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防治范文

导语:在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犬流行性感冒

犬流行性感冒是指以上呼吸道粘膜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全身性疾病。多发于气候多变的季节,幼犬发病率高。

犬发病时,一般突然出现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常羞明流泪,体温升高,皮温不整,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结膜潮红,流水样鼻汁,常发生咳嗽。呼吸加快,胸部听诊呼吸音增强,心跳加快。

治疗可采用康泰克0.5~2粒/次口服。每日1次。复方氨基比林2ml肌肉注射,每天2次。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可应用配合抗生素治疗。

2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传染性肝炎病毒(犬腺病毒1型)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犬蓝眼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黄疸、贫血和角膜混浊为特征。

本病的预防主要为加强管理和免疫。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加强环境卫生消毒,防止病毒传入。坚持自繁自养,如需从外地购入动物,必须隔离检疫,合格后方可混群。应特别注意康复病犬仍可向外排毒,不能与健康犬合群。免疫接种的疫苗主要是与犬瘟热、钩端螺旋体病的混合疫苗。一般在7周龄时进行第1次免疫接种,第9周龄时再接种1次。成犬需每隔半年或一年重复进行免疫。

3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由细小病毒引起。本病多发于幼犬,死亡率为10%~50%。发病时病犬抑郁、厌食、体温可达到40℃~41℃并伴有呕吐、腹泻。起初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覆有多量粘液及伪膜,而后粪便呈番茄汁样,带有血液并有腥臭味。病犬因水、电解质严重失调和酸中毒,常于1~3天内死亡。

治疗本病可采用抗细小病毒高免血清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每2天1次,连续注射2~3次即可。抗继发感染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配合应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效果更佳。同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灌肠。发生便血时应选用止血敏、维生素K3等止血药。病犬呕吐严重时可选用胃复安、爱茂尔、654-2等止吐。在护理上要注意病初应禁食1~2天;恢复期应控制饮食,给予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污染的病犬舍、窝需在彻底消毒并空关一个月后,方可启用。

预防本病主要采用疫苗免疫接种的方式,使用犬细小病毒灭活苗或弱毒苗。目前多倾向于使用联苗如,二联苗(犬细小病毒病和传染性肝炎)、三联(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和犬传染性肝炎)和五联(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狂犬病和犬副流感)。

4犬瘟热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多发于2岁以下犬,青年犬也有感染。本病在养犬集中的地方发病较多,4~12月龄的幼犬多发,人工感染的发病率为70%以上,死亡率50%以上。2岁以上发病率降低。

发生本病时,病犬表现倦怠、厌食、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升高,成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达40℃左右,持续1~2天后降至常温,2~3天后再次升高,持续数周。多数病例初期表现鼻炎和结膜炎、干咳症状,鼻流水样分泌物,并在1~2天内转变为黏液性、脓性,此后可由2~3天的缓解期,病犬体温趋于正常,精神食欲有所好转。

治疗时,首先应对病犬进行隔离。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等)、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磺胺类药物。病初并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具有抗过敏、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早期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脱水的病犬,要注意补液,同时补充ATP、辅酶A等;对发热的病犬,可给予双黄连、清开灵、柴胡等。对肺功能差和呼吸苦难的病犬,应减少输液量以防止医源性水肿,应给予平喘、镇咳药物,如氨茶碱、安定等。同时,可静脉输注犬血白蛋白,以增加营养。

参考文献

[1]郑家三,刘云.犬瘟热的临床诊断及防治.现代畜牧兽医,

2005,04.

一、是肠道传染疾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的肠道传染疾病等。这些疾病是通过摄入了受到污染的水、食物等导致的,比如痢疾、手足口病、甲肝等,灾区群众要注意预防。在建造厕所时,要格外注意远离饮用水源,避免其受粪便、垃圾等污染,还要定期用漂白粉等消毒药剂对其进行消毒。在饮食上,不吃腐败变质或受潮霉变食品,不吃死禽畜,不用脏水洗瓜果蔬菜,碗筷应消毒,生熟食品分开放,水产品等要煮熟煮透再吃。

二、是通过虫媒传播的,如乙脑、黑热病、疟疾等疫情。每年夏季7-9月都是我国部分地区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在发病初期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与感冒症状相似但是若将乙脑误认为是感冒,自己乱服药,其后果不堪设想。这种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蚊子吸了带有乙脑病毒的血液后,病毒就扩散到蚊子的唾液腺,再叮咬健康的人,如人体抵抗力差或感染病毒数量较多,病毒就会在体内进行繁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发生乙脑。绝大多数病人经过积极治疗可以逐渐康复。当前正值暑期,是疟疾、黑热病、乙脑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应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黑热病等虫媒传染病。要清扫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滋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夜间睡觉挂蚊帐,露宿或夜间野外活动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

三、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多发于夏季,主要通过间接接触患病眼睛及其分泌物传播,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发病集中。在震后的灾区由于人员集中安置,聚居区人口密度较大,各类人员频发接触,外加灾区各类生活物品严重短缺,生活卫生条件较差,例如,群众为了节省饮水,常常几个人共用一盆洗脸水或共用一条毛巾等,为病菌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大量致病病毒除了存在于眼睛及其分泌物中,还存在于患病者的粪便和咽部分泌物中,因此除了要注意个人卫生之外,在生活习惯上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和洗脸水等,用过的餐具要尽量进行消毒。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建设方法;防治工作

尽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在我国各个地区防疫站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一些乡镇卫生院以及农村常住居民仍然对于各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存在较大的误解,因此传染病在乡镇的流行更为常见[1]。乡镇卫生院作为为农村人口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单位,也是负责监测农村地区疫情的重要地点。在防治传染病的过程中,乡镇卫生院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对于省市政府部门与卫生部门控制疫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2]。本文就乡镇卫生院的防控体系建设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管理方法

1.2.1防控体系的建设

1.2.2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与改进

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的开展与改进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防控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良好的防控体系需要专业的防控人才的加入,因此乡镇卫生院应对防控体系成员定期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使其扩展知识面,并定期以考核的形式考查防控人员对于传染病知识与防控技术的掌握程度。2)增加与其他科室协作的能力。乡镇卫生院的防控体系还应与其他科室紧密联系,在发生重大疫情时,应结合各个科室的诊疗建议,建立科学的防控方案。3)普及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由于乡镇居民对于传染病的意识较为淡薄,因此乡镇卫生院应指派专人定期在各个居民区发放传染病防治小册子,使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真正走进社区,提高乡镇居民对于传染病的了解程度。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检验,以P

2结果

对比2011年建设防控体系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与2010年未建立防控体系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可得,2011年的防治工作评分为(90.5±1.5)分,而2010年的防治工作评分为(71.2±1.8)分,两年的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农村是各类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集中地点,因此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科学的防控体系,是降低农村传染病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在新时期要达到建立良好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的目的,首先得确保防控人才的技术水平过硬,并配备精良的防控仪器与设备,对于乡镇卫生院的防控工作做到科学管理,在疫情爆发时能够从容应对[3]。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本院于2011年1月起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改进,并建立相应的防控体系,获得了显著的防疫效果。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考评分数为(90.5±1.5)分,明显高于2010年的(71.2±1.8)分,P

参考文献:

[1]张丽颖.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专项进展顺利[J],医学研究杂志,2010,3(2):117-118.

通讯作者:孙刚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幼儿园;中小学生

学校是学生集居学习的场所,尤其是中小学校,人口密度较大,极易发生传染病爆发,中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患传染病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因此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应受到高度重视。为了解中小学生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探讨管理经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现将2009~2010年度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68所幼儿园、中小学学校中随机选取学生20692例,其中男10201例,女10491例。见表1。

1.2方法依据《全国传染病统一诊断标准》,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被诊断为传染病的学生进行逐一登记。

2.1发病情况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发病例数为198例,发病率为0.68%。见表1。发病率最高的是手足口病,高达51.01%。其次是水痘和腮腺炎。见表2。

表1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中小学生

传染病发病情况

表22009年10月~2010年10月中小学生

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

监测结果显示,学校传染病发病以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主要发生在春秋冬季节,传染病爆发疫情以小学为主,与疫情报告趋势基本一致,可以反应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流行概况。因而,学校常见传染病监测可以弥补疫情报告系统之不足。由于疫情报告系统局限在医疗机构,对不到医院就诊或到个体诊所就医的病例覆盖不到;而且学校常见传染病往往是一些丙类或其他传染病,漏报的情况和填写不规范的情况确实存在,造成了疫情报告系统在监测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时有不完善之处。建立学校常见传染病监测网络有助于对爆发疫情的早期发现,以便及时预警、调查、核实。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应放在呼吸道传染病上,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最好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而目前仍存在较高的流行水平甚至爆发,表明免疫空白较大。学生人群传染病流行有很多客观因素,但爆发疫情主要取决于制度落实情况。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必须严格执行接种疫苗制度。可以调查和掌握学生接种覆盖率,鼓动家长为孩子接种疫苗,从而评价人群的免疫屏障,提出预警建议。在无法根本消除免疫空白的前提下,建立学生晨检和师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和隔离首发病例,也是防止疫情蔓延的有效环节。

为了更好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学校和社会还必须做好健康教育与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个人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影响机体抗病能力,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重点时期针对不同年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如板报、广播、游戏、小品、班会、校园网等)进行宣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抗病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比如为了预防消化道传染病,强调饭前便后洗手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公共卫生;传染病;现状;控制措施

1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现状

1.1新发传染病患病人群增多我国新发传染病的患病人群在逐渐增多,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和非典型肺炎在我国出现以来,患病人数就呈现几何级数的递增趋势。例如:自从1985年第1例的艾滋病患者在我国的土地上出现后,每年患病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而且逐渐展现出由易感人群到普通人群的蔓延的趋势。在2000年过去的十几年间,艾滋病感染人数的每年增长率为36.9%,然而到了2007年末,有的地区的感染人数的增长率以提高到71.7%,到了2012年11月20日,中国统计报告中的艾滋病例264302例,共死亡34864例。

2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对策

2.1加强疾病控制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对社会公众进行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教育和宣传是我国目前主要进行疾病防疫运用的主要措施,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途径。由于目前针对一些新发的传染性疾病还没有确切的免疫疫苗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对疾病进行宣传和预防是较为迫切且必要的工作。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看来,对于急性的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控制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操作模式,所以想要从控制传染源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必须要积极展开对社会公众的健康教育[5]。

3总结

[1]冯雨明.关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探索[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0):212.

[2]谢艳英.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问题分析与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0):140.

[3]苏圣,苏汉良.探讨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4,19(16):288.

[4]杜成林,吴艳琴,杨晓玲,等.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J].中国医院院长,2014,41(22):55.

一、严抓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在预防秋季传染病工作上学校利用广播、宣传报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得到提高;学校每天都进行通风,坚持晨检,每周消毒一次,发现有传染病的班级,当天就进行了彻底消杀。通过以上努力,我校本学期传染病情况得到了控制。阶段性流感,在班任和保健教师的严格把关下得到控制。

123二、继续加强学生健康教育

3、结合“9月20日”全国爱牙日活动利用广播向全校学生进行了“预防龋齿“的宣传教育。

4、结合区保健所要求本学期我们在全校开展了眼保健操和读写姿势竞赛活动,由主管校长孙志凤、唐校长和保健教师三人组成评委到各班考核,通过此活动增强了学生眼保健操的准确性和爱眼护眼意识得到了提高。

5、在一年级进行了良好习惯教育,包括读写姿势、眼操,使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在一年级进行了流水洗手活动,本次活动首先由保健教师在两个一年级进行正确洗手方法的指导,然后进行比赛。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懂得了正确洗手方法,从而有效把住了“病从口入”这一关。

三、认真做好“麻疹”的摸底和接种的监督统计工作

本学期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我保健教师和班任教师积极配合,将麻疹摸底工作在3天内就顺利进行完,保健教师认真负责,积极督促学生去接种麻疹疫苗,使我校接种率达到了上级要求。

四、积极进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在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本学期将预防近视的发生当作了重点来抓。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好眼保健操的监督检查工作,使学生做操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稳中有降。

123(óéò3)ìóy§éú′óD3éíí¢à£·1oóêtú£ˉ°23áê3μáo°1¨úì2éú£·¢è£3Yá£êè£3Y·¢éúoí·¢1μóDD§í£

班级负责人:班主任陈安洪

班级管理人员:班主任、班干部

疫情报告人员:班主任陈安洪及本班全体学生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传染病预防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关键词】学生;传染病;预防控制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相互合作,改善学校卫生工作,加强学校预防传染病管理措施工作。这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明显,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卫生管理、卫生宣传工作不到位,卫生设施以及卫生意识不强,一旦到了春夏季节传染病开始蔓延,学生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害[1]。所以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预防为主,重点加强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防治传染病在学校蔓延。

学校人群密度较高,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乙肝、风疹、血液传染病、动物性传染病等。这些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学生、教师、外来办事人员、临时劳务人员等,这些传染源携带的传染病有潜伏期、不典型症状期、健康带菌者等,非常容易造成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2学校传染病发生的特点

2.1年龄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学生年龄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小学生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基础免疫水平不高导致的;中学生较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这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所决定的。

2.3易发性学校的人群密度高,通常情况下,很多人聚集在一个教室里,每天一起生活、学习,接触密切。如果学校的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不好,就为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传播途径,再加上传播源、易感染人群,极易造成传染病流行。传染源越多、易感者的密度越大、传播途径越有利,学校传染病的流行就越严重。

2.4流行性学校主要是由学生组成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千家万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各个家庭里去。病菌传染非常容易从某一个角落被传播到学校里来,而后又从学校流向家庭和社会。可见,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地,具有扩散性的特点。

3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3.1学校传染病的预防

3.1.1加强学生卫生知识教育针对比较容易在学校发生、传播的传染病,比如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卫生知识竞赛活动,增加师生的卫生知识和意识,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防范。

3.1.2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现代学校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给学生注射防病菌疫苗。与此同时,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进行,完善卫生设备,引导学生不随便扔垃圾,保持教室、宿舍的卫生条件和室内空气流通。俗话说“病从口入”,所以,学校应特别注意食堂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学校食堂的卫生条件,如:食品原料的检查、炊事员是否定期体检、食堂售票工具的卫生情况等等,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

3.2传染病的控制管理

3.2.1及时发现传染源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及早地发现传染源,才能有目标、有计划地防止传染病的进一步扩散,具体做法有很多种,可以成立疫情报告网,以班级为单位,由校医担任学校的疫情报告员。校医一旦发现就诊的学生是传染源,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在进行病情处理时,对不同的传染源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对于呼吸道传染源病的传染源,应该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工作,并且对于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做好登记。

3.2.2及时隔离隔离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将携带传染病菌的患者与健康患者隔离开来,防止病原体随着空气传播扩散,同时便于管理与消毒、治疗等。根据传染病的类型安排不同的隔离方法,起到真正隔离的作用。对于受到感染而成为潜伏期病人或病原携带者,也需要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如果一直观察到潜伏期过去,仍没有发病症状,才可以解除隔离[3]。

3.3及时消毒控制学校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除了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外,还要进行及时的消毒,以彻底摧毁病菌。对于患者居住的宿舍和生活场所,进行彻底的消毒,可以采取有效的化学或者是物理消毒法,消除学校内外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染源的传播途径。消毒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类型进行具体的安排,比如:呼吸道传染病的空气消毒可用漂白粉上清液进行喷雾消毒;对于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可采用每50kg的水加0.5~1.0g左右的漂白粉,加药后搅匀,等漂白粉晾晒20~30min左右以后方可进行消毒工作。

4小结

[1]白燕.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与管理.中外医学研究,2010,08(17):142-143.

[2]鲁小凡.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处理.神州,2012,26:226-227.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

本院按要求设置公共卫生科,切实增强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的能力,并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保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必备条件。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认真做好健康教育

利用黑板报及讲座等形式,及时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公共卫生教育、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公共卫生教育、传染病与季节性疾病的防治教育、常见救护知识教育、用药知识教育,以及康复医学知识教育等,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三、传染病防治管理

四、预防接种工作

在本院妇产科设置预防接种室,持证上岗,严格按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接种。

五、公共卫生培训工作

六、加强重症精神疾病和死亡监测管理工作。

七、成立医院感染科,按要求布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

THE END
1.犬细小病毒病的病例诊疗报告及分析.doc犬细小病毒病的病例诊疗报告及分析.doc,犬细小病毒病的病例诊疗报告及分析 摘要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 virus ,CPV)引起的以呕吐 、腹泻和便血为主的一种犬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症分为急性胃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 犬细小病毒病发病特点是 发病率高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109/8103066012005027.shtm
2.一例犬细小病毒合并冠状病毒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犬细小病毒(CPV)病和犬冠状病毒(CCV)病,是在临床上主要侵害幼犬消化系统的两大传染病。犬细小病毒是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传染病,特征是非化脓性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出血性肠炎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以呕吐、腹泻或拉稀、便中带血、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心肌炎型多见于出生后4-6周龄,临床症状未出现就突然死...https://www.jianshu.com/p/98e11233f8bd
3.一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摘要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犬科和鼬科动物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出血性肠炎或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如果诊治不及时常造成幼犬的发育迟缓及大批死亡。从一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入手,介绍了犬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附件 一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注:若需下载...https://ahnykx.com/article.asp?id=97674
4.狗狗的100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犬巴贝斯虫病 38.犬弓形虫病 39.犬黑热病 40.犬蠕形螨病 41.犬螨病 42.犬肺吸虫病 43.犬的疫苗 44.犬瘟热 45.犬细小病毒病 46.犬传染性肝炎 48.便秘 49.小肠梗阻 50.犬疱疹病毒感染 51.结核病 52.布氏杆菌病 53.破伤风 54.立克次氏体病 55.钩端螺旋体病 56.放线菌病 57.肉毒梭菌中毒症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016686_84948551.html
5.山西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14.其他动物传染病(兔瘟、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等)流行病 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措施。 三、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 1.寄生虫病概念。 2.寄生虫概念及类型。 3.宿主概念及类型。 4.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5.寄生虫的生活史。 6.寄生虫的感染途径。 7.寄生虫病诊断方法。 8.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https://mtoutiao.xdf.cn/kaoyan/202312/13554077.html
1.一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当代畜牧2023年10期一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马雪林 邵明浩 吉大庆 周博安东开通知网号 犬细小病毒病传染性强,死亡率较高,临床分为出血性肠炎型与幼犬急性心肌炎型两种。幼犬急性心肌炎死亡率极高,通常无任何征兆突然死亡。出血性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以反复剧烈的呕吐、排有特殊腥臭味的水样血便、精神...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DDXM202310013.html
2.犬细小病毒感染11篇(全文)犬细小病毒感染是一种由于犬细小病毒感染而导致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 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在临床中患有犬细小病毒感染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非化脓性心肌炎或是出血性的肠炎, 虽然该病的发生找不出明显的季节性的特征, 但是一般情况下, 该病在夏季的发生率较高, 该病的主要的传染源是感染了犬细小病毒的犬...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c0d6f80.html
3.综合诊治犬细小病毒病(精选十篇)但是由于养犬户对养犬知识掌握不足以及部分狗贩子只是一味追求高利润,不考虑安全养殖等因素,造成乌鲁木齐市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等犬恶性传染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笔者通过一例典型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案例的诊疗过程,对该病的症状、诊断、防治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u52qq5.html
4.狗细小怎么治,狗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生活资源狗细小怎么治, 狗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宠物犬的健康生活中,有一种疾病以其高度传染性和潜在的致命性而闻名,它就是俗称的“狗细小”或学名“犬细小病毒病”,此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引起的疾病,不仅对幼犬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对于所有年龄段的犬只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本文将详细阐述...https://www.lzmjzy.com/post/1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