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原产于中亚,西亚、地中海地区,引种于暖温带地区。杏仁果长在短距(shortspur)上,具有未成熟的外观。当果实成熟时,它绿色的外壳会裂开,而显露出包在粗糙外壳中的核仁,核仁为黄色且有很多小洞,外壳为坚硬的木质。杏仁果为扁平卵形,一端圆,另一端尖,覆有褐色的薄皮。核仁含有20%的蛋白质,不含淀粉,磨碎、加压后,榨出的油脂,大约是本身重量的一半,杏仁油为淡黄色,虽然没有香味,但具有软化皮肤的功效。
杏仁-形状
药名:苦杏仁
别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甜梅。
汉语拼音:xìngrén
英文名:BitterApricotKerne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ArmeniacavulgarisLam.[PrunusarmeniacaL.]
2.ArmeniacavulgarisLam.var.ansu(Maxim.)YüetLu[PrunusarmeniacaL.var.ansuMaxim.]
3.Armeniacasibirica(L.)Lam.[PrunussibiricaL.]
4.Armeniacamandshurica(Maxim.)Skv.[Prunusmandshurica(Maxim.)Koehne]
肺;脾;大肠经。
杏仁-药用
苦杏仁甙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开放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分布半衰期为6.2分钟;平均消除相的半衰期为120.3分钟;平均清除率为99.3ml/min。有人认为肾小球滤过是苦杏仁甙的主要排泄方式。家兔快速静脉注射苦杏仁甙500mg/kg后,得出苦杏仁甙生物半衰期tl/2a为3.4分钟;tl/2B为4.95分钟;在48小时内家兔尿中排泄量为注入剂量的71.4%。苦否仁甙在人体内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泄。肌肉注射6g剂量后,血药浓度180μg/ml。
1、镇咳、平喘作用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体内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达到镇咳、平喘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杏仁味苦下气,且富含脂肪油。脂肪油能提高肠内容物对黏膜的润滑作用,故杏仁有润肠通便之功能。
3、抗炎、镇痛作用苦杏仁苷分解产生的苯甲醛静安息香缩合酶作用生成安息香。安息香具有镇痛作用,因此国内有人用苦杏仁治疗晚期肝癌可解除病人的痛苦,有的甚至不需服用止痛药。
4、抗肿瘤作用有关杏仁抗肿瘤机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一部分学者认为癌细胞中含有大量β-葡萄糖苷酶,该酶能水解苦杏仁苷产生氢氰酸(HCN)、苯甲醛和葡萄糖。由于癌细胞缺少硫腈生成酶,该酶具有对HCN的解毒作用,使HCN变成无毒的硫腈化物,而正常细胞缺少β-葡萄糖苷酶而含有大量的硫腈生成酶。依据该理论,苦杏仁苷应该能够选择性杀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害。
②苦杏仁苷能帮助体内胰蛋白酶消化癌细胞的透明样黏蛋白膜,使体内白细胞更易接近癌细胞,并吞噬癌细胞。
③有人发现苦杏仁苷类似NaSCN和NaOCN能够影响胸腺嘧啶核苷进入肝瘤细胞DNA和肿瘤细胞对磷酸盐及氨基酸的吸收。
5、降血糖作用苦杏仁苷具有防治因抗肿瘤药阿脲引起的糖尿病的作用。采用阿脲诱发小鼠高血糖法证明,预先腹腔注射3g/kg苦杏仁苷48h后测血糖,结果表明苦杏仁苷可特异性地抑制阿脲所致的血糖升高,作用强度与血液中苦杏仁苷的浓度有关。
6、降血脂作用临床报道,大杏仁可以明显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血脂水平,Spiller(1990年)认为杏仁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患者轻度升高的血脂,且无需严格限制饮食。
7、美容作用根据肺合皮毛理论,在临床上对某些皮肤疾病可从宣肺法论治,配伍食用杏仁,常获捷效。现代研究证明,苦杏仁中所含的脂肪油可使皮肤角质层软化,润燥护肤,有保护神经末梢血管和组织器官的作用,并可抑杀细菌。此外,被酶水解所生成的HCN能够抑制体内的活性酪氨酸酶,消除色素沉着、雀斑、黑斑等,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
8、其他作用苦杏仁苷具有抗突变作用,能减少由安乃近、灭滴灵、丝裂霉素C等引起的微核多染性红细胞的数量。苦杏仁油还有驱虫、杀菌作用,体外试验对人蛔虫、蚯蚓有杀死作用,并对伤寒、副伤寒杆菌有抗菌作用。杏仁还具有抗蛲虫和滴虫感染,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
杏仁苦温宣肺,润肠通便、仅适宜于风邪、肠燥等实证之患。凡阴亏、郁火者,则不宜单味药长期内服。如肺结核、支气管炎、慢性肠炎、干咳无痰等症禁忌单味药久服。
1.杏仁含苦味氰甙:苦杏仁甙(amygdalin)约4%和野樱甙(prunasin);脂肪油约50%,油中有8种脂肪酸,主要的是亚油酸(linoeicacid)占27%,油酸(oleicacid)占67%及棕榈酸(palmiticacid)占5.2%。还含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即是5'-咖啡酰奎宁酸(5'-caffeoylquinicacid),新绿原酸(neochlorogenicacid)即是3'-咖啡杏仁酰奎宁酸(3'-caffeoylquinicacid),3'-阿魏酰奎宁酸(3'-feruloylquinicacid),5'-阿魏酰奎宁酸(5'-feruloylquinicacid),3'-对香豆酰奎宁酸(3'-Pcoumaroylquinicacid),肌醇(inosit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燕麦甾醇(△-avena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24-胆甾烯醇(△-chlestenol),雌性酮(estrone),17β-雌二醇(17β-estyadiol),甘油三油酸酯(triolein)。另含有抗炎和镇痛活性的2种蛋白质成分:KR-A和KR-B,其含量分别为4.44%和0.41%。又含与杏仁香味有关的挥发性成分:本甲醛(benzaldehyde),芳樟醇(linalool),4-松油烯醇(4-terpinenol),α-松油醇(α-terpineol)。
2.野杏种仁含苦杏仁甙约4.84%,还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有:下已醛(n-hexanal)占4.81%,反式-2-已烯醛(2-hexenal)占11.57%下已醇(n-hexanol)占14.38%,反式-2-已烯-1-醇(2-hexen-1-ol)占8.28%,芳樟醇占12.61%,a-松油醇占5.69%。牻牛儿醇(geraniol)占2.78%和十四烷酸(teradecanoicacid)占3.6%。
3.山杏种仁含苦杏仁甙约4.84%。
4.东北杏种仁含苦杏仁甙3.2%。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出自《本草经集注》。
1.《名医别录》:杏核仁,五月采之。其两仁者杀人,可以毒狗。生晋山川谷。
2.孙思邈:杏仁作汤,如白沫不解者,食之令气壅身热;汤经宿者,动冷气。
3.《本草拾遗》:杏酪浓煎如膏,服之润五脏,去痰嗽。
4.《养性要钞》:治食杏仁中毒,下利烦苦,方以梅子汁解之。又方以蓝青汁服之。
5.《本草图经》:杏核仁,今处处有之。其实亦数种,黄而圆者名金杏。相传云种出济南郡之分流山,彼人谓之汉帝杏,今近都多种之,熟最早。其扁而青黄者名木杏,味酢,不及金杏。杏子入药,今以东来者为胜,仍用家园种者。山杏不堪入药。五月采,破核去双仁者。
蔷薇科
拉丁文名
1.SemenArmeniacaeVulgaris
2.SemenArmeniacaeAnsi
3.SemenArmeniacaeSibricse
4.SemenArmeniacaeMandshuricae
药(毒)理学
主要成分
杏和山杏的种子均含苦杏仁苷(Amy-gdalin).苦杏仁苷受杏仁中的苦杏仁酶(Amygdalase)和樱叶酶(Prunase)等β-葡萄糖苷酶的水解,依次生成野樱皮苷(Prunasin)和扁桃腈(Mandelonitrile),再分解生成苯甲醛和氢氰酸.苦杏仁含脂肪油(杏仁油)为50.1%.其中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含量最高,其次是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亚麻酸(Linolenicacid)、十四烷酸(Tetradecanoic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acid)和廿碳烯酸(Eicosenoicacid).尚含有挥发性成分,主要有β-紫罗兰酮(β-Ionone)、芳樟醇(Linalool)、γ-癸酸内酯(γ-Decanolactone)、己醛(Hexanal)等.苦杏仁中还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
药理作用:
1.镇咳平喘作用苦杏仁中的苦杏仁甙在体内能慢慢分解,逐渐产生微量氢氰酸.服用小量杏仁,能起到轻度抑制呼吸中枢,而达镇咳、平喘作用.苦杏仁甙对正常动物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在油酸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实验动物中不仅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并且可使病理改变得到改善.
2.抗肿瘤作用有报告认为,杏仁热水提取物粗制剂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的抑制率为50%~70%.体外实验证明:氢氰酸、苯甲醛、苦杏仁甙均有微弱的抗癌作用.如果氢氰酸加苯甲醛、苦杏仁甙加β-葡萄糖甙酶均能明显提高抗癌活力.苦杏仁甙对W256癌肉瘤的大鼠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给小鼠自由摄食苦杏仁,可抑制艾氏腹水癌的生长,并使生存期延长.临床试验亦表明:苦杏仁甙对肿瘤有较好的疗效.但亦有报告指出,在鼠体内试验,苦杏仁甙对P388淋巴细胞及P815肥大细胞白血病无效.苦杏仁甙对移植肿瘤S180、血细胞瘤LPC-1、白血病L1210、Mecca淋巴肉瘤、骨肉瘤、乳腺癌E0771、肝癌及W256癌肉瘤等亦均无效.
实验表明:苦杏仁煎剂对正常家兔有促进总磷合成的功能,治疗油酸型成年兔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了病理改善的结果.提示苦杏仁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可试用于临床治疗成人呼吸窘迫总综合征.苦杏仁甙尚有预防和治疗抗肿瘤药阿脲引起的糖尿病的作用.苦杏仁油尚有驱虫、杀菌作用,体外试验对人蛔虫、蚯蚓均有杀灭作用,并能杀死伤寒、副伤寒杆菌.
1.山杏生于海拔700-2000m的干燥向阳、丘陵、草原。
2.东北杏生于海拔400-1000m的开阔的向阳山坡灌木林或杂木林下。
3.野杏主产于中国北部地区,栽培或野生,尤其在河北、山西等地普遍野生,山东、江苏等地也产。
4.仁用杏分布于河北、辽宁等地。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2.《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3.《名医别录》:主惊癎,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4.《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5.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6.《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7.《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8.《本草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皶疱。
9.李杲:杏仁下喘,治气也。桃仁疗狂,治血也。桃、杏仁俱治大便秘,当以气血分之。昼则难便,行阳气也;夜则难便,行阴血也。故虚人大便燥秘不可过泄者,脉浮在气,用杏仁、陈皮;脉沉在血,用桃仁、陈皮;所以俱用陈皮者,以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也。贲门上,主往来,魄门下,主收闭。故王氏言,肺与大肠为通道也。
10.《本草纲目》:杏仁能散能降,故解肌、散风、降气、润燥、消积,治伤损药中用之。治疮杀虫,用其毒也。治风寒肺病药中,亦有连皮尖用者,取其发散也。
11.《长沙药解》:肺主藏气,降于胸膈而行于经络,气逆则胸膈闭阻而生喘咳,藏病而不能降,因以痞塞,经病而不能行,于是肿痛。杏仁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善于开痹而止喘,消肿而润燥,调理气分之郁,无以易此。其诸主治,治咳逆,调失音,止咯血,断血崩,杀虫NI,除ZHA刺,开耳聋,去目翳,平胬肉,消停食,润大肠,通小便,种种功效,皆其降浊消郁之能事也。
12.《本草求真》: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下气,润则通秘,温则宣滞行痰。杏仁气味俱备,故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喘嗽咳逆、胸满便秘、烦热头痛,与夫蛊毒、疮疡、狗毒、面毒、锡毒、金疮,无不可以调治。东垣论杏仁与紫菀,均属宣肺除郁开溺,而一主于肺经之血,一主于肺经之气;杏仁与桃仁,俱治便秘,而一治其脉浮气喘便秘,于昼而见;一治其脉沉狂发便秘,于夜而见。冯楚瞻论杏仁、栝萎,均属除痰,而一从腠理中发散以祛,故表虚者最忌;一从肠胃中清利以除,故里虚者切忌。诸药貌虽相同,而究实有分辨,不可不细审而详察也。但用杏仁以治便秘,须用陈皮以佐,则气始通。
13.《药征》:杏仁主治胸间停水,故治喘咳,而旁治短气结胸,心痛,形体浮肿。
14.《本经疏证》: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厚朴麻黄汤、文蛤汤,皆麻黄、杏仁并用,盖麻黄主开散,其力悉在毛窍,非借杏仁伸其血络中气,则其行反濡缓而有所伤,则可谓麻黄之于杏仁,犹桂枝之于芍药,水母之于虾矣。
15.《本草便读》:凡仁皆降,故(杏仁)功专降气,气降则痰消嗽止。能润大肠,故大肠气闭者可用之。考杏仁之性似无辛味,似乎止有润降之功,而无解散立力,但风寒外束,肺气壅逆,不得不用此苦降之品,使气顺而表方得解,故麻黄汤用之,亦此意耳。桃仁、杏仁,其性相似,一入肝经血分,一入肺经气分。至于解毒杀虫,彼此均可,在乎用者之神明耳。
16.《本草新编》:杏仁,味甘、苦,气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有小毒。专入太阴肺经。乃利下之剂,除胸中气逆喘促,止咳嗽,坠痰,润大肠,气闭便难,逐痹散结。
常规品种在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
1.杏分布于除广东、海南等热带区外的全国各地,多系栽培。在新疆伊犁一带有野生。
2.野杏主产于中国北部地区,栽培或野生,尤其在河北、山西等地普遍野生,山东、江苏等地也产。
3.山杏分布于东北、华北和甘肃等地。
1)麻黄汤(《伤寒论》),用治外感风寒。
2)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治感受风邪,鼻塞身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绻,咳嗽痰多,胸满气短。
3)大青龙汤(《伤寒论》),用治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火,壅遏于肺的喘咳证。
4)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用治风湿在表的风寒表湿证。
5)治疗久病大肠燥结不利:杏仁八两桃仁六两(俱用汤泡去皮)蒌仁十两(去壳净)三味总捣如泥;川贝八两陈胆星四两(经三制者)同贝母研极细拌入杏、桃、蒌三仁内.神曲四两研末打糊为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钱淡姜汤下.(《方脉正宗》)
6)治疗诸疮肿痛:杏仁去皮研滤取膏入轻粉、麻油调搽不拘大人小儿.(《本草纲目》)
7)治疗鼻中生疮:捣杏仁乳敷之;亦烧核压取油敷之.(《备急千金要方》)
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得火良。恶黄耆、黄芩、葛根。畏蘘草。”
2)《本草经疏》:“阴虚咳嗽,肺家有虚热、热痰者忌之。”
3)《本草正》:“元气虚陷者勿用,恐其沉降太泄。”
4)《本经逢原》:“亡血家尤为切禁。”
5)《本草从新》:“因虚而咳嗽便秘者忌之。”
1.杏落叶小乔木,高4~10cm;树皮暗红棕色,纵裂。单叶互生;叶片圆卵形或宽卵形,长5~9cm,宽4~8cm。春季先叶开花,花单生枝端,着生较密,稍似总状;花几无梗,花萼基部成筒状,外面被短柔毛,上部5裂;花瓣5,白色或浅粉红色,圆形至宽倒卵形;雄蕊多数,着生萼筒边缘;雌蕊单心皮,着生萼筒基部。核果圆形,稀倒卵形,直径2.5cm以上。种子1,心状卵形,浅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2.野杏本变种的主要特征为叶片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花常2朵簇生,淡红色;果实近球形,红色;核卵球形,离肉,表面粗糙而有网纹,腹棱常锐利。
3.山杏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叶卵形或近圆形,长(3-)5-10cm,宽(2.5-)4-7cm。花单生,直径1.5-2cm;萼片长圆状椭圆形,先端尖;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白色或粉红色。果实扁球形,直径1.5-2.5cm,两侧扁,果肉薄而干燥,熟时开裂,味酸涩,不能吃。核易与果肉分离,基部一侧不对称,平滑。花期3~4月,果期6~7月。
4.东北杏大乔木,高5~15m。幼枝无毛。叶椭圆形或卵形,长6~12cm,宽3~8cm。花粉红色或白色;雄蕊多数;子房密被柔毛。核果近球形,直径1.5~2.6cm,黄色;核近球形或宽椭圆形,长13-18mm,宽11~18mm,粗糙,边缘钝。花期4~5月,果期7月。
1.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抗盐碱。夏季在43.9℃高温下,生长正常;在-40℃低温可安全越冬。可栽种于平地或坡地。对土壤要求不严。
2.栽培技术用种子或嫁接繁殖。种子繁殖:采摘成熟果实,搓去果肉,大粒每50kg出种子5-10kg,小粒每50kg出种子7.5-15kg,种子纯度为98%,发芽率为86%,以1:3湿沙混合进行冬季沙藏。春播于3月下旬,秋播于11月下旬(放于通风处阴干后即可播种)。常采用大垅播种,每垅播种1行,点播株距为10-15cm,每穴1颗种子,播后覆土厚5-6cm(约为种子直径的3倍),镇压。嫁接繁殖:砧木用杏播种的实生苗或山杏苗,枝接于3月下旬,芽接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进行。
3.田间管理幼苗出现3-4片叶时进行疏苗,2-3星期后进行第2次间苗,并及时灌水,防止风吹伤根,遇天气干旱酌情灌水,7-8月雨季注意排涝。苗高达45cm,可在芽接前1个月摘去嫩尖。冬季11月至翌年3月进行修剪,分3种树形;自然圆头形,疏散分层形,自然开心形。4-6月追灌肥水,在幼芽萌发前与幼果生长期间各追速效肥1次,每株成年树可施0.25kg,然后灌水。病虫害防治病害有杏疔叶斑,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展叶时喷0.3度石硫合剂。虫害有杏象鼻虫,另有袋蛾、天牛等。
1.杏仁: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皱起捞出,浸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
2.炒杏仁:取净杏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显微鉴别种子中部横切面:
1.杏仁外种皮细胞1列,散有长圆形、卵圆形,偶有贝壳形及顶端平截呈梯形的黄色石细胞高38-95μm,宽30-57μm。埋在薄壁组织部分壁较薄,纹孔及孔沟较多;出部分壁较厚,纹孔较少或无。种皮下方为细胞皱缩的营养层,有细不维管束。内种皮细胞1列,含黄色物质。外胚乳为数列废的薄壁细胞。内胚乳为1列长方形细胞,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2.野杏仁种皮表面石细胞单个或~5个(或更多)散在于种皮薄壁细胞中,石细胞呈类、多角形、类多角形或梭形,纹孔大而密;侧面观呈贝壳形、类圆形、卵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或梭形,径向27-76μm,底部宽18~60μm,突出于表皮层的部分呈半月形、弓形或圆拱形,约占高度的一半,色较淡,壁厚5-8(-10)μm,层纹及纹明显,底部壁厚3~5μm,层纹无或极少,纹孔密。
3.山杏仁石细胞表面观较宽扁,呈类圆形、卵圆形、类多角形、类方形,纹孔大而密;侧面观多为宽贝壳形、类圆形或扁梭形,少见长圆形或卵圆形,高46~84μm,宽34~68μm。
4.东北杏仁石细胞多为较高的长贝壳形,顶端较小,向基部渐宽大,高46~95μm,宽41~91μm,纹孔及孔沟均细密。
1.取该品0.5g,置带塞试管中,加5%硫酸溶液3ml充分摇匀,在试管口放一用三硝基苯酚钠溶液湿润的滤纸条,塞紧塞子,试管置40-50℃水浴中加热10min,滤纸条由黄色变砖红色。
2.薄层色谱取该品0.5g,加等量碳酸钙共研碎,放入带塞三角瓶内,加石油醚(60~90℃)4ml,冷浸过夜后,滤过。残渣挥干石油醚,加入乙醇4ml冷浸过夜后,滤过。滤液浓缩作供试品。以苦杏仁甙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醇乙酯-乙醇(2:1:2)展开,碘蒸气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杏仁与麻黄,二药均归肺经,对于风寒犯肺之咳喘证,常相须为用。然麻黄偏于发散风寒以宣肺定喘,杏仁偏于降气定喘止咳,一宣一降,肺气宣降正常,则咳嗽喘息自平。且麻黄有宣肺利水通经消肿满的作用,为治风水所常用,杏仁疏导开通,为湿温证所常用。
苦;温;有毒
中药化学鉴定
1.取该品0.5g,置带塞试管中,加5%硫酸溶液3ml充分摇匀,在试管口放一用三硝基苯酚钠溶液湿润的滤纸条,塞紧塞子,试管置40~50℃水浴中加热10min,滤纸条由黄色变砖红色。(检查氰甙)
2.薄层色谱取该品0.5g,加等量碳酸钙共研碎,放入带塞三角瓶内,加石油醚(60~90℃)4ml,冷浸过夜后,滤过。残渣挥干石油醚,加入乙醇4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浓缩作供试品。以苦杏仁甙作对照。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乙醇(2:1:2)展开,碘蒸气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杏、野杏、山杏、东北杏的种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1.苦杏仁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可治疗肺病、咳嗽等疾病。
2.甜杏仁和日常吃的干果大杏仁偏于滋润,有一定的补肺作用。
3.杏仁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多酚类成分,这种成分不但能够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显著降低心脏病和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
4.杏仁还有美容功效,能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
5.杏仁还有抗肿瘤作用,杏仁抗肿瘤作用主要是由于苦杏仁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物质--苦杏仁苷,可以进入血液专杀癌细胞,而对健康细胞没有作用,因此可以改善晚期癌症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生存期。同时,由于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因此可以抗氧化,防止自由基侵袭细胞,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
正确食用杏仁,能够达到生津止渴,润肺定喘,滑肠通便,减少肠道癌的功效。杏仁烹调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来做粥、饼、面包等多种类型的食品,还能搭配其他佐料制成美味菜肴。虽然杏仁有许多的药用、食用价值,但不可以大量食用。杏仁含有毒物质氢氰酸(100克苦杏仁分解释放氢氰酸100~250毫克。氢氰酸致死剂量为60毫克。甜杏仁的氢氰酸含量约为苦杏仁的三分之一),过量服用可致中毒。所以,食用前必须先在水中浸泡多次,并加热煮沸,减少以至消除其中的有毒物质;产妇、幼儿、湿热体质的人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吃杏及其制品。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有呼吸系统问题的人更适合;癌症患者以及术后放化疗的人适宜食用
2.婴儿慎服,阴虚咳嗽及泄痢便溏者禁服。
杏仁不可与小米同食。杏仁不可与黄芪、黄芩、葛根等药同用。
杏仁不可与栗子:同食会胃痛。杏仁、菱与猪肺:同食不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甜杏仁性味甘、辛,苦杏仁性味苦、温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杀虫解毒主治咳嗽,喘促胸满,喉痹咽痛,肠燥便秘,虫毒疮疡。杏仁的营养价值很高,而杏仁的营养价值更丰富。杏仁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健康;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预防疾病和早衰。杏仁中含蛋白质27%、脂肪53%、碳水化合物11%,每百克杏仁中含钙111毫克,磷385毫克,铁70毫克,还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及苦杏仁甙等。相传明代翰林辛士逊有一次外出,夜宿青城山道院,一位道人向他传授一长寿秘方,让他每天吃七枚杏仁,坚持食用,必获大益。这位翰林遵照此方,坚持不懈,直到老年依然身轻体健,耳聪目明,思维敏捷,长寿不衰。
甜杏仁蔷薇科木本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种仁。杏或山杏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东北和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肉(食用)及核壳,取种仁晒干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滋润肺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参考]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油,其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此外尚含有糖、微量苦杏仁甙等成分。
[用途]用于虚劳咳嗽、气喘,胸腹逆闷;肠燥便秘,大便干结。
[用法]生嚼,炒食,煮粥,研末,煎汤。
[注意]痰饮咳嗽、脾虚肠滑者不宜食。
[附方]
1,双仁糊:甜杏仁、胡桃仁各15g。二者微炒,共捣碎研细,加密或白糖适量。分2次用开水冲调食。
源于《杨氏家藏方》(杏仁煎)。甜杏仁、胡桃仁能滋养肺肾、止咳平喘。用于久患喘咳,肺肾两虚,干咳无痰,少气乏力等。亦可用于阴血虚亏,肠燥便秘或老人大便秘结。
2.巴旦杏仁蔷薇科木本植物巴旦杏味甜的种仁。又称八担杏、巴达杏仁、叭哒杏仁。其树又名偏桃、匾桃、京杏。中国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有栽培。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晒干用。
《本草纲目》说:“巴旦杏出回回旧地,今关西诸土亦有……壳薄而仁甘美,点茶食之,味如榛子,西人以充方物”。
《饮膳正要》说:“味甘,无毒,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故性能、主治等与甜杏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