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出生后喂养问题就是头等大事,妈妈们总想给予孩子满满的营养,当孩子不好好吃饭时,首先会以为问题出现在孩子的身上,殊不知,在育儿过程中,很多家长可能陷入了一些常见的喂养误区,给孩子的消化系统带来负担,引发出后续的一系列问题。
婴幼儿时期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0-6个月这个阶段,过早纯人工喂养、突然断奶;奶粉冲调不当,过稀、过稠、过少;不正确的喂养姿势,吞咽太多空气;或是不注意孩子的饱食感,过度喂养,都可能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出现积食、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多种问题。
当孩子表现出频繁溢奶吐奶,胀气、腹痛,食欲不振、抗拒饮食,睡觉不踏实,体重和生长曲线异常,排便异常等症状时,有可能是过度喂养的信号,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及时调整喂养量或喂养方式,避免引起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紊乱,而发生消化不良。
而大一些的孩子不爱吃饭有很多原因,比如过多进食零食以致影响主食摄入;过敏体质、乳糖不耐受等未能正确调整食物结构;挑食偏食比较严重等,导致机体摄入营养素缺乏或比例失衡,也可能是家长做饭不讲究,使得孩子对饭菜不感兴趣等。
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最快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支持,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都依赖于健康的肠道功能,对于喂养不当、冷热失调或感染发生的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适当的饮食疗法再配合辅助药物的治疗来预防或者纠正。
喂养是一个与孩子建立亲密联系的过程,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积极的情绪,创造良好进食氛围,吃好睡好,健康成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