊4,并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裂,并有发育不全的雄蕊。核果近球形,径5~7毫米,成熟后紫黑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杂木林中。分布东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江苏、浙江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近球形,外表黑紫色。光泽而有皱缩纹。果肉疏松,内层坚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圆形,背面有狭沟。
【性味】苦甘,凉。
①《唐本草》:"味苦,有小毒。"
③《纲目》:"苦,微寒,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研末或熬膏。外用:捣敷。
2.《纲目》:鼠李生道路边,其实附枝如穗,人采其嫩者取汁,刷染绿色。
【英文名】FruitofDavurianBuckthor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utilisDecne.[R.davaricaauct.nonPall.]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柄,鲜用或微火烘干。
【原形态】冻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m。幼枝无毛,小枝褐色或紫红色,稍平滑,对生或近对生,枝端常具针刺;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0.5-1.5cm,上面具沟;托叶披针形,常具疏毛,宿存;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5cm,宽2-6.5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无毛或仅中脉具疏柔毛,下面沿脉或脉腋有金黄色柔毛,侧脉5-6对,网脉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无总梗的伞状聚伞花序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4裂,裂片卵形;花瓣4,长椭圆形,小或无;雄花雄蕊4,花药狭长,丁字形着生,与花瓣一起着生于萼裂的基部,退化雌蕊子房扁球形,花柱2裂;雌花的子房球形,花柱长,柱头3裂,退化雄蕊4。核果近球形,径6-8mm,熟时黑色,具2分核。基部有宿存萼筒,果梗长5-12mm,无毛。种子近球形,背侧基部有短沟。花期4-6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向阳山地、丘陵、山坡草丛、灌丛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1.干燥果实近球形,外表黑紫色,光泽而有皱缩纹。
2.果肉疏松,内后坚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圆形,背面有狭沟。
【化学成份】1.果实含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蓖酚;另含山索酚(Kaempferol)。
2.种子中有多种黄酮贰酶(Rhamnodiastase)。
3.树皮含大黄素、芦萎大黄索(Aloe-emodin)、大黄酚等多种葱酮类。
【性味】苦;甘;性凉
【归经】肝;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研末;或熬膏。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
2.《本经》:主寒热,瘰疠疮。
4.《唐本草》: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积冷气,九蒸酒渍,服三合,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