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母乳喂养指导(一)目的:(1)帮助母亲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2)促进母婴健康。(二)评估:(1)母亲自理能力及乳房情况,有无乳房皲裂、乳头凹陷等;(2)新生儿基本情况。(三)具体方法:(1)喂养前,协助母亲洗净双手。用枕头、靠垫支撑母亲的手臂、腰部和腿部,使亲舒适放松。护理人员采用舒适的体位,舒服放松,才能更好的帮助母亲。(2)母亲体位:①侧卧式:哺乳时母亲应保持清醒,以免不能及时发现婴儿异常情况,或压伤婴儿。适用于:1)剖宫产术后的母亲,避免切口受到压迫;2)母亲倍感疲惫,希望在婴儿吃奶时休息;3)乳房较大的母亲,侧卧位利于婴儿含接;4)夜间哺乳,利于母亲休息。②摇篮式——最常用姿势:母亲坐的椅子高度合适,用一个垫子或枕头放在她的背后,如椅子太高可放一小凳在母亲脚下。产妇拖婴儿的那侧肘部可以支撑在床边或沙发扶手,或提供托垫。③橄榄球式。适用于:1)双胎:两个宝宝同时喂;2)乳头内陷、乳头扁平、乳房过大的产妇;3)适合于剖宫产妇。④交叉式。适用于:适用于早产儿、小婴儿、吸吮能力弱或含接有困难的婴儿
(3)婴儿体位:①婴儿枕部与脊柱呈一直线,脖子不能扭曲;②怀抱婴儿时,婴儿的头颈部、腰骶部有良好的支撑;③婴儿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④婴儿身体紧贴母亲的胸腹部。(4)托乳房的方法:母亲将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放于乳房上、下方,呈“C”形托起整个乳房。将拇指放在上方,其余四手指在乳房下方根部,托起乳房。拇指轻压乳房,将乳头对着婴儿鼻子,使孩子容易正确含接。托乳房的手不要太靠近乳头,以免影响婴儿的含接。(5)婴儿的正确含接:①用乳头轻触婴儿的口周使其将嘴张开;②当婴儿的嘴张大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放进婴儿口中,使婴儿能含住整个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有较多的乳晕;③婴儿下唇向外翻,下巴紧贴乳房,吸吮时面颊鼓起呈圆形。
人工喂养方法
附件7:新生儿皮肤护理
新生儿床旁沐浴
新生儿脐部护理
(一)目的:清洁脐部,预防脐部感染。(二)评估:脐带有无红肿、有无渗血、渗液、异常气味。(三)操作前准备:(1)操作人员准备:服装整洁,洗手;(2)用物准备:婴儿皮肤专用碘伏(安尔碘)或75%酒精、棉签、污物盘。(四)操作步骤:(1)沐浴后,左手食指、拇指轻轻提起脐带结扎线(脐带未脱落时),对于脐带已脱落者,操作者食拇指分开并绷紧脐周皮肤约2-3cm,充分暴露脐部。(2)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由内向外螺旋形消毒脐带根部(尤其注意脐带结痂下方的部分)及脐周皮肤。另取一根棉签由下而上消毒脐带残端。(3)用棉签擦干脐部,保持脐带清洁干燥,不要用脐纱包扎脐带。尿布的上端勿遮挡脐部,避免尿粪污染脐部。可用干净的衣物,轻轻盖住脐部。(4)脐带脱落后的护理,继续用婴儿专用皮肤碘或酒精消毒脐部直到分泌物消失。5.清理用物,记录脐部情况。(五)注意事项:(1)观察脐部有无异常分泌物,有无出血、渗血、红肿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2)勤换尿布,尿布的折叠勿盖住脐部,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尿布潮湿或污染时,应随时给予护理。(3)脐带脱落前,勿试图将其剥脱。(4)操作中动作轻柔,注意保暖。
六步洗手法操作流程:
(1)基本原则:①基本要求: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装饰物。②五个重要的手卫生指征:接触服务对象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服务对象后、接触服务对象周围环境后。需要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符合上述手卫生指征且需要戴手套时,则戴手套前、后,仍需执行手卫生。
(2)洗手方法操作流程:①素质要求:服装、鞋帽整洁,举止端庄。②备齐用物:洗手设施(洗手液、擦手纸、流动水非手触的开关等)。③操作步骤: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手消毒液。2)认真揉搓双手,至少每个步骤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a)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见图A.1)。(b)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2)。(c)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见图A.3)。(d)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4)。(e)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5)。(f)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6)。(g)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