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毒药史(五)现代十大常见毒药之排名(上)

中国毒药史(五)|现代十大常见毒药之排名(上)

文:枯木

(续上)

上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十大剧毒毒药,都是古人在实践当中发现并进行利用,最初用以医治疾病,后来逐渐被当做一种杀人手法用在人际争斗或战争中。然而由于过去科技不发达,提炼技术有限,古代发现的毒药虽然毒性很强,毕竟只是针对少数特定目标,产生的后果有限。

然而,进入近代后,随着工业革命和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分子时代的开启,生物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人类对毒药的研究进入微观领域,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毒药被发现和制作(释放)出来,各种毒素倾囊而出,对我们整个世界、人类产生了巨大以及深远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比如过去用毒药毒害人,需要几克甚至更多才能致人死命。如今的神经毒素之一肉毒杆菌毒素,1毫克能杀死2亿只小鼠,1克就足以杀死1200万人(对人的半数致死量为0.1~1.0ng/kg),若是简单换算,不到一公斤就可以杀死全人类!因而,若是仅仅从数量级上来说,古代毒药和现代毒药(病毒)完全没有可比性。

虽然现实世界不是简单的计算题,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进化到现在,整体上全世界物质丰富生活繁荣。然而在阳光的背后,暗流涌动,存在着多种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诸如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核战争等等,而毒药以及病毒就是其中一个主要隐患,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因而,我们在介绍现代毒药的时候,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现代毒药的种类和毒性危害,笔者把现代毒药分为普通级别和军事级别,从中各选出十个代表性的剧毒毒药进行介绍。本文先介绍普通级别的十大常见毒药(素)。

第十名:上瘾之毒——毒品(毒性指数★★★★☆)

毒品的类型不同,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也不同,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然而不管何种毒品,如果连续使用,都会使人的身体和精神产生依赖性,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戒断反应,从而迫使人很难离开毒品,对吸毒人员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进一步对社会造成危害。

毒品的历史悠久,就我国而言,远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传到了中国。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在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唐代阿拉伯鸦片被称为”阿芙蓉“。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定名为罂粟粟,这后一个“粟”当蒴果解。

毒品之中,鸦片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还是我国近代屈辱史的肇始者。从明朝开始西方国家就对我国大肆倾销鸦片,从而扭转贸易逆差。到了清代更是为此爆发两次鸦片战争,使得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更是被贬为“东亚病夫”,“洋人”在我国横行暴虐,侮辱之极!

建国后,国家下决心根除痼疾,1950年2月全国开展禁毒禁烟工作,到1952年底,除甘肃、四川、湘西、广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个别地方禁烟毒延长到1956年和1957年以外,内陆省市及边远省份全部肃清了毒品,从此毒品在中国彻底消失了三十年!全国上下为之鼓舞振奋。

然而,改革开放后,西学东渐,不少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居安忘危,腐化堕落,崇洋媚外,奴颜无耻,完全忘记了曾经屈辱不堪的历史。于是毒品又开始在全国蔓延,并且新型毒品层出不穷,到如今禁毒工作依然形势严峻,毒品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地危害。

毒品虽然剂量过大可以致人死命,然而总的来说,属于依赖性毒药,在缓慢地腐蚀着人的身心健康,因而又属于慢性毒药,笔者就将其列为当今十大常见毒药的第十名。

第九名:睡眠之毒——毒气(毒性指数★★★★☆)

毒气是对生物体有害气体的统称,分为军事目的的化学武器和生活当中的有害气体。本篇指日常生活中的天然有毒气体或工业废气,诸如煤气(一氧化碳)、沼气、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硫、氯气等,我们以煤气中毒为例说明。

煤气中毒,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往往有人在睡梦中中毒而亡,因而笔者称之为“睡眠之毒”。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因为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排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从而出现缺氧,这就是一氧中毒。

煤气中毒是过去民间冬春季常见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而致中毒,在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也多有发生中毒事件。另外煤气中毒也是有些人自杀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时常见于新闻报端。

煤气中毒较为封闭的环境内,一氧化碳达到50ppm(2小时~4小时),100ppm(1小时~2小时),200ppm(半小时,)300ppm以上10分钟就会中毒(ppm指1立方里的百万分比)。煤气中毒虽然可以通过高压仓治疗很有效,不过致死率和致残率(长期死亡率)相当高,因而在现代十大常见毒药排名中,将其列为第九名。

第八名:草莽之毒——农药(毒性指数★★★★★)

最主要的是,农药是目前民间中毒和意外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尤其是不少人因为滥用、误服或者用农药自杀,往往很难救治,死亡率很高,其中又以除草剂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最高,我们就以百草枯为例说明。

百草枯(Paraquat)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化学式是(C12H14N2)2,化学上属联吡啶杂环化合物。原为无色无味液体,为防止意外误服,在生产时常加入警戒色、臭味剂和催吐剂,从而外观为绿、蓝色水溶性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百草枯对家禽、鱼、蜜蜂低毒,但对人毒性却极高,且无特效解毒药,成人致死量20%水溶液约为5~15mL(1~3g)或40mg/kg左右,皮肤长期暴露百草枯溶液中也可致死。一般百草枯中毒,在现场应立即服肥皂水,既可引吐,又可促进百草枯失活,然后再送医院医治。

百草枯之类的农药中毒事件,大多由于操作不慎或者误服,以及因琐事自杀,多发生在农村,相对受教育较低,性情刚烈,中毒难救,并且是中毒频发导致死亡的主要毒药之一,笔者称之为“草莽之毒”。因而在现代十大常见毒药排名中,将其列为第八名。

第七名:专业之毒——金属中毒(毒性指数★★★★★)

金属中毒,是指人体因某种金属的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慢性或急性中毒。金属过量摄入的途径有由呼吸道被吸入,由口腔进入消化道被吸收等。常见的金属中毒元素有砷、汞、钡、铅、铬、镁、铊及其他重金属盐类等,其中近些年又以铊(tā)中毒最为著名,因而以铊为例说明。

铊(Thallium),名字源自希腊文中的“θαλλ”(thallos),即“绿芽”之意,化学符号Tl,原子序数为81。铊在自然环境中含量很低,是一种伴生元素,1861年被发现。铊在盐酸和稀硫酸中溶解缓慢,在硝酸中溶解迅速。其主要的化合物有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硫酸盐等,铊盐一般为无色、无味的结晶,溶于水后形成亚铊化物。

铊最初用于医学,可治疗头癣等疾病,后发现其毒性大而作为杀鼠、杀虫和防霉的药剂,主要用于农业,期间也曾使许多患者中毒。自1945年后,世界各国为了避免铊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纷纷取消了铊在这些方面的使用。如今铊主要应用于光学、高温超导、冶金通讯等国防军事方面。

铊中毒是机体摄入含铊化合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其对成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体重,对儿童为8.8~15mg/kg体重。中毒后表现症状为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铊中毒一般具有较为典型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毛发脱落、皮肤损伤等症状。

铊由于在自然界属于稀有分布,属于伴生元素,因而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只有科研单位、大学实验室等等才有类似金属,发生中毒多为接触人员,但由于铊中毒较为罕见,因此常被忽略,导致误诊。

铊中毒案例较少,不过全国影响剧烈,尤其是以1994年清华大学学生“朱令铊中毒事件”轰动全国,妙龄学生朱令被下毒造成严重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只能依靠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然而迄今为止近30年了,凶手依然逍遥法外,嫌疑人孙维遭到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议,后移民美国。如今还是悬案未决,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金属中毒比较常见,多为接触人员操作不慎导致。然是使用金属下毒,手段毒辣,后果严重,虽然案例较少,不过常为科研人员或知识分子,因而笔者称之为“专业之毒”,在现代十大常见毒药中,排名第七。

第六名:闪电之毒——氰化物(毒性指数★★★★★)

氰化物特指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其中的碳原子和氮原子通过叁键相连接。氰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生物界,氰化物可由某些细菌,真菌或藻类制造,并存在于相当多的食物与植物中。诸如桃、李、杏、枇杷等含氢氰酸,其中以苦杏仁含量最高,木薯亦含有氢氰酸。

氰化物是一种有剧毒的致命物质,常见的有氰化钾、氰化钠和氢氰酸,其中以氰化钾最为知名。氰化物的致死量,口服氰化钠、氰化钾的致死量为1~2mg/kg;口服氢氰酸致死量为0.7~3.5mg/kg;吸入的空气中氢氰酸浓度达0.3mg/L即可致死;成人一次服用苦杏仁40~60粒、小儿10~20粒可发生中毒乃至死亡。未经处理的木薯致死量为150~300g。

氰化物的病毒机理是进入机体后分解出具有毒性的氰离子(CN-),氰离子能抑制组织细胞内42种酶的活性,从而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而造成内窒息,而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大脑首先受损,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大剂量的氰化物中毒常发生闪电式昏迷和死亡,摄入后几秒钟即出现烦躁不安,恐惧感、发绀、全身痉挛,立即呼吸停止,因而笔者称之为“闪电之毒”。

氰化物致死剂量小、死亡速度快、抢救困难,它素来被视为一种强力的毒药。历史上,不少名人用它自杀。二战时德军著名将领隆美尔就因卷入推翻希特勒的行动而被勒令服用氰化物“体面地”死亡;希特勒长期的女友爱娃在柏林陷落前也是选择服用氰化钾自杀;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的英国著名科学家图灵也是因吃下被氰化物浸泡的苹果而离世。一些间谍或者特种部队人员往往也随身携带氰化物胶囊,以便在有可能落入敌人手中时迅速自杀。

氰化物在过去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剧毒毒药,然而和如今的毒药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因为氰化物在毒药历史上非常著名,因而在现代十大常见毒药排名中,笔者将其列为第六名。

THE END
1.什么毒接触皮肤就会死?39问医生问题描述: 什么毒接触皮肤就会死?医生回答(1) 苏江维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皮肤性病科 病情分析:目前医学上面还没有让人接触皮肤就会死的药物。现在医学上有一种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是一种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的药物,但是在未经稀释或配制浓度过高的状态下,快速静脉注射可出现严重的心脏抑制作用,导致...https://wapask-mip.39.net/bdsshz/question/60432866.html
2.急救护理(医学高级):急性中毒考试题(2017年最新版)79、多项选择题 皮肤接触对硫磷农药中毒者,禁用下列哪些溶液洗胃或擦洗()。 A.清水 B.热水 C.乙醇 D.肥皂水 E.2%碳酸氢钠 点击查看答案 80、多项选择题 有机磷中毒可选用下列哪些溶液洗胃() A.1~2%碳酸氢钠(敌百虫除外) B.1:5000高锰酸钾溶液 C.0.45%盐水 D.清水 E.生理盐水 点击查看答案 81、...http://www.91exam.org/exam/87-1057/1057668.html
3.中毒概述天使之伞2.生活中毒 误食、意外接触毒物、用药过量、自杀或谋害等情况下,过量毒物进入人体都可引起中毒。 (二)中毒机制 1.体内毒物代谢 (1)毒物侵入途径:毒物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快慢、强度和表现与毒物侵入途径和吸收速度有关。通常,毒物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http://www.nyzdjj.com/m/view.php?aid=270
4.有毒药的毒性卓远福③进入机体的途径与毒性作用的关系 药物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使机体对有毒物质的吸收速度、吸收量和代谢过程也不相同,对毒性作用亦有一定影响。一般是经皮肤接触的毒性较由口摄入的毒性小,经肌肉注射的毒性比经口摄入的毒性大,静脉注射的毒性比肌肉注射的毒性大。 http://www.caoyaotang.com/nd.jsp?id=559
1.生活小贴士我来告诉你那些超级可怕的一级致癌物名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看似无害,其实却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天,我就要和大家聊一聊那些被公认为超级危险的“一级致癌物”。这些毒药不仅会让你的肺部、皮肤甚至是整个人体都变成一个个黑暗的小工厂,每天运转着死亡的轮子。 首先,我们得知道,“一级致癌物”这个词汇代表了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指...https://www.6dukxby4q.cn/can-yin/800237.html
2.禁毒小知识禁毒知识宣传8、精神病症状:人格改变和典型的精神病症状,幻觉冲动,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症等。9、肾脏疾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皮肤损害:皮肤斑点、溃疡,手部水肿,接触性皮炎、皮疹、紫斑、瘙痒等。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https://www.yueyang.gov.cn/tjj/22746/22753/64622/content_2248996.html
3.手皮肤接触到慢性毒药手的软主治变形是否有害感谢医生...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手皮肤接触到慢性毒药手的软主治变形是否有害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_有问必答_寻医问药网https://3g.club.xywy.com/wenda/112238331.htm
4.毒药指毒性很大,极量与致死量十分接近,用药稍大即可引起动物中毒...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毒药指毒性很大,极量与致死量十分接近,用药稍大即可引起动物中毒,甚至死亡的药物。如硝酸士的宁等。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https://www.shuashuati.com/ti/638a3348aa35475999dc06dae6506c0a.html?fm=bd442a3aa7274c271e3dca136b5fcd1654
5.各种毒药的气味味道外观及中毒后的症状解法全国皮肤接触中毒发病时间较为缓慢,但可表现吸收后的严重症状。本类农药中毒早期或轻症可出现头晕、头痛、...https://www.1633.com/ask/193351.html
6.毒药:危险物质的历史毒药的剂量、使用的频率以及毒药反应的速度共同决定了毒药的整体效果。 第一章 颠茄是一种枝高叶茂的植物,所产浆果小而黑亮,常被误认为是可食用的果物。该植物中含有多种有毒生物碱,主要包括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其毒性很强,即便轻微接触颠茄叶也会导致人体皮肤出现皮疹。颠茄的叶子、根茎和浆果部分都可用...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12112312/
7.毒药家庭毒药 概括介绍——煤气(一氧化碳)导致窒息,特别是在长时间发动而密闭的汽车中;野营时使用的 丙烷燃料被吸入或与皮肤接触会影响中枢神经,另外对付色狼的喷物也是用丙烷做的;咖啡因过敏者或过量者严重的会出现呼吸衰竭。 肉毒中毒——肉类、鱼或蔬菜不充分加热和膨胀的罐头会导致肉毒中毒;家庭制作的腌菜也有可能含...https://baike.sogou.com/v101361063.htm
8.病例:一次意外地接触,他死得无比痛苦小说中曾听说过一种叫“五毒散”的可怕毒药,服用后暂不会发作,很多天后才会渐渐起效,最后中毒者痛苦无比,最后毒发身亡。而今天说的这种农药比“五毒散”要可怕得多,只要接触了就能吸收,一旦中毒那么就会进入死亡的倒计时... 小说中曾听说过一种叫“五毒散”的可怕毒药,服用后暂不会发作,很多天后才会渐渐起效,最...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6a5b1390e19b
9.那些听起来陌生,但其实离我们很近的致癌物丨张丽欣砷本身毒性不大,但其化合物、盐类都有毒性,尤以三氧化二砷毒性最强,就是古代最常见的毒药砒霜。人口服三氧化二砷中毒剂量为5~50mg,致死量为70~180mg。长期接触砷的人群,皮肤癌与肺癌的发病率较高。 有的中药比如雄黄中就含有砷的成分,因此被列入我国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中。另外,今年初,在对冬虫夏草及其制品的检...https://www.chunyuyisheng.com/articles/9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