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很多疾病只有通过X线、B超、CT、MRI检查才能够发现,影像技术是医生的第三只眼睛,只有学好它,才能成为一名高技术技能的宠物医生,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2)学什么?
X线技术学习:X线机操作、摄影摆位方法、造影方法、正常影像解读技术与异常影像分析技术;B超技术学习:B超机的操作、腹部超声解读、心脏超声解读;以及CT、MRI基础知识,与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解读。
(3)怎样学?
学生要独立完成五讲,25个子任务的学习。采用课前线上自学(线上完成视频、文本资源学习,并参加讨论、测验)、课中混合式教学及实践、课后回到线上研究、拓展。
(4)向谁学?
本课程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影像技术分会理事、第一届中国犬学优秀青年人才奖、现代影像技术专科奋斗奖、国家与省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者卓国荣副教授领衔教学,主讲团队成员包括周红蕾、张斌、穆洪云,均为江苏省优秀宠物医师、均为全国职业兽医师,长期在宠物医院坐诊,临床诊疗经验丰富。
(5)学后怎样?
通过以上影像技术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全面的影像技术,为今后从事宠物临床疾病诊疗以及影像工作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大家能够做好影像工作提供帮助,为学习者职业技能的提升与考取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提供帮助,并在职业生涯中得到应用,可谓受益终身。
(6)本课程特色与亮点
本课程特色与亮点是案例资源丰富、影像资源丰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学到真实宠物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可以见到大量典型的影像诊断案例,并获得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医师指导。本课程的教学能够满足宠物影像工作岗位的需求,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B超基本原理、X线基本原理、以及CT与MRI基本原理,能够懂得如何操作B超机与X线机,能够正确进行摄影摆位操作,能够掌握食道造影、胃肠造影、结肠灌肠造影、静脉肾盂尿路造影与膀胱逆行造影等常见的造影技术,能够分析小动物器官的正常X线与超声影像表现与异常表现,能够解读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
具备宠物解剖、生理、病理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常见病的概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知识。
[1]谢富强.兽医影像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陈白希.兽医X线诊断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3]谢富强主译.犬猫X线与B超诊断技术[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6
[4]谢富强主译.犬猫X线解剖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5]熊惠军主译.犬猫放射解剖学图谱[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9
[6]李树忠.动物X线实用技术与读片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7]卢正兴.兽医放射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8]贺生中,卓国荣.犬病临床诊疗实例解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9]张红超,卓国荣,刘建柱.宠物医师临床影像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