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筷子文化组图

筷子,古称箸,它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独特餐具,对使用刀叉的欧美人士来说,学会用筷箸确有一定的难度,可一旦能熟练地操纵这两根小玩意,使用起来却是灵巧无比,所以西方有学者赞扬筷箸是吉老的东方文明代表,是华夏民族聪明和智慧的结晶。

我们的祖先以箸进餐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或许远远不止三千多年,可当今又有谁能说清中华箸文化起源的准确年代中国每天有十多亿人口一日三餐筷不离手,正因为餐餐用筷、日日用筷、年年用筷、人人用筷,所以中国人对筷箸习以为常,视若无睹,因此历史上很少发现有关筷箸文化的记载,即使在某些古籍中偶而写有只字片语,也是记录其他事而非指箸本身而言。千百年来,也很少发现有专人对筷箸进行研究和探讨。

时至今日,筷箸可以说已成为当前以筷进餐的所有中国人共同关心的研究课题。

一、筷箸起源说

纣王是最单使用象牙箸的君王

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以《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从象牙筷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144年前後,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古籍载:「纣始为象箸」,说的是纣王乃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而他并非是中国用箸第一人,箸的诞生应早於殷商若干年。

大禹为传说的中国用箸第一人

《礼记》郑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这是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专家认为这种烤食法也推动了箸之形成。当先民把包好涂泥的谷粒置火灰中烤时,为使其受熟均匀,不断用树枝拨动,我们聪明祖先也就是在拨动原始爆米花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筷箸的雏形也渐渐地在先民手中出现。

这当然是推测,因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进入到夏禹时代还没有文字,当时无法记录箸之发明过程,但饮食专家的这些推测是不无科学道理的。

《韩非子·喻老》称筷为「箸」,这再次佐证筷最初是以木竹为材质。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们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国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著饮食烹调方法改进,其饮食器具也随之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从羹中捞取菜肉用餐匙极不方便,而以箸挟取菜叶食之却得心应手,所以《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羹为副主流,食羹用匙极不方便,以手来抓滚烫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於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总而言之,箸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匕匙。当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单以匕匙进食已不能适应烹饪的进化,箸也就顺乎潮流而出现。不过四千年前的夏代,箸还处於雏形,後又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化,至商汤时代也就渐渐形成比虎口长一些的两根长短相同的小棍棍。继而发展到商代末期,纣为满足於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贵生活需要,而下令猎象锯牙而制成象箸。

因箸的诞生史无记载,现在只能根据一些专家的种种推论和旁证来追溯占箸的产生,但我们认为箸的如此出现是历史推衍的必然结果。

最著名的为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1973年出土的三干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双竹箸,长17公分,直径0.3公分。笔者1989年曾去长沙拜访湖南博物馆高馆长,当他知道我是一名热心的筷箸收藏研究者,即在我的请求下,提供了一张发掘一号汉墓现场的黑白照片(那时尚无彩照)。照片中为一漆案,案上放有漆盘、耳杯、酒卮等,而竹箸即斜放在耳杯上。这双二干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圆箸实物,现藏於湖南博物馆,可谓弥足珍贵。湖北云梦大坟头,也出土了西汉竹箸16支。甘肃酒泉夏河青又出土了东汉铜箸一双,西汉出土筷箸较多,长沙仰天湖,湖北江陵凤凰山等地也有铜箸竹箸出土。而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宴饮图》中也出现了箸,三位席地而坐的饮宴者,左边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箸,而在另二位面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两双,由此可知汉代使用箸者已较为普通。汉代箸之形状大多为首粗下足略细的圆形。而春秋时代的箸,多为上下一般粗细的圆柱体。相传西汉有位巨无霸,是位武将,他却以重约数斤的铁箸进食,以显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一双银箸,迄今为止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银箸

在考古中,根据现在的资料,很少发现有三国、晋代和南北朝的筷箸出土,这并不是说,这三四百年箸在这些朝代中有所减少,因为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说这与当年的战乱和陪葬习俗也有很大关系。但从唐代出土大量的银箸来看,筷箸在魏晋南北朝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魏晋以前出土的多为竹木箸、牙骨箸和铜箸,而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一双银箸。长29公分,两头细、中间粗,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银箸。

唐代出土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

在我国历史上,从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比前朝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冶炼水平有了更一步发展,所以金箸银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断出现。

《开元天宝遗事》云:「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当年黄金餐具器皿为皇宫所垄断,北魏时,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许私养厂「金银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当宋璟听说皇上赐他金箸,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当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样耿直刚正时,这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但是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并不敢以金箸进餐,仅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

但是以唐代出土的银箸来看,银箸却为达宫贵族及士大夫阶层所宠爱,现将唐代出土银箸列表於下:

唐代出土银箸(部分)简表

综观以上唐代出土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最长者竟有33.1公分,可春秋两汉间出土的各种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间,最长5l公分,乃木质,银为贵重金属,其价格仅次於金,当年铸造如此长的大量银箸,亦反应出唐代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唐代当年常举行盛大饮宴,让我们来欣赏敦煌473窟的壁画《宴饮图》。凉亭中长桌两边男左女右坐著四男五女,仅从女方一面来看,人人面前皆放有箸和匙。还有一幅西安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画《野宴图》,赴宴者人更多,坐立者十九人还有侍女两名,餐桌上放满了耳杯盘盏之类,同样也可明显的看到一双双横放的筷箸。

李白诗云:「金樽清酒斗十干,玉盘珍饯直万钱。」唐朝盛世饮宴之风风靡长安,美味佳肴丰富了,箸匙等餐具也向金银豪华方面发展,所以《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宋代起,筷箸已朝向工艺品方向发展宋辽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质地多为银制和铜铸。若与唐代相比,相对较短,约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仅15公分。根据现在材料看,没超过20公分以上者。江西鄱阳东湖出土的两双北宋银箸,长23公分,箸上部有了新突破,改圆柱形为六棱形,其下端还是细圆柱形。

在四川阆中丝绸厂出土的南末铜箸数量之多大大出乎意外,竟有244支,也就是122双,这批铜箸粗粗细细不一,直径0.3—0.6公分,箸长25公分,器形首粗足细,中部有弦纹。辽宁辽阳三道壕出土的金代铜箸1双,长26.8公分,上部为六棱形,箸身有竹节纹饰。到了元代,箸形又有新的变化,安徽合肥孔庙出土的110根银箸,首部呈八角形,长度为26.5公分。我们从宋、辽、金、元朝代出土的铜箸、银箸来看,其最大特征是器形多变,不像唐代以前的箸,多为素面圆柱体,甚为单调。鄱阳东湖出土2双北宋银箸,对传统的圆柱形作了革新,改圆形为六棱形,而四川闽中出土的南末铜箸,箸上也出现了纹饰,可以说从末代起,筷箸不仅仅只注意它的实用性,进而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造箸的工匠们懂得,墨守成规难以有出路,他们需要显示自己的才华。在江苏无锡幸福水库出土的元代4支银箸上,工匠竟然大胆地镶上了自己的姓名。

方首圆足为明代箸的流行样式数千年来,华夏箸文化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到了明代,箸的发展特别明显的一点,首方足圆。所谓“首方”,即是上部为方形;“足圆”,即箸的下半部为圆形。明代以前无论是银、铜、竹、木、牙箸等,大多为圆柱体,也有六棱形,但四方形极少,可是明代箸却以首方足圆为特徵。由前代的首粗足圆柱形箸改为首方足圆体,看起来变化并不大,但这一小小的改革有三大好处:l、首先圆柱体筷箸容易滚动,而民间称之为四楞箸的首方足圆箸,不会滚动,设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稳重。2、四楞箸比圆形箸更稳当的橾纵,如吃拔丝类菜,方头筷握在手中用力拨菜也不易打滑,吃面条更得心应手。3、四楞方箸为能工巧匠在箸上题诗刻字雕花提供了艺术发展良好条件。圆柱体筷箸难以表现绘画刻字,方箸不但可以两筷相应拼组成画幅,也可十双筷箸排列组成更大的画面。所以说箸首由圆体发展为方体,为生产更精美的工艺筷奠定了广宽的基础。方箸既可以单面刻,也可双面刻,还可以四面刻,圆箸为此相形见绌。

据1980年为7期《文物》载,四川珙县洛表公社的悬棺内,清理出一支明代红漆竹箸,箸长28公分,首方足圆,四楞上部刻有「江山口高曰月口长五子口阿旦休」草书体十四字,其中三字腐蚀难以辨认,由此可以说明,有了方箸也有了箸上诗词。另在河南宁陵花冈明代的一艘木船中发现一支木箸,长达3l公分:无独有偶,也是方首圆足,还有北京定陵为明代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在1956年发掘的地宫中,除了出土有宝石金钗、金壶、金爵、金冠、金匙、箸瓶架等,瓶架上还插有乌木镶金箸。笔者曾慕名参观定陵,欣赏了陈列的明神宗陪葬品两双乌木镶金箸,此御箸也是首方足圆,不过四楞箸顶端镶有方金帽。经专家研究,方首圆足款式为明代箸的流行样式。

筷子於唐、宋、元、明、清统称「箸」。筷子有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挟」,也作「荚」。郑玄注释:「挟,犹箸也,今人谓箸为挟提。」汉代著名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时,称商纣时期的筷子为「箸」,古写为「木箸」。两汉又出现了「筋」字。隋唐时李白《行路难》诗曰:「停杯投筋不能食」;杜甫《丽人行》诗云:「犀箸厌饮久来下,鍪刀镂切空纷纶。」从两位大诗人的诗句中,我们知道,唐代「筋」与「箸」通用。不过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统一称「箸」。

筷子的文化

筷子的分类:

中国的筷子分为五大类。他们是竹木筷,金属筷,牙骨筷,玉石筷,化学筷。

竹木筷:

木筷品种较多,红木、楠木、枣木、冬青木,皆可制筷,而质地坚硬的乌木筷身价最高。广州有家80多年历史的筷子店,至今仍以手工制作,如有种狮子头紫檀木筷,更是独一无二的精美工艺品。

金属筷:

从青铜筷算起,还有金筷子,银筷子,铜筷子,铁筷子,现在发展到不锈钢筷子。

如今很少有人用金属筷进餐,但古代富豪人家流行过金属筷。1961年云南祥云大波那铜棺木出土3根圆铜筷,经碳14测定为公元前495年左右春秋中晚期文物。铜筷不宜吃饭,以后逐渐被银筷取代。

银筷有杀菌作用:

我国出土银箸数量最多的一次是1982年,在镇江东郊丁卯桥出土的950余件唐代银器,其中银筷达40余双。银筷测毒说其实不可靠,但银筷有杀菌作用,科学家发现,1公升水中只要含有微量的银离子,即可杀灭大部分细菌。制作精美的银筷至今仍受欢迎,但人们已把它当工艺品看待。价格昂贵的金筷是皇宫贵族奢侈的象征,史载唐玄宗曾赏赐宰相金箸一双。哈同、杜月笙等海上闻人也用“金台面”待客。

牙骨筷:

中华筷中还有用象牙和取材于牛、驼、鹿等兽骨制作的筷子,用海龟甲壳制成的玳瑁筷等等。有些聪明的工匠用精雕细刻的功夫将牙骨巧妙地镶接,使之成为艺术品。

玉石筷:

另一类玉石筷也是筷中珍品,有汉白玉,羊脂玉,有翡翠,故宫珍宝馆就陈列着不少慈禧太后用过的金筷和玉筷、翡翠的、翡翠镶金的等。

化学筷:

化学筷”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像密胺的,塑料的……

30年代上海就有赛璐珞筷子,近年又出一种乳白色的“像牙筷”,虽说与象牙相似,但仅仅是“像”而已。这是一种塑料蜜胺筷,因价廉物美广受欢迎。

还有许多我们今天不常见的棕竹牙帽箸、乳帽镶银象牙箸、乌木镶银箸、虬角镶金箸。等等都可以归到这五大类中。

一些筷子的材质及工艺:

紫檀木

名紫榆,豆科,常绿大乔木,高五尺丈。羽状复叶,蝶形花冠,黄色,圆锥花序。果实扁圆有翅,木质甚坚,色赤,入水即沉。亦称“清龙木”,为世界上名贵木种之一。产于美洲和非洲热带雨林地区,印度、菲律宾、缅甸、南洋群岛及我国广东、广西,尤以巴西黑檀、非洲柴檀著名,因生长缓慢,材质坚实,硬度大,韧性强,结构细致,纹理均匀,耐腐性强。

晋代崔豹所著《古今注》中已记载:“紫楠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宋代赵汝适。《诸蕃记》载:檀香出婆(爪哇),其树如中国之荔枝,其叶亦然,土人砍之阴干,气清劲而易泄,热之能夺众香;色黄者谓之黄檀,紫者谓之紫檀,轻而脆者谓沙檀”。

乌木

花梨木

变称为花榈木。萨木科。是一种阔叶高干乔木,高可达三十米以上,直径可达一米左右。据《本草拾遗》记载:“榈木味辛、温、无毒。主破血、血块、冷嗽、并煮之热服。出安南及南海,人作床几。似些檀而色赤;为枕,令人头痛,为热故也”。明初王佑增订《格古要论》:花梨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直香似,变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淡者低。“主要从东南亚、南洋群岛进口,在热带雨林区都有生产,心材呈大红,黄褐色和红褐色,颜色接近边缘越淡,纹理呈青色,灰色及棕红色等。坚硬,纹理精致美丽。

鸡翅木

又名铁梨木,铁粟木,铁木,为常绿乔木,质地坚硬,耐腐性强,色泽暗红,略有光泽,心材洋红色至紫色,纹理颇似鸡翅木,但二者有本质不同,铁力木纹理为棕眼排列而成,重且沉水,原产于印度多产于南洋群岛。

红木

红木,这个名称含义很广,它不是指具体的某一种木头,而是泛指一些色泽呈紫红色,木质坚硬的木质又坚硬的木材,如花梨木、酸枝木、紫檀等都可称为红木。

天然漆

又名国漆、大漆、生漆,是以漆树上采割得到的漆液为原料。经简单加工成涸和干性油漆而成

生漆是最古老的天然涂料,漆膜的性能是其它涂料无法比拟的,漆膜坚硬而富有光泽,具有防锈、防腐、绝缘、不易氧化、耐酸碱和高温等性能。生漆形成坚硬的漆膜能越磨越亮,不会晦光,由于制作中有着良好的工艺性,表现在漆髹过程中可经受过多次打磨而不至于损坏,经多次打磨抛光,光泽会越磨越亮,生漆涂层色泽纯正,时久色泽变浅是因光合作用下色素的溢变,而漆膜是不会消失的,只是变得更透明而已。

烙画

烙画相传起于汉末,东汉初光武帝刘秀曾命将河南南阳烙画列为贡品。烙画箸以生产关系冬青木为原料,先用水浸三月再晾干加工为条,放入植物油中浸泡三月以上,然后剖成条型。使之具有不弯曲,易清洁,轻巧等特点。

竹雕筷

竹雕筷,驰名中外,多次获国际奖。此筷创建于明末表初,是以节长壁厚的楠竹为原料,经煮沸制坯、露晒、打磨等多种工艺制成。精雕狮头竹筷更是久享盛名,有单狮、双狮、踏宝狮、子母狮等80多个品种。

春秋铜箸

我国考古发掘的箸已有相当数量,春秋中晚期的箸也见于云南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墓中出土铜箸二支,长28厘米,首径0.4厘米,首粗足细,整体为圆柱形,形制古朴浑厚,弥足珍贵。

西汉竹箸与食案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精美的文物,马王堆竹箸出土时置于一漆案上,案上还盛放着食品的小漆盘、耳杯和酒卮等宴饮用具,西汉时期的箸大都是首粗足细,呈圆形,也有扁方形,原料以竹质为主。

东汉铜箸

四川大邑凤凰乡东汉墓出土铜箸八支,各长22.7厘米,直径0.4-0.15厘米,首端为六翎柱,足圆,整体为首粗足细,圆柱型。

唐代银箸

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的一批唐代银器,发现银箸36支,首粗圆,顶端齐平,足细圆,呈圆柱形,单重117克,是罕见的粗重银箸。

南宋银箸

在江西安乐溪航桥东陂湾水库的一座南宋银器窖藏中,出土文物100余件,其中银箸44只,银箸长24厘米,直径0.8-0.4厘米,首部为六角形,其下有六道弦纹,作竹节状,再下面又是三道弦纹,足圆,每支箸刻正楷“仁”或“德”字,两只合并为“仁德”两字。

辽代木胎包银漆箸

在辽宁法库叶茂台辽墓中出土的文物中,有进食具木胎包银漆箸二支、髹漆柄银匕一件。箸长27.5厘米,直径0.9-0.4厘米,是少见的粗箸。首部较粗,首端镶有银帽顶,其下饰竹节纹,髹漆、足部呈圆柱形,箸面装饰独具一格。

元代银箸

元代的箸在各地都有一些发现,如安徽合肥出土的一些批元代窑藏金银器皿,其中银箸110支,这些箸出土时置于银果盒格层内均制作精细,造型优美。

明代象牙箸

在山西省太原征集的明代象牙箸4只,长26.8厘米,直径0.5-0.35厘米,首方足圆,顶端略呈四棱锥体状,首部镌刻春夏秋冬四季花,足部呈麻花形。

明代四楞银链象牙箸

明代,四楞银链象牙箸。长27.2公分,上方下圆四楞体,箸顶镶1.5公分银帽,足7.5公分银套,箸顶有10.5公分长的银链相系。

刻诗象牙筷

刻诗象牙筷。此筷洁白如玉,牙纹清晰,名家刻上明代特程良规詠箸诗[殷勤问竹箸,甘苦你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短短20字,古代诗人吟唱筷箸乐为人类作贡献的精神。

八双镶银刻诗竹筷

明代,八双镶银刻诗竹筷

清代旅游银餐具

清代龙纹刀箸

清代蒙古族刀箸,刀长36厘米,箸长39厘米。木质刀柄、木鞘,刀鞘饰有鎏金银件,鎏刻花草及龙纹。刀鞘上配有紫色绶带与火镰,火镰上饰银,镶嵌珊瑚珠,十分精美华丽。

清代金三镶玉箸

清代麻花纹银链仿珊瑚筷

清代,麻花纹银链仿珊瑚筷。清代将骨筷表面染成红色,俗称“仿珊瑚筷”。此筷长24公分,银链相系除装饰美之外,还有另外作用,不易遗失其一,经雕刻麻花纹,增添工艺之美。

清代兽骨雕花仕女筷

民初兽骨镶银双节筷

民国初年,兽骨镶银双节筷,全长25.5公分,筷分两节,上节11.公分,下节14公分,由于兽骨较短,故聪明的工匠,以精巧的饰物掩藏相接的秘密,接处镶有细螺纹,可以旋为两节,接处并镶银环,藉此增加完整性的美感。

精品筷子欣赏:

中国人使筷子的十二种使用忌讳: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这要绝对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4、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5、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7、泪箸遗珠:

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8、颠倒乾坤:

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9、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不行的。

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北京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因为北京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惊神:

所谓“落地惊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北京人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这有破法,一但筷子落地,就应当赶紧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将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以上所说的十二种筷子的禁忌,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应当注意的,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和古老的城市,通过对一双小小筷子的用法,就能够让人们看到他那深厚的文化积淀。

筷子虽小,但在人类文明史上,却是一项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指出: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精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一位外国学者从研究筷子的力学结构中发现,人们使用筷子,至少可牵动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运动,还能激发大脑,阻止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也就是说能够促进大脑功能的发挥。科学家们认为,长期使用筷子,可以使手指灵活,脑子聪明,有益于身心健康。由此可见中国的筷子在世界餐具中独树一帜。

“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宋代文人程良规的这首诗,是对筷子那种奉献精神的生动描绘。筷子作为中国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已在世界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政道博士就曾经自豪地说:从我国人民使用独特的筷子这一点,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THE END
1.爸爸晒4个儿子吃饭景象,馒头比脸大个个胃口超好:这是啥家庭啊婴儿...爸爸晒4个儿子吃饭景象,馒头比脸大个个胃口超好:这是啥家庭啊2024-11-18 07:19:59 兰妮搞笑分享 天津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兰妮搞笑分享 1.3万粉丝 可盐可甜,可甜可虐 00:10 半马跑在最后的选手:我...https://www.163.com/v/video/VYGB1GT8Q.html
2.吃饭真实图片下载吃饭真实设计素材吃饭真实图片大全吃饭真实图片是由千图网正版图库提供下载服务,同时还提供了等号东西,等还钱,等顾城,等故人归等设计素材下载服务。找正版商用图片素材就上千图网!https://www.58pic.com/zt/222050.html
3.情侣吃饭真实图片(9张)情侣图片情侣吃饭真实图片是大家经常关注的内容,本篇为大家精选了3组共计9张相关图片供您参看欣赏,希望您喜欢,现在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吧!http://m.biaobaiju.com/qingshu/81782.html
4.政治掮客的真实面目苏洪波案警示政治掮客的真实面目 苏洪波案警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珍 何咏坤 饭局(图片来自《政治掮客苏洪波》警示教育片) 图为苏洪波在接受调查 “交往当中,秦光荣叫我的名字,洪波这样子。白恩培叫苏总,曹建方也是叫苏总……” “秦光荣对我那么客气那么尊重,白恩培对我那么客气那么尊重,旁边坐着吃饭的人感觉就不一样了…...http://www.xkhqf.gov.cn/NewsView_4145.html
5.吃饭图片大全真实照片图片吃饭图片大全真实照片动态图SOOGIF为您提供吃饭图片大全真实照片动图大全,这里可以找到全部的吃饭图片大全真实照片gif动态图片,以及吃饭图片大全真实照片动图表情包供您下载使用,本次SOOGIF共为您找到147845张关于吃饭图片大全真实照片的动图内容。https://www.soogif.com/gif/639519-3887-0-0.html
1.聚会吃饭图片真实朋友聚会吃饭图片→MAIGOO图库聚会是为了与好久不见的同学、朋友、亲人联络感情,一起吃个饭,诉说家长里短,回忆年轻岁月,能让人短暂忘却烦恼,享受当下的这一份快乐。本文为大家收录了高清免费的聚会吃饭图片素材,供大家参考使用。https://www.maigoo.com/tuku/526099.html
2.家庭聚餐美食图片真实美味几万块钱的菜也离不开两块钱的一包盐...家庭聚餐美食图片真实美味 几万块钱的菜也离不开两块钱的一包盐 导读:家庭聚餐是必不可少的,每年我们就会有很多家庭聚餐活动不是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更新一组很美味的家庭聚餐的真实图片给大家了。 家庭聚餐吃什么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享受一家人在一起欢乐氛围,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家常菜但是吃的却很开心。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22522_1.html
3.聚会吃饭图片大全聚会吃饭高清图片下载女性在餐厅吃饭闺蜜 聚会一群人在家里聚餐吃饭 室内商务会谈派对餐厅吃饭聊天餐饮图片 商务聚餐聚会饮食新鲜美味吃饭吃东西图片 人庆祝聚餐上倒香槟的男人吃饭庆祝庆贺图片 野外聚餐派对会谈烧烤烤肉吃饭图片 一群朋友坐在餐厅里吃饭 早餐餐饮庆典美食婚礼聚会桌子背景图片 ...https://m.51miz.com/so-tupian/2571664.html
4.“你为什么不戴口罩?”“我在吃饭…”这张爆笑新闻图背后,真实...南山疾控再次提醒大家 切勿心存侥幸 该戴口罩的地方,请正确佩戴好口罩 与未戴口罩的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相关阅读: 广东发布2号“口罩令”:到这些地方必须戴口罩 此外,居民们还要注意:不要在人多、空气流通不佳的场所吃饭,例如视频中的菜场。当你吃饭时,必然要摘下口罩,然而口罩一摘下来,就相当于向病毒敞开了大门...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2/10/c3096424.html
5.8年前的神贴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全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仔细想想,当初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莫名其妙的火了,跟现在的网络直播突然火爆也有着几分的相似之处,相比网上各种猜测,笔者更愿意相信是这个帖子让处于那个时代的网友,从心底产生了共鸣,随后的跟帖以及疯狂的“人肉”等等,更是体现了当初那个时代最真实的一面。 https://esports.zol.com.cn/637/6379065_all.html
6.惊动了央视!29户贫困米农用毕生想留住的是绝世米香!好喝养胃美颜...种植艰辛——靠天吃饭、自然农法 大家都说陕北的小米好,好喝养胃养人,却不知陕北的小米是种植生产是多么艰难! 在偏远的黄土高坡,至今还用牛车作为交通工具。受黄土高原地势影响,所有农作物都是靠人工来生产。 每年到了播种的时候,都是一家人一起上山靠人工种植,家庭条件好点的可以拉着头老黄牛或者马,但不是家家...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180523/1183546.shtml
7.www.shuofangjituan.com/apfnews48698657.shtml吃饭时进入女主 单亲真实乱子伦免费视频 034.29MB 893好评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剧的剧情介绍 车子颠簸滑进老师身体 美乳无遮挡 681.89MB 77好评 婷婷五月天影院 黑客拍夫姜操B 91吃瓜今日吃瓜每日大瓜 565.39MB 78好评 囚禁高潮(高H) 日韩亚洲三级片网站影院波多野结衣 XXNX2019 92.60MB 51好评...http://www.shuofangjituan.com/apfnews48698657.shtml
8.职场礼仪常识通用15篇(9)别耍小聪明,特别是不要在大家为你斟酒时又躲又藏,或者用手乱挡住酒瓶,也不要敲打东西,倒扣酒杯,偷偷倒掉已经倒好的酒,这样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三、与领导一起吃饭/喝酒,应注意哪些潜规则? (1)认清谁是主角与配角 无论是领导带你出去应酬,还是公司聚餐,你都应该时刻谨记自己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么。https://www.yjbys.com/qiuzhiliyi/zcly/3373205.html
9.胸的简单科普和大胸女生的真实身材,拜托不要因为各种P过的网红图...然后有很多网红突然发育开始教大家怎么丰胸,以下两种最常见(按摩别说了不会大的) 豆浆,提供蛋白质外,还有当中的大豆异黄酮。被叫做植物性雌激素,可以说是一种天然荷尔蒙。1公斤的大豆只能萃取到17.5毫克的大豆异黄酮。 如果想要靠喝豆浆来补充大豆异黄酮什么的不大可能,包括猪蹄、酒酿蛋什么的,主要都是在补充蛋白质...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35795857/
10.实习小组评课记录(精选10篇)在新课教学中围绕几个单词展开扎实有效的训练,以游戏、图片、歌曲等配合教学,使学生学得很有劲,也很...周文洋:本次会议就各位一周多以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所获得的工作经验。大家来发表交 ...师:玩了这么久,肚子饿了,老师带你们去吃饭。出示“大饭店”图,认识“饭、店”。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jz34074.html
11.80岁老人不吃饭没胃口怎么回事真实医生问答问题描述:爷爷80岁了,不吃饭,没胃口,检查了这个结果,他不愿意去医院检查住院了吵着回家,这能开个中药方子在家保守治疗吗(男,79岁)好 病情分析:首先还是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诊。如果大家要求保守治疗,那是可以选择的,但是最好去当地门诊当面开药会好判断一些。你如果一定要求开也只能考虑用线上这些app开,拍舌头照片给...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qa/ikveKUKvw3JF6HiDKTG0DA/
12.大家吃饭没有没有就看我吃张学友熊猫头斗图表情包图片张学友表情包owenlee3年前 (2022-01-03)1729℃ 大家吃饭没有 没有就看我吃(拿筷子端着碗吃饭-熊猫头造型) 转载请注明:我爱斗图网?大家吃饭没有 没有就看我吃 喜欢(0) 答疑解惑 →→本站所有下载资源列表信息请戳这里 →→本站资源下载中出现的疑问请戳这里 ...https://www.52doutuwang.com/kanwochi.html
13.大家都吃饭了吗?无水印表情包,大家都吃饭了吗?无水印图片,大家都...搜索大家都吃饭了吗?表情_搜索大家都吃饭了吗?微信表情_搜索大家都吃饭了吗?qq表情。DIY斗图,最大最全的表情包网站,分享最新最热的表情包、聊天表情、微信表情包、QQ表情包、金馆长表情包、蘑菇头表情包等各类表情。https://www.diydoutu.com/tag/%E5%A4%A7%E5%AE%B6%E9%83%BD%E5%90%83%E9%A5%AD%E4%BA%86%E5%90%97%EF%BC%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