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刘先生介绍,家里老人最初使用的是中国移动的79元套餐,“我们考虑到老人不经常使用手机,也不会上网,不需要流量费,就想给老人换成没有流量的低资费套餐。”
6月23日,得知该情况后,刘先生再次拨打10086为老人办理资费降档,同样被告知,需要先由10086的客服进行登记,再由降档专员回电才能办理成功。“这个降档专员的回电只能接听,不能回拨,如果接不到就联系不上了。”
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担心自己不在家,还会出现上次“资费不降反升”的情况,因此多次致电10086催促,最终一名10086的客服下发了一条确认短信,只需要回复数字“1”,就成功办理了降档。
中国移动:降档较为复杂,需要专人办理
7月4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致电中国移动10086,表示想要将59元的套餐降档,客服称需要进行登记,在48小时内等待专员回电进行降档。而资费升档可以直接办理,或者自行通过中国移动App办理。
在记者表示不理解并强烈要求降档后,客服又称可以向值班班长申请,直接下发短信办理降档。
对于为何不能直接由10086客服进行处理?该工作人员称,由于套餐降档涉及的权益比较复杂,需要由专员查询用户的权益、使用情况,并且与用户说明后再进行办理,“我们需要重新帮用户梳理一下原本套餐中所包含的权益,比如有的用户套餐里赠送了宽带,但用户可能不记得了,如果直接更换套餐,免费宽带可能就没有了,那么这样算下来客户可能资费更高,所以我们需要先告知具体权益,再帮客户更改他需求的套餐。”她表示,如果因此对用户造成了困扰,会向公司反映以提升服务效率。
针对上述刘先生给老人办理资费降档期间,专员推荐了更高的套餐导致“不降反升”的问题,该工作人员查询后表示,是因为专员查询了老人往期的消费记录,发现存在超额十几元的问题,认为此前的套餐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推荐了新的套餐,“专员推荐套餐也是在用户同意下办理的”。
对于降档和升档区别对待是否合理?记者看到,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电信资费营销行为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充分尊重用户自主选择权。在本企业同一本地网营业区(或业务区)内,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保证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同类用户对资费方案具有同等的选择权利。除双方合同另有约定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限制用户选择或更改任一在售的资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