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冲刺试题卫生资格考试

2、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是哪味药物的功效

A、胡黄连

B、银柴胡

C、水牛角

D、牡丹皮

E、紫草

【答案解析】紫草

性能: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3、熊胆内服的使用剂量是

A、0.25~0.5g

B、0.20~0.5g

C、0.25~0.4g

D、0.20~0.4g

E、0.25~0.35g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熊胆用法用量:内服,0.25~0.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外用适量,调涂患处。

4、一般在临床上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用药方法来治疗的疾病是

A、表热证

B、表寒证

C、里热证

D、里寒证

E、表寒里热证

【答案解析】为了适应复杂病机,更好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还可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用药方法,如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汗出而喘的表寒里热证。

A、2~3h

B、4~5h

C、3~6h

D、4~6h

E、5~6h

【正确答案】D

6、以下属于泡服的药物的是

A、雷丸

B、龙骨

C、青蒿

D、砂仁

E、藏红花

【答案解析】常见泡服的药物是藏红花、胖大海、番泻叶等。

7、既能用于急慢惊风,又能用于破伤风证的药物是

A、菊花

B、柴胡

C、桑叶

D、蝉蜕

E、薄荷

【答案解析】蝉蜕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以宣肺利咽、开音疗哑,故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症见声音嘶哑或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目赤翳障。

4.急慢惊风,破伤风证。

5.小儿夜啼不安。

8、以下关于牛蒡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

B、归肺、肾经

C、一般病症用量宜大,止痉则需少量

D、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

E、可以治疗肝郁气滞

【答案解析】牛蒡子

性能: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用于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

2.麻疹不透,风热疹痒。

3.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9、以下药物炒用可以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的是

A、薄荷

B、蝉蜕

C、牛蒡子

D、桑叶

E、菊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牛蒡子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10、能解鱼蟹毒的药物为是

A、荆芥

B、紫苏

C、香薷

D、羌活

E、白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紫苏

性能: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1.风寒感冒。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闷,用之尤为适宜。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3.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

11、以下性味组,具有沉降性质的是

A、苦,寒

B、甘,寒

C、咸,温

D、苦,温

E、辛,寒

【答案解析】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12、归经的含义是

A、药物对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B、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C、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D、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E、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答案解析】归经: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趋势。

13、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都具有的药味是

A、甘

B、辛

C、咸

D、苦

E、酸

【答案解析】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14、反藜芦的药物是

A、苦参

B、黄芩

C、黄柏

D、天花粉

E、秦皮

【答案解析】苦参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

15、善清肺经实热,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的药物是

A、石膏

B、知母

C、芦根

E、淡竹叶

【答案解析】石膏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

2.肺热喘咳证。善清肺经实热。

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16、以下药物醋制后可以减毒的药物不包括的是

A、甘遂

B、芫花

C、京大戟

D、商陆

E、牵牛子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峻下逐水药的去毒方式。

17、番泻叶煎服的方法是

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包煎

E、泡服

【答案解析】番泻叶用法用量:温开水泡服,1.5~3g;煎服,2~6g,宜后下。

18、以下属于润下药的主要功效的是

A、攻下通便

B、清热泻火

C、润滑大肠

D、利尿

E、除胀

【答案解析】泻下药的功效

攻下药:本类药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

润下药:本类药物能润滑大肠,促使排便而不致峻泻。

峻下逐水药:本类药物服用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能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消除肿胀。

19、下列哪项是臭梧桐的功效

A、祛风湿,消骨鲠,解暑

B、祛风湿,止痛,化湿和胃

C、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D、祛风湿,止痛,安胎

E、祛风湿,通经络,平肝

【答案解析】臭梧桐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平肝。

20、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的药物是

A、秦艽

B、络石藤

C、豨莶草

D、独活

E、防己

【答案解析】独活的应用:独活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

21、善“活血荣筋”,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亦为治虚热要药的是

B、方剂

C、雷公藤

D、豨签草

E、海风藤

【答案解析】秦艽

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1.风湿痹证。为风药中之润剂。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

2.中风不遂。又善“活血荣筋”,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口呙)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

3.骨蒸潮热,疳积发热。为治虚热要药。

4.湿热黄疸。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

22、为醒脾调胃要药的是

A、苍术

B、砂仁

C、藿香

E、厚朴

【答案解析】砂仁

1.湿阻中焦证及脾胃气滞证。“为醒脾调胃要药”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2.脾胃虚寒吐泻证。

3.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23、下列药组哪项具有利湿,退黄疸的功效

A、灯心草、冬葵子

B、茵陈、金钱草

C、葫芦、冬瓜皮

D、茯苓、薏苡仁

E、瞿麦、石韦

【答案解析】茵陈

性能: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1.黄疸。为治黄疸之要药。

2.湿疹瘙痒。

金钱草

性能: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功效: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1.湿热黄疸。

2.石淋,热淋。善消结石,尤宜于治疗石淋。

3.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24、畏赤石脂的药物是

A、雄黄

B、朴硝

C、干姜

D、肉桂

E、五灵脂

【答案解析】肉桂

用法用量: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使用注意: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畏赤石脂。

25、以下不属于理气药的功效是

A、理气健脾

C、理气宽中

D、行气止痛

E、疏肝解郁

【答案解析】理气药的功效:具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功效。

26、以下关于消食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味多甘性平

B、主归脾胃经

C、具有消食化积作用

D、气虚积滞者慎用

E、主治宿食停留,饮食不消证

【答案解析】消食药多味甘性平,主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化积,以及健脾开胃,和中之功。主治宿食停留,饮食不消所致之脘腹胀满,暖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以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证。气虚无积滞者慎用。

27、有毒性,不宜过量和持久使用的驱虫药为

A、使君子

B、苦楝皮

C、鹤草芽

D、槟榔

【答案解析】苦楝皮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28、常作为针灸的原料的药物是

A、白及

B、槐花

C、仙鹤草

D、艾叶

E、茜草

【答案解析】艾叶可以制成艾条、艾柱等作为温灸的原料。

29、以下哪项是可以化痰止咳,且宜生用的药物

A、苎麻根

C、小蓟

D、地榆

E、侧柏叶

【答案解析】侧柏叶

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1.血热出血证。为治各种出血病证之要药,尤以血热者为宜。

2.肺热咳嗽。

3.脱发、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宜生用。

30、为安胎之要药的药物是

A、侧柏叶

B、白茅根

C、苎麻根

E、小蓟

【答案解析】苎麻根历来被视为是安胎之要药。

31、莪术与三棱增强祛瘀止痛作用的方法是

A、蜜炙

B、酒炙

C、盐炙

D、醋炙

E、姜汁炙

【答案解析】莪术与三棱醋炙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

32、桃仁霜入汤剂宜

A、包煎

B、另煎

C、后下

D、煎汤代水

E、先煎

【答案解析】桃仁的用法用量:煎服,5~10g,捣碎用。桃仁霜入汤剂宜包煎。

33、可以治疗癫痫痰闭证的药物是

A、牛膝

B、益母草

C、郁金

D、蒲黄

E、乳香

【答案解析】郁金

1.气滞血瘀痛证。

2.热病神昏,癫痫痰闭。

3.吐血、衄血、倒经、尿血、血淋。

4.肝胆湿热黄疸、胆石症。

34、以下药物中为治疗咳喘之要药的是

A、苦杏仁

B、紫苏子

C、款冬花

D、白果

E、百部

【答案解析】苦杏仁

1.咳嗽气喘。为治咳喘之要药,随证配伍可治多种咳喘病证。

2.肠燥便秘。

3.蛲虫病,外阴瘙痒。外用。

35、能够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的药物是

A、旋覆花

B、白附子

C、皂荚

D、白前

E、白芥子

【答案解析】皂荚的功效是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36、以下药物可以治疗无论寒热咳嗽痰多,胸闷不畅的是

A、半夏

B、天南星

C、浙贝母

D、桔梗

E、胖大海

【答案解析】桔梗可治疗咳嗽痰多,胸闷不畅。无论寒热皆可应用。

37、以下不是清化热痰药的适应证的是

A、热痰

B、燥痰

C、癫痫

D、瘿瘤

E、寒痰

【答案解析】温化寒痰药: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色白,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

清化热痰药:本类药主要适用于热痰、燥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或干咳少痰、痰稠难咯、唇舌干燥,以及痰热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

止咳平喘药: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喘、痰多,或痰饮喘息。

38、以下关于朱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解毒的作用

B、只宜入丸、散服

C、入药只宜生用

D、宜入煎剂

E、可用于癫痫、惊风

【答案解析】朱砂

性能: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功效: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为镇心、清火、安神定志之药。

2.惊风,癫痫。

3.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内服,只宜入丸、散服,每次0.1~0.5g,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内服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孕妇及肝功能不全者禁服。入药只宜生用,忌火煅。

39、以下药物为重镇降逆要药,善于降上逆之胃气的药物是

A、磁石

C、牡蛎

D、石决明

E、代赭石

【答案解析】代赭石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呕吐,呃逆,噫气。为重镇降逆要药。尤善降上逆之胃气。

3.气逆喘息。

4.血热吐衄、崩漏。

40、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功效的药组是

A、全蝎、蜈蚣

B、地龙、僵蚕

C、龙骨、牡蛎

D、石决明、决明子

E、天麻、钩藤

【答案解析】全蝎、蜈蚣的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THE END
1.给牛常用的驱虫药及常规驱虫方法如果你是散养,驱虫工作一定要做好 河边、草地、山上牛都有可能吃进去寄生虫。育肥牛一最好一个季节驱虫一次,寄生虫频发的地区3-4周要驱虫一次。体外驱虫天气不冷的气候中可用药浴,体内寄生虫用拌料或注射。怀孕的母牛经验不足的人最好不要选择驱虫,只有在牛孕前每隔一段时间驱虫,怀孕了就不要再驱虫。具体哪种...http://www.nyzj123.com/Home/Page/index/id/2470
2.牛带绦虫病的治疗方法牛带绦虫病怎么办牛带绦虫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目前治疗牛带绦虫病的药物较多,而且疗效显著,经驱虫治疗后大多可以痊愈,预后良好,下列药物可供选择。 1.吡喹酮 对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均有良好杀虫作用,为目前首选药物,其杀虫机制主要是损伤破坏虫体皮层表面细胞,使虫体表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增高,引起虫体肌肉麻痹与痉挛,颈部...https://tag.120ask.com/jibing/ndtcb/zhiliao/
1.牛驱虫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农技学堂牛驱虫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导读:很多养牛户朋友在给牛驱虫的这件事上存在很多误区,认为打了疫苗,保证饲料干净就不用在寄生虫方面特比注意,真的是这样吗?要知道给牛驱虫的工作不到位就会大大影响牛只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 很多养牛户朋友在给牛驱虫的这件事上存在很多误区,认为打了疫苗,保证饲料干净就不用在...https://m.cnhnb.com/xt/article-101359.html
2.规模化牛场的疫病防治10篇(全文)1.2方法 1.2.1流行病学调查 对该养殖场进行发病牛的流行病学调查,记录结果。 1.2.2临床症状观察 对规模养牛场的29只发病牛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并记录结果。 1.2.3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从牛静脉无菌采取肉牛血液制成涂片,经甲醇干燥、固定和姬姆萨染色后镜检,观察虫体形体、大小和位置,判断有无血液原虫并确认血液原虫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0hplf5h.html
3.给牛驱虫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最新牛羊疾病诊疗动物疾病诊疗秋天是给牛驱虫的好时期,我们主要是驱虫牛体内外寄生虫,重点要结合牛舍牛群实际情况而定。给牛驱虫人人都会,但可能存在这些误区,一定要注意。只有给牛正确驱虫,才能做好驱虫工作,利于牛群的健康生长。 1、体内寄生虫: 针对体内寄生虫,我们常用的驱虫方式,便是在春季和秋季,给牛口服两次驱虫药。 http://www.zn99.com/zl/ny/369805154627.html
4.牛的发情鉴定最常用的方法是()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在下述系统安全评价方法中,最简单和常用的一种是: A. 安全检查表法 B.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C.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D. 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The ___of the signer of both parties is roughly equivalent A. level B. identity ...https://www.shuashuati.com/ti/353e77ce97cc4c05a62a6ded538970eb.html?fm=bd08cd205636c1560da87ecf684e93bda5
5.四川省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包虫病防治3、给狗定期驱虫是控制包虫病传播的有效方法。“犬犬投药、月月驱虫”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 4、患包虫病的牛羊内脏含有大量的幼虫,一旦被狗吞食就会在其体内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大量虫卵污染环境,造成包虫病在人群以及牛羊中传播,所以患有包虫病的动物脏器要烧毁或深埋,不能喂狗。 https://www.gzzcdc.cn/View.aspx?id=961
6.家里养牛驱虫必知小妙招家里面有那种驱虫特别困难的牛,或者是嫌弃驱虫麻烦的养牛人,这个养牛驱虫犯法,你是一定要知道 养牛驱虫 牛羊驱虫 阿维菌素透皮溶液 阿维菌素杀虫剂 阿维菌素https://cont.jd.com/pccontent/13777700
7.2017临床检验医师考试《寄生虫学》模拟题正确答案是:( ) A.淡色库蚊和微小按蚊 B.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 C.致倦库蚊和嗜人按蚊 D.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正确答案 4.美丽筒线虫在人体寄生最常见的部位是 正确答案是:( ) A.口腔---正确答案 B.食管 C.牙龈 D.咽喉部 5.以牛、羊为主要保虫宿主的线虫有 正确答案...https://www.yjbys.com/edu/jianyanjishi_shi/220374_2.html
8.尿素喂牛的正确方法尿素喂牛的正确方法 在日常管理中,注意饲料的量,确保水族箱或水槽中没有残留物,并定期对谷仓和牛体进行消毒和驱虫。水槽和水槽也应每周大约消毒一次。生石灰可能会溅到消毒剂上。您需要控制谷仓的温度,在夏季将肉牛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中暑,增加阴影并增加透气性。,需要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消化促进剂,以提高肉...http://hkjum41973.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297472890.htm
9.驱虫消食片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什么驱虫消食片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驱虫消食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槟榔、使君子仁、雷丸、鸡内金、茯苓、牵牛子(炒)、芡实、甘草(蜜炙)等多种中药组成。口服。每次45片,一日2次。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片;味甜、微苦。本品含苦楝皮、槟榔、牵牛子(炒)、使君子仁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请务必...https://wapypk.39.net/saftydrugs/f81tfxhz.html
10.兽医临床诊断学试题(精选6篇)25、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抗体最常用的方法是__。A.ELJSA E.普E.中D.鸡 B.血凝抑制试验(HI)C.中和试验 D.琼脂扩散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 26、下列描述最符合牛东毕吸虫特征的是__。 A.线状、雌雄合抱、卵巢呈椭圆形、其虫卵无卵盖 B.扁平、雌雄合抱、卵巢呈椭圆形、其虫卵有卵盖 C.扁平、雌雄合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1p7rupr.html
11.中医儿科学第一章儿科学基础在线免费阅读由于大多数人工喂养的小儿,都以牛奶或奶粉为主食,因此要掌握牛乳液的冲调方法。牛奶一般按每天每公斤体重110毫升计算,并加入5~8%的食糖。用奶粉配制乳液时,若按重量计算应为1:8,即一份奶粉加水8份,即等于全乳。为方便起见,可按容量计算,约为1:4,即1容量乳粉,加4容量水。在日常生活中,可用1汤匙奶粉 (一般...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47958539807099966
12.2022年自考27854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复习资料自考2.理解 牛、羊、猪布鲁氏菌的症状。 3.应用 布鲁氏菌病的血清系诊断方法;无布鲁氏菌病健康畜群的培养。 (五)结核病 1.识记 结核分枝杆菌的类型。 2.理解 牛、猪和禽结核病的症状、病变。 3.应用 结核病诊断的主要方法;无结核病健康畜群的培养。 https://www.educity.cn/zikao/35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