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生命健康,要严格把好入门关,医生的资质要有保证。”
选择门诊、填写病历卡、匹配医生接诊,近日,记者没用多久就在某移动医疗App上完成了一次普通问诊。然而当记者问接诊的医生是哪个医院时,对方回答:“我现在不在门诊接诊,我都快退休了,现在是在病床上回答你的问题。”对于记者询问的病情问题,该医生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并未给出治疗方案。该App上就医流程显示,若开具医生处方还可送药到家。
近年来,各种移动医疗软件、互联网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占领市场。今年3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了互联网医院集中签约仪式,15家全国知名互联网医疗企业与银川市政府签约,进驻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基地。
互联网医疗行业蓬勃发展,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北京市民,多数人却表示对互联网医疗“不太放心”。
那么,互联网医疗行业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让群众放心?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互联网医疗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医疗从最初的预约挂号,到只可咨询不可开具处方的轻问诊,再到如今兴起的可以远程诊疗的互联网医院,每一次尝试都给互联网医疗增添了新的动力。
互联网医院数量的急剧增长说明了这个问题。2014年10月,广东省网络医院率先开始了互联网医院的探索;2015年12月乌镇互联网医院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揭牌;之后有31家互联网医院集中在2016年开始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医院有助于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对推动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探索创新分级诊疗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宁夏互联网医院的建立开启了一条全新思路,让传统医疗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东西部医疗密切协作,实现宁夏优质医疗资源的倍增。”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马秀珍曾如此评价宁夏互联网医院。
网上看病为什么“不太放心”
据了解,一些咨询问诊类网站挂羊头卖狗肉,看病是假,卖药是真。李秋告诉记者,目前互联网求医问药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高度重视。比如网络医生资质难以保障、药托医托充斥泛滥、用药指导不够严谨、医疗纠纷维权困难等。
汇医在线CEO何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保证医生的执业资质,目前其合作的医院只是三甲医院。他认为,除了准入资质,互联网医疗还要解决的是互联网公司进行网上问诊活动的合法性问题,互联网医疗是实体医疗的延伸,不能脱离实体医疗机构。在此问题上,司艳华与其有同样的认识,她表示,必须有实体医疗机构作为基础,才能办远程网络诊疗。这样技术力量才有保障,医疗风险才可控,责任才能分明,否则万一出现医疗纠纷,百姓维权很困难。
网上看病还需制度保障
就近期炒得火热的互联网医院来说,国家层面并未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义和身份认证,一些地方政府尝试破冰,在互联网医院的建制上撕开了一个口子。
2016年11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在成都召开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立法、标准及安全体系研究项目研讨会。同年12月,银川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银川互联网医院管理工作制度(试行)》《银川互联网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制度(试行)》和《银川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填补了国内互联网医院的监管空白。
银川在互联网医院制度建设上迈出了大胆的一步,但行业实质性的发展还有待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做保障。“我们在发展互联网医院方面已经蹚出一条路,但想再往前走得更远、更放心,还是希望能有颗国家的‘定心丸’。”银川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田永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