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猫可能会传染给人的病,你都了解吗?养猫必看!

猫癣是猫的常见皮肤病,它是由真菌引起的。发病类型就和人的脚气类似,猫得了猫癣一般是有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癣斑,皮肤周围还会掉毛,这个时候可以用治疗癣的药膏外涂,然后吃一些口服药或者是药浴就可以有效的治疗。

但如果猫咪已经得了猫癣,主人在给它打理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被传染上。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过敏体质的人是更容易被感染的。轻一些会出现皮肤瘙痒、出红疹子,严重的会出现脱发、皮肤病变等等。所以说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环境干燥,注重猫和自己,还有居住环境的卫生境界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人很快就会好转了。二、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是一种可能导致猫咪肠道感染的细菌,猫咪可能会因为吃生肉或是吃携带细菌的野生动物而感染。这个病是会出现猫传播给人的,传播的途径就是粪便。沙门氏菌可能会引起人的腹泻、腹痛,发烧、呕吐这样的症状,尤其是抵抗力差,比如说老人和小孩,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猫咪身上的沙门氏菌的影响。但是你只要做好了家庭卫生,一般是不会有问题的!

三、寄生虫感染

猫会感染的寄生虫会有很多种。体外的,比如说跳蚤;体内的,比如说绦虫。跳蚤的话,减少猫咪外出,要做好驱虫,猫咪是很难感染跳蚤的。而绦虫是通过粪便传染给人的,所以你铲完粑粑之后,要勤洗手是可以预防的。定期给猫咪打好预防针,做好体内外的驱虫,保持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卫生,那么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四、弓形虫感染

我要特别的说一下,弓形虫病可以说是养猫家庭最怕的一种病了!尤其是家里面有孕妇之后,很多猫咪就会被遗弃,因为在怀孕期间感染弓形虫病是可能会导致肚子里的婴儿有严重的先天缺陷。弓形虫它是一种寄生虫,猫的确是会传播弓形虫病的,但是传播的途径是通过猫的粪便。而且你要是想从猫的身上去感染弓形虫病,还必须要做到以下4点:第1点:必须是猫先感染,猫出门吃了被感染的食物。第2点:你吃猫的大便,喝尿都没有用,必须是大便。第3点:就是不能趁热吃,你必须吃那种超过24小时的隔夜猫大便才可以。第4点:就是因为猫一辈子它只会排一次弓形虫卵,所以为了以防万一你必须顿顿吃猫大便,才有可能感染弓形虫。

唉,我还是买彩票吧!我觉得这个要比买彩票中头奖还要难搞一些哦!所以只要你平常不给猫咪吃生食,自己也注意食物做熟不吃生食,那铲屎的时候用猫砂铲,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到粪便,或者是戴好手套,铲完屎之后及时的洗手,按时的给猫去虫,就可以有效避免被传染了!

五、狂犬病

狂犬病也是很多人谈猫狗一下子脸色就变了的一种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存在于神经系统,这些病的猫狗人都会被感染,潜伏期一般是在20天到90天,会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全身抽搐这样的症状,致死率是100%!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体液,比如说被发病的猫狗咬伤、抓伤等。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及时的去医院接种疫苗!在健康的状态下,猫并不会传播狂犬病。如果是你在家养的猫猫,健健康康地,他不小心抓伤了你,不用特别紧张哦!

六、猫抓病

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病,虽然非常罕见,但是我还是要提一下的,就是猫抓病。它也称之为猫抓热,引起猫抓病的病原体叫做巴尔通体,大概有10%的宠物猫或者是33%的流浪猫的血液当中会携带这种巴尔通体。人通常是被猫抓咬或者是与猫有了密切的接触之后会感染这个病。人如果感染猫抓病在3~7天之后,会在被抓或者是在被咬伤的这个地方的局部,一般会出现非化脓性的炎症。比如说红斑或者是丘疹,甚至出现了面头部肉芽肿性或者是化脓性的淋巴结病变。

它的主要症状就是低热、头疼、打寒颤、全身乏力、厌食和呕吐。猫抓病确诊之后,如果及时的对症治疗,一般的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只有免疫功能比较差的人,他才会出现严重的全身病况,比如说心脑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是会死亡的!

当我们把猫咪带回家的时候,一定要先带到宠物医院那里,让医生给他们做一个详细的身体检查。再确定健康的情况下再把它们带回家,一定要及时地去定期的这种疫苗、做好驱虫,这样对猫猫对自己都负责。爱小猫那么可爱,如果你一旦决定了养猫,就不要轻易的遗弃他们哦!

THE END
1.仓鼠身上的寄生虫对人有没有影响?仓鼠身上的–手机爱问仓鼠身上的寄生虫 小的 红色的 。 还有黑色的 。我用手一按就死了,还可以按出血。那种寄生虫对人有没有影响?求知识人。F*** 举报 全部回答 姚*** 2018-05-17 129 0 对人没什么大的影响,仓鼠是人类养了几百年的宠物,不用太担心。它是动物的寄生虫。建议你把笼子仓鼠用品都暴晒,仓鼠用浴沙天天洗,...https://m.iask.sina.com.cn/b/iRBOi8RSvsy7.html
2.听说养狗会感染寄生虫,如果人感染有什么危害问答频道问题描述:(男,23岁)我最近肚子都不舒服,检查是感染寄生虫,可是我家里只有狗,听说养狗会感染寄生虫,如果人感染有什么危害? 医生回答(2) 农华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 指导意见:狗身上有很多的寄生虫,若是人们感染了狗身上的寄生虫,在严重的情况下是会引起瘙痒、皮肤的破裂以及水泡的。因此,...https://m.bohe.cn/ask/mip/104637555.html
3.宠物身上的寄生虫会不会传染给人病情描述: 请问宠物身上的寄生虫会不会传染给人?医生回答(1) 陈璟副主任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普通内科 病情分析:一般动物身上的寄生虫是有可能传染给人类的,所以平时要注意避免和动物接触,另外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不要吃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及烟酒,咖啡,浓茶,可以多吃一些类似新鲜水果蔬菜,补充身体所需...https://mip.pingguolv.com/ask/KQNQLTTG.html
1.跳蚤传染病如何影响宠物降(了解跳蚤繁殖与防治)宠物训练跳蚤是一种小型的寄生虫,通常寄生在宠物的皮毛和身体上。它们会以血液为食,从宠物体内吸取营养。如果不加以控制,跳蚤会在宠物身上繁殖,导致宠物出现瘙痒、红斑等症状。 跳蚤传染病的危害 跳蚤不仅会对宠物的健康造成影响,还有可能传播一些疾病。跳蚤可能会携带细菌、病毒等致病物质,导致宠物感染疾病。如果宠物在家中与其...https://www.pettb.cn/article-36779-1.html
2.「宠物饲养」养宠物会影响到家人的身体降么?把凡是胎儿有一点健康问题(如皮肤病等)全部归罪于狗,其愚昧就几乎等于把SARS归罪于宠物。因为除了弓型虫确实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外,胎儿其余的健康问题并不能证明是因养宠物所得,更加可能的原因是孕期没有注意营养和卫生,或者本人遗传因素的缺陷。 再说到弓型虫,弓型虫是可以被检测出来也是可以医治的,宠物传染弓型虫...https://www.mingbangjj.com/m/bakhhc69m.html
3.宠物寄生虫会传染人吗?权威文章现在大家都喜欢养些宠物,最常见的是养猫猫和狗狗,另外还有非常多种类的宠物,在养宠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除了要学会正确喂养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健康问题,所有的宠物都有可能会出现寄生虫感染,所以做好预防感染的措施很重要,出现感染后要及时解决,宠物身上的寄生虫会不会传染到人身上呢? https://www.cndzys.com/shenghuoyangsheng/changshi/1793552.html
4.宠物感染寄生虫后,有哪些处理措施?宠物作为家庭的一员,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幸福感。然而,宠物有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感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不仅会影响宠物的健康,还可能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了解宠物感染寄生虫后的紧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1. 认识寄生虫感染的症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宠物感染寄生虫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跳...https://www.chongesheng.com/wenda/18693.html
5.猫身上的寄生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问题描述:猫身上的寄生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医生回答 金坤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猫身上的寄生虫种类比较多,有跳蚤、蜱虫、蛔虫、绦虫、弓形虫等,这些寄生虫感染人体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蜱虫和跳蚤感染人体可导致局部瘙痒,皮肤发炎,还可能出现继发感染。蛔虫、绦虫这类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往往...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question/9f2520f9bbd855fbcb9f4d06dd58fb4b.html
6.养宠物会染寄生虫吗?真实医生回答问题描述:养宠物会染寄生虫吗?(男,25岁) 分析及建议: 有可能啊,所以我们有老师说,不建议有女孩的家里养宠物,如果两只耳朵听力都减退的话,那有可能是耳机声音太高了,如果两只耳朵一个低,一个正常,可能耳朵的神经有影响的呀,可能性不大,如果不放心,让你老爸去神经内科看一下,刚才还肚子疼呢,你又不发烧。 https://m.chunyuyisheng.com/qa/qPran4oyEXdf6jr_HYZicw/
7.人宠共患病——体内寄生虫感染可能出现的症状病症人宠共患病——体内寄生虫感染可能出现的症状 春防作战季 又到了保护毛孩子的关键时期 警惕寄生虫感染 这些体内寄生虫 竟然是人宠共患病 保护毛孩子 也是保护我们自己https://www.petdhw.com/baike-39565.html
8.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高温和酒精管用吗?但有些食材长时间浸泡在白酒中会影响食用,因此最常见的家用杀死寄生虫的方法还是用高温烹煮食材,达到杀菌杀虫的目的。这样虽然需要牺牲一点鲜嫩的口感,但还是健康更重要。 此外,低温冻存也可以杀死寄生虫,因此各国对肉类的贮存条件作出规定,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度冷冻15个小时,或是零下20度...https://cont.jd.com/pccontent/1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