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名消费者爆料,上海一家狗舍出售病狗,从这家狗舍买回的幼犬,不到一周就检测出细小病毒和冠状病毒以及狗瘟,花费几千元诊疗无效死亡。商家称活体动物售出后概不负责,拒不退钱,只能加钱更换,但换回的幼犬仍然有病。宠物消费,为何总是买卖容易维权难?
上海麾力宠物店频繁出售“星期狗”消费者维权艰难
很多人喜欢养宠物,其中喜欢养狗的人占到多数。可爱的狗狗又分为很多种,比如哈士奇、博美、拉布拉多等等。但是您听说过“星期狗”吗?
“星期狗”这一说法,其实由来已久,说的是买来时活泼好动、精神状态良好的狗,养上几天就出现精神萎靡、呕吐腹泻、咳嗽、便血等症状,即便及时送医,最后也难逃一死。大量的“星期狗”死于犬细小病毒或犬瘟热,而这些传染病症在发病前竟然检查不出来。
有地方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2016年受理投诉情况显示,宠物消费纠纷成为了维权的新难点。
来自百度口碑的多位消费者爆料,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的麾力宠物店这两年频繁出售“星期狗”,购买了病狗的消费者维权艰难。
2016年10月,上海的朱小姐在赶集网上搜到有家宠物店距离自己的所在地很近,因为孩子很喜欢小动物,她立刻动身前往准备买一条宠物狗。
到店之后,她发现小狗的价格比网上标注的要贵很多,当时店员说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并且告诉朱小姐,在这家店购买宠物狗之外还必须购买一千元左右的狗粮。最终朱小姐在这家店花费了近2000元。但是,她带回家的博美狗狗,第二天就开始生病了。
朱小姐把小狗带到宠物医院检查得知,这只小狗携带细小病毒。这种类型的肠炎病犬会频繁呕吐和剧烈腹泻,多数情况下,持续一周后死亡。朱小姐赶紧把小狗带回宠物店,宠物店店员说,这种情况只能再加钱换一只品相好一点的狗。无奈之下,朱小姐又加了700元,换了一只柴犬。但这只柴犬带回家之后,没几天又病了,先是冠状病毒,之后又发现狗瘟。朱小姐为了给这只柴犬治病,又花了将近1500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小姐认为麾力宠物店应该负责,但店员在卖给她宠物之前让她签过一份协议,大概的内容是活体动物一经出售,只要走出店门,这家店就不再负责。
朱小姐:当时我还问他能不能退钱,他说退钱不行,本来都签了协议,狗出门一概不退不换,活体动物交易是这样子的。我们也不懂,就签了这个收据。
维权无门消费者最终选择诉诸法律
和朱小姐一样,同样在这家宠物店遇到消费纠纷的周先生已经向法院提交了诉状。
周先生刚开始在麾力宠物店花1500元购买了一只哈士奇,店员说,还要再花1400元买狗粮等其他用品。为了安全,周先生还特意在店里又花了200元做了检疫。但把狗领回家后,仍然发现有病。周先生把生病的哈士奇送回麾力宠物店,店员说加钱再换一只品相好的,于是他又花了1600元,但换回来的还是病狗。周先生把第二只有病的哈士奇送还给麾力宠物店后,让他们写了一张已经收回宠物的字条就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周先生告诉记者,他尝试过所有维权途径,都没有效果。所以最终选择走司法途径维权,希望能有进展。
被举报多次为何还能继续正常营业?
有消费者联系到这家宠物店已经辞职的前员工,这名员工透露,这家店出售的多数狗都是病狗,消费者发现后再去换的话,一般都会被要求加钱,不过,换回来的也大都是病狗。
这位动物卫生监督科的工作人员还介绍,他们即使到宠物店去检验的话,也只能检验狂犬病这一种病毒,像犬细小、狗瘟这种病毒,他们当时是检验不出来的,只要宠物店拿出动物检疫证书,他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有媒体记者采访到上海一位知名动物诊疗机构的医生,他介绍,犬只病毒都有潜伏期,譬如细小和冠状病毒,前者潜伏期一周左右,后者则是一到两周,期间没有任何症状,只有专业实验室才能检测出来。
他也透露,不排除一些狗舍在卖狗环节,通过注射抗生素等手段保持狗的活力,但消费者买回家不久,因为没有后续维持,狗就会变得虚弱,而环境变更等原因同样会促使病发。他建议,无论狗舍如何保证,消费者买回幼犬后应立即重新接种疫苗。
记者联系到一位做宠物生意的业内人士,他透露,遇到过很多买到病狗或者病猫的顾客,这种情况甚至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业内人士:我的很多客人都买过病狗,一般最多的人畜共患病就是猫藓,一般买猫的会特别多。猫藓非常难好,如果人得了必须长期服药,要坚持才能好。一般狗就是细小、狗瘟,猫也有猫瘟。可能有一些狗在出生时就应该是自然死亡的,但是这些宠物店把它们救过来了,但是这些狗体质特别差。据我所知,最多的情况就是隐瞒年龄,可能狗只有一个月,他说两个月或三个月了。有的狗没打过疫苗,他就说打过疫苗了,很多客人也不知道。
专家解读
针对宠物消费维权难的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和北京启蕴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晓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活体动物的消费和其他商品消费在售后方面有哪些不同?
胡晓:活体动物的范围比我们日常理解的宠物会更广一些,因为活体动物不仅仅是宠物,牛、羊等涉及到畜牧业的产品都有可能涉及到活体动物的问题。活体动物一定要有相应的检验检疫证明,它和普通的商品不一样,它有生命。另外,活体动物的状态可能是不稳定的,因为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活体动物的消费在后期特别容易引起纠纷。
像上海这家宠物店的做法,强迫消费者签署一旦售出就不再负责的协议,这样的协议是否合法?
胡钢:政府的规管,特别是卫生检疫部门的规管应该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来执行。根据我们现行的法律,强制性的检疫可能最主要是针对狂犬病,一旦得了狂犬病,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行政监管部门进行这种底线式的监管是没有问题的。
但宠物是一种陪伴,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诉求的表达。在这两个案例中,一个消费者自己的孩子很喜欢宠物狗,另外一个消费者是准备送给自己的女朋友,这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正是因为包含了这种特殊的情感类因素,我们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可能会忽略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有消费者提到,对于这家宠物店即使处罚几万元或者停业半个月,也并不能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是否违法成本太低?
胡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么解读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案例比较特殊。这家店多次被消费者投诉,到底是为什么呢?他是在主观上有恶意,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们现在也无从得知。
如果像周先生一样走司法途径,取证起来是否很难?消费者应该留存怎样的证据才行?诉讼的费用高不高?
胡钢:收费不高,可能几十元、几百元就足够了。
目前看来,周先生胜诉的可能性大不大?周先生应该提出怎样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