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B)
A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
2、医务人员被HBsAg阳性血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定期进
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多长时
间(C)
A、3至5个月
B、6至9个月
C、半年至1年
D、1至2年
3、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
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自何年9月1日起施行。(B)
A.2005
B.2006
C.2004
D.2003
5、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
好(D)
A72小时内
B36小时内C
24小时内D4小时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C)A35B28C38D40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B)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B预检、分
诊C分类、隔离D定点、
隔离&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
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
须达到什么要
求?(A)
A灭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
求D卫生要求
9、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
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
须达到什么要求?
A无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
要求D卫生要求
10、《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运
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
车辆、工具应如何
处理?(A)
A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B必须
进行消毒处理C必须随时进行
清洁处理D必须随时进行灭菌
处理
11、《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
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
用要求是什么?(B)
A用后灭菌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
菌C当一人一用一消毒D应当
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12、以下(C)不属于物理消毒
法。
A煮沸B高压蒸气C优氯净D
紫外线
13、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
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
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
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
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
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
操作时(B)
A不用实施手卫生B都应当实
施手卫生
C没必要实施手卫生D以上都
不对
14、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
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
A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B不用
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
毒C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
清洁和消毒D没必要使用专用
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15、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
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
作后,必须做的哪项
是错误的?(D)
A及时脱去手套B及时脱
去隔离衣
C及时进行手卫生D以上都无
必要
16、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
正确的是哪一个(D)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C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
(ESBLs)D多重耐药菌
(MRSA)
17、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
A6-8小时
B4-6小时
C8小
时以上D10小时以上
18、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
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
时应戴哪种口罩?(D)
A纱布口罩B一次性医用口罩C
外科口罩D医用防护口罩
19、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
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
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
用品的使用(D)
A口罩、帽子
B口罩、帽子、
手套C口罩帽子、手套、防护
面罩
D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隔离衣
20、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
间放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
室安置?(D)
A昏迷患者B气管切开患者C开放性创口患者DMRSA尿路感染患者
21、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A)
A1米以内
B1.2米以内C
1.5米以内D2米以内
22、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23、、隔离衣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D)
A每周更换1次B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C隔离衣潮湿后立即晾干
D隔离衣必须全部盖住工作服24、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C)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C立即更换
D再加套一副手套
25、为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是:(D)
A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B无菌操作环境要清洁、干燥、宽敞
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分开放置D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
26、对产生超广谱B-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
宜首选类抗生
素。(A)
A碳青霉烯类B氯霉素类C大环内酯类D氨基糖苷类
27、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国最常见。(C)
A尿路感染B术后伤口感染C肺部感染D皮肤感染28、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