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精选5篇)

一、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实用的教学模式

三、多种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统计学原理;教学改革

一、案例教学法

二、统计学原理课程的特点

随着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统计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作为统计学专业和财经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统计学原理》成为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夯实数学基础,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统计数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概括、提炼,是各部门统计学(如:工业统计学、农业统计学、商业统计学、人口统计学等)和综合性统计学(如农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等)的共同基础。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同时,统计学原理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的发展趋势,加强统计分析、统计推断和预测决策的内容。要求学生除了课堂听讲之外,应按照要求阅读一定的课外资料,提高学生的动手能、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又能够培养运用统计的基本分析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更好地为经济管理服务。

三、采用案例教学于统计学原理的作用

四、如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

2.分小组讨论案例。把班上学生分成小组,以此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教师给学生提供案例,学生可以在课下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怎么处理案例中的问题。对于数据的处理自由选择自身熟悉的统计软件来分析。

4.总结提升,撰写分析报告。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每个小组同学回去整理自己的分析结果,形成研究报告。这个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完整处理问题的习惯,并系统分析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而也可以看出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既有有益的一面,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共同研讨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得统计学原理课程知识变得生动具体、直观易学;对于整个教学效果来说,案例教学法能够集思广益,通过共同探讨问题调动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问题是不那么容易解决的,一是案例的获取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二是要顺利的开展案例教学还需要教师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以及学生具有查找资料、总结分析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启富.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前沿及存在问题[J].统计与决策,2012(3):48-50.

[2]闫春,刘伟.浅谈统计学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团[J].科技信息,2010(5).

[3]李洁明,祈新娥.统计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6-406.

1.1独立学院学生的统计学学习现状

1.2独立学院教师的统计学授课状况

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课时限制和学生基础薄弱,教师能够按计划完成教学计划已属不易;由于学生普遍反映统计学学习太难,一线的授课教师迫于教学质量评估的压力,不得不删减掉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这就使得教师讲课的内容不得不局限于教材基础知识,而缺乏对于基础知识的延伸和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方面,由于现在的年轻教师授课过度依赖于多媒体,虽然展示了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也能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图形的变换。但是多媒体授课很难帮助教师把握好授课的节奏,尤其是统计学这种需要深入理解的学科,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很难透彻理解基本原理和方法。

2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教材选用不太合适

2.2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独立学院对于统计学的教学大多仍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教师单向灌输式的向学生介绍基本方法及其推导,缺乏学生的全身参与,就会使得课程更加枯燥无聊。而现在的学生都是思想活跃、个性活波的90后,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2.3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2.4考核方式简单

3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选择或开发合适的教材

3.2建设学生参与型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教学方式上来说,要多种教学手段并用,树立“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行互动式教学。具体来说,在教学中不能单纯采用教师讲授的灌输式授课,要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案例教学法中,通过精心准备的案例,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培养他们应用统计学的理念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项目教学法中,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统计调查任务;让学生作为任务主体,通过独立完成任务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3.3改革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

3.4考核方式多样化

4总结

关键词:统计指标概念辨析教学

《统计原理》是我校供销、核算、营销、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对于一般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这门课程难度是相当大的。因为教材中牵涉的概念相当多,而且有些概念使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混淆不清,难以理解,因此要讲透这门课程,很有必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区分这些概念。

一、辨析变量与变量值

这两个概念学生最易混淆不清,从字面上学生对其理解似乎不成问题,但具体到选择判断题上就难以分辨,解决的办法是通过练习反复训练。

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值是变量的具体取值,也就是可变数量标志的数值表现。例如,“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因为各个企业的人数不同;某企业有1820人,另一企业有1630人,第三个企业有1590人,等等都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具体数值,也就是变量值。再如,有工人300人、400人、500人、600人、700人五个数值,要求计算其平均数,不能理解为“五个变量”的平均数,因为这里只有“工人人数”这一个变量,所要平均的是这个变量的四个数值。变量这个概念在统计中很重要,一定要弄清楚,不能含混。

二、辨析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月(季、年)

销售额万元/月(季、年)

货币支出额万元/月(季、年)

固定资产总额亿元

货币量万元

库存量吨

2.看指标数值是否可以加总

三、辨析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

初学者在学习这一对指标时往往容易弄混。学习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掉以轻心,只是单纯地去背字面上的意思,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区别,进而不能正确地去区分它们。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总体内所有总体单位的合计数,是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例如,以某地区工业企业为总体,则该地区所有工业企业数就是总体单位数。又如,对某高校学生进行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则该校全部学生总数是总体单位数。总体标志总量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合计数,就是总体标志总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就某一固定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是惟一的,但总体标志总量可能有许多个;它们二者并非固定不变,随着统计研究目的的变动而不同。例如研究某地区居民基本情况,则该地区居民总数这一总体单位总量是惟一的,但该地区居民收入总量、粮食消费总量、猪肉消费总量等指标都可以作为总体标志总量。如果不以该地区居民为总体,而以粮食消费量为总体,则粮食消费量就成了总体单位总量。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明只有先确定总体,才能准确确定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

四、辨析强度相对数与平均数

强度相对数与平均数不仅在字面上往往有“平均”或“人均”的涵义,而且本身也确有平均分摊的涵义,这使得在实际中容易混淆,学习时要特别注意两者的区别。

两者在计算方法与指标涵义上有很大区别。平均数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的对比,分子分母必须属于同一总体,并且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强度相对数则是有密切联系的两个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的对比。要正确区分这两种指标关键在于用以对比的分子、分母两个数值是否来自同一总体,如是则为平均数,否则就是强度相对数。例如人均粮食产量,由于它是粮食总产量与人数相对比,分子、分母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即并非每个人都提供一份粮食产量,因此它是强度相对数;再如人均消费量,由于每一个人都要消费一定数量的粮食,故是平均数。

五、辨析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正确区分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至关重要,关系到后面进一步学习统计指数的内容。区分二者的关键是: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的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指标数值都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如学生人数、企业设备数、商品销售量等,它是从广度上说明总体特征的。而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以及工作质量方面的统计指标,其指标数值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形式表现的,如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等,它是从深度上说明总体特征的。在教学中最好让学生记住:凡指标数值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现的,均为数量指标,而指标数值是以相对数或平均数形式表现的,则是质量指标。例如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乍一看好像是数量指标,但仔细分析这一指标的涵义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品产量和所需工时进行对比而得出平均每生产一件产品所需工时,因此这是以平均数形式出现的质量指标。

弄清了概念并不等于具备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掌握了概念是进一步分析判断问题的基础,而能力则是在实践中逐步锻炼培养出来的,是在不断地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逐步提高的,但一定科学方法的运用,会使这种能力的提升更快些。因此,掌握这几对概念的辨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全面系统地学好《统计原理》这门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娄庆松.统计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陈志成.统计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钟新联,师应来.统计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一、高职院校物流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对统计学的正确认识

(二)强调理论教学,内容与专业契合度低

(三)教学方法单调,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仍沿用教师上课讲授、学生课堂练习、课后批改作业的传统模式,这显然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岗位人才的要求。“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可能使学生学会了怎样求指标、算数据,但是对其真正解决岗位中具体问题的指导作用却很小,因为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用上这些知识。教学中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和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学一般在普通教室进行,像Excel这种操作简单、适于学生掌握的统件软件的操作训练很难进行。单一的教学手段,极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习。

(四)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由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案例、情境的设计以及实操技能的训练,考核环节只能以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当前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还是期末考试为主、平时考查为辅的考核方式,缺少对学生利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期末考试内容都出自书本,且会提前划定复习范围,学生只会一味机械背题,出现了笔试成绩高、实际能力弱的情况,背离了职业教育评价的本质要求。

二、高职院校物流统计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物流企业一线操作或基层管理岗位。近百名已经就业或实习的学生表示,各类订单的整理、库存情况的分析、人员工资的汇总等实际工作都要用到统计学知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理论教学要以“适度、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等。以往的物流统计课程,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理论性过强,学生缺乏对课程的理解和动手解决问题的锻炼。只有深化课程改革,以岗位分析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提升教学目标与用人需求的契合度,才能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是适合生源特点、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物流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因此,在统计学教学中,要以“有用、能用、会用”为原则。“有用”指传授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物流岗位需要的;“能用”指统计的方法适合物流行业特点,具有可实施性;“会用”指统计方法简单、易懂、便于学生掌握与应用。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不断通过课程改革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3]。

(三)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需要

物流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师资队伍的建设并不完善,多数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对物流岗位的认知也比较模糊,严重制约着物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统计学课程改革,倒逼教师深入物流企业一线,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重点任务分析,并据此设计教学情境与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在完成课改的同时,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得到提升,实现了双赢。

三、高职院校物流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实施途径

(一)明确统计学在物流管理中的定位

统计学是物流管理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形成统计思维的任务,是一门侧重应用的学科。通过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统计指标及Excel等软件来处理实际物流领域中的问题,减少公式的推导和复杂的计算。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统计学不是为了探究统计原理、推导复杂的公式,而是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明确统计学在物流管理中的定位,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课程的信心。

(二)校企合作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教学的主要载体。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摒弃以往的学科本位思想,与企业紧密合作,对物流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找到适合学生的核心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剖析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据此制订课程内容,即按照岗位任务—核心能力点—知识点—课程内容的顺序组织教学。只有依托企业,注重实践技能训练,才能保证教学内容学以致用。经过梳理,总结出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应用到的统计学知识点[4]。

(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四)进行全方位课程评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课程评价通过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加权求得,期末成绩权重以30%为宜,不设置客观题,以考察统计思想与基本计算为主;平时成绩权重设为70%,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组内评价与创新性思维等,争取全方位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四、结语推进课程改革是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物流统计学课程的改革,凸现了统计学作为“工具”的特点,强调了其在物流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性。根据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提出的改革设想,希望能够丰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内涵,为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正涛,刘阳.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设想[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128-129.

[2]东方,秦小辉,黄素心.素质教育下物流专业统计学课程改革路径[J].物流技术.2014(1):371-373.

[3]肖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策略探究[J].电大理工,2017(9):17-18.

THE END
1.统计学导论心得体会.docx全文免费统计学导论心得体会 统计学个人心得 12级会计7班321XX244谢翠欣在学习统计学之前,谈起统计我脑袋中就浮现出计数,一大堆枯燥的数字,还有一长串 的数学计算式。在我眼中,统计学是一门非常枯燥非常单调的学科,它不像数学那样强调严 密的推理和逻辑,而是仅仅需要搜集原始资料,套用数学公式而已,我甚至不是很喜欢这门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07/7010064065002024.shtm
2.生物统计学心得体会.docx文档介绍:该【生物统计学心得体会】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生物统计学心得体会】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心得体会生物...https://m.taodocs.com/p-941997853.html
3.学习统计法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范文学习统计法心得体会 通过对《统计法》的学习让我对自己从事的统计工作从法律方面有了更深入了解,也让我知道了该从哪方面更好更高质量的做好统计这光荣而神圣的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认识 《统计法》所指的统计,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https://www.91wenmi.com/wenmi/zongjie/diaoyanbaogao/2009-06-22/20090622144626.html
1.统计学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统计学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统计学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s://www.yjbys.com/xuexi/xinde/3015383.html
2.统计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统计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计学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统计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1 《经济统计学》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我觉得也是学的有滋有味的一门课。通过这一个...https://www.ruiwen.com/xuexixinde/5387510.html
3.统计学学习体会(精选10篇)统计学学习体会(精选10篇) 篇1:统计学学习体会 统计学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学是我们班这个学期开设的课程,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学期的课程,但是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统计学应用领域及其内性和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说,这一学期我的收获颇丰。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1zskv0d.html
4.统计学习方法概论总结(一)统计学学科概论心得体会统计学习是关于计算机基于数据构建概论统计模型并运用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的一门学科。统计学习包括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 统计学习方法三要素--模型、策略、算法,对理解统计学习方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监督学习概括如下:从给定有限的训练数据出发,假设数据是独立同分布的,而且假设模型属于...https://blog.csdn.net/qjk19940101/article/details/79360125
5.统计实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统计实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心得体会# #统计实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统计实习是统计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您带来的《统计实习心得体...https://www.51test.net/show/11054874.html
6.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报告心得感悟...这么快一个学期统计学的学习就结束了,我才刚刚了解统计学,我知道统计学知识还能运用到店铺开设选址等等的问题上,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我以后还要继续深入了解统计学,并且运用它服务生活。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心得体会4 XX年8月18日至8月29日,我同全州八县同行共53人有幸参加了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举办的XXX州统计业...https://www.puchedu.cn/ziyuan/36196.html
7.计量经济学总结与体会(精选24篇)心得体会是对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请大家阅读以下心得体会范文,相信其中的思想和观点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计量经济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和经济理论的结合,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化的研究和分析。作为一名计量经...https://www.77cxw.com/fl/983002.html
8.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心得范文(精选10篇)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心得范文(精选10篇)3 20xx年4月7日至24日,我同全市同行共15人有幸参加了在郑州商城饭店举办的国家统计局培训班(第28期)为期17天的学习,这是我工作十多年来参加的培训中时间最长、针对性最强、等级最高、纪律最严、收获最大的一次培训。因为平时工作较忙,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因此我十分珍惜...https://mip.wenshubang.com/xindetihui/2737108.html
9.计量心得(精品13篇)最后谈谈我个人学习了一个学期计量经济学的感受和体会。总体来说,计量经济学还是比较难的,其中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统计基础和自己的分析思考能力,以及良好的计量软件应用能力。但是,另外一个最大的体会,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学术现状下,要求研究者必须掌握计量的研究方法,这是实证研究最好的工具。用计量的...https://www.liuxue86.com/a/4851498.html
10.统计学的世界学习心得11篇(全文)统计学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统计学原理》课程,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统计学应用领域及其类型和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展示、分析的技术。但这都是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纸上谈兵。理论须用来指导实践,把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2z41ea4.html
11.学习课程心得体会(精选22篇)学习课程心得体会 2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习护理专业性人文课程的现状、学xxx点,以进一步深化专业性人文课程教学改革。 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xxx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护理专业性人文课程的认知评价、课程学习的主要收获、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获取护理人文知识的主要途径等xxx条题目。 https://mip.jy135.com/xindetihui/121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