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类别:医学技术类专业代码:620401)
一、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修业年限:专科学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1.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4)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专业能力
(1)具有本专业常用仪器设备操作及维护的能力;
(2)具有临床基础检验的能力;
(3)具有微生物和寄生虫学检验的能力;
(4)具有生物化学检验的能力;
(5)具有免疫学检验的能力;
(6)具有血液学检验的能力。
3.方法能力
(1)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具有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具有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
(4)具有决策能力。
三、职业与岗位分析
(一)职业面向
职业范围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
医学检验岗位
从事临床血液常规、体液常规检验;从事生物化学检验;从事病理学检验;从事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检验;从事血液学检验。
医疗器械公司
医疗器械销售岗位
从事医学检验设备的销售、安装、调试等。
医学检验试剂公司
医学检验试剂生产、质量检测和销售岗位
从事检验试剂的制备、质量管理和销售。
医学类实验室
实验室技术人员
完成实验室的各种基础实验
(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就业
领域
岗位
岗位所需能力
职业素质
对应课程
(项目)
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
生化检验岗位
1.会正确选择、评价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2.会正确应用分光光度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自动生化分析技术等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3.会正确检验体液中蛋白质、葡萄糖、脂类、微量元素等生物化学成分。
4.会正确对肝脏、肾脏、心脏等脏器的功能状态进行生物化学分析。
1.会正确采集及处理临床常用标本。
2.会正确地阅读、分析常用化验单,能与临床沟通。
3.具有实验室质量控制及管理的能力。
4.会使用临床常用的检验仪器,能够发现、排除简单故障。
1.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获取信息,改造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3.熟悉文献检索、数量统计的基本方法。
4.具有获取和应用医学科技信息的能力、具备科学思维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5.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追求及奋斗目标。
6.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7.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8.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9.能够合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职业定位。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免疫检验岗位
1.会操作凝集试验。
2.会操作沉淀试验。
3.会操作酶标记技术。
4.熟悉新的标记技术,如化学发光标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血液学检验岗位
1.会辨认各系各阶段的血细胞发育形态。
2.能够正确书写骨髓象报告单。
3.能够熟练进行各种组织化学染色。
4.能够正确识别红细胞疾病如各种贫血的血象、髓像。
5.能够正确识别白细胞如各种白血病的血象及髓像。
《临床血液学及检验》、《输血与输血技术》
微生物检验岗位
1.会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2.会鉴定临床常见微生物。
3.会操作药物敏感试验。
4.会发送检验报告。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临床基础检验岗位
1.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计数板、微量吸管、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等常用仪器。
2.会正确对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胸水、腹水、精液、阴道分泌物、前列腺液等标本进行常规检验。
3.会正确对常用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报告。
《临床检验基础》
常用检验设备的安装、使用、调试及维护。
《检验仪器分析与维修》
医疗试剂公司
医疗检验试剂生产、质量检测和销售岗位
检验试剂的制备、质量管理和销售。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血液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检验基础》
能够完成实验室各种基础实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血液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病理检验技术》
四、职业资格证书
(一)专业类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证书名称
考核鉴定部门
等级
颁发单位
1
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初级(士)
卫计委
说明:学生毕业后工作一年可以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通用类职业技能证书
对应课程名称
大学计算机等级证书
计算机
二级
省教育厅考试中心
2
CET-4
英语
教育部
3
PETS
说明:学生毕业前可以获得的通用类职业技能证书(大学计算机等级证书、PETS、CET-4或6)。
五、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构建说明
(二)主干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建议
表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主干课程及教学安排
课程名称
建议学时
建议开设学期
备注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
54
核心课程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90
3、4
临床免疫学检验
72
4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108
5
临床检验学基础
6
临床血液学检验
注:备注用于标注是否为核心课程。
(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临床检验基础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常见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方法学评价和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2)学会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凝仪、尿干化学分析仪等设备的基本操作并能进行相应的检测与维护。
教学内容:
(1)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图片的制备
(2)白细胞检验
(3)红细胞检验
(4)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5)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验
(6)血液流变学检验
(7)血型与输血
(8)尿液检验
(9)粪便检验
(10)脑脊液检验
(11)体腔积液检验
(12)阴道分泌物检验
(13)精液及前列腺液检验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加板书教学、实践教学。
2.免疫学检验
掌握免疫检验中常用的技术,能够对临床结果及临床意义进行合理判断分析,能及时、准确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掌握免疫检验中常用的技术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方法学评价和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2)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的检验仪器以及一般的维修能力
(1)免疫学基础
(2)免疫检验技术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免疫比浊分析
酶免疫技术
荧光免疫技术
流式细胞术
金免疫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3.微生物学检验:
(1)掌握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掌握细菌检验技术和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3)掌握需氧和兼性厌氧球菌、杆菌等细菌的鉴定思路。
(4)掌握真菌的基本性状、微生物学检验及临床意义。
(5)熟悉尿液等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检验
(2)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3)细菌的基本性状
(4)细菌检验技术
(5)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
(6)需氧和兼性厌氧球菌鉴定
(7)革兰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鉴定
(8)革兰阳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鉴定
(9)分枝杆菌属、诺卡菌属、放线菌属鉴定
(10)厌氧菌鉴定
(11)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鉴定
(12)真菌的基本性状、真菌检验技术、常见病原性真菌鉴定
(13)病毒的基本性状、病毒检验技术、常见病毒鉴定
4.分子生物学检验
(1)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特点;
(2)掌握基因的概念,核酸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3)掌握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及特点;
(4)掌握DNA复制的一般特点及过程,转录的基本过程;了解真核RNA的转录后加工;了解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
(5)系统地掌握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基本理论;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动态与进展。
(1)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原核生物基因组和病毒基因组
(3)真核生物基因组
(4)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5)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6)DNA重组技术
(7)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其应用
(8)蛋白质分离技术
多媒体教学加板书教学
5.寄生虫检验
(1)掌握常用的寄生虫病检验技术,提高实验诊断水平,为正确治疗、预防寄生虫病提供可靠依据。
(2)认识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理、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1)总论
(2)医学蠕虫
(3)医学原虫
(4)医学节肢动物
(5)寄生虫学检验常用的检验技术
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教学,实践教学
六、教学附表
(二)实践环节教学安排表(附表2)
(三)教学学时比例表(附表3)
(四)指导性教学计划表(附表4)另附单独EXCEL表格
七、毕业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成绩合格方可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