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疾控中心昨日确认,龙泽苑西区出现蜱虫,一名居民和多只宠物狗被叮咬。回龙观地区已展开排查、监控和消杀工作。据悉,被叮咬者没有发病。
北京卫生局和昌平疾控中心称被叮咬者未发病;疫情监测加强,医疗机构发现“蜱虫病”24小时内上报
昨日,昌平区龙泽苑西区,工人正在对树木和草坪喷药。该小区日前发现有蜱虫出没。本报记者杨杰摄
回龙观动物防疫站检查结果显示“蜱虫感染”。龙泽苑西区居民供图
2010年9月13日,河南省商城县疾病防控中心工作人员展示蜱虫标本。蜱虫像黄豆大小。向明超摄
本报讯昌平区疾控中心昨日确认,回龙观龙泽苑西区出现蜱虫,一名居民和多只宠物狗被叮咬。回龙观地区办事处和物业已展开全面排查、监控、宣传和消杀工作。市卫生局和昌平区疾控中心表示,被叮咬者没有发病。北京加强对于可能出现的疫情监测,各医疗机构一旦发现“蜱虫病”24小时内上报。
居民反映宠物三次被咬
龙泽苑西区位于龙泽地铁站东北侧。据居民介绍,近期,小区内陆续出现宠物被虫子叮咬后异样的情况,通过咨询有关卫生部门和上网查看,他们都怀疑虫子类型可能是蜱虫。
最先联系卫生部门的陆先生称,5月29日,他发现自家的小狗被虫子叮咬,瘙痒难忍。“那天遛弯回来,看见它耳朵上多了个血块,怎么洗也洗不掉。”
陆先生随后用工具将血块强行拔出,发现血块竟然是一只长了好几条腿的虫子,鼓鼓囊囊涨得像个豆子,里面已经吸饱了血。6月8日,他家的小狗肚子上,再次发生了类似的情况。随后,陆先生也是自行将其处理掉。
“没想到两天前,小狗的后背第三次被叮咬。”陆先生说,考虑到事情并非偶然,他于是带着宠物前往回龙观动物防疫站进行检查,最后得出的结果是“蜱虫感染”。
昌平疾控中心确认蜱虫
小区居民介绍,最近两个星期内,还有四位居民家中宠物也有相同遭遇。
此外,邻居李女士本人近日“中招”,右侧肩膀被虫子叮咬,后从肉里抠出了两个黄豆粒般大小的黑块。“踩死后,(虫子)里面全是血,我们都怀疑是蜱虫。”居民说。
据居民陆先生称,前日下午,昌平区疾控中心获悉他和其他居民反映的情况后,派人到龙泽苑西区,将一些虫子样本采集带走。
昌平区疾控中心确认,龙泽苑西区内出现的虫子的确是蜱虫。他们已联合回龙观地区办事处社会事务办,开始对龙泽苑西区进行进一步检查,同时开展消杀工作。
被叮咬者没有发病
“目前被叮咬者并没有发病。”昌平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解释,“蜱虫本身并没有毒,它主要是作为媒介,进行疾病的传播。”
陆先生表示,卫生部门和居委会已加强对李女士以及被咬宠物健康情况监控。
“物业和居委会都在宣传这事,说被咬过的人或动物是否患病,有一两个星期的潜伏期,让我们提高警惕。”居民们表示,如今大伙都很害怕蜱虫引发疾病。
■应对
小区消杀宣传全面展开
昨日下午5时许,龙泽苑西区出行居民纷纷绕开草丛及树木区域。工人对绿化带喷洒药水。
回龙观地区办事处宣传部王部长表示,接到蜱虫出现的汇报后,办事处社会事务办联合小区居委会和物业立即展开排查工作。随后,他们在小区所有单位门上都张贴了通知,提醒居民避开危险区域,注意卫生。近期,有关人员将前往小区给居民介绍蜱虫知识。
小区物业负责人介绍,按照惯例,每年6月13日至17日,他们都会请消杀公司前来,喷洒药水杀虫。由于此次蜱虫情况突然,消杀公司昨日加派人手,一天内就将所有喷洒工作基本完成。
“今天罐车喷得太仓促了,有些角落地方的草丛没有喷到。”居民担心说,如果出现药水空白区域,喷洒成效大打折扣。此外,所喷药水只是一般的杀虫药,对蜱虫是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对此,物业负责人表示,该药水为多种杀虫药混合配制。罐车喷洒的药水主要是覆盖小区的主要绿化区域。他们将接纳居民意见,派出专人,对小区阴暗角落认真喷洒,杜绝空白地带。
■官方表态
发现病情上报并采集标本
截至昨日下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尚未接到昌平区有关蜱虫病例的报告。对于事件信息及防控措施,市疾控中心表示,今天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已加强对于可能出现的疫情监测,并成立专家组对疫情进行监测并拟订诊疗方案。近两年,市疾控中心一直在做关于蜱虫活动调查,并在蜱虫容易出现的郊区县监测人群、猪等。
对于其他地区相继发生的被蜱虫叮咬后出现的感染性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北京市卫生局近日已经对各医院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要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在24小时之后进行网络上报,同时要求采集标本。
按照市卫生局要求,凡是接诊“蜱虫病”的医疗机构,应按照首诊负责制的要求接诊,如果符合重症病例诊断标准,应动员病人到定点收治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就诊。
疑似“蜱虫病”监测标准
按照市卫生局规定的病例标准,除了明确诊断的血液病、全身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感染因素明确的其他传染病四种情况之外,对于临床体温高于37.5℃、血小板降低至80×109/L以下或白细胞降低至3.0×109/L以下的病人均将纳入病例,须进行上报及监测,尤其是具有流行病学史,即有过鼠类活动、蜱虫叮咬史、田间作业、放牧、接触柴草、垂钓、野营、草地行走、草地晾晒衣物、接触猫狗、饲喂家畜的人员。
■提醒
被蜱虫叮咬不要自行拔
昌平疾控中心人员提醒,蜱虫一般生活在野外树林、草地中,在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待宿主,市民前往郊区山林时,应避免在蜱虫滋生的环境坐卧停留,尽量穿长袖;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在林中穿行应戴帽子。
如被蜱虫叮咬,市民不要自行拔虫,要到医院诊治。蜱虫咬人后,头部会扎进皮肤。“这时,一种取出蜱虫简易方法,是用热源靠近蜱虫,如火焰、烟头等,蜱虫头部会慢慢退出皮肤。”
■名词解释
蜱蜱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世界有800多种蜱,中国有80多种,北京只有有限几种。北京蜱数量非常少,只在山区出现,城区更少见。北京近一二十年来无伤人事件报告。
河南省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截至2010年9月9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
采写/本报记者展明辉温薷
较早前报道:
蜱虫不可怕专家支招如何预防蜱虫
昨日,本报报道了河南商城县多人被蜱虫咬后致死。河南省卫生厅昨日通报称自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详细
蜱虫“怪病”揭秘
全世界已发现的蜱约800余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此次河南商城传播疑似无形体病的,是全沟硬蜱。它为褐色,须肢为细长圆筒状,广泛分布于东北和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等地,是我国森林脑炎的主要媒介。>>详细
河南商城蜱虫致死事件调查
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有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小虫子咬伤,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据了解,当地去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为蜱虫“重灾区”。记者调查发现,商城县基层医院从去年至今均存在误诊。村民反映,有些医院医护人员并未按传染病防治法处理该病。
调查中,信阳市、商城县的卫生部门都表示,无法提供具体疑似病例的数目及疫情状况。当地村民认为只有信息公开,才能止息恐慌。>>详细
北京十多年无蜱虫伤人报告
针对河南蜱虫伤人事件报道,记者昨天采访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了解到,北京有蜱虫活动,但数量很少,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的树丛里,城区几乎没有;另外,北京多年前仅有蜱虫咬人后传播莱姆病的个别报道,且近一二十年来已无伤人事件报告。>>详细
疑似蜱虫传病24小时内上报
北京市卫生局出台《北京市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监测方案》,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的这种由蜱虫传播的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上报。>>详细
卫生部:蜱虫病因初步锁定新病毒
卫生部发布5份防控文件,部署蜱虫病的诊疗规范,其中称,初步认定,湖北、河南两省的大部分病例,与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有关。>>详细
多国专家赴河南研究蜱虫
包括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在内的多国卫生专家目前正在河南联合开展蜱虫叮咬事件的实验室研究,有关机构希望通过世界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找到这一疾病的真正病因和病原体。>>详细
蜱虫“咬伤”的防治空白
同是疑似蜱虫咬伤,山东蓬莱的患者要做数十到上百项检查,花费数万元;在河南商城,患者则可能花费几千元——因尚未分离出病原体,医院对疑似蜱虫传播疾病的治疗,体现出强烈差异性。而因财力、人力有限,基层防控体系对于疑似蜱虫传播疾病的宣传、防控尚有诸多无能为力,也使得当地疾控部门难以全面掌控。对此,有关专家和基层防控人员均呼吁,希望国家尽快将疑似蜱虫叮咬所致疾病,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并由财政进行帮扶。>>详细
蜱虫作乱元凶或为新型病毒
“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而卫生部也正在组织专家制订“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发现的感染病例,进行有效的界定和治疗。昨日,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是可以治疗的,而且病死率很低,公众不必恐慌。>>详细
山东通报182例蜱虫致病病例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山东省卫生厅10日下午通报蜱虫致病情况,截至2010年9月9日,山东省累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82例,死亡13例,其中,蓬莱市26例,死亡6例。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高度散发,部分病例有明确的蜱叮咬史。>>详细
卫生部专家组赴河南查蜱虫
昨日,河南信阳,商城县一名疑似蜱虫叮咬致病患者接受治疗。卫生部专家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今日前往商城,调研疑似无形体病。河南省疾控中心昨日表示,蜱虫叮咬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防可控,不必恐慌。>>详细
河南蜱虫中毒3年18人亡
昨日,本报报道了河南商城县多人被蜱虫咬后致死。河南省卫生厅昨日通报称自2007年5月至今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详细
蜱虫事件刺激医药股上涨
河南蜱虫咬人事件经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其产生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反映在医药板块上,昨天,距离蜱虫事发地点较近的鲁抗医药(600789)股价在开盘后2分钟就涨停,收报10.18元,四环生物、达安基因等多只股票上涨幅度均超5%,上海医药昨天则收报21.86元,涨幅达5.05%。>>详细
小小蜱虫为何夺去多条人命
这暴露了现行医疗体制的管理问题,也说明基层卫生防疫和医疗基础都太薄弱。如今,悲剧已然发生,如何更好地亡羊补牢,显然必须尽快提上政府疫情防控的工作日程。>>详细
蜱虫致命,更致命的或是隐瞒疫情
河南商城县多人被蜱虫咬后致死,鉴定为蜱虫引起的疑似无形体病,为什么说是疑似病例呢?因为我国尚未分离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体,至今并没有明确的诊断依据。这就是河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刁琳琪给我们的说法。而事实上在世界上也只有两个国家可以分离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体。>>详细
编辑:笑尘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