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细胞毒性药物作用于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强效且有潜在的危险。
!请在专业肿瘤科兽医的指导下使用抗肿瘤药!
治疗的适应症和目标
初步诱导化疗:用于淋巴增生性和骨髓增生性肿瘤疾病(造血癌),或晚期/转移性癌症,在没有其他治疗选择的情况下的姑息治疗。
初步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和/或放疗前减少肿瘤大小和/或降低临床分期。
辅助治疗:手术和/或放疗后(治疗残留肿瘤细胞或微转移)。
细胞毒性药物
通常首选理论上更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如使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阿霉素治疗猫淋巴瘤。
肿瘤细胞可能产生耐药性→可能需要循环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模式的药物→可能产生多重耐药性。
一些研究表明,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预处理犬和猫的淋巴瘤可能会诱导多重耐药性。
毒性
对具有快速生长或分裂细胞的器官不具有选择性,如骨髓和胃肠粘膜易受影响。
骨髓抑制(通常在停止治疗时可逆转)引发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是重点白细胞),感染和败血症风险、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的风险:
1.治疗后7-10天到达最低点。
2.动物癌症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源是肠道细菌移位。
3.也可能发生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每次治疗前监测血细胞计数。
4.如果中性粒细胞<1000个细胞/uL,则在下一次使用相同药物治疗时将药物剂量减少20%。
考虑对中性粒细胞计数<1000个细胞/uL的无热、明显健康的患病动物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考虑对发热和/或患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病动物进行败血症(静脉输液和广谱抗生素)住院治疗。
胃肠道毒性:厌食、呕吐、腹泻。
1.治疗后3-5天出现。
2.通常是短期,自发恢复/再生。
3.可能需要支持性治疗和输液治疗。
4.使用止吐剂(马罗皮坦+/-昂丹司琼)。
超敏反应罕见(多西他赛曾有报道)。
有的药物刺激性强,发生外渗时或引发局部坏死。
有的具有特定的组织毒性(如阿霉素的肾毒性)。
剂量
治疗指数低:剂量方案在疗效和毒性之间折衷。应根据患病动物在接受有效治疗的同时能够维持良好生活质量,通过减少或增加化疗药物的剂量来探索最佳剂量强度。
因为解毒器官(肝脏和肾脏)的血液供应与体表面积的关系比体重更密切,所以应按体表面积函数计算。
瘦体重可用于肥胖患病动物的剂量计算。
在存在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如肾或肝功能障碍,应调整化疗药物的剂量(例如,由于90%的卡铂通过肾脏排出,所以患有肾脏疾病动物应减少卡铂的剂量——猫GFR有助于计算合适的卡铂剂量)。
对于骨髓抑制或严重胃肠道毒性的患病动物,可能需要调整10%至25%的剂量。
烷化剂药物
通过烷基化DNA模板中的碱基干扰DNA复制。
副作用: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掉毛
苯丁酸氮芥:起效最慢,毒性最小;对猫的潜在毒性包括神经毒性和获得性范科尼综合征。用于淋巴增生性和骨髓抑制性疾病,如猫的小细胞胃肠道淋巴瘤。
CCNU(洛莫司汀):用于淋巴增生性和肥大细胞肿瘤、组织细胞瘤。口服给药(胶囊)。骨髓抑制:监测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
环磷酰胺:用于淋巴增生性和骨髓抑制性疾病,尤其是猫淋巴瘤;节拍化疗。
美法仑: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最常用于多发性骨髓瘤。
抗代谢药物
通过抑制嘌呤和嘧啶的合成来干扰DNA和RNA合成。
阿糖孢苷:用于淋巴增生性或骨髓增生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骨髓抑制剂。
氟尿嘧啶:!因其对猫有致命毒性作用(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致小脑共济失调和癫痫发作),所以猫禁用。
甲氨蝶呤:用于治疗淋巴增生性和骨髓增生性疾病;副作用包括胃肠道溃疡、骨髓抑制和高剂量致肾小管坏死。吉西他滨:最常用于胰腺癌。
抗肿瘤抗生素
干扰核酸的合成。
博来霉素:不具有骨髓抑制作用;据报道,在患有鳞状细胞癌的猫中进行局部注射(用电脉冲增加肿瘤穿透力)会诱导肺纤维化。
放线菌素:在猫淋巴瘤治疗中有报道。
盐酸多柔比星:蒽环类抗生素,最常用于淋巴增生性疾病;软组织肉瘤,乳腺癌,血管肉瘤。
!严重发疱剂——必须通过干净的留置针给药。
!使用多柔比星可能会引起组胺释放,所以一些肿瘤学家可能会使用抗组胺药进行预治疗。
!可引起肾毒性,在治疗期间需监测尿素氮(BUN)和肌酐。
!尽管猫的心肌会随着重复给药而发生变化但心脏毒性并不是猫用药的主要问题。基本不会成为临床问题。
阿霉素脂质体(阿霉素包埋在聚乙二醇包被的脂质体中):旨在提高阿霉素的治疗指数,并试图解决最常见和临床上最显著的剂量限制性毒性(胃肠道毒性,尤其是猫厌食症);
与天然阿霉素相比,包埋的阿霉素毒性降低和具有选择性肿瘤积聚;
该药仍处于研究阶段,但迄今为止,与天然阿霉素相比,猫的耐受性良好(骨髓抑制程度最低,厌食症的概率下降);
其他副作用还包括下巴脱毛和胡须脱落。肾毒性比天然阿霉素更强。
盐酸表柔比星:最常用于淋巴瘤和软组织肉瘤。
米托蒽醌:可能对猫淋巴瘤和乳腺癌具有广谱活性。可能会导致骨髓抑制、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重复给药具有肾毒性——应监测BUN和肌酐。
长春花生物碱类
植物生物碱与哺乳动物微管蛋白结合,并在中期抑制有丝分裂。
引起严重的血管外反应(但没有阿霉素严重)。
可能有外周神经毒性(长春新碱),主要表现为猫的麻痹性肠梗阻。
硫酸长春碱:用于淋巴增生性疾病;可引起骨髓抑制,对猫的胃肠道毒性比长春新碱小。
硫酸长春新碱:淋巴增生性疾病;可能导致显著的骨髓抑制。
长春瑞滨:几乎没有猫用药报道。毒性可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毒性和肾毒性。
其他细胞毒性药物
抗微管剂(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干扰微管聚合或解聚。毒性包括骨髓抑制和胃肠道毒性,以及由载体诱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的超敏反应。
铂类(顺铂和卡铂):通过置换反应与DNA共价结合,产生双功能损伤和链间或链内交联。
!因顺铂有严重的肺毒性,所以对猫而言是绝对禁忌。
卡铂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在给药前应评估肾功能(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以预测猫的卡铂清除率)。在多种癌中最常用(肛囊、甲状腺、肠/结肠、鳞状细胞),也用于癌扩散。
羟基脲: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抑制剂,使脱氧核糖核苷酸库耗竭。毒性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毒性、肺纤维化。大多数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泼尼松龙:对淋巴组织有抗有丝分裂和细胞溶解作用;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对脑肿瘤非常有用;
也用于治疗继发性水肿。最常用于淋巴增生性疾病、肥大细胞瘤、胰岛素瘤、脑肿瘤[减轻组织肿胀,提高脑脊液(CSF)压力(无论何种肿瘤,短期内有效)]。
猫用药的副作用不常见,可能包括腹泻、糖尿病(如果要进行长期治疗,也可能出现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亢进)。
L-天冬酰胺酶:耗尽循环中的L-天冬胺,导致癌症细胞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非骨髓抑制性。仅用于淋巴瘤。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马赛替尼、帕拉丁):无细胞毒性。
是一种小分子抑制剂,通过充当竞争性抑制剂来阻断细胞表面表达的受体酪氨酸激酶。
副作用包括胃肠道毒性、轻度骨髓抑制、蛋白尿、溶血性贫血(马赛替尼)、肌肉痉挛(帕拉丁)、高血压(帕拉丁)。
多用于肥大细胞肿瘤和胃肠道间质瘤;
帕拉丁也用于胰腺癌和口腔鳞状细胞癌;
马赛替尼已被用于治疗注射部位肉瘤。
紫杉类(紫杉醇/多西他赛):通过稳定微管防止解聚并抑制导致有丝分裂停滞的重组动力学发挥作用。
紫杉类可溶性差,静脉给药需要载体赋形剂[CremophorEL(聚氧乙烯蓖麻油)和吐温80],尽管已有报道水溶性胶束形式的紫衫类,但猫(和犬)对载体非常敏感,如果没有使用前驱药物的情况下给药,或会引起过敏样反应(通常猫表现为面部、耳朵和爪子水肿、头部和四肢红斑、摇头、易怒和全身瘙痒);
进行紫杉醇治疗前一晚口服泼尼松预治疗,治疗前1小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西咪替丁和苯海拉明,可显著减少过敏样反应;
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它比大多数其他化疗药物更早发生骨髓抑制(3-7天时达到最低点)和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