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牛开胃驱虫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牛蛔虫病是由牛新蛔虫寄生在牛的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2-4周龄的犊牛易感性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性逐渐降低。成年牛的症状不明显。除黄牛外,水牛也可发病。牛新蛔虫个体较大,雄虫长11-15厘米,雌虫14-30厘米。
牛蛔虫病可引起病犊贫血、消瘦、腹胀,3~4周龄哺乳牛犊腹胀尤其严重。便秘下痢交替发生,并引起腹痛。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如神态不安。肌肉痉挛。在幼虫的移行阶段,可出现呼吸加快、咳嗽等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牛开胃驱虫的中药配方,可以增加牛的食欲,驱除牛肠道内蛔虫。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牛开胃驱虫的中药配方,由下列组分按质量配比制成:
岩姜豆粉末100-120克,竹芽草100-120克,水菖莆100-120克,十大功劳100-120克,升蔴100-120克,虎杖100-120克,酸木瓜100-120克;
先将水菖莆、酸木瓜和十大功劳熬煮30分钟,然后加入竹芽草和虎杖再熬制15分钟;去渣,然后在药液中加入岩姜豆粉末灌服,早晚各一次。
本发明中药药理如下:
岩豇豆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肺、脾经;
功用主治:散风止咳,化食消积。
扁蓄
性味:苦平;
归经:入膀胱经;
功能:利热湿,痛淋闭,杀虫。
水菖莆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心、肝、胃经;
功用主治: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
十大功劳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叶:滋阴清热;主治肺结核,感冒,根、茎:清热解毒。
升麻
性味:辛、微甘,微寒;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用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虎杖
性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肝、胆经;
功用主治: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
酸木瓜
性味:酸,温;
归经:肝经、肺经、肾经、脾经;
功用主治:平肝和胃,去湿舒筋。
本中药通过各组份的合理配伍,具有开胃功效,增加牛的食欲,并且内有效驱虫牛蛔虫,促进牛群健康生长;有效率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黄平县属中亚热带温暖类型,春季野外青草茂盛,适于养殖牛。
实施例1
岩姜豆粉末100克,竹芽草100,水菖莆100,十大功劳110克,升蔴100克,虎杖100克,酸木瓜100克;
先将水菖莆、酸木瓜和十大功劳熬煮30分钟,然后加入竹芽草和虎杖再熬制15分钟;去渣,然后在药液中加入岩姜豆粉末灌服,早晚各一次,每次500-700毫升。
黄平县重安养殖基地喂养30多头肉牛,每年都要用该药灌服牛群,给牛群打蛔虫,并且牛群食欲好,做个牛群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