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丝虫呈乳白色细长状,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猫的心脏和肺动肺中。
成虫在狗的体内可存活5-7年,在猫的体内可存活2-4年。成年的虫体可长达20-30cm。
死亡的虫体可堵塞在心脏和肺中,引起心肺的梗死。
心丝虫主要通过蚊子传播,有超过70多种蚊子都能传播心丝虫,狗是心丝虫的主要宿主,但其他物种也会感染到心丝虫,包括野生犬科动物、雪貂、猫、野生猫科的动物、海洋哺乳动物和人。
心丝虫的生活史
1.微丝蚴(300μmx7.0μm)被母蚊子吸血摄取,经过两周变为L3期幼虫,如果天气低于14℃,微丝蚴可能发育减慢或停止发育。
2.L3期幼虫(1,000μmx40μm)通过蚊子吸血停留在犬的皮肤组织内,通过1-3天,转变成L4期幼虫.
3.L4期幼虫(1.5mm)在组织内迁移需要几周,发育到性成熟期的大概在感染后50-70天。
4.年轻的成虫(2-3cm)进入血管系统并移行到心脏和肺动脉。最终的成熟和交配发生在肺血管。在感染后4个月,成虫在肺动脉长到10-15cm的长度。完全成熟的成虫在感染后6.5个月,长度已达到15—18cm(雄性)和25-30cm(雌性)。
心丝虫的流行率
犬心丝虫感染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流行率分别是5.72%和3.96%。
在国内已有多个城市都有诊断出犬心丝虫。在四川省工作犬心丝虫感染状况的调查中,从128只工作犬中采集128份血样,用改良Knott’s法和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分别进行犬心丝虫微丝蚴和雌性成虫的检测,其感染率分别为5.47%和20.31%,调查证明四川省是该病的流行区域。
然而,心丝虫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公共危害
1.心丝虫感染诱发肺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炎症性肉芽肿,肺动脉高压可能导致补偿性右心扩大和心力衰竭。
2.犬猫感染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体重减轻、腹水、颈静脉扩张,运动不耐受和心律失常。
3.犬猫异位感染比较罕见,有报道过发生在眼睛、中枢神经系统、腹腔、体循环或皮肤里。
4.在美国曾发现过100例人感染心丝虫,主要引起的肺部感染的病例,也会出现在人的眼睛、皮肤或睾丸等其它组织。死了的心丝虫会在肺部,引起结节,常被误认为是肺肿瘤或肺结核,导致不必要的手术。
预防
1.犬猫采取全年预防心丝虫,并且每年都应该进行一次心丝虫检测,将此作为年度健康检查的一部分。
2.减少蚊子,狗猫每月使用预防心丝虫药-赛拉菌素,这样也会减少宠物和人感染心丝虫病的机率。
参考文献:叶青华陈涛四川省工作犬心丝虫感染率的调查2012四川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