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吡噻菌胺锈病防治灰霉病黑星病

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是日本三井化学于1996年开发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结构中同时含有一个吡唑环和一个带有支链的噻吩环,可看作在呋吡菌胺的结构基础上由噻吩结构替代了苯并呋喃基团优化得到的,作为SDHI类杀菌剂吡噻菌胺与较早期开发的该类杀菌剂相比优势明显,与现有的酰胺类杀菌剂有不同的杀菌谱。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均表明,它不仅对锈病、菌核病的活性优异,对灰霉病、白粉病和苹果、梨黑星病也显示出较好的活性,且与其他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故极有可能还有新的作用机理。其中国专利期已于2016年4月10日届满。

01

产品简介

英文名称:penthiopyrad

中文名称:吡噻菌胺

其他名称:平硫瑞、艾翡特、克必拿

化学名称:rac-1-甲基-N-[2-[(2R)-4-甲基戊烷-2-基]噻吩-3-基]-3-(三氟甲基)吡唑-4-甲酰胺

分子式:C16H20F3N3OS

相对分子质量:359.410

结构式:

三维结构式:

理化性质:原药外观为淡黄色粉状固体,工业品纯度98.7%。熔点103℃~105℃,沸点381.3℃(at360mmHg),闪点184.4℃,密度1.3g/cm3。溶解度:水中7.53mg/L(20℃),有机溶剂中:甲醇402g/L、丙酮410g/L、乙酸乙酯349g/L、甲苯67g/L,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ow)3.2(24℃)。

吡噻菌胺为(RS)-外消旋体,存在2种异构体(S)和(R);试验结果表明,(S)-异构体的杀菌活性明显高于(R)-异构体。

02

作用机理

吡噻菌胺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作用于复合物Ⅱ。吡噻菌胺会作用于琥珀酸脱氢酶或琥珀酸-泛醌还原酶(也称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蛋白复合体Ⅱ),而该酶是三羧酸循环中一个重要参与酶的物质,当该类药剂(SDHI)作用在复合体Ⅱ上时,会抑制复合体Ⅱ(酶)的产生或形成时,阻断其电子传递,从而破坏复合体Ⅰ至复合体Ⅲ中间三羧酸的正常循环,阻碍病原菌的能量代谢,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起到杀死病菌防治植物的功能。

03

应用

应用作物:禾谷类作物、油菜、蔬菜、果树、坚果树、观赏植物、马铃薯、向日葵、草坪和茄果类作物以及其他大田作物等

防治病害:由链格孢属、壳二孢属、葡萄孢属、白粉菌属、丝核菌属、核盘菌属、壳针孢属、单囊丝壳属和黑星菌属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锈病、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茎腐病、褐斑病,果树黑星病、斑点落叶病,草坪炭疽病、币斑病等。

常见剂型:15%吡噻菌胺SC、20%吡噻菌胺SC、50%吡噻菌胺WG、20.6%吡噻菌胺EC、23.15%吡噻菌胺FS,可与百菌清、环丙唑醇、啶氧菌酯等产品复配。

04

登记情况

国内登记情况

目前国内登记为三井化学登记的99%的原药和20%悬浮剂,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将其国内市场的制剂销售权授予了世科姆和中农立华。

05

专利情况

化合物专利

中国专利:专利号CN1146993A;CN1061657C,申请日期:1996年01月09日;专利名称:取代的噻吩和含有它们作为活性成分的农业和园艺杀菌剂

欧洲专利:专利号EP0737682A1;申请日期:1996年04月03日

美国专利:专利号US5747518A,申请日期:1996年04月03日

制备专利

中国专利:申请日期2000年03月16日;专利号CN1267671A;CN1142929C;申请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专利名称:制备2-烷基-3-氨基噻吩衍生物的方法以及3-氨基噻吩衍生物

美国专利:专利号US6239282B1;申请日期2000年03月13日

欧洲专利:专利号EP1559714A1;

巴西专利:专利号BR0001744A;申请日期2000年03月13日

06

合成路线

根据文献查询,目前吡噻菌胺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两条,

主要涉及两个关键中间体,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酸和3-氨基噻吩-2-甲酸甲酯,两条路线分别以两个中间体为起始路线,路线一先经氯化,然后进行水解、脱酸等反应生成最终化合物吡噻菌胺。路线二是以3-氨基噻吩-2-甲酸甲酯为起始路线,先进行水解、脱酸再与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酸进行下一步反应,路线如下:

07

复配推介

吡噻菌胺+硅噻菌胺:该组合应用在谷物田,扩大杀菌谱,尤其是在防治小麦全蚀病、灰霉病、白粉病等真菌病害上效果显著。

吡噻菌胺+吡唑萘菌胺: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尤其可以用于防治锈病、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苹果黑星病等真菌病害。

吡噻菌胺+氟硅唑:该组合对梨黑星病特效,也可用于兼治苹果黑星病和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花生叶斑病,谷类白粉病和眼点病,小麦颖枯病,叶锈病和条锈病,大麦叶斑病等。

吡噻菌胺+嘧菌环胺:该组合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用于瓜果、蔬菜等作物灰霉病、白粉病的防治。

吡噻菌胺+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于果树、花卉、棉花、小麦、蔬菜等作物的白粉病防治。

吡噻菌胺+咯菌腈:该组合可开发剂型为颗粒剂,种子处理剂等用于防治瓜类和番茄防治灰霉病;持效期长,对农作物安全。

吡噻菌胺+三唑类:(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环唑、戊菌唑、丙环唑、环唑醇、四氟醚唑等):该组合增效作用明显,增加了吡噻菌胺的杀菌谱,治疗作用显著,且延缓抗性的产生。

吡噻菌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嘧菌酯、肟菌酯、肟醚菌胺、啶氧菌酯、苯氧菌胺)该组合在农业中应用对植物早期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杀菌范围广,不易产生抗性,使用成本低。

吡噻菌胺+叶菌唑:该组合应用于防治抗性植物真菌病害,尤其是在防治黑星病、白粉病上的应用效果明显。

吡噻菌胺+抑霉唑:该农药组合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制成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剂型喷雾使用,协同增效作用显著,防治效果优秀,持效期长,对农作物安全。

吡噻菌胺+环己磺菌胺:该杀菌组合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黑星病、菌核病、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灰霉病、霜霉病等真菌病害,效果好于单剂使用。

吡噻菌胺+啶菌噁唑:两成分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于果树、花卉、棉花、小麦、蔬菜等作物的灰霉病防治。

吡噻菌胺+硝苯菌酯:该组合可用于防治瓜类、葡萄、草莓的白粉病,增效作用明显,安全性高,降低了用药成本。

08

前景展望

作为SDHI杀菌剂的重要成员,吡噻菌胺在防治锈病、菌核病、叶枯病、白粉病、灰霉病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对土传病害如立枯病的防治等也有一定的开发潜力,然而SDHI杀菌剂作为开发热点,新的SDHI杀菌剂联苯吡菌胺、氟唑菌苯胺、苯并烯氟菌唑等被不断开发出来,且SDHI作用位点单一,抗性起的较快,产品的推广生命周期短,使用成本较高,终端推广存在一定困难,行情下行的情况下,企业开发推广积极性不高,所以目前吡噻菌胺的主要市场还主要是美洲和日本的市场。SDHI类杀菌剂在复配方面具有优秀的开发潜力,目前吡噻菌胺国内还没有复配产品开发,其优势在于优秀的渗透性和安全性,在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的真菌性病害方面仍有很好的复配开发潜力。

THE END
1.棘白菌素/糖类复合物的制作方法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制备上述棘白菌素/糖类复合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个棘白菌素化合物;(b)将该棘白菌素化合物与糖类在溶剂中混合形成混合物;(c)加热该混合物以使棘白菌素化合物增溶解(solubilize)和使糖类增溶解或分散;(d)使该混合物冷却以产生棘白菌素/糖类复合物;和(e)分离该...http://mip.xjishu.com/zhuanli/05/00805697.html
2.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预备进驻国内市场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Paul Ehrlich将理想的药物想象为“魔术子弹”,这样一种药物可准确作用于患部而对健康组织无损害。21世纪初, 临床上开始应用的一类新型抗真菌药物棘白菌素(Echinocandins)实现了这一理想。这类药物只作用于真菌特有的结构或代谢过程,而不影响宿主,提高了抗真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https://m.iiyi.com/bdxz/ks-37931.html
3.真菌来源的药用天然产物目前以棘白菌素为蓝本的进行化学修饰发展而来的三代抗真菌剂分别是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其中卡泊芬净(Caspofungin)是第一个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由美国默沙东药厂研制开发的棘白菌素酯肽类衍生物,目前是临床上首选的治疗真菌感染药物[33]。http://journals.im.ac.cn/html/wswxtbcn/2019/9/tb19092411.htm
1.棘白菌素B0—79411157中文名称: 棘白菌素B0 英文名称: Echinocandin B0 CAS号: 79411-15-7 品牌: 魏氏试剂 产地: 湖北 保存条件: 遮光干燥密封2-8℃储存 有效期3年 纯度规格: 99% 产品类别: 化学试剂 是否进口: 否 用途: 用于外贸出口、科学研究和化学试剂等领域 产品规格: 25KG;5KG;1KG; ...https://m.chemicalbook.com/SupplyInfo_1326480.htm
2.棘白菌素b别名:棘白菌素 B 纯度:98% 分子式:C34H51N7O15 用途:医药、化工 湖北恒景瑞化工有限公司 专业供应棘白菌素 B原料,原料药;棘白菌素 B价格,现货;棘白菌素 B生产厂家;棘白菌素 B用途,低价供应,销售。欢迎来电询问该原料库存及销售价格。 棘白菌素 B是我司重点销售品种,执行标准在业内处于*水平。湖北恒景瑞...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13962363.html
3.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虫剂主要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发挥作用,是一种极具生态价值的害虫防治手段。生物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与环境相容性好和安全性强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生物杀虫剂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微生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和动物源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的一类生物杀虫剂...https://xakpw.com/single/35066
4.肺部感染综述范文8篇(全文)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一线治疗失败的,可给予棘白菌素治疗,如:静脉卡泊芬静(第一天 70mg,第二天起 50mg/d)。目前并不清楚棘白菌素联用伏立康唑能否改善疗效。 此外,口服泊沙康唑也可以用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难治性、局灶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积极治疗失败的,可考虑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ey1c1az.html
5.棘白菌素类药物医学文献检索下载翻译棘白菌素类药物是一类全新的抗真菌药,通过非竞争性抑制1,3-β-D葡聚糖合成酶,干扰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合成,导致真菌细胞壁渗透性改变,细胞溶解死亡.2001年第1个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获得FDA批准上市,目前已上市的该类药物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本文将概述https://www.puppy-med.com/wenxianchaxun/3620105.html
6.关于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说法正确的是()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对大多数念珠菌及曲霉菌有活性;卡泊芬净的用法为首剂70mg,维持剂量50mg/日;棘白菌素可用于对氟康唑耐药的光滑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引起的感染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https://www.shuashuati.com/ti/0208f2ef4f0d4f37831595eadda11fd7.html?fm=bdc4d91b9409ea814af09c98c831bfdd64
7.抗非真菌的药,抗真菌药物的基本药有哪些云南药材信息网按化学结构抗真菌药物分为: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 ,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抗真菌药物 ,烯丙胺类,氮唑类。依特拉康唑治疗曲霉病、隐球菌病、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和皮肤癣菌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5,抗真菌药物有哪些 真菌感染可分为表浅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这时候就需要抗真菌药物了,那么抗...http://ynyao.com/mnews/show/53734
8.抗真菌药物在海洋馆内的应用抗真菌药大致分为两性霉素类、氟胞嘧啶、吡咯类、棘白菌素类和其它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感染治疗在临床上属于难点,临床医生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诊断。在海洋馆内,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多局限于经验性治疗和预防用药。常见的如企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预防和经验性治疗,鲸豚类呼吸道真菌超标治疗,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的真菌过度...https://www.jianshu.com/p/0e34901abf03
9.药学22铜绿假单胞菌克林霉素4.属于棘白菌素类的是 A.制霉菌素 B.卡泊芬净 C.特比萘芬 D.氟胞嘧啶 E.伏立康唑 5.属于丙烯胺类的是 A.制霉菌素 B.卡泊芬净 C.特比萘芬 D.氟胞嘧啶 E.伏立康唑 6.氟胞嘧啶为 A.抗真菌药 B.抗病毒药 C.抗血吸虫病药 D.抗滴虫病药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323934
10.治疗念珠菌感染的最新药有哪些3、近平滑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会出现耐药,就不能够应用棘白菌素类药物,可以选择氟康唑,也可以应用伊曲康唑。 念珠菌感染用什么药治疗好 念珠菌感染用盐酸特比萘芬片、克霉唑软膏、制霉菌素片等,但是需要遵医嘱使用。1、盐酸特比萘芬片: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使用以后能够起到抗真菌的作用,可以改善念珠菌感染。2...https://www.yaofangwang.com/yongyao/2143463.shtml
11.免疫功能低下者多见的疾病真菌肺炎及抗真菌药物译棘白菌素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全身性真菌感染,它们通过1,3 -β葡聚糖合酶抑制细胞壁内的葡聚糖合成: §阿尼芬净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棘白菌素口服吸收差。通过注射给药时,它们有足够的浓度达到大多数组织和器官,治疗局部和全身的真菌感染。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835347897.html
12.壹生资讯作用于传统靶点的抗真菌药物也有新药上市,例如吡咯类药物增加了新剂型的艾沙康唑和泊沙康唑,棘白菌素类药物有延长半衰期和口服制剂的新药研发出来,多烯类药物目前也有口服制剂的研发。 三唑类的新型抗真菌药物的抗菌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VT-1161对罕见真菌如根霉菌、毛藓菌和粗球孢子菌等均具有抗菌活性。棘白菌素类...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39b26a8f-00bd-408c-beb3-f36af0d9fb71
13.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诊疗指南(二)科学研究对于微生物学证实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主要应结合药敏结果进行用药。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同时也可以选择其他唑类、 棘白菌素类等药物;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因为对氟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治疗时则不应选择氟康唑,而应选择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等。 https://www.czrmyy.com/Html/News/Articles/105724.html
14.微生物发酵类技术3.1棘白菌素B (Echinocandin B)技术指标: 发酵水平:1g/L, 发酵时间:6-7天, 提取得率:45%, 生产菌株:Aspergillusnidulans 3.2Echinocandin B母核生物转化或固定化酶转化 转化率:80-85%, 转化时间:75-90hrs, 提取得率:50-60%, 生产菌株:Actinoplanesutahensis ...https://www.1633.com/tec/157328.shtml
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4版)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 青霉烯类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头霉素类 单环β-内酰胺类 氧头孢烯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甘胺酰环素类 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 林可酰胺类 利福霉素类 糖肽类 环脂肽类 噁唑烷酮类 磷霉素 硝基咪唑类 喹诺酮类 ...https://www.szfy120.com/medical/view/20240104KSjc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