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活动是人们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养殖对改善人们的食物构成,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着重
要作用。几千年来,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动物养殖经验。许多动物经过人们
的饲养和驯化,变成了人类的好朋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类动物也成了人们养殖的
主要对象。饲养小动物也是小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性活动。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通过饲养
小动物物的实践活动,掌握几种常见小动物的饲养方法,了解动物生长的规律,积累动物养
殖的经验,从中获得积极的劳动技术感受,体验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
本主题安排“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5个活动环节,
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记录饲养小
动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常见的饲料配置及管理要求,从中获得直接兴趣和饲养技能的发展。
“实践与体验”环节安排了“养殖情况小调查”“可爱的金鱼”“活泼的小兔”3个活动安排教学,
动物饲养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小巧可爱的动物有着好奇和亲近感,本主题在学生对饲养小动物充满
好奇的情况下,进行活动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学会饲养几种常见动
物的一般方法,体验人与动物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饲养几种动物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生活阅历增长
见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提高动手能力,养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掌握正确的饲养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生活阅历增长见识。
教学策略设计
教法建议: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
堂走向生活。
3.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通过上网查阅、咨询家长、调查采访、翻阅书籍等方式了解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2.调查访问:通过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分工,完成调查。
3.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所要研究的结论。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注重过程性评价。活动不在乎学生结果的质量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性评
价。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在活动的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评价学生可以从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参与态度、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可以以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面对困难的态度、处理
问题的方法、与人交往的技巧、小组合作的团结、成果展示的创新等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
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养殖情况小调查
一、教学目标:
2.通过方案设计、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活动,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
逐步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方式。
3.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及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2.了解本地动物的养殖情况。
教学难点:饲养小动物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及本地的动物饲养情况、本次调查的目的。饲养
小动物的调查问卷,采访的问题设计。
学具准备:笔记本,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动物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猜谜语:
嘴象小铲子,
脚象小扇子,
走路左右摆,
不是摆架子。
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鸭子是我们常见的动物,关于动物你想去研究什么?
学生活动:
1.谈一谈人们经常饲养那些小动物?
2.交流一下动物生活的环境。
教师小结:动物的种类很多,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各有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本地动
物的饲养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交流,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