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吸粉有一个很重要的玩法——裂变海报。
既然以海报为载体,那么整个活动中海报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我们都知道社群裂变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玩法,叫做裂变海报。
不过裂变海报不能仅仅当做一张普通海报去设计,而应当把它放在更大的框架里去观察、思考,最后才是诸多的设计套路。
关于裂变海报的设计方法,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了。
但很多人会发现,即便收藏夹里的资料越来越多,却依旧设计不好一张裂变海报。
又或者,虽然看过的海报数以百千计,但依旧分辨不出孰好孰坏。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可能只了解到其中的一部分,而并没有理清楚裂变海报设计的来龙去脉。
▌裂变海报的定义
裂变海报一般是指在做裂变活动的时候涉及到的海报,一般由文字、图片和二维码构成。
通过海报,我们能清晰的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活动,用户能获得哪些好处。
裂变一词,最早是从“核裂变”引申过来。
站在物理学角度讲,核裂变是指由重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者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而在私域运营的角度上,裂变是通过福利、利益的激励,让老客户拉动新客户,实现海报“病毒式”传播,1传2,2传4......
充分利用客户的人脉关系网,实现私域客户规模化增长。
来看一组朋友圈数据:
如果海报用户感兴趣,会停留3秒左右,决定要不要参加;
以上整个过程耗时不超过8秒,称之为「黄金8秒」,而我们要做的是在黄金8秒内引导用户完成决策。
我们先不讲解海报有哪些元素,来分析三种目前最普遍、最容易被“利用”的3种用户心理。
一、“恐惧”心理
直击痛点,让用户产生焦虑。但是需要注意说出痛点的同时一定要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帮用户消除焦虑。
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阅读类的文案: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
英语类的文案: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学英语了?
运营类的文案:没流量?没转化?没销量?
艺术类文案:艺考生你准备好了吗?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的事件不能太过夸张,而且最好是设定在当下而不是未来。
二、“获得”心理
获得就是让用户感觉到买了你的课程之后,占了很大的便宜和得到超过预期的回报,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需要注意的是,获得并不一定只是简单的财富和物质方面的获得,还应该包括心理方面的和生理方面的。
例如IT培训机构可以用“月薪3000到月薪30000真的不是梦”、出国留学机构可以用“让世界名校为你转身”这样的文案。
让用户产生渴望拥有的感觉,刺激消费。
三、“求快”心理
如今用户获取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而且也越来越懒、越来越急躁,都想找到成功的捷径。
于是,就催生了很多这样的文案:“30天学会PS”“7天成为Excel达人”等等。
以上3种心理是目前最常见的用户心理状态,企业在产生文案时可以根据自己用户的属性和用户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变化。
只要是懂一点运营知识的人,肯定都知道用户画像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
然后投其所好,选择适合的奖品作为诱饵。
一个精准的用户定位,可以为我们海报的文案提供很好的方向。
▌裂变海报的设计
基于上述原则,加上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我总结的裂变海报六要素是:用户身份、主标题、大纲、信任背书、紧迫感和短期利益。
如果裂变海报让用户看到就能眼前一亮,在朋友圈看到能吸引用户点击查看,有足够吸引力的诱饵吸引用户参与,进而刺激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
海报上一定要尽量突出主题,能一下子戳中用户的痛点,要让你的用户有强烈的需求感,这样才能抓住用户心理。
我们都认为是物以稀为贵,所以还要体现出稀缺性,比如最常用的限时限量,仅限前多少名免费领取等等,这样能够提高用户的行动力。
根据人性心理学,人都是希望投入少回报多,所以为了增加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在海报写上扫码进群就送XXX。
先给你的用户一点好处,同时增加了用户对你的好感和信任,为后续的活动做好铺垫。
海报文案类型主要有以下4种:
痛点型:恐惧性的问题描述+解决方案
获得型:产品名称+身体获得/心理获得/财富获得
“揭秘爆款笔记”“达人种草玩法”“销量10万+”等字眼,都能戳到目标用户想要写出爆款笔记、想知道达人如何种草等痛点,激发目标用户浏览海报的欲望。
海报需要突出紧迫感,文案可以这样表述:“限量XX个”“最后X小时免费领取”“名额有限,先到先得”等等。
产品内容主要阐述给用户解决哪些问题,或能给用户带来哪些好处。
产品内容的底层逻辑就是给用户足够的好处,满足其占便宜心理。
▌海报设计中容易出现的3个误区
图片过长
有些人把海报设计的特别长,在用户没有打开预览的时候,根本看不清海报长啥样,失去了打开的欲望。
目前常用的手机裂变海报,建议9:16的页面设计即可。
元素过多,没有重点
用户的耐心是有限的,看见纷乱的元素排版,会被直接略过或扔掉。
文字内容过多和夸张
有些教培机构会把所有的课程都印在海报上,这样显得乱而没有重点,其实只需要把最吸引用户的地方展示出来即可。
另外采用较为夸张的词语,如“提高100分”“最XX的”“成为高考状元”等,现在“最×”这些词语查的很严格,建议谨慎使用。
只要一张海报、一些奖品,就能让企业快速揽下众多客户,实现指数级获客。
有数据显示,某打车软件,通过拉新客返红包等裂变方式,活动仅上线两个月,就抢占二、三线城市接近200万用户。
某化妆品公司,用面膜作为奖品,通过一场海报裂变活动,实现爆发式用户增长。
裂变营销的本质是以存量带增量,让已有消费者有偿帮你寻找潜在消费者,从而达到快速获客的目的。
而实体门店的经营就是拉客、争流量。
拥有了流量,就拥有主动权。
这是一个拼“存量”的时代,怎样去通过存量去获得增量呢?在新客获取成本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企业通过裂变活动来拉新势在必行。
通过裂变活动获取客户,再精细化运营客户,助力企业在“存量时代”活得越来越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